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8233989
日本流行文化爱好者的进阶指南
发掘二次元、御宅族的来龙去脉
理解当代日本文化的必读书
当代日本文化的消费群体遍布全球。从流行乐到二次元,从奢侈品到御宅族,越来越多在世界各地的人在受到日本生产的文化的影响。但这些文化现象是从哪里发源的?又是在何时诞生的呢?
本书即把当代日本文化的重大转型定位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泡沫经济繁荣时期。作者认为,日本80年代的特征,即所谓的“泡沫经济文化”,就是一种“超越性”消失之后产生的文化,是在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在价值观被经济化和世俗化之后的产物。本书讨论了泡沫经济文化从发端到繁荣再到转型的过程,着眼于其前后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做出了出色且令人信服的论证,令人茅塞顿开。
书中不仅是一部出色的社会学与文化学著作,它还包含了大量大众文化的有趣实例,从奢侈品和流行音乐、时装杂志,到电视剧、搞笑艺人文化,可谓包罗万象,是一部可读性极强的作品。
001 序章 超越的消失——80年代历史的相位
001 平板化(flat)社会
006 “80年代”的神话
011 “80年代”的前与后
019 第1章 原宿——“80年代”年轻一代的狂欢空间
020 “竹之子族”的出现
023 NHK《原宿24小时》——“巴里巴里”的身份认同
026 “摇滚一族”身份的意义
028 学校工厂中的腐烂的橘子
029 “不良”的社会方言
031 原宿“场域”的复数性以及语言使用的关系
033 从人称代词来看《原宿24小时》的视点
036 学校化社会的中心及边缘
039 第二章 “泡沫经济文化”的预兆——“80年代”年轻一代的组成
042 80年代这一历史事实
045 MTV的出现
049 媒体制造的流行(Popeye)
053 被排除的“青春”
058 第三章 “现在,就是这里!”的斗争——80年代的“中心和边缘”
058 走向“泡沫经济文化”
061 70年代的情人节和1988年的圣诞老人
062 “泡沫经济文化”的精神史背景
064 “学校化社会”的到来
066 从“癖坏感”到“卡哇伊”
068 “中心”的共同幻想及媒体的言论
077 媒体、技术的急速发展
079 “现在,就是这里!”的战斗
082 “中心”的平板化
083 非日常的日常化
086 平板与公共空间
087 人格解体征的时代
091 第四章 “泡沫经济文化”的幸福探索——“御宅族”与“涩谷休闲风”的分水岭
092 “泡沫经济文化”是什么?
094 80年代的媒体(电脑、CD……)
102 全民时尚意识
106 泡沫经济带来的时尚激变
108 “进口商品”终于解禁
111 新兴消费层:学生
114 学生消费的形式:“信用”财产
116 80年代的学生创业
119 “泡沫经济文化”的低技术性
122 回顾“泡沫经济文化”的真实情况
125 “御宅族”与“涩谷休闲风”的分水岭
127 第五章 电视剧的变化——都市的背景音乐、城市的诉说
128 “后台花絮”时代的电视剧
130 直到《长不齐的苹果们》出现为止的社会
132 《长不齐的苹果们》的主张
134 偶像剧的分析:《男女7人夏物语》
137 电视剧反映的时代感
140 对话的原理(《长不齐的苹果们》)
141 影像的叙事
144 对自我身份认同的挑战
148 作为中心与边缘的叙事
150 第六章 “没意思就不叫电视了!”——“隧道二人组”和富士电视台的时代
151 从小猫俱乐部到小泉今日子(历史被改写了)
152 消失的80年代西洋音乐
154 富士电视台的文化
157 “隧道二人组”流派
159 《富士夜未眠》的出道
162 后来的“隧道二人组”
164 “道隧”的仪式性
169 终章 压抑中的解放——作为“战后终结”的80年代
169 小确幸
170 80年代论的尝试
173 2006年的“昭和”
178 读懂80年代的关键词
189 80年代年表
217 后 记
第一章 原宿——“80年代”年轻一代的狂欢空间
1980年,山口百惠隐退,松田圣子出道。那一年是经典偶像形象与不良少年的偶像形象新旧交替的时代,也是日本汽车生产数量荣登世界第一的一年。我在序章已经有所论述,在脱政治化的消费社会中,年轻一代急速地转向电视、杂志以及信息媒体。哪怕是在咖啡厅跟朋友们侃侃而谈,媒体都承担了提供周边生活环境信息的职能。电视上元气满满的搞笑艺人和偶像,其实只不过是社会的表面现象罢了。这一年,在漫才热的喧嚣之中,也出现了这样的事件,20岁补习学校的学生用金属棒球棒杀死了熟睡的父母(当时社会还在宣扬,在我们这种牧歌般的时代中,这种杀害父母的事件是极少数的例外)。一方面,媒体积极引导一种社会性的流行;另一方面带有负面价值观的信息则被忽视了,比如为何我们的社会会出现这种“不得志的补习班学生”。这些问题逐渐成为社会中隐藏的阴影。
我们再来看年轻一代的文化。在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的过渡期中,“应试考试的竞争”和暴走族、校园暴力等“反社会”行为,与组成社会的年轻一代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社会出现了同一时期的“双子”现象。新时代的到来,使得生活的“环境”(同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社交、劳动、将来的种种抉择等各种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正因为如此,一直无法适应新环境的一部分人出现了,而权力阶层想要清除这些人,因为这些人是威胁了他们作为“主人”地位的“绊脚石”a。
“竹之子族”的出现
1980年,年轻一代的街区——原宿出现了许多身着粉色或黄色浅色系的手工制衣服的人,在步行街跳着舞。他们的衣服并非高价的物品,但他们的衣服颜色质地鲜艳、手工缝制得也十分简单,他们脖子上还戴着一些“亲子体验活动”教室中常常用作装饰的金色银色的彩带。挂在胸前的名牌、小玩偶、徽章等夸张的装饰,再加上一双朴素的布鞋,这产生了极大的反差。还有许多人戴着墨镜,这在当时是十分与众不同的。因为这些年轻人喜欢的时尚服装店是位于竹下通的“竹之子精品店”,因此NHK(日本广播协会)将他们称为“竹之子族”。这些“竹之子族”还在代代木公园到表参道之间的街区(原宿放射23号线)跳着舞。对他们来说,这些步行街不仅仅是和朋友们相聚跳舞的场所。与其说这是一个场所,不如说是“大放异彩”的舞台,因此有些人甚至会特意坐电车来围观。在这里,男性也会画上眼线、眼影,穿着三原色的日式短褂外套样式的披风(绸缎质地的连体衣通常价值3000日元左右)闪闪发光,跳着芭啦芭啦(Para Para)舞。在“竹之子族”中还有人成了电视偶像。1981年借由歌曲《E心情》(E気持ち)而大火的冲田浩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但是这种情况只是个例外,对于大多数年轻人而言,在步行街跳舞,他们的穿着和舞蹈是为了表演给现场观众们看的a。
“竹之子族”通常是在学校中途退学的,或是无法适应学校、职场的一群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的动机都是通过舞蹈和衣着来同自己“兴趣相投的伙伴”相约于每个周日。“梦英琉”“流紫亚”“不恋达”“龙虎舞人”“雅莉格丝”“安德里斯”等等,每个小组的成员之间的团体意识十分强烈。“竹之子族”小规模活动的出现始于1979年,而80年代中期在同一地点出现了“R&R族”。“竹之子族”通常喜欢引人注意的迪斯科舞曲(“Loving You Baby”“Dancing Sister”“Hello Mr. Monkey”“I Like Your Love”等旋律十分流畅的、在当时被称为Candy Pops的音乐)。而“R&R族”的原点则是五六十年代的Oldies的音乐风格,扭动脚踝和腰,并抬起脚,跳着摇滚乐式的舞蹈。他们的装扮也是50年代的复古风,复古飞机头、皮革上衣、牛仔裤或者马尾辫、裙摆很大的长裙,跟随着比尔·哈利(Bill Haley)、查克·贝里(Chuck Berry)、胖子多米诺(Fats Domino)的歌曲一起舞蹈。
然而,在“竹之子族”和“R&R族”内部,即便不属于同一个派系,人与人之间仍然有一种“同一集体”的意识;相反,在“竹之子族”与“R&R族”之间,二者虽然在同一空间活动,但他们相互对彼此毫不关心。他们并不是敌对关系,只是对彼此毫无兴趣。
有关“竹之子族”,有一部十分优秀的纪录片——NHK《原宿24小时》(《年轻的广场》,1980年),我们借助这部纪录片来倾听聚集在原宿的年轻人们内心的声音。
负责采访的小分队是纪实文学作家中部博(当时26岁,比新人类、泡沫经济世代较早的一代)和作家川上庆一(当时30岁,属于后团块一代)。中部为了弄清“竹之子族”出现的文化背景,采访了当地的商业街的人们、时尚产业,甚至还采访了警察,他通过采访来探寻“社会如何看待”原宿年轻一代的文化。川上与“竹之子族”和“R&R族”并没有太大的年龄差距,他采访了这些聚集在原宿的年轻人。他出于“无法理解”这些人的心理,想要探寻当事人的想法。他们的分工十分明确。节目主要分为几分钟的导入部分和正篇部分。导入部分所介绍的中部和川上两人的采访立场对于纪录片的构成和每一个场景(基本上都是采访)的设定和意义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关这一点我后面会继续论述。
“竹之子族”的舞蹈通常被称为芭啦芭啦舞。这种舞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迪斯科,即根据不同的音乐习惯性地做着“固定的”动作,大家随着音乐跳着一样的舞蹈。他们会根据箱子(迪斯科厅)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动作。在原宿街头,不同团体的动作有所不同,同时,地区不同,舞蹈动作也不太相同。但原则上,在同一个舞池,大家要跳整齐划一的舞蹈。摆动双手,一只手举高并往左右晃动,在歌曲的副歌部分也是舞蹈的高潮,手部动作变得多且复杂。“竹之子族”的成员们需要参与迪斯科舞蹈,参加原宿街头的团体,并定期跳舞,如果独自学习舞蹈,许多动作会“设计”得不容易上手。也就是说,他们之间其实形成了一种常客一般的身份认同(伙伴意识)。迪斯科主要集中在新宿的B&B、New York·New York、XENON等被称为“冲浪迪斯科”的地方,那里聚集了年轻一代。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