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5418801
1.享受“一站式”阅读体验,将中国古代谋略学精华尽收眼底。《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被誉为中国古代谋略学“双璧”,一正一奇,相互印证。读之对古今中外历代战争的胜败分析必能入木三分,鞭辟入里。
2.对于想在竞争博弈中取得成功的个人与企业,《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可训练辩证思维,丰富应变策略,教授脱困方法,是必读之书,也是捷径。
3.《孙子兵法》以天津图书馆藏嘉庆二年(1797)孙星衍校订本为底本,《三十六计》以现有的通行本为底本,专业古籍整理团队若水古社精编精校,令其原貌尽现。
4.全本全注全译,译文严谨浅白,不夸张,不曲解,不啰嗦,生僻字一一注音,495处难点注释,复原兵法本义,帮助读者深度理解原文。
5.简体双栏,文白对照,左边文言文、右边白话文,同步阅读,直观流畅,一目了然。
6.章节分明,标题精准提炼,节奏感、层次感强,读者从标题上就能快速掌握每章精髓。
7.精选80个历史真实案例,148处知识点随文解读,有考有解,在轻松实现举一反三、知行合一的同时获取文史知识。
8.内有高清大幅战争兵器文物彩插,鲜活生动,与书中文字相得益彰。读者可像看战争大片一样身临波澜壮阔的古代战场,近距离鉴赏深埋地下千年却依然寒气逼人的各类冷兵器。
9.精装双封,纯质纸张,色泽温润,绿色印刷,版式疏朗,不伤眼,可读宜藏。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堪称中国古代谋略学“双壁”,前者主要讲制胜之“道”,后者更侧重取胜之“术”,二者互为印证、互为依托,故经常被相提并论。
《孙子兵法》注本众多,清人孙星衍校订考辨的《孙子十家注》是近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且最为大家推崇的读本,故本书以天津图书馆藏嘉庆二年(1797)孙星衍校订本为底本,又参考其他版本,择善而从。《三十六计》成书于明末清初,编者难以考证,本书以现有的通行本为底本,辅以专业古籍整理团队若水古社的梳理审校,令其原貌尽现。
原文与译文采用双栏文白对照形式,译文不夸张、不曲解、不啰嗦,生僻字一一注音,495处难点精准注释。精选80个真实历史案例,并对其中148处文史知识进行解读,有考有解,故事性强,便于读者轻松收获文史知识。精选27幅彩插。既有反映古代战斗场景的传世名画与木版年画,也有汉墓竹简《孙子兵法》、春战国兵器文物图。配图鲜活生动,与书中文字相得益彰。
孙子兵法
第一篇 计篇
不可轻易发动战争 5
观五事而知胜负 10
君主必须信任所用之人 17
用兵之道,在于出其不意 23
战前预算胜负概率 29
第二篇 作战篇
不宜长期用兵 37
将敌人之资为我所用 43
激起士气方能胜 49
第三篇 谋攻篇
不战而胜为上策 57
力不如敌时避其锋芒 64
国君不宜干涉军队指挥 69
知彼知己,百战百胜 74
第四篇 形篇
先求不败后求胜 83
打败注定失败的敌人 88
心存侥幸往往不能取胜 93
势不可挡,才能取胜 97
第五篇 势篇
正兵对战,奇兵制胜 105
出击敌人,动作要迅猛 112
变化表象,调动敌军 116
选择人才,为军队造势 121
第六篇 虚实篇
把敌人引到预定战场 129
攻打敌人必定救援之地 134
分散敌人的兵力 138
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143
根据敌情变化而改变战术 149
第七篇 军争篇
以迂为直,不误军争 157
有效利用指挥作战的手势和号令 164
避开敌人的锋芒 168
小心敌人的诡诈 173
第八篇 九变篇
权衡利弊,适时放弃 179
将领有五个致命弱点 184
第九篇 行军篇
四种地形的处军之道 193
观察敌情,透过现象看本质 201
带兵行军要宽严并施 208
第十篇 地形篇
利用地形的六种原则 215
六种战败,将帅有责 221
地形不可忽视 227
第十一篇 九地篇
“争地”之内不要强攻 237
深入敌国腹地时,军心更坚 244
蒙蔽视听,隐藏意图 251
置之死地而后生 258
观察诸侯意图,谨慎结盟 263
第十二篇 火攻篇
火攻战效果显明,应择势而用 273
第十三篇 用间篇
间谍是取胜的关键 283
三十六计
原 序 293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297
第二计 围魏救赵 301
第三计 借刀杀人 305
第四计 以逸待劳 309
第五计 趁火打劫 313
第六计 声东击西 316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321
第八计 暗度陈仓 324
第九计 隔岸观火 329
第十计 笑里藏刀 334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338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341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349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352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356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360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364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367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373
第二十计 浑水摸鱼 378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382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386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390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394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401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405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411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416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420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424
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431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435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440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445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449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 454
导 读
《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堪称中国古代谋略学“双壁”,流传至广,影响深远,其核心思想至今仍被广泛运用于政治、军事、商业竞争、人际交往和企业管理等各个方面。
《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晚期,号称“兵学圣典”,是公认的世界三大兵书之首(另两部分别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和宫本武藏的《五轮书》),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军事著作。两千多年来,历代军事家无一例外地从中汲取营养,研习制胜之“道”。
《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字长卿,齐国乐安(在今山东境内)人,后来到吴国,经伍子胥推荐,获吴王赏识,担任军事将领并屡建奇功,因创作《孙子兵法》而被后世尊为“兵圣”。《汉书·艺文志》记载:“《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看来,最初的《孙子兵法》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十三篇,至少在汉朝时是八十二篇。根据史料,唐代流传的《孙子兵法》有三卷,其中十三篇为上卷,还有中卷和下卷。有研究者认为,将八十二篇删节成十三篇的,是魏武帝曹操。同时,更多研究者相信,这十三篇应该出自孙武本人,是孙武草创,由其弟子整理成书。
《孙子兵法》的诞生,有多方面原因,其中最重要一点是,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纷争不断,战争频繁,因而提供了大量鲜活案例;其次,孙武之前,已经出现了大量兵学理论成果,这为产生更优秀的著作提供了可能;第三,孙武本人极具天赋且极为努力。
自《孙子兵法》问世以来,历代为之作注者延绵不绝。目前世人能见到的最早注本是曹操的《孙子略解》,此后南朝梁的孟氏、唐代的李荃、杜牧、陈皞、贾林,五代的何廷锡,宋代的梅尧臣、王皙、张预都曾为其作注。后来,南宋吉天保将上述十家注与唐代杜佑所著《通典》中的《孙子》引文注汇为十一家注,刻成《十一家注孙子》,此本堪称《孙子》的集大成者。到了清代,经藏书家孙星衍校订考辨后,更名为《孙子十家注》,此本成了近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为实用的《孙子兵法》读本。本书以天津图书馆藏嘉庆二年(1797)孙星衍校订本为底本,并参考其他版本,择善而从。
“三十六计”又称“三十六策”,最早见于《南齐书·王敬则传》一文中的“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意为败局已定,退却才是上策。此后,这个说法广为流传。到了北宋,“三十六策”被固定为“三十六计”。及至明末清初,又有人根据历史上的线索,广泛搜集相关资料,编撰成《三十六计》一书。遗憾的是,此书编撰者到底是谁、具体成书于何年,已经难以考证。
《三十六计》全书仅5000余字,共分六套,分别为: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时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时所用之计。每一套又各包含六计,共三十六计。这些计策都简单、具体、明确,并征引一些宋代以前的战例,操作性非常强。同时,原著中还借助孙武、吴起、尉缭子的思想对每个计策进行解说,并借鉴《易经》和古代兵书的措辞方式,文字精简,内涵丰富,准确剖析了敌对双方力量对比的转化机制,含有朴素的辩证法逻辑。
为了便于读者将这两部虽成书时间相差2000年,却彼此关联紧密、互为映证的千古奇书“一站式”阅读,本书特将《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合二为一,再经过专业古籍整理团队若水古社的认真审校、精心翻译,辅以最能展现相应计策智慧精髓的若干历史故事,有道有术,有考有解,以期为读者奉上一份原汁原味、浅显易懂的《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
——东汉政治家、军事家 曹操
观诸兵书,无出孙武。
—— 唐太宗 李世民
得孙子一二句,便可成功名。
——北宋政治家 王安石
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
——《武备志》作者、明代军事家 茅元仪
就中国历史来考究,两千多年的兵书,有十三篇,那十三篇兵书,便成立中国的军事哲学。所以照那十三篇兵书讲,是先有战斗的事实,然后才成那本兵书。
——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 孙中山
倘若能早日见到这部兵法,我是不会失败的。
——法国军事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 拿破仑·波拿巴
世界上所有的军事学院都应该把《孙子兵法》列为必修课程。
——英国陆军元帅 蒙哥马利
孙武的思想有惊人之处——把一些词句稍加变换,他的箴言就像是昨天刚写出来的。
——英国皇家空军元帅 斯莱瑟
孙子最基本的哲学信条是,如果你能够仔细规划好你的战略,那么你就能够获胜;而且,如果你能够拥有一个真正伟大的战略,你甚至可以不战而胜。
——美国营销专家 迈克尔森
《孙子兵法》是天下第一神灵,我们必须顶礼膜拜,认真背诵,灵活运用,公司才能发达。
——松下电器创始人 松下幸之助
孙子兵法
第一篇 计篇
不可轻易发动战争
孙子曰:兵①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说,军事是一个国家的首要大事,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是否要发动战争,以及如何作战,都必须经过缜密的分析、观察、研究,再作决策。
注释
①兵:当名词用时,指士兵、军队、兵器;当动词用时,指用兵。此处指军事战争。
历史再现
吴越争霸
公元前497年,越国国君允常去世。吴国国君阖(hé)闾(l()是允常的宿敌,他听说这个消息后,没有多加考虑,就想趁越国办丧事的机会出兵攻打。第二年,阖闾亲自率兵攻打越国。
吴军入侵时,允常的儿子勾践已经继位。父亲的亡灵尚未安息,仇敌就来侵犯,这让勾践十分愤怒。他挑选了几十名勇猛的士兵,分成三批,称为“敢死队”。吴军来犯时,勾践分三次派出敢死队,让他们冲到吴军阵营前面。敢死队冲出去后却不作战,而是对着吴军怒吼,然后齐齐拔刀自刎,三次都是这样。吴军从未见过这样的战法,个个目瞪口呆。就在这时,勾践派出越军突袭吴军。吴军猝不及防,四处逃散,吴王阖闾也被射伤,不久就去世了。
阖闾临死前,叮嘱儿子夫差,不要忘记勾践的杀父之仇,夫差谨记在心。夫差即位后,开始养精蓄锐,重整吴军,就这样过了两年。越王勾践听说夫差日夜带领吴军操练,一心想杀死自己为父报仇,他就想先发制人,主动出击。大臣范蠡劝阻说:“战争说到底是凶器,无论什么样的战争,首先都是违背道德的,主动攻击更是不得已的下策。所以最好不要这么做。”勾践不听范蠡的劝说。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率兵攻打吴国。吴王夫差出动全国的精兵强将,勇猛迎敌,最后大败越军,把越王围困在会稽山。
这个时候,勾践才明白过来,将战争当儿戏是大错特错的。他追悔万分,叹息道:“看来我要死在这里了!”他听取范蠡的建议,向吴王请罪,请求做奴仆。吴王答应不灭越国,并饶勾践一命,将他押送到吴国做奴隶。此后三年,勾践忍辱负重,让夫差消除了戒心,允许他重返越国。
回国后,勾践卧薪尝胆,治理国家。几年过去,越国实力已经大致恢复。但是勾践没有轻易出击,而是听从大夫逄(p1ng)同的建议,结交齐国,并与楚国、晋国交好,等待时机联合三国之力攻打吴国。
公元前484年,吴王受小人挑拨,杀了忠臣伍子胥,勾践向范蠡询问说:“吴王杀光了忠臣,现在身边都是些阿谀奉承之人,现在我们可以出兵了吗?”范蠡回答:“还不行。”
公元前482年,吴王带领精英部队去会盟诸侯,吴国都城没有强兵防守。勾践问范蠡:“现在可以进攻吴国了吗?”范蠡说:“可以了。”
勾践派出两千名水军和四万精兵,又派六千名训练有素的近卫军和一千名将领,向吴国进发,一举击溃吴都守军,吴国太子也被杀死了。在外与诸侯会盟的吴王听说国都沦陷后,让人封锁消息,然后派人向勾践求和。勾践评估了越国军队的实力,认为还不足以灭亡吴国,于是答应讲和。
此后四年,勾践多次发兵攻打吴国,但都没有急于求成。在此期间,吴王夫差却屡次对外用兵。公元前476年,吴国与齐国、晋国交战,吴军疲惫不堪。勾践趁机再次出兵,大败吴军,围困吴国都城两年多。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自刎,吴国灭亡。
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争斗,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戏剧性的故事之一。两国你来我往,各有胜负,每次胜负的关键,无不是看谁准备得更充分,准备充分者获胜,而草率用兵者失败。
勾践最初的战败,是因为他把战争当成儿戏,以为“先发”就能“制人”,没有意识到战争是整个国家力量的比拼。军队的多寡、武器装备是否充足、自然环境是否有利、时机是否恰当,以及国民是否支持,等等,都关系到战争的胜负,甚至国家的存亡。因此,必须谨慎、细致、全面地考察各方面情况,才能决定是否应该进入战争状态。
勾践吸取了失败的教训,卧薪尝胆,即使国力恢复之后,也保持着克制,不贸然动兵。他认真听取大臣的意见,对敌我情况进行多方面分析,采取最有利的作战策略。忍辱二十一年后,他终于等来最佳时机,灭了吴国。
观五事而知胜负
故经①之以五,校之以计,而索其情②: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民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战争关系国家的存亡,因此要分析敌我双方的五方面情况,对双方的情况加以比较,以此探索双方胜负的可能性:一是道义,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帅,五是法规。
道就是战争的正义性,也就是君王的作战意志和臣民的意愿是一致的。国民百姓支持战争,不惧生命危险,甘愿为君主而死。这就是有道。
天是指天气、环境、寒暑、昼夜等各种自然气象、季节的因素。
地就是地理环境,包括战争的路程远近、所占据地区是险要还是平坦、战场是宽广还是狭窄,以及是生地还是死地等地理条件,这些都是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
将就是率领军队的将领,将领要有作战的谋略和打仗的勇猛。对士兵要抚恤,同时须奖罚有信,严明军纪。
法就是整个作战部队要有层次分明的组织机构,每个组织要有法令制度来管理人员的编制、资源的保障、物资的调配等战争中的事情。
这五个方面,作为一军的将领都要有充分的认识、深入的了解。了解就能胜利,否则就不能胜利。通过考察分析双方的各种情况,并据此加以比较,以此预测战争的胜负。哪一方的君王更贤明,民心更齐?敌我双方的将领谁能力更强?哪一方具备天时地利的优势?哪一方的军纪法规执行得更有力?军粮、武器装备等军需物资哪一方更充足?哪一方的士兵更能打仗?哪一方的奖罚分明?知道了这些情况,我就能判断谁胜谁负了。
注释
① 经:古代指纺织物上的纵线,即经线,在此作动词用,意思是衡量、分析。
②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校”同上句“经”的意思一样,指分析比较;计,在此指下文“主孰有道”等几个情况;索,意思是索取、获得;情,指战争中的敌我形势。
历史再现
武王伐纣
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君主,他暴虐无道,百姓苦不堪言。周武王的父亲——文王姬昌施行仁政,很多诸侯都归附了他。
文王去世后,武王登位,任命具有智谋的太公望为太师,贤能的周公旦做辅相,又重用召公(武王的弟弟)、毕公(武王的弟弟)等贤臣辅佐自己。武王以文王为榜样,施行仁政,广招人才,抚恤国内百姓,使全国上下齐心。他打算联合百姓,承继文王的事业,筹备灭商的力量,等待时机。
武王即位的第九年,为了试探各诸侯对征讨商纣王的反应,他从大本营出发,一路号召集结军队。到达孟津(今河南中西部丘陵山区)时,他已经召集了八百多路诸侯。有的诸侯不能前来,就派了司马、司徒、司空等下属官员前来响应武王。在孟津,武王举行了讨伐纣王的誓师仪式。他说:“我虽然无知,但我的先祖有德行,我继承了先祖的功业,竭尽我所能完善各种制度,抚慰百姓,以完成先祖的事业。”在场诸侯听后,纷纷响应他,都说要攻打商纣王。太公姜子牙向大家发布命令说:“召集你们的士兵,跟着武王出发,落后的一律斩杀。”
渡过河之后,军队扎营歇脚。突然有一团火从天上掉落到武王住的军帐上,这团火不停地转动,最后变成一只赤红色的乌鸦,发出震耳的啼叫。武王把这当作不祥的征兆,对诸侯联军说:“此乃天命,现在还不是讨伐纣王的时候。”于是就率领军队回去了。
两年后,武王听说纣王更加暴虐了,纣王杀死了比干,囚禁了箕子。商朝王室内乱,很多臣子都逃奔到周国来了。武王通告全体诸侯说:“殷王罪孽深重,已经到了不能不讨伐的地步了!”他招兵买马,得到了兵车三百乘、猛士三千人、甲兵四万五千人,开始东征。武王的军队出发后,各个诸侯也都发动自己的军队前往孟津,与武王汇合。在联合军出征前,武王作了《泰誓》,声明此次战争的正义性和必要性。他说:“殷王让自己的宠妃干预朝政,他听从妇人之言,以致自绝于天下。如今,他杀死了亲族兄弟和儿子,远离了天、地、人的正道。我奉天命征讨他,希望各位一起努力吧。此次出征,只能胜,不能败。因为不会再有第二次!”四方诸侯国群起响应,各地百姓听后群情激奋、热血沸腾。
不久,周武王率领联合军顺利渡过黄河,很快到达了商都朝歌郊外的牧野(今河南卫辉市)。到达牧野后,武王发表出师宣言,列举纣王种种劣行:听信妖女妲己之言,不祭祀祖先;任用奸臣,排挤忠良;鱼肉百姓,残害至亲,以致民不聊生,人神共愤……他说:“我顺应天命去讨伐商纣王,你们也一起讨伐他吧。让我们直捣朝歌,严惩暴君,不得全胜誓不停息!”全军上下重复着“直捣朝歌,严惩暴君,不得全胜誓不停息”!将士的力量威慑天地,以至地动山摇。誓师完毕后,诸侯联合军的四千辆战车,在牧野摆开了阵势。
商纣王派出数倍于武王的军力抵抗,他的军队人数虽多,但很多士兵都没有打仗的心思,尤其是那些下级士兵,他们怨恨商纣王,巴不得武王赶快进攻。两军交战时,商纣王的军队士兵纷纷倒戈,转而攻打商纣的军队。牧野一战,胜负很快分晓。商纣的军队崩溃,商纣王败逃入朝歌,穿上他的华美服装,登上鹿台,投入火中,自焚而死。诸侯们和商都的百姓都朝拜武王,尊他为天下共主。武王灭亡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牧野之战,武王的军力并不如商纣王的多,但最终武王取胜,其主要原因就是武王占据了战争中“道”“天”
“地”“将”“法”这五个方面的优势。武王屡次对诸侯和百姓宣称纣王的所作所为违背了天地正道,自己讨伐商纣完全是出于道义和天命。有“道”则师出有名,也就获得了大众的支持。这也是孙子把“道”放在决定战争胜负的首位的原因。
战争的胜负受地理环境和天气的影响,将领的才能和军队的整体能力也决定成败。所以,光是有“道”还不足以取胜,要等到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最佳时机,也就是同时具备了“天”“地”“将”“法”的优势后,战争的胜利就可以保证了。正如武王一样,有“道”有“将”有“法”,等来最好的时机,最终灭了商纣王。所以说,打仗要从五方面去把握战争形势。
君主必须信任所用之人
将①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②;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③,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④也。
如果国君听取我的作战计策,将其用于指挥作战,那战争就会得胜,我就留下来;如果国君不听我的计策,即使任用我,战争也会失败,那我就离开。接受了我的作战思想和方针,我还将从其他方面造势,以“势”作为辅助,使计策得以顺利地施行。所谓“势”,就是以“有利于我方”为原则,在战场上灵活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以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注释
① 将:在此读jiāng,表示假设,意为如果。
② 之:在此作为音节助词,没有实意。留之,意为留下来(辅佐君王)。
③ 计利以听:计策有利而已经被听取采纳。
④ 因利而制权:根据实际有利的情况,采取相应的作战行动。因,意思是根据。制权,采取应变的行动。
历史再现
刘邦用韩信
韩信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为刘邦争夺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各路英雄豪杰纷纷揭竿而起。韩信最初只是一个无名小卒,跟随项羽的叔父项梁。项梁战死后,项羽做了楚军将领,韩信就归属了项羽。韩信具有谋略,他多次向项羽献计,但项羽都没有采纳,最后也只是让他做了个郎中。韩信见项羽不重用自己,便有了脱离之心。等到秦朝被灭,他就离开了项羽,转而投靠了汉王刘邦。
韩信刚到刘邦军营时,刘邦因为他在项羽手下当过小官,也让他做了个小官,让他负责粮饷。后来,通过滕公夏侯婴的推荐,韩信升为了治粟都尉。刘邦虽然升了韩信的官职,但因没有发现他的军事才能,所以对他并不重视。而刘邦的手下夏侯婴和萧何却已经发现韩信是个军事奇才了,所以多次向刘邦举荐。刘邦仍没把韩信放在心上,韩信逐渐心灰意冷。等到刘邦率军到达封地都城南郑时,韩信就逃出了刘邦的军营。
萧何听说韩信逃跑后,连夜去追赶韩信,又把他带了回来。萧何再次向刘邦推荐韩信,极力劝谏刘邦重用他。刘邦满口答应下来,当即让人召来韩信,说要改任他为大将军。萧何见刘邦的态度不认真,又谏言说:“大王待人一向粗枝大叶,不讲究礼节,显得傲慢。如今你说要任命韩信为大将军,却像召唤小孩子一样把他召来。您如此对待人,这就是韩信不肯留在汉营中的原因啊。大王如果决心重用韩信,就应该举行郑重的任命仪式,选个良辰吉日授予韩信官职,这样才算任命。”刘邦采纳萧何的建议,举行了隆重的任命仪式,拜韩信为大将军。从此,汉军士兵无人不知韩信。
任命仪式过后,刘邦又与韩信畅谈,认真听取了他的军事谋略。韩信向刘邦分析了天下形势,并将楚军和汉军的实力作了精确的对比,最后建议说:“按照约定,大王您本该在关中称王。项王违背约定,让您做汉王。如今,不仅秦地的乡亲父老怨恨项王,天下人也更多地偏向归顺您。这个时候,大王如果领兵东进,平定三秦封地易如反掌,争取天下也势在必得。”刘邦听完韩信的分析,大大赞赏他的谋略,觉得相识恨晚。
回到封地休整四个月后,刘邦就采用了韩信的计策,派樊哙率领一万人去抢修连通汉中、巴蜀的栈道,暗中却率领精锐部队从小道翻山越岭,偷袭了陈仓。驻守陈仓的雍王章邯只听说汉军在修栈道,万万没想到刘邦会偷袭而来。结果,章邯投降,陈仓被攻克,驻守关中东部的塞王司马欣和北部的翟王董翳也相继投降。刘邦一举平定了三秦,攻取了关中,打开了东进的大门。
此后,刘邦继续领兵向东,攻打项羽。在楚汉相争的过程中,韩信一直握有行军指挥的大权。直至楚汉争霸的最后一战——垓下之战,韩信仍作为汉军的统帅,部署战略。
刘邦夺得天下后,曾说:“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韩信的军事才能是无可置疑的。张良曾说,刘邦要想夺得天下,没有韩信是不行的。萧何则把韩信誉为“国士无双”。这样一个军事奇才,在项羽手下做事时却只是一个郎中。千里马得不到主人的信任,被困于马圈中不能驰骋,跟普通的马也没什么区别,因此韩信离开了项羽。刘邦得到韩信后,也差点犯了同项羽一样的错误。然而刘邦与项羽不同,他虽然没有什么军事才能,但他善于用人,且信任所用之人。即使不确定韩信的才能,但刘邦信任萧何,也就相信他举荐的人,因此最终没有错失韩信。可以说,正是刘邦对韩信的信任使韩信留在了汉军,也因此打败了项羽。有意思的是,当韩信打败项羽的大将龙且后,项羽害怕了,让人去劝说韩信反叛刘邦,以“三分天下”诱惑韩信。韩信最终没有答应项羽。所以说,君主用人就要信任他。君主对将领信任,将领也会信任君主。只有双方建立了信任,才能发挥出将领的才能,并保证军事行动的统一和谐,从而取得胜利。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