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859346
1. 纸质文物具有其他文物难以比拟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本书旨在建立宏观纸张的原料工艺、纸张质地与其微观纤维形态间的关系,出版颇具学术性、实用性。
2. 中国手工纸产地分布之广、产量品种之多,堪称世界第一。作为极其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纸值得加以研究保护。本书出版可从一定程度上助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3. 本书作者10余年田野调查积累材料包括数以万计的图片和数百种原料、工艺明确的手工纸实物样品,此次选择其中50余种具有代表性的手工纸,结合图片简介其制作工艺,并对纸张纤维组成、形态进行分析解说。全书安排便于读者按图索骥,学习手工纸纤维分析技术。最后,附有部分古纸的纤维分析案例,以飨对纸质文物有兴趣的人士。
4. 著作以大量第一手彩色图片为主,全彩精美装帧,既“悦”读又可收藏。
5.本书中文版出版后有版权输出和“走出去”规划,向全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造纸术经历了约2000年的历史发展,原料从麻、皮发展到以竹为主,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其多样性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在手工纸研究和纸质文物保护领域,纸张纤维分析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术。本书作者选择通过田野调查收集的50余种具有代表性的手工纸,并结合调查获取的图片,简要介绍其制作工艺;利用染色分析等手段,对纸张纤维组成、形态进行分析解说,便于读者按图索骥,学习手工纸纤维分析技术。本书是一本兼具学术性、实用性的专著。
第 1 章 概 述 001
1.1 中国手工造纸技术 002
1.1.1 中国手工纸的原料 002
1.1.2 中国手工造纸工艺 006
1.1.3 中国手工纸的产地分布 008
1.2 手工纸的纤维分析 010
1.2.1 纸张纤维分析技术的发展 010
1.2.2 基本原理与操作 012
第 2 章 麻纸的制作技术与纤维分析 017
2.1 麻纸制作概述 018
2.2 麻纸纤维概述 019
2.3 麻纸的工艺与纤维分析 021
2.3.1 定襄麻纸 021
2.3.2 阳谷毛头纸 025
2.3.3 沁源麻纸 028
2.3.4 襄汾麻纸 032
2.3.5 临县糊窗纸 037
第 3 章 皮纸的制作技术与纤维分析 041
3.1 皮纸制作概述 042
3.2 皮纸纤维概述 043
3.3 西南地区的皮纸工艺与纤维分析 047
3.3.1 勐海曼召构皮纸 048
3.3.2 黎平地扪皮纸 052
3.3.3 鹤庆灵地白棉纸 055
3.3.4 鹤庆龙珠白棉纸 060
3.3.5 罗平包茶纸 063
3.3.6 丹寨白棉纸 067
3.3.7 印江白绵纸 070
3.3.8 贡川纱纸 074
3.3.9 雪拉藏纸 077
3.3.10 金东藏纸 082
3.3.11 白地东巴纸 086
3.3.12 腾冲结香纸 089
3.4 北方地区的皮纸工艺与纤维分析 093
3.4.1 北张构皮纸 095
3.4.2 柞水构皮纸 102
3.4.3 墨玉桑皮纸 105
3.4.4 曲阜桑皮纸 109
3.4.5 孟门桑皮纸 112
3.4.6 高平汉皮纸 115
3.4.7 迁安桑皮纸 120
3.4.8 济源白棉纸 125
3.5 其他地区的皮纸工艺与纤维分析 129
3.5.1 诸暨青口皮纸 129
3.5.2 岳西三桠皮纸 132
第 4 章 竹纸的制作技术与纤维分析 137
4.1 竹纸制作概述 138
4.2 竹纸纤维概述 139
4.3 表芯纸类竹纸的工艺与纤维分析 142
4.3.1 泽雅屏纸 145
4.3.2 禄丰竹纸 149
4.3.3 贵阳乌当钱纸 152
4.3.4 三穗竹纸 155
4.4 元书纸类竹纸的工艺与纤维分析 157
4.4.1 元书纸的传统工艺 158
4.4.2 富阳元书纸 159
4.5 毛边纸类竹纸的工艺与纤维分析 163
4.5.1 长汀玉扣纸 166
4.5.2 仁化重桶纸 169
4.5.3 岑巩竹纸 172
4.5.4 绥阳竹纸 176
4.6 贡川纸类竹纸的工艺与纤维分析 179
4.6.1 鹅湖毛边纸 180
4.6.2 浏阳贡纸 185
4.7 连史纸类竹纸的工艺与纤维分析 188
4.7.1 铅山连史纸 191
4.7.2 连城连史纸 196
第 5 章 混料纸的制作技术与纤维分析 201
5.1 混料纸制作概述 202
5.2 混料纸的纤维分析 202
5.2.1 草类纤维的特征 203
5.2.2 木材纤维的特征 204
5.3 混料纸的工艺与纤维分析 205
5.3.1 泾县宣纸 205
5.3.2 龙游书画纸 215
5.3.3 富阳书画纸 220
5.3.4 都安书画纸 223
第 6 章 古纸的纤维分析 227
6.1 古纸纤维分析概述 228
6.2 古纸纤维分析案例 231
6.2.1 吐峪沟文书残片一 231
6.2.2 吐峪沟文书残片二 233
6.2.3 吐峪沟文书残片三 235
6.2.4 吐峪沟文书残片四 236
6.2.5 明韩叔阳刻本《新刊宋学士全集》 238
6.2.6 明毛晋汲古阁刻本《汉隶字源》 241
6.2.7 明凌迪知桂芝馆刻本《两汉隽言》 243
6.2.8 明南监本《陈书》 245
6.2.9 明清音馆刻本《秦汉文钞》 247
6.2.10 明凌毓枬刻本《楚辞》 249
6.2.11 明沈德先尚白斋刻本《云烟过眼录》 251
6.2.12 明袁叔度书种堂刻本《潇碧堂集》 253
附录 常用术语名词 255
后记 259
造纸术是中国的伟大发明,纸的发明对文明的传承、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经历了2000多年的发展,中国造纸的原料从麻、皮发展到以竹为主,手工纸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用于书写、印刷、书画、包装、卫生和祭祀等各个领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进入近代以后,随着以木材为原料的机制纸的输入,手工纸的使用范围日渐缩小,现在已基本退出了日常书写、印刷等领域,手工纸的产地、产量也在迅速减少,但尽管如此,中国手工纸的产地分布之广、产量品种之多,仍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中国手工纸是一笔极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加以研究和保护。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也留下了极为丰富的纸质文物遗存。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和民众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日益增强。在文物研究、鉴定及文物保护修复的工作中,纸质文物的研究与保护成为一个热点。以纸张为载体的古籍善本、文献档案和书法绘画等,具有其他文物难以比拟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对于纸张材料和工艺的研究,在纸质文物年代鉴定、价值挖掘和保护修复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纸张纤维分析正是上述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技能。以往,造纸原料纤维分析技术在机制纸的分析中应用得比较成熟,相关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制浆造纸行业。例如,1955年出版的《中国造纸用植物纤维图谱》、1999年出版的《中国造纸原料纤维特性及显微图谱》等,均以纸张生产原料的纤维分析为主要内容,以机制纸原料为主要对象,兼及手工造纸原料。特别是后者,内容丰富、叙述严谨,迄今仍是这一领域中国最为权威的学术著作。但由于当时技术所限,图片数量和黑白印刷质量方面均留下了一些遗憾。此外,与机制纸主要采用木材纤维不同,手工纸原料复杂,有麻、皮、竹、草几大类品种。同样的原料在经不同工艺处理后形成的纸张,其染色后的纤维在颜色、形态上也有很大差异,其鉴定需要极为丰富的技术经验。在手工纸研究和纸质文物保护领域,目前还缺少针对传统手工纸纤维分析的专门著作。本书利用笔者10余年田野调查所积累的材料,包括数以万计的图片和数百种原料、工艺明确的手工纸实物样品,从中选择50余种具有代表性的手工纸。首先结合图片,简要介绍其制作工艺;随后利用染色分析等手段,对纸张纤维组成、形态进行分析解说,便于读者按图索骥,学习手工纸纤维分析技术;最后,附有部分古纸的纤维分析案例。需要说明的是,手工纸样品的选择,并非以纸张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标准,而是考虑中国纸张原料和工艺的多样性,从纤维分析的典型性角度出发的。
本书与以往造纸原料纤维分析著作的不同之处在于并非以原料分析为主,而是从手工纸研究和纸质文物纤维分析实际出发,以手工纸为对象,通过手工造纸工艺过程的介绍,以及对原料、工艺较为明确的标准手工纸样品的分析,建立起宏观上纸张原料工艺、纸张质地与微观纤维形态间的关系。本书以大量彩色图片为主,从而便于读者更形象地了解中国各种代表性的手工造纸工艺、各种手工纸纤维的形态差异,学习传统纸张的纤维分析技术。
然而,这样一种实用主义的指导思想,可能会使本书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纸张纤维形态产生的理论研究方面还较为薄弱;对于纤维分析基础知识和数据缺乏系统和完整的描述等。这主要是限于笔者的知识结构,同时也是考虑到本书以图片为主,在文字说明方面尽量予以精简。读者在理论研究和基础数据方面,可以参考相关的权威著作,并结合起来阅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