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1329983
作为日本枯山水的代表人物,枡野俊明深知现实世界留给人们自省的时间和空间微乎其微,他努力通过庭园、景观以及文字给人们带来片刻的宁静。用他的话说“庭园是心灵栖息的特殊场所。”
作为一名禅僧,他每日身体力行,进行禅修。因而其每个作品都充满禅意,每处作品都代表了禅意庭院的zui高水平。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 作者权wei:枡野俊明拥有近40年的景观设计经验,在世界各地完成了众多的设计项目,屡获大奖。其作品准确地继承了日本传统庭园的精髓,并结合现代的语境,带给人们视觉与心灵的双重享受。
2 项目时间新:不同于市面已有图书,本书收录了枡野俊明近期的景观作品,包括私人住宅庭院、公寓中的庭院和公共空间庭院三大板块。由学者米拉•洛克分析阐述,图文并茂地展示了近400张高清图片。每个项目配以实景、平面图、分析图等,并相应提炼出15条设计原则,有利于景观设计师学习设计要点,启发设计灵感。
3 内容详实:除了深入分析枡野俊明近期的15个项目之外,本书还透彻地剖析了其设计思想,结合他与日本建筑师滕森照信的对话,阐释了设计的真谛以及两位专业人士的工作方法与设计理念,直击设计的本质。
本书介绍了日本枯山水代表人物枡野俊明的园林景观设计理念与思想,深入分析了枡野俊明自2012—2018年间,在5个国家完成的15个独特的庭园和景观作品,并从这些项目中分别提炼出15个设计原则,配以实景和图纸做了详细的描述和记录。书中既有对位于不同场合枯山水庭园实例的介绍,又有对不同设计原则的归纳,还包括对枡野俊明景观设计工作方法的专题阐述及访谈记录。
本书有利于风景园林设计师加深对枯山水庭园的认知,可为景观设计师提供灵感参考,学习禅意庭院的设计,深入了解枡野俊明的设计思想,方便设计师掌握设计的本质。同时,也有助于读者在当今繁忙的城市生活中缓解压力,直面生活的迷茫,独自思考并找寻宁静与真理。
第一部分 私人住宅中的庭园 19
山水庭 中国上海,2015 20
澄心庭 日本镰仓 ,2016 27
归稳庭 中国唐山,2016 34
听闲庭 日本横滨,2017 44
六根清净庭 日本东京,2017 52
水映庭 印度尼西亚爪哇,2018 56
培养意识:枡野俊明的园林设计思想与过程 62
第二部分 公寓中的庭园 77
龙云庭 海信公寓,中国青岛,2013 78
水月庭 绿色之珍公寓,新加坡,2012 86
山水有清音 柏傲山公寓,中国香港,2016 92
清月庭 纳森华庭公寓,新加坡,2018 106
设计结合生命短暂的材料和永恒的自然:米拉·洛克与藤森照信、枡野俊明的对话 118
第三部分 公共和私人空间 135
坐月, 清风苑,坐月庭 日本横滨,2012 136
曹源一滴水 中国深圳,2014 144
缘隋庭 中国上海,2014 150
圆缘庭 中国深圳,2018 154
命运庭园 拉脱维亚科克内塞,2006—至今 164
术语表 168
注释 170
参考文献 174
致谢 176
序
禅庭的复杂性
20世纪后半叶,日本出现了一种仅由砾石和岩石构成的石庭园,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在日本园林建造的悠长历史中,有许多类型独特的园林,出现的时间要比石庭园早很久。
日本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庭园出现于6世纪,属飞鸟时代(592—710),那时佛教开始从亚洲大陆传入日本。该庭园是佛教与道教相结合的产物,遵循中国传统宗教的习俗而建造。具体来说,主要特征就是在池塘中间建造一座假山。池塘代表海洋,假山代表中国的蓬莱仙岛(中国神话中的三神山)。传说在蓬莱仙岛上有隐士居住,他们炼制丹药,吃下后可以长生不老。
池塘和假山相组合的蓬莱仙岛式庭园延续了很久,从奈良时代(710—794)后期一直到平安时代(794—1185)。后来,净土宗庭园应运而生。这种风格是日本宗教发生重大变化的结果。佛教的角色从保护国家转变为关注个人的救赎。政治体制发生了变化,贵族取代皇帝全面夺取了权力。人们不再相信佛学旧义对于佛祖入灭后末法时期降临而感到悲观焦虑,转而开始信任阿弥陀佛(净土佛教的主要佛陀),并真心希望安息于西方阿弥陀佛净土。在佛教史上,这种意识形态被称为净土宗,或净土佛教。
为了表达这种热切的愿望,金光闪闪的阿弥陀佛佛像被竖立起来,周围环绕一个像西方净土式的花园。具体来说,就是建造一个形式变化的池塘代表海洋,池塘的边缘象征沙滩。池塘中的一个大岛上种有一棵松树,金色的阿弥陀佛像被安放在闪闪发光的朱金大殿中。从岸边穿过一座拱形的太鼓桥可以走近这座佛像。
毋庸置疑,源自平安时代的净土宗庭园,是延续至今的日式庭园的基础。如今,到日本旅游的外国人见之纷纷点赞的这种池水、绿植、奇石精妙组合的庭园,多数都是从净土宗庭园演变而来的。
我想我们可以看清净土宗庭园的两个典型特征:一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净土)式的精神天堂;二是将乡村缩小,化为园林。净土宗庭园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日本列岛形状的海洋中丰富的绿色岛链。然而,到了镰仓时代(1185—1333),突然出现了净土宗庭园的有力竞争者,那就是石庭园。石庭园出现的背景是政治权力从贵族转移到日渐兴起的武士阶层。在宗教方面,禅宗佛
教开始出现。
对武士而言,未来需要上战场和面对死亡,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和思考必然导致他们对自身存在的深刻反省。因此,净土宗雕塑和园林的金碧辉煌是不合时宜的。武士遵循的佛教实践是禅宗。禅宗佛教重视内省事物的本质,远离令人眼花缭乱的表象和世俗的财产。因此,对于宗教训练而言,没有什么比坐禅更重要的了。
禅宗佛教的创始人菩提达摩是天竺人,他曾面对山洞中的石壁,自省九年,终于证得开悟。从那时起,岩石作为禅宗佛教象征的观念开始出现。这种观念从中国传到了日本。禅僧开始在寺庙中建造以岩石为中心的庭园。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像龙安寺石庭园这样的精美花园。今天,继承这一传统的人正是枡野俊明。
欣赏枡野俊明的庭园,首先要理解他是一名禅僧。以前的禅僧面朝石庭,静坐默思,反躬自省的行为很常见。如今,我认为这种行为已经不多见了。日本镰仓市瑞泉寺和多治见市永保寺的庭园,均由禅宗高僧梦窗疏石所建,他以建造禅宗石庭园而闻名。当人们游览这两处寺院时,上述面壁冥想、静坐沉思的行为仍然可见。然而,尽管这种刻苦修行的行为越来越少,枡野俊明却仍在身体力行。即便如此,想要活在当下,摆脱世俗的种种欲望,也往往难以做到。所以,佛教的108种世间欲望中,肯定有一些已经被舍弃了。
虽然现在一些石庭园是由园艺师设计的,但这些庭园与枡野的设计风格却大为不同。与很多仿传统石庭园的设计相比,枡野的设计中每块岩石的形态和排列方式都颇具现代感。因此,他的设计与现代建筑相得益彰,天然岩石和人工凿石皆可利用。此前,野口勇的现代雕塑目标也是基于他自己独特的雕刻方法,即只分割或切割天然岩石的一部分。枡野的庭园设计也属于这一范式。
禅宗佛学里,最后的障碍是超越自我意识。作为一位仍在不懈努力、坚持创作的禅僧,枡野的下一个创作主题肯定会在该领域中有所体现。
日本建筑史学家、建筑师,现任江户东京博物馆馆长
藤森照信
本书介绍
现实的本质
“特别是在日常生活有限的空间里,我相信造园是有意义的……在当代城市里,我努力创造能够使人性得以回归的空间。想要重获内心的宁静,回归自我,只有庭园、大自然才可以提供空间让人们来感受这种美好。尤其对于今天的上班族来说,24小时待在一个恒温的建筑里面,很难感知时间和季节的变化。因此,这样的空间是必不可少的。”
禅僧枡野俊明在太阳升起前就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作为日本横滨建功寺的住持,他清早作务的样子看起来和其他僧人并无二致——身穿作务衣,脚踏草鞋,静静地扫地,宽松的裤子、领口斜交叉的上衣系在一侧。靛蓝色的作务衣和晨昏中树木繁茂的寺庙融为一体,扫地的节奏配合着他轻柔的呼吸,偶尔被清晨的鸟鸣声打断。
“作务衣”的字面意思是作务时穿的衣服,作务即在禅宗寺庙中进行体力劳动,这也是精神修行的组成部分。作务不仅仅是简单的日常劳动,如准备饭菜、擦洗地板或打扫庭园,更是一种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寻找佛性的修行训练。尽管涉及体力劳动,但作务与枡野每天的另一种禅修训练——坐禅并无过多区别。坐禅,是一种静坐冥想的修行方式。
对于作务和坐禅来说,目标都是让心灵摆脱世俗的烦恼,并努力实现精神觉醒,即开悟。两种训练都是为了使练习者“以宁静的心灵乐观地对待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每个具体事物和事件”。这些训练从身体的调整开始。无论是坐禅还是站着切菜,正确的姿势可以使人内心平静,将注意力转向呼吸。吐纳之间,每一次呼吸“仿佛具有为人的身心注入新能量,并从人体内排出负能量的功效”。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既然可以帮助清醒的人进入冥想状态,那么无论是通过一动不动的坐禅,还是通过重复劳作以达到肌肉记忆的作务,修行者其实都是通过姿势和呼吸来获得心灵的宁静。
像所有禅修者一样,枡野俊明将作务和坐禅作为他日常训练的一部分,或称修行,也可以理解为“修身”。但与多数禅修者不同,枡野还是一位造园大师,他认为设计工作也是修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他的修行不仅包括对每个设计的每个要素——每一块岩石、每一棵树和植物的特性的深入了解,还包括了解具体的地点以及客户的特殊要求和愿望。虽然禅僧追求
美学的历史很久远,包括设计寺院和茶室的庭园,而枡野本人也受到了梦窗疏石、一休宗纯和村田珠光的影响,但是当代既是禅僧同时又是园林设计师的人不可多得。不过,对于枡野俊明来说,这两种角色已经融入了他的生活。
1975年获得农学科大学学位,1979年完成正式的禅僧修行后,枡野于1982年开了一家设计公司——日本造园设计事务所。从那时起,枡野将禅修、教学与他的园林景观设计、建造过程相结合。虽然他穿着草鞋和作务衣开始一天的劳作,但一旦早修完成,他就会换上木屐和僧袍,或主持寺院的仪式,或与相邻办公室的设计团队开会,忙碌不停。如果当天需要前往建筑工地,枡野会换回作务衣,穿上分趾工作鞋。在场地中排列摆放岩石和植物的时候,枡野会兴奋不已,因为这些汇聚了他作为禅僧和园林设计师的全部知识,是他禅修的高潮。他的目标是理解和完美地表现庭园中每个元素的精华,以便营造一个空间,让观众可以体验到与自己的意识相似的正念联系,这也是禅修的一部分。
为了帮助身处21世纪的人们实现生活中的平衡,有一个目标驱动着枡野作为禅僧和设计师的工作,那就是在混乱的日常生活中创造一个可供冥想和沉思的空间。他感受到当今繁忙的城市生活给人们带来的压力,并努力通过他的庭园、景观以及文字给人带来宁静。枡野俊明撰写了100多本关于禅宗修行和教义的书籍,加之他自己设计和建造园林的经历,足以说明在正念生活方面他是一位备受尊敬的权威。
- 枡野俊明一系列深思熟虑、发人深省的设计作品体现出他对世界园林和景观设计的重要贡献。从他的禅修生活中,枡野已经形成了一种具有当代性的观点和思维方式,但显然它又与日本悠久的园林设计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一系列的禅庭作品,他将日本造园理念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带给人们视觉与心灵的双重享受。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颁发的杰弗里·杰里科爵士奖得主 科妮莉亚·哈恩·奥伯兰德(Cornelia Hahn Oberlander)
- 枡野俊明在城市的角落里恢复了自然的本貌。他的禅庭给厌倦枯燥都市生活的人们带来了慰藉,净化了他们的心灵。
—— 日本建筑师、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 伊东丰雄
- 枡野俊明对石头、水、树等元素的运用是独特的,他强调空间规划中的元素关系,把禅庭的其他方面隐藏起来。
—— 日本设计师 内田繁
- 枡野俊明在禅庭设计中每块岩石的形态和排列方式都颇具现代感,他的庭园设计与现代建筑相得益彰。
—— 日本建筑史学家、建筑师 藤森照信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