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1326760
翻看本书,就像开启了一场穿越意大利的建筑之旅。从威尼斯、维琴察、特雷维索到维罗纳、博洛尼亚。我们跟随斯卡帕踏上这一趟美的旅程,有澳大利亚女艺术家帕翠西亚·皮奇尼尼一路为我们“导游解说”,意大利摄影师洛伦佐·佩纳蒂用镜头留下感动。我们看斯卡帕在古堡博物馆打破不自然的对称,在卡诺瓦石膏雕像博物馆中用光升华雕像,在卡多雷圣母堂中融合自然与人工,在布里翁墓地中用“双环”联结生命的尽头……
我们探索质地和光赋予建筑的节奏,以及简单的线条所表达的诗意,去感受斯卡帕在建筑整体以及室内设计细节方面对美近乎苛刻的执着。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的图像呈现出许多美轮美奂的建筑细部。本书无疑会带给读者一场视觉盛宴。
★美文:婉转悠扬、清新诗意,以独特角度阐发出斯卡帕的设计精髓
★美图:远景凸显空间感、近景彰显肌理感,整体与细部结合,呈现斯卡帕的设计思考。
★特邀红砖美术馆、清水会馆的设计者,建筑师董豫赣教授倾情作序,专业探讨、导读全书。
★全新简体中文版本卡洛·斯卡帕作品集,经典离我们不再遥远
本书精选斯卡帕的十个建筑项目,从建筑的外形与功能、光影关系上对每个作品进行解读,如同带领读者开启了一场穿越威尼斯、维琴察、特雷维索、维罗纳、博洛尼亚的美学之旅。艺术家皮奇尼尼抛开冰冷的建筑图纸和艰深的研究,将温度融入建筑之中,为建筑解析带来人文性的关怀视角。书中照片由摄影师洛伦佐·佩纳蒂(Lorenzo Pennati)拍摄,建筑在整体与特写之间交替呈现。这些照片聚焦公共场所,如博物馆、商店、办公大楼,探索质地、光赋予建筑的节奏,以及简单的线条所表达的诗意,向读者展示了斯卡帕在建筑整体以及室内设计细节方面对美近乎苛刻的执着。作者同时讲述了斯卡帕设计生命的延续——儿子托比亚在修复一新的圣母教堂中为父亲的作品开辟的一处展馆,并在本书末尾为斯卡帕做传。
3
序
9
前言
15
卡洛·斯卡帕 建筑作品
16
精雕细琢的大师
马里奥·巴拉托教室
26
“激情燃烧”的二十年
威尼斯双年展
38
甜言蜜语
卡诺瓦石膏雕像博物馆
54
与大自然的对话
卡多雷圣母堂
76
维罗纳盛史
古堡博物馆
100
上帝在机器之中
奥利韦蒂商店
118
潺潺迷宫
奎里尼·斯坦帕利亚基金会博物馆
136
构思的力量
加维纳商店
150
最后的印记
布里翁墓园
180
留给未来的遗产
维罗纳大众银行总部
207
卡洛·斯卡帕 后记
208
斯卡帕的斯卡帕
斯卡帕宫
216
卡洛·斯卡帕小传
221
译后记
222
致谢
223
注释
序
另一条基准线
- 读者与作者
在对作者与译者皆无所知的情形下,我就答应了为这本关于卡洛·斯卡帕的译著写序,大概既因我自己对斯卡帕作品的一贯喜爱,也因我即将完稿的《庭园与地域》一书中,就有不少涉及斯卡帕的案例分析,这才诱发了我想立刻参详这本新书的私念。
先睹为快的读者私念,一旦面临写序的压力,竟成了我的焦虑。我笨拙地以短信向编辑致歉,不无羞赧地承
认了应允写序的这点私念,还近乎反悔地追补了写序的条件——我得先看看这本书稿的质量,再决定是否写序。
在我过往阅读的相关斯卡帕的著述中,像弗兰姆普敦撰写的那类“卡洛·斯卡帕与节点崇拜”的高质量文本,
极为罕见。更多的两类写法,要么是以建筑爱好者的身份,对斯卡帕的作品进行不及物的游客式赞美;要么是以拼贴的方法,将斯卡帕所在威尼斯的地域与工艺知识,毫无发现性地叠加在其作品文本之上。每当我对这两类作者提出具体质疑时,词穷之际的回答多半都是——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这只是单属读者的诠释自由。从作者的角度,卡尔维诺深谙写作的别样艰难,为给读者品味模糊与不确定的文学余味,恰恰要求作者对其言辞进行极其精确地布局与限定。若想以建筑同行而非爱好者的身份品评另一位建筑师的作品,大概也一样需要精准把握作品中的精微意象。
正是缘于写序的阅读压力,让我在桌面打开这本译著时,竟有如上赌桌的忐忑,我无法估量开卷后的质量高低。在这本书的简短前言里,作者宣称——对各个部位的理解也会使整体清晰地呈现出来——令我颇为赞同,但其随后又说——理解并不是必要的——又让我隐忧。尽管这一关乎理解的矛盾叙述,很可能只是作者想表达一种——无论 如何理解都难以把握斯卡帕作品精髓的谦逊态度。
随后对正文部分的阅读,慢慢让我心安,并颇有意外之得。不只因本书收录了斯卡帕几件我从未见过的作品, 也因作者在对另几件我熟稔的作品的分析中,都不乏有让我惊讶的洞察,我渐渐沉浸于或疑惑或赞许甚至走神的阅读状态中。
掩卷之际,我忽然觉得,我对作者与译者的一无所知,或许正是卡尔维诺假设的理想阅读条件——如果我不知晓所读之书的作者,我就既不会因为作者的盛名而盲从其说,也不会因为作者的陌生就轻亵其言。我就可以将自己视为与本书作者一样的研习者,而非高屋建瓴的作序者;我就可以将阅读时那些让我疑惑、赞许、走神之处,进行尽可能准确地批注、增补或延展,而不必考虑它是否具备序言应有的格式。
- 对称与偏移
阅读本书的困惑,出现在第 81 页。为解释斯卡帕在古堡博物馆设计中刻意为之的不对称,作者引述了斯卡帕自己的一段声明:
“我决定延续一些向上的价值,打破那不自然的对称。哥特式风格需要它,哥特式风格、威尼斯的哥特式建
筑风格,并没那么对称。”
但它与本书随后对古堡博物馆庭院构成的对称性分析,颇相暌违:
“在古堡,他需要的是矫正庭院的不对称。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决定栽植两排紫衫篱,让自然为他的设计添彩。”
据我所知,内庭平行于古堡的两排紫衫低篱,并非为了矫正图形的不对称,而是要以切割庭地的方式,重组
庭中的行为与功能。斯卡帕不只在古堡博物馆以绿篱将不规则的庭地切出一块规则草坪,他还在奎里尼·斯坦帕利亚基金会博物馆以混凝土池岸从庭地中切出一方抬高的草坪(图 1),连在这两处均以切剩的余地组织人流的绕行方式,都极为类似。
就这两处图形切割所具备的确切功能而言,我甚至不相信斯卡帕宣称的不对称是基于哥特式风格的需要,我
宁可相信它是斯卡帕对空间布局的改造需要。关于斯卡帕迷恋的不对称,弗兰姆普敦曾以斯坦帕利亚基金会博物馆拱桥为例进行溯源,拱桥两端高低不一的不对称,基于它既要在拱底这端高可过船,又要在桥面那边低可接窗为门,弗兰姆普敦对此的归纳令人信服——非对称的造型,只是满足两种不同要求而产生的微妙结果,而非出自事先的风格追求。
而这本书第 80 页对古堡博物馆布局的一段缜密推论,就像是对这一归纳的绝妙证词:
“只需一瞥,你就会彻底陶醉于展览的布局——那是一条从入口开始便连续不断的路。卡洛·斯卡帕决定把它放在建筑的一侧。将入口放在正中会成为败笔,那会让观众无所适从——向左转,还是向右转?”
向左还是向右的行为困惑,在这本书的第 163 页和第 166 页的文字中再次出现。它位于斯卡帕设计的布里翁墓园的山门间,作者对斯卡帕设计的这处踏步偏移的溯源考察,是我读过的斯卡帕作品论述中最为细微的观察之一:
“山门内侧,在长长的走道前,由五个小踏步立板(riser)和三个大踏步立板构成的‘楼梯中的楼梯’带领
人们通向道路的岔口。若不是斯卡帕已经决定了正确的道路,在这里本有两个选择。五个踏步立板的梯段被移到左侧,仿佛是在提示人们向这边走,前往小拱龛。”
作为证据,在斯坦帕利亚基金会博物馆的内庭,我也发现过类似的踏步偏移,在通往西侧那堵有着一条马赛克饰带的混凝土界墙的踏道上(见本书第 135 页图),斯卡帕以四步踏高消解了混凝土池岸起初的桌高,第三步向南的偏移,则让出了北侧已成坐高的池沿,以坐观狭池尽端那方由整石雕琢而成的精美如迷宫般的泄水装置,它与布里翁墓园山门内的踏步偏移,各自表达出斯卡帕在不同空间组织不同行为的精微用意。
- 色彩与表达
当时,在布里翁墓园那座山门内,我虽注意到这处踏步的偏移引起的视觉不适,却没能深究其意。我注视着山门内那两个相交成基督鱼环的圆环中镶嵌彩色马赛克的逆光色彩(见本书 162 页图),一心想要解开由来已久的困惑,眼前这两个左暖右冷的圆环嵌色,并未贯穿到它们朝向庭园的那一面,而是在另一侧交换了冷暖色调。我当时对此的猜测,来自斯卡帕在墓园贯彻始终的生死主题,并尝试着以冷暖来对位生死的二分线索,以考察斯卡帕在墓园中其余几处敷色的确切用意。而这本书则以第 163 页中的另一段文字,对这个圆环双色正反的交错,给出了极为简明的诠释:
“在这个已成为斯卡帕设计象征的相连双环上,右侧用蓝色嵌块代表朱塞佩·布里翁,而左侧用粉色的代表奥诺里娜·托马辛。每个环的正反面都有这两种颜色,这样从山门内外看它们时都是相同的样式:男方的色调总是在右,而女方的色调总是在左。”
作者不但诠释了这个双环中两面颜色的错置缘由,还顺带解释了双环交错出的鱼形含义——它是环绕在基督像周围的神圣的尖椭圆形灵光。据我所知,它同时也是象征女性生殖器的生之象征,它正好能与基督教象征死亡的十字架配对。或许是基于现代建筑的批判性语境,弗兰姆普敦将对这个交错圆环的多种不合现代语境的猜测——太阳与月亮、男人与女人、爱神与死神的对话,一并视为有待商榷的话题,他倾向于将这个交错圆环上镶嵌的红蓝色彩,与荷兰新塑性主义原色体系中蕴含的宇宙价值相联系,并推测斯卡帕对这个问题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
基于我这些年来习惯的表意视角,我并不愿为现代与传统自身赋予事关表达的权重,我更在意它们在不同语境下的表意能否一样精准。
一方面,既然斯卡帕宣称自己是一个拜占庭人而非威尼斯人,我就尝试着以拜占庭马赛克技术表达天国意象的线索,分析斯卡帕在夫妻墓拱顶敷色的确切意图。按斯卡帕对夫妻墓拱顶材料选择的依据,他之所以选择用彩色马赛克而非涂色的方法来涂绘拱顶,只为褪除它的拱桥意象,但人们对桥的意象,很少由仰视的拱顶所赋予,正是在拱内仰视的特殊视角下,覆满蓝绿相间的马赛克的彩色拱顶,覆盖在两座向对方倾斜的棺椁上空(见本书第 152~153页图),马赛克斑驳泛光的色彩,不但返照到棺椁的木质顶面,也斑驳成植物葱郁的天空意象,它们复苏了马赛克在拜占庭教堂穹窿上的宇宙象征,并为夫妻墓拱顶涂抹出一幕生机盎然的天堂景象。
另一方面,我也愿意接受现代主义要为日常生活谋求诗意的语境转移。相比于夫妻墓拱所表达的向死而生的古老诗意,我更期望从斯卡帕在墓园中为生者所建的水榭中得到现代启迪。等我亲临现场时,水榭却并未开放,我只能隔着莲池眺望池中的水榭,以及背后混凝土围墙上那条宽仅一格的狭长彩色马赛克饰带(见本书第 168~169 页图)。对这条曾出现在斯坦帕利亚基金会博物馆庭园的横向彩带(见本书第 135 页图),弗兰姆普敦将它们一律视为别具一格的水平元素,但对其别致之处,并无任何评述。
无论是从照片还是从现场看,那条被斯卡帕刻意布置在视线高度上的水平马赛克饰带,或是参考了印象派绘画的色块成像原理,或是距离原因,掺杂在白色马赛克间的几处冷暖色块,它们在远处交错出的水平意象,竟像是墙外植物透墙而过的自然意象,而这堵混凝土围墙,就像被这条马赛克横带裁成上下断裂的两段,并给人造成它穿透围墙的瞬时错觉。
就这条饰带表意自然的视觉感知而言,它与夫妻墓拱顶表意天国的经验,虽有来自传统与现代艺术经验的区别,但都同样表达准确。
- 身体与感知
对布里翁墓园双环上的红蓝两种色彩,弗兰姆普敦曾暗示它们有与柯布西耶的红蓝模度序列的隐秘关联,并试图将双环交错间的基督鱼形与斯卡帕以 11 为模度的情结相关联。而在本书的第 186 页,作者直接引用了斯卡帕自己对此的辨析:
“也许有人会反对,认为即使在尺寸为 1 厘米的网格上也能准确无误——但并非如此,因为 50 乘以 2 是 100,而 55 乘以 2 是 110。如果你再加上 55 就是 165,而不是150。”
可是,110 比之于 100,或 165 比之于 150,究竟有何特殊之处?
柯布西耶曾痛斥现代米制无关身体的无机属性,他不但以脚腕与英尺同源于“foot”一词,为其模度人制定了1.83米的确定身高——它正好是 6 英尺;他还以模度人脚腕侧立的奇特姿态,重申了达·芬奇在《维特鲁威人》中要以侧立的脚腕度量全身的意愿。柯布西耶就以这具模度人身体各个节点分割出的模度,制定了相关身体坐卧乃至建筑层高等各种尺度。
沿着这条有关身体的模度表达,斯卡帕的 1.1 米正处于常人坐姿的视高范围内,而其 1.65 米也属常人立姿的眼高位置。让我困惑的是,尽管柯布西耶曾以比常人 1.75 米身高更低一些的眼高,抨击折中主义宫殿动辄几十米高的纪念性冗余,但在柯布西耶模度两端的多种刻度中,并没为眼睛的高度留下节点。相比之下,布里翁墓园南墙上那条位于视高的马赛克横带,不但控制或调节着整个墓园空间构成的垂直分割,而且其始终位于 1.65 米的视高位置,既提供了宗教所需凝视的持续视觉,又全无宗教空间震慑人心的宏伟尺度。
得益于斯卡帕在一样的视高位置分别设置了围墙上的水平饰带与水榭挂落底边的眼形装置,在我过往所见的
从墓园内南望水榭的所有照片,几乎都与本书第 168~169页的水榭插图类似,一样都呈现出水榭底边与背墙上那条视高的水平马赛克饰带的视觉重叠,我因此猜测,在水榭中透过那位于眼高的眼形借景装置外视,应该有着既自然又具强迫性的奇异感知。而这本书第 164~165 页的插图,就展现了榭内向东北外望的景象,南部高墙间那条彩色马赛克饰带水平绵延至此,并由一堵向内倾斜的围墙接续了其视高高度。我甚至能猜测出照片中这堵斜墙比那条马赛克饰带稍高的缘由,大概是水榭挂落的视高底边有碍相机取景而使得相机被迫下调镜头所致。
站在那方与水榭地坪等高的草坪之上东望,这堵向北延伸的斜墙,就一直处于视平线上,虽说它既能围合,又
能眺望庭外城镇远山,但它正好卡在眼前,向着草坪这边内倾的围墙,以及草坪与斜墙间的排水深沟,都在排斥人靠近它并向外张望,一旦我想更清晰地眺望外景,就总会情不自禁地踮起脚尖。这种奇特的视觉滞涩感,直到围墙北折至那个转角空透的双喜图案处,才得以缓解。这个“囍”字的出处,据说是源于中国的双喜烟盒,斯卡帕将“囍”字对称折弯,用以制造转角打开的特殊意象,并以 5.5 厘米与 11 厘米这两种尺寸,分别剪裁出混凝土双喜图案的横竖剪影,在“囍”字笔划间的空透处(图 2),混凝土斜墙一直蒙在眼前的滞涩感与压迫感,忽然像是划开翳障,透出一角外部的世俗场景,顶部的那条横线,像极了建筑渲染透视中的常规地平线,横线上方,是远处城镇与背后层层远山,横线下方,则是绵延至眼下的青青麦田。
站在这个转角处,我矗立良久。我想,如果有人不再以建筑的地平线为基准,来表达建筑与地面间的物物关系,而是以人的眼睛为基准线,表达人与环境的关系,这将是对建筑学多么重要的贡献!
就物质构造而言,我既未从这个转角“囍”字的混凝土材料中感知到其现代属性;也未从那条马赛克饰带的镶嵌工艺中感知到其传统属性。就造型样式而言,我既未从这个熟悉的“囍”字里,感受到任何中国风情;也未从那条陌生的水平饰带中,感受到拜占庭艺术的熟悉氛围。斯卡帕不但成功地剥离了它们样式化的原境含义,也剥离了材料与工艺自我绑定的时代或地域属性,它们存在于斯卡帕试图重塑身体与环境间的可感意象中:
意象呈现,而物象退隐。
就此而言,陈景女士向我咨询斯卡帕这本译著书名的两种选择——是按英文原著的字面意思译为《卡洛·斯
卡帕 超越物质》,还是干脆另以《卡洛·斯卡帕的建筑艺术》为名,我愿意选择前者,尽管“超越”一词,尚
不足以把握建筑意象必须着意于物的及物属性,但它远比日益宽泛的建筑艺术一词,要更为准确。
“……作者在对另几件我熟稔的作品的分析中,都不乏有让我惊讶的洞察,我渐渐沉浸于或疑惑或赞许甚至走神的阅读状态中。”
——红砖美术馆设计师,建筑师、造园师董豫赣
……(斯卡帕)是(我)不想在现实繁杂的工作中遗忘其惊人创作意志的前辈。”
——安藤忠雄
解读斯卡帕有特别的意义,他不是科班出身,也没有特别多的著作留在世上,但他对细节的追求,对历史的热爱,以及历史文脉的责任感,使他不逊于历史上任何一位建筑大师,可以说,斯卡帕在建筑历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章明(建筑师,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师承于安藤忠雄)
如果是经典的遗产当然要严格的保护,不能随便动手动脚,慎重地加以修复。如果这古建筑还要应用呢?西方的建筑师拿出来一种办法,就是:与它对话。所谓对话,就是一边尊重它,维护它的尊严,保存它珍贵的记忆;一边用现代语言与它交流,让古典与现代在交相辉映中并存。这样的建筑师中间有一位让我十分钦佩,就是卡洛·斯卡帕。这也是我从威尼斯特意跑到维罗纳来的原因之一。我要看他的名作。
——冯骥才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