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5485271
中国版史蒂夫·乔布斯,狂妄又低调的“80后”,用技术说话的实力派、创新派——汪滔,且看他如何坚守“激极尽志,求真品诚”,专注地做出真正好的产品,扭转让人不太自豪的现状,一本书懂读汪滔和他的大疆!
“一场大水,将森林里的小动物都冲走了,只剩下了长颈鹿,而我们就是长颈鹿!”
他,出生于浙江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有一个造直升机的梦想。
他,考上华东师范大学后选择退学,进入香港科技大学追寻自己的梦想。
他,在一间民房里创建了大疆,早期创业时,他太强的个性导致内部并不团结,不少人都离开了他的团队。
他,在孤军奋战之际,导师带资加入,成功将以前的小作坊变成了享誉全球的无人机制造公司。
……
他就是“中国无人机大王”——汪滔。
从痴迷航模到求学香港科技大学,从苦心钻研无人飞行技术到组建创业团队,从带领企业蹒跚起步到强势碾压国际竞争对手,本书搜集、借用了大量一手资料,在力图再现汪滔沉浮人生轨迹的同时,精密解构了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当代商业英雄,重现了富有传奇色彩的汪滔式企业经营思想秘籍。
本书资料翔实、语言生动、逻辑清晰、纪实性强,通过阅读本书,读者朋友们可以对汪滔和大疆有全景式的了解,并能从汪滔的创业过程获得创业的智慧与勇气。
第1章 求学之路:成功永远留给怀揣&挑战梦想的人
1 飞行执念:兴趣是最好的指路人 / 003
2 退学华东师大,入读港科大 / 007
3 毕业成绩为C,美国名校梦破灭 / 011
4 李泽湘:汪滔的贵人,大疆的孵化者 / 015
5 完美精灵: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 / 019
第2章 创业征程:熬过黎明前的黑暗,练就强大逆商
1 恩师鼓励,汪滔开启创业征程 / 025
2 大疆最初的核心团队 / 028
3 汪滔的天使投资人——陆迪 / 031
4 大疆初启航,骨干心生去意 / 034
5 黎明前的黑暗,员工纷纷出走 / 038
6 逆转:两名核心人物的加盟 / 041
第3章 不断突破:掌控民用无人机行业的技术话语权
1 AI威力: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XP3.1面市 / 047
2 押宝多旋翼:新西兰经销商的启发 / 051
3 进军海外:大疆北美分公司成立 / 055
4 大疆精灵:撬动非专业无人机市场 / 058
5 科林·奎恩:汪滔之下的二号人物? / 062
6 最酷的无人机:“悟”(Inspire1) / 066
7 裂变式增长,掌握无人机话语权 / 069
第4章 碾压对手:降维打击国内外的竞争对手
1 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由“蓝海”到“红海” / 075
2 3DR:一家北美公司发起的强势挑战 / 082
3 零度智控:多旋翼无人机大疆第一,零度智控第二 / 085
4 亿航:第一家上市的无人机企业 / 089
5 昊翔:英特尔CEO亲自为其站台 / 094
6 极飞科技和小米,大疆精灵3与精灵4 / 097
第5章 行业霸主:垄断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
1 大运用:全球无人机消费品领域的先锋者 / 103
2 竞价融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融资模式 / 107
3 美国也制裁不了的大疆无人机 / 111
4 汪滔:中国最会赚钱的“80后”CEO / 115
5 汪滔的品位与大疆的工匠精神 / 119
6 自带“紧箍咒”,共建行业健康生态 / 123
第6章 潜在挑战:当消费级无人机遭遇天花板
1 飞到“顶”的消费级无人机市场 / 129
2 逆境重现:限飞政策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 133
3 大疆的七寸:供应链断供的风险 / 138
4 “抓间谍”与反腐败 / 142
5 裁员、降薪、控制成本 / 146
6 大疆的孤独求败与新的竞争对手 / 150
第7章 跨界尝试:若不跨界,对手就会来打劫
1 向产业进军,同产业融合,与产业共生 / 159
2 交锋农业机:植保市场“双雄争霸” / 163
3 大疆在自动驾驶领域的优势和机会 / 167
4 是无人机公司,更是机器人公司 / 171
5 汪滔:做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大赛 / 174
6 大疆未来理想营收结构为50∶25∶25 / 177
第8章 产品逻辑:重研发轻销售的工程师思维
1 汪滔:大疆是一个创新的“乌托邦” / 185
2 令竞争对手绝望的产品迭代速度 / 189
3 创新巨匠:不仅颠覆对手,还要颠覆自己 / 194
4 令竞争对手手足无措的成本控制能力 / 197
5 研发逻辑:商业化不在第一思考位 / 201
6 汪滔:科学家、工程师、商人复合体 / 206
第9章 大道无疆:汪滔的成长与大疆的未来展望
1 汪滔的黑白世界 VS 企业管理的灰度 / 213
2 汪滔:世上没有一个人令我真正佩服 / 218
3 大疆文化内核:激极尽志,求真品诚 / 223
4 IPO假说:大疆的上市谋划 / 229
5 汪滔:创新企业要敢于“走窄门” / 233
前言
为梦想而飞
汪滔的飞行梦想,始于童年。
在接受《福布斯》杂志专访时,汪滔谈到儿时读过一本漫画书《动脑筋爷爷》,书中的红色直升机点燃了汪滔对飞行机器的兴趣,令其不止一次产生无限的遐想:“如果自己也能做出一架类似的可以自动飞行的直升机来,该有多好!”
相比其他童年小伙伴,家境优渥的汪滔自小便能实现“玩具自由”。汪滔偏爱航模,高中时,他父亲送了他一架价值不菲的遥控直升机。但这架直升机功能简单,操纵起来也不灵活,后来因电量耗尽而“坠机”,这令汪滔十分沮丧。那时汪滔的心中就埋下了一颗信念的种子,产生了更强烈的飞行执念:有朝一日自己也要造一架可以灵活操纵、能够在空中悬停的真正意义上的航模。
高中毕业后,汪滔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华东师大”)电子系。经过三年的大学生活,汪滔却发现现实同其飞行梦想渐行渐远。大三时,他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从华东师大退学,并向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等顶尖理工科院校发送了申请,最终他被香港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港科大”)录取。
入读港科大,是汪滔实现梦想道路上的战略转折点。首先,在港科大,汪滔开始接触真正意义上的飞行控制技术研究。临近毕业时,汪滔选择将遥控直升机的飞行控制技术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课题。其次,汪滔结识了人生中的贵人——指导老师兼大疆孵化人李泽湘。
2006年,还在港科大读研的汪滔带领团队在 RoboCon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取得了亚洲第三的成绩。已经初步成型的飞行控制系统,加上不错的比赛成绩,让汪滔萌生了将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商业化的想法。在导师李泽湘的极力鼓励下,汪滔前往深圳创立了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疆”)。
汪滔将大疆形容为“一个创新的乌托邦”,他的创业梦想是为“中国制造”正名。汪滔表示:“文化、价值观、产品的二等公民我做腻了,期待我们的产品也可以早日让美国五体投地!”
令世界惊艳的无人机产品在酝酿中,极客出身的汪滔让大疆掌握了无人机核心飞行控制技术,同时,汪滔又是一个极度重视工业美学的人。他在内部工作群中分享过史蒂夫·乔布斯在《遗失的访谈》里说过的一句话:“真正的魔法,是用五千个点子磨出一个产品,好想法要变成好产品,需要大量的加工。”
在港科大教授李泽湘看来,汪滔是一个认真做产品的人,
不追风口,不随大流,其更倾向于不计任何代价做出一款完美的产品。他只想把产品做好,让更多人重新认识“中国制造”。
2012年,大疆第一款消费级多旋翼无人机产品——大疆精灵Phantom 1横空出世。汪滔凭一己之力撬开了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大门。沙利文公司分析师迈克尔·布雷兹曾这样评价:“大疆开创了非专业无人驾驶飞行器市场,现在所有人都在追赶大疆的脚步。”
汪滔带领大疆先轻取欧美,再转战国内,得到了欧美、日本等高端市场客户的认可。凭借在无人机领域积累的核心技术、快速的产品迭代和极致的成本控制,大疆几乎击败了海内外的所有跟随者、竞争对手,使得对手们或裁员,或关门,或转型。美国3D Robotics 无人机公司创始人、《长尾理论》一书的作者克里斯·安德森说:“我从未见过哪个市场出现过这样的降价……除了大疆,都是输家。”
2016年,大疆占据了全球消费级无人机行业8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让外国消费者对中国产品争相追随,汪滔兑现了“我们的产品也可以早日让美国五体投地”的诺言。美国《时代周刊》称,大疆精灵系列无人机是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50件科技产品之一。
放眼当今全球无人机市场,如果大疆自称第二,就无人敢称第一。就连极少肯定中国科技企业的《华尔街日报》,也为大疆贴上了“首个在全球主要科技消费产品领域成为先锋者的中国企业”的标签。
根据IDC的数据,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大疆占据着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70%以上的份额,在全球民用无人机企业中排名第一。在消费级无人机行业,大疆拥有绝对的技术壁垒和话语权,是行业的主导者和引领者。
国外经常有人说大疆“不像一家中国公司”,而汪滔本人则被认为是中国科技圈最像史蒂夫·乔布斯的公司创始人。两人有不少相同的特质:自信、专注、追求完美、独断专行。
汪滔自信中略带自狂地表示:“我很欣赏史蒂夫·乔布斯的一些想法,但世上没有一个人是让我真正佩服的。你所要做的就是比别人更聪明——这就需要你与大众保持距离。如果你能创造出这种距离,就意味着你成功了。”
硬核的汪滔还毫不客气地指出:“这个世界太笨了,笨得不可思议。工作以后发现,不靠谱的人和事太多了,这个社会原来这么愚蠢,包括很多很出名的人。”
或许恰恰是有了偏执狂的创始人汪滔,才有了让业界仰视的先锋企业大疆。
成为消费级无人机行业的世界第一,并不是汪滔梦想的终点,他仍在带领大疆不断跳出舒适圈,探索新的业务边界,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今天的大疆已不只是无人机公司,其产品已经延伸到了云台、运动相机、口袋相机、稳定器、教育机器人、电影摄影机、自动驾驶系统,覆盖消费级、专业级、行业级等多个市场。大疆在一份发给投资机构的融资材料中提及未来理想的营收结构是:50%来自无人机、25%来自影像板块、25%来自新业务。
在大疆官方网站上,大疆是这样介绍自己的:“DJI大疆创新致力于持续推动人类进步,自2006年成立以来,在无人机、手持影像、机器人教育及更多前沿创新领域不断革新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重塑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DJI大疆创新将与全球合作伙伴携手开拓空间智能时代,让科技之美超越想象。”
我们期待大疆能给用户带来越来越多的超越想象的科技之美,能够走得更远!也希望汪滔的梦想能够超越想象,飞得更高!
大疆的成功,源自始终专注于产品的态度。
——汪滔
大疆开创了非专业无人驾驶飞行器市场,现在所有人都在追赶大疆的脚步。
——沙利文公司分析师 迈克尔·布雷兹
它(大疆)“先进”得不像一家中国企业,这是一家全世界都在追赶的中国公司。
——《华尔街日报》
汪滔先生及其团队把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摄像系统、图像传输系统等模块充分整合到一个集中平台,创造了世界著名的高度自动化操纵的民用航拍一体无人机,改变了航拍只能用工业级无人机的局面,为无人机作为普通消费品进入千家万户做出了重大贡献。
——2019年度“CCF(中国计算机学会)王选奖”获奖理由
(摘自本书第194页至第196页文字内容)
第8章 产品逻辑:重研发轻销售的工程师思维
3 创新巨匠:不仅颠覆对手,还要颠覆自己
2015年7月19日晚,汪滔在RoboMaster.机甲大师赛“大师之夜”颁奖典礼上的发言中谈到:
“学习知识当然是最重要的,但是我们忽视了对思辨能力的培养。我们目前的教育方法是把学生放在预定的轨道中,他们只需要低头跑步,比谁跑得快,而不需要抬头看路,更不用说需要他规划自己未来的路径,而后者这些能力恰恰是在商业、艺术、发明活动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我们现在的教学体系非常利于观点平庸、循规蹈矩的学生,却缺少对有思维能力、崇尚真知灼见的个人品质的培养,而没有这些能力,在无章可循的商业及创造的工作中.,就很难看透本质,找到突破口。”
汪滔从来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大疆的技术路线也不仅仅是微创新式的产品迭代。汪滔曾讲过,只有“自我革命”才能实现源源不断地创新。
大疆内部的一名资深产品经理也指出:“在大疆,那些力求稳妥的项目反而很难受到支持。”
在这样的技术创新氛围下,大疆开发新产品往往不是去“挤牙膏”,而是在琢磨如何“革自己的命”,实现颠覆性创新。
该产品经理称:“大疆产品很少做技术保留,既然选择要做,就做到极致,70~80分不是我们的目标,在公司内部也会 被批评。大疆每年不会固定为了推新款而出新品,我们完全是按照技术进步的思路来迭代。让用户感受到大疆的产品都是真诚的产品。”
大疆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竞争策略很明显,即通过快速的产品创新和迭代,将对手扼杀在摇篮中,比如,当竞争对手都在对标大疆精灵Phantom1、Phantom2打造自己的产品时,大疆及时推出精灵Phantom3,而当对手计划推出精灵Phantom 3的竞品时,大疆又快速推出精灵Phantom4,并通过极致的成本控制能力,将产品价格一降再降,而当有无人机公司,比如零度智控,试图绕开大疆的精灵系列产品,走差异化道路开发小型自拍无人机时,大疆又推出了颠覆性的小型掌上折叠无人机Mavic。
Mavic的直接打击目标是零度智控的Dobby,后者是零度智控寄予厚望的产品,总计备了20万台货,其产品售价为1699元,接近成本价。
但是Mavic的阻击,让Dobby成了烫手山芋,导致其出货不畅,库房产品积压成山。
Dobby的销量远没有达到预期,零度智控新一轮融资的进展也不顺利,内外交困之下,杨建军心力交瘁,他主动给汪滔发了一封邮件,谈了如何进行差异化竞争,避免打低层次的价格战。汪滔看了触动很大,于是邀请杨建军访问大疆。
2016年,时隔8年后,杨建军再次踏入汪滔的办公室,两人进行了坦诚而和谐的交流,并表达了合作意愿。最后,杨建军决定重回自己擅长的固定翼无人机领域,而库存的Dobby则交由大疆帮助销售。同时,汪滔还建议杨建军做类似亿航的无人机编队业务,而且大疆研发的通信模块,能实现多个点互相通信,可以让零度智控拿去用,杨建军对此表示欣然同意。
事实上,Mavic的推出,不仅挤压了零度智控和其他竞争对手的市场空间,也对大疆的精灵系列产品造成了直接冲击。因为Mavic继承了大疆精灵Phantom4所有的技术,且进行了升级和小型化,属于自我革命式的创新。Mavic发布后,很快就成为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无人机,大疆精灵Phantom.4的市场也被严重挤压。汪滔对此早有预料,在Mavic发布时,汪滔就曾说过,只有“自我革命”才能创新。
某无人机企业联合创始人绝望地表示:“如果‘御’(Mavic)自断经脉把精灵干死,那么说明,以精灵为竞争标的物的产品,将寸草不生。”
当市场上找不到对手时,大疆就把自己作为对手,产品创新,不仅要颠覆对手,还要有自我颠覆的勇气。
大疆用Mavic结束了大疆精灵Phantom的时代,从此,大疆也放弃继续研发Phantom系列,那段疯狂的消费级无人机狂欢时代也暂时告一段落,大疆成了汪滔口中的那头活到最后的长颈鹿。
在消费级无人机的行业里,还没有哪家厂商具备能快速推出性能逼近大疆新品的产品的能力。大疆为了保持这种领先优势,不断推出自己挑战自己的产品。
鸡蛋从外部打破是人的食物,从内部打破是新的生命。
伟大的创业者和公司,敢于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敢于从内部打破自己,以“不破不立”的气势去改变“旧我”基因,颠覆旧格局,创建新格局,不断推陈出新,创新产品,一代超越一代……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