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畅销榜社会科学 畅销榜县乡中国:县域治理现代化

县乡中国:县域治理现代化

通过《县委大院》沉浸式解读《县乡中国》,了解县官如何治县?房宁、贺雪峰、陈文胜、颜昌武、吕德文、欧阳静联袂推荐,一本剖析县乡政治生态的白描书,深描中国政治的实际运行。

作者:杨华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4月 

ISBN: 9787300304946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40.99

类别: 社会学, 社会科学 畅销榜 SKU:641b70d6f0f224279a8c0060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0304946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从《县乡中国》基层治理延伸到探寻中国治理体系,《江山与人民》是一部以中国社会实践为基础的中国治理体系白皮书,在阐明了我国政权与社会关系基础上,讲明了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社会治理如何影响大众生活。

 

内容简介

县乡政府是如何运作的?

国家的各项政策是如何在县域社会落地的?

县级党委政府与乡镇党委政府如何互动?

县级党委政府如何调动乡镇的工作积极性?

县域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权威?

乡镇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做工作?

县域中的基层干部的状况和发展前景如何?

《县乡中国:县域治理现代化》一书深描中国政治的实际运行,对上述问题做了抽丝剥茧、入木三分的剖析,是一本展现县乡政治生态的写实白描书。

依循贺雪峰教授领衔的华中研究团队的学术路径,作者近年来将研究重点从农村转向县乡,对县域治理中的体制、机制、政策、权力、财政、人事、事务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研究。该书就是作者近年调研和思考的心血之作,是一部从大地中生长出来的作品。

书中真实再现、集中探讨了县乡政治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经验,涉及中央与地方、顶层与一线、领导与干部、政治与治理、属事与属地、跨级与上级、监督与自主等基层治理的基本主题。

书中讲述了大量人们耳熟能详又耐人寻味的真实案例,揭示了县乡政治运作的深层逻辑和机理,抓住事物本质而又生动形象,尝试学理分析而又深入浅出,是“田野的灵感、野性的思维、直白的文风”的范本。

作者简介

杨华,湖南郴州人,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农业农村部社会事务司咨询专家;湖北省反邪教协会咨询专家;宏观经济研究院咨询专家;湖北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参政议政人才库专家;观察者网、澎湃新闻专栏作家;湖北省党建智库专家。

2007年开始从事农村调研,在全国近20个省市调研,累计调研时间超过1300天。在《管理世界》《政治学研究》《开放时代》《经济学家》《读书》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4部。据《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刊文统计,全国45岁以下青年社会学学者近五年CSSCI刊物他引排名名。

目  录

篇 县域治理体系现代化

条块关系:博弈与均衡

资源与考核:条块体制中的支配关系

县乡关系:从共谋到卸责

从“乡镇没有两个一把手”说起:县乡党政关系实践形态

领导的权威如何树立:单位政治与一线政治

“片线结合”:不变体制变机制   

    河长制是个好东西

监督下乡:问责成为主要激励方式

 

第二篇 县域治理能力现代化

基层工作与政治任务

政治任务与过程管理

    工作流程化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乡镇治理机制创新的约束

注意力内卷:基层“创新”泛滥的逻辑

基层党建如何避免形式主义

加强党的领导 遏制村级贿选

基层安全生产治理:管理比执法更重要

基层治理中的防“二次事件”

县级执法权怎么下沉

如何做好非中心工作:以项目为抓手

 

第三篇 县域治理的自主空间

基层治理要有自主空间

自主性激励:让基层干部把工作当事业

政策沟通与政策谈判空间                                             

“领导出面”“与解放领导”

基层领导开展工作的支持结构

迎检、暗访与加码

 “体现工作”:基层虚事实做的逻辑

乡镇人事权的限度与突破:以普通干部选聘岗位为例

“县官“不如现管:多层级视频会成负担

 

第四篇 基层干部的激励与发展

综合考核变“全中心”工作考核:激励功能弱化

忙闲不均:职级并行制度亟待健全

领导用人的艺术:隐性层级与曲线流动

中层配备与事业编激励:让多数人看到希望

年轻干部职场里那点事:“努力就有机会”

年轻干部职场外那点事:拮据的经济与健康的社交

驻村书记的角色与工作

一个普通公务员的成长

媒体评论

县域治理是中国国家与社会治理的重要界面,承载着重要的治理职责,同时也是存在问题多的领域。年轻学者杨华的《县乡中国》聚焦当代中国治理的关键层面,紧扣县域治理中的关键人群和核心问题,深刻揭示出,当前我国县域治理中的核心问题是治理的双重价值——统一性与灵活性之间的张力与平衡,以及这一张力作用于治理的主体——县官而导致的治理行为的二重态。这本著作对我国地方及基层治理的研究深刻、透彻、犀利。如果说社会学是社会的“生理学”,那么政治学就是社会的“病理学”。《县乡中国》好似一篇准确而详尽的中国县域治理问题的诊断书。

——房宁(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四川大学讲席教授)

 

依循华中研究团队的学术路径,杨华近年将研究重点从农村转向县乡,对县域治理中的体制、机制、政策、权力、财政、人事、事务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县乡中国》正是这一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它涉及了中央与地方、顶层与一线、领导与干部、政治与治理、属事与属地、跨级与上级、监督与自主等基层治理的基本主题,集中探讨了中国县域治理的基本经验和面临问题,有助于拓展和深化学界对县域治理的理解。

——贺雪峰(武汉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华十多年来不间断地深入东中西部各省基层做实地调查,将集体调研与个人思考结合起来,方法科学,经验丰富。近年他将研究重心转向县域治理,对县乡一线实践的机制与逻辑有较为深刻的把握。《县乡中国》文字浅显易懂,内容充满泥土气息,其中不乏崭新的学术议题和观点,也有别具一格的基层工作总结和反思,是一本研究者和县乡干部皆宜阅读的著作。

——陈文胜(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杨华的作品,总是给人一种“于朴实处见睿智”的冲击。这本书也不例外,围绕“县官不如现管”这一治理命题,依托丰富而深入的田野调研,以一种理性化和系统性的方式,讲述了县域治理中大量耳熟能详而又耐人寻味的故事,为“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提供了生动注脚。    

——颜昌武(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行政国家》译者)

 

《县乡中国》从县域治理的内部视角出发,对县域治理体系、县域治理能力、县域治理的自主空间、基层干部的激励和发展,做了生动和形象的解读。书中的很多内容,在调研讨论、学术报告和日常交流中,我都听作者讲过,深受启发。杨华的文字的一大特点是,文笔细腻生动,富有想象力,是“田野的灵感、野性的思维、直白的文风”的范本。读者阅其文章,一定是在享受一场的思想盛宴。

——吕德文(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郡县治,天下安。但县官如何治县,我们仍知之甚少,此书恰好呈现了县治的诸多场景。杨华的这些研究可能不那么“精致”,不那么成熟,但绝不平庸,他的观察和思考无论对基层干部还是相关研究者都不乏启发性。这是从大地中生长出来的东西,是有生命力的。 —— 欧阳静(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线试读

从“从乡镇没有两个一把手”说起:县乡党政关系实践形态

 

党政关系有制度上的关系,也有实践中的关系。制度规定是前提,实践中因嵌入不同的制度环境、政治生态、权力结构而表现出多种形态。制度上,县级党政关系与乡镇党政关系是一致的。但实践中,二者有较大差异。

一、乡镇没有两个一把手

某乡镇党政办申主任跟我讲了他们乡镇书记与镇长的一个故事。镇长喜欢打篮球,有一次跟邻镇干部约好到邻镇去打友好赛。镇长觉得这不是公对公的事情,就没有想到要跟书记沟通一下。申主任提醒了他,但他觉得没必要。书记知道此事后,在例会上严肃批评了镇长没有组织纪律的行为,并说镇上“只有一个一把手,没有两个一把手”。这句话让镇长十分尴尬,也凸显了乡镇党政关系的实质。

在乡镇不存在书记是党委一把手、镇长是政府一把手的说法。在书记眼中,整个镇上的事情无论是干部人事,还是经济财权,都掌握在自己手中。镇长跟其他干部一样,在书记那里就是普通干部,也要听书记的话。乡镇决定都由书记做出,镇长不能做决定。我在江西一个乡镇访谈党委书记时,镇长三番两次跑过来汇报,说一个村的组长想在扶贫项目中搞个名额,问书记怎么办。书记挥手说了几次“这种事情你说了算”。这才算是书记授权给了镇长,否则镇长就不能自己做决定。

在其他干部眼中,镇长是主持政府的一把手,地位和权力与其他干部有质的区别。镇长是正科级干部,进入了县域权力的核心圈,官阶、地位都比其他干部高。但是,如果镇长自己也真把自己当个“角儿”了,事事做主,不跟书记沟通汇报,就会引起书记反感。书记会认为镇长没有摆好自己的角色,不仅越权,还有争权的味道。书记需要的是一个能够摆正自己位置的镇长:领会书记的意思和坚定执行决定,有事多沟通、多汇报,没事不找事。

镇长把自己当“镇长”,就使得一个乡镇有两个权力核心,这个乡镇就可能陷入权力斗争的泥潭,什么事都做不成。

镇长的正确角色是党领导下的政府的办事员,不是政府的一把手。尽管书记和镇长的级别都是正科级,但权力和地位相差很大。

二、乡镇部门不健全不独立

乡镇是一个纯粹的执行部门。政策执行部门与制定部门具有完全不同的权力属性。制定部门可以有多重权力中枢,政策的制定过程就是利益博弈的过程。这样,制定政策虽然耗时较长,但是更符合多元利益的实际,使其在执行过程中较少受到阻碍。政策执行部门则必须政令畅通,快速地将政策执行下去。这个过程中如果还有博弈等,就会影响政策执行。政策执行部门的权力应该是集中化、一元化的。越到基层,政策的执行性越强,制定性越弱,权力的集中化程度就越强。

在具体工作上,乡镇党委书记和班子其他成员虽然有名义上的分工,但在面对驻村工作、中心工作时,乡镇干部都是一起干,专业性不那么强,分工也不那么明确。在乡镇治理事务中,分不开哪是党务、哪是政府工作、哪是群团工作、哪是企事工作,许多工作都是一笼统、一麻袋,搅合在一起,需要党委负责统筹协调。乡镇工作的总体性和统合性,决定了权力行使也要具有总体性和统合性。

这样,乡镇权力也就必然集中在党委书记手中。乡镇是一个整体,无论是政府的事情还是党委的事情,都得让书记知道,要通过书记,这叫规矩。作为镇长,在其中就难以找到自己具体的事务,只有书记分配给他的事才是他要做的事。书记的秉性、好恶、擅长的事情不同,分配给镇长的事情就不同。

    

抢先评论了 “县乡中国:县域治理现代化”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

EUR €25.99
加入购物车

江村经济

EUR €22.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乡土中国(精装修订版)

EUR €19.99
加入购物车

女性主义(李银河40年女性主义研究精华,全面了解“女性”、了解“女性主义”,适合女性深度阅读,全新修订无删节)

EUR €28.99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