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4248916
本文库名为“学衡尔雅文库”。“学衡”二字,借自1922年所创《学衡》杂志英译名“Critical Review”(批评性评论);“尔雅”二字,取其近乎雅言之意。
本文库旨在梳理影响现代历史进程的重要词语和概念,呈现由词语和概念所构建的现代,探究过往,前瞻未来,为深化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一块基石。
“学衡尔雅文库”丛书既呈现出统一而宏阔的理论关怀,也尊重术业专精、不设定法,通过作者个性化地对每一个关键概念进行深度的知识考古,交织成对东亚现代性的总体生成过程与内在张力的有机理解。
《科学》聚焦于“Science”现在日本被赋予科学一词并演变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的时代关键词的过程。
19世纪中叶,西方“科学”(science)概念传入东亚,对东方传统学术体系造成强烈冲击。本书首先聚焦于“science”在日本被赋予“科学”这一词语形式并演变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的时代关键词的过程。接着,以严复这个人物的学术表现为切入口,讨论清末民初“科学”概念的形成、流变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序章 西“学”东渐:Science如何成为科学
第一章 日本的“科学”
第一节兰学,穷理之学
第二节西周的“学”与“术”
第三节“科学”的诞生
第四节“科学”在日本
第二章 中国的“科学”
第一节“科学”进入汉语
第二节策问科学
第三章 严复的科学思想
第一节中学与西学
第二节科学的目的
第三节科学的门径
第四节科学的内容与次第
小结
第四章 讲科学的时代
第一节讲述科学
第二节讲究科学
终章 概念之旅与词语环流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进入15世纪以后,航海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及应用促进了人员和货物的流动,进而引发了世界规模的信息、知识大迁移,开启了史称“西学东渐”的时代。在中国,继佛经翻译之后,第二次大规模翻译活动的主角是16世纪末来华的耶稣会士。利玛窦(MateoRici,1552—1610)、邓玉函(JohannSchreck,1576—1630)、艾儒略(GiulioAleni,1582—1649)、汤若望(JohannAdamSchalvonBel,1592—1666)等名震一时的耶稣会士,既是虔诚的宗教人士,也是当时世界范围内堪称第一流的学者。他们秉奉“文化适应策略 ”,翻译撰写了大量的书籍;除了宗教性的内容以外,还涉及其他广阔的世俗领域。西方的天文学、地理学、数学、医学、逻辑学等新知识就是经他们之手首次介绍给中国士子的。耶稣会士的译著很多被收入《四库全书》,在传统的学术体系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