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30738479
内容简介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正经历着气候变暖、大量物种消失的环境剧变,是人类活动导致二氧化碳升高、环境污染等环境恶化的结果?还是地球演化历史中生物进化的”正常”更替事件?这一科学问题目前已成为地球系统研究中所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研究深时地质记录中的类似事件,应该是寻找这一科学问题答案的有效途径。显生宙以来在地球上曾发生过的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其中以二叠纪-三叠纪期间的生物大灭绝事件最为突出,成为研究这一问题最好对象。本专著选择上扬子地区广元杨家岩剖面、华蓥山地区涧水沟剖面和重庆中梁山地区尖刀山剖面的P-T界线地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测野外界线地层剖面,系统采集牙形刺化石样品和沉凝灰岩、碳酸盐岩、硅质岩和泥质岩等各类岩石和地球化学样品进行测试和综合分析,研究上扬子地区P-T之交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特征,沉凝灰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和沉积地球化学响应特征,及其火山喷发期次、旋回和喷发强度及频率,再现上扬子地区P-T之交的古构造、古地理和古生态环境特征,识别P-T之交发生的重大地质事件及其相互关系与演化过程,探索该时期生物大灭绝事件的原因,深化和客观地认识生物大灭绝事件的成因机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高强度和高频率火山爆发是导致P-T之交发生一系列重大地质事件的主导因素,由高强度火山爆发及其相关的一系列重大地质事件的的综合效应,是造成P-T之交生物大灭绝事件原因。本专著既有阐述了理论依据、实验分析手段,又结合上扬子地区野外剖面实例加以分析,对P-T之交重大地质事件、特别是火山爆发事件和生物大灭绝事件等方面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可作为从事古生物学、沉积学与P-T界限和地质事件研究的人员和相关院校师生的参考书。
目 录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意义 1
第二节 国内外P—T之交生物灭绝事件研究现状 2
一、星球撞击事件 2
二、火山喷发事件 4
三、岩浆喷溢期CO2放气作用 6
四、海平面下降事件 6
五、海洋贫氧事件 8
六、甲烷水合物释放事件 9
七、海洋酸化事件 10
八、大陆风化作用增强事件 10
第三节 科学问题、研究内容、样品采集和分析 11
一、主要科学问题 11
二、主要研究内容 12
三、样品采集和分析 13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17
第一节 区域构造特征 17
一、大地构造位置和沉积基底性质 17
二、区域构造单元划分和演化史 18
三、区域构造-沉积格局 22
第二节 区域地层特征 23
一、震旦系 24
二、寒武系 25
三、奥陶系 26
四、志留系 27
五、泥盆系 28
六、石炭系 30
七、二叠系 31
八、三叠系 33
第三节 上扬子地区P—T之交岩相古地理概况 36
一、晚二叠世岩相古地理概况 36
二、早三叠世岩相古地理概况 37
第三章 PTB界线地层描述 39
第一节 上扬子地区PTB界线地层发育概况 39
一、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一段(T1f1) 39
二、上二叠统大隆组(P3d) 40
三、上二叠统吴家坪组(P3w) 44
四、中二叠统茅口组 47
第二节 P—T之交典型剖面精细描述 47
一、广元羊木镇龙凤剖面P—T界线地层描述 48
二、华蓥山涧水沟剖面P—T界线地层描述 67
三、重庆中梁山尖刀山剖面P—T界线地层描述 73
第四章 上扬子地区PTB界线类型与区域对比 79
第一节 上扬子地区PTB界线类型 79
一、PTB界线类型和特征 80
二、各剖面PTB界线标定 82
第二节 上扬子地区PTB界线的区域对比 85
一、PTB界线的区域对比 85
二、两类PTB界线区域对比的地质意义 89
第五章 上扬子地区P—T之交重大地质事件 90
第一节 火山喷发事件 90
一、沉凝灰岩地质特征 91
二、沉凝灰岩地球化学特征 98
三、火山喷发年代 113
四、火山喷发旋回 116
第二节 海底热液喷流-沉积事件 124
一、海底硅质热液喷流-沉积事件 125
二、海底白云质热液喷流-沉积事件 140
第三节 P—T之交海平面下降事件 152
一、上扬子地区P—T之交海平面下降表现形式 153
二、上扬子地区P—T之交海平面下降序次 154
第四节 生物灭绝事件 159
一、P—T之交生物灭绝事件基本特征 159
二、生物灭绝过程和演化特征 159
第五节 地球化学事件 166
一、常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166
二、Fe、P、Cu和Zn营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172
三、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175
第六章 上扬子地区P—T之交地质事件相互关系与生物大灭绝事件原因探索 185
第一节 P—T之交重大地质事件相互关系 185
一、板块构造运动与火山喷发事件的关系 186
二、海底热液喷流-沉积事件与火山喷发事件的关系 186
三、海平面下降事件与火山喷发事件的关系 187
四、生物大灭绝事件与火山喷发事件的关系 189
五、地球化学事件与火山喷发事件的关系 190
第二节 生物大灭绝事件原因探索 193
参考文献 195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意义 1
第二节 国内外P—T之交生物灭绝事件研究现状 2
一、星球撞击事件 2
二、火山喷发事件 4
三、岩浆喷溢期CO2放气作用 6
四、海平面下降事件 6
五、海洋贫氧事件 8
六、甲烷水合物释放事件 9
七、海洋酸化事件 10
八、大陆风化作用增强事件 10
第三节 科学问题、研究内容、样品采集和分析 11
一、主要科学问题 11
二、主要研究内容 12
三、样品采集和分析 13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17
第一节 区域构造特征 17
一、大地构造位置和沉积基底性质 17
二、区域构造单元划分和演化史 18
三、区域构造-沉积格局 22
第二节 区域地层特征 23
一、震旦系 24
二、寒武系 25
三、奥陶系 26
四、志留系 27
五、泥盆系 28
六、石炭系 30
七、二叠系 31
八、三叠系 33
第三节 上扬子地区P—T之交岩相古地理概况 36
一、晚二叠世岩相古地理概况 36
二、早三叠世岩相古地理概况 37
第三章 PTB界线地层描述 39
第一节 上扬子地区PTB界线地层发育概况 39
一、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一段(T1f1) 39
二、上二叠统大隆组(P3d) 40
三、上二叠统吴家坪组(P3w) 44
四、中二叠统茅口组 47
第二节 P—T之交典型剖面精细描述 47
一、广元羊木镇龙凤剖面P—T界线地层描述 48
二、华蓥山涧水沟剖面P—T界线地层描述 67
三、重庆中梁山尖刀山剖面P—T界线地层描述 73
第四章 上扬子地区PTB界线类型与区域对比 79
第一节 上扬子地区PTB界线类型 79
一、PTB界线类型和特征 80
二、各剖面PTB界线标定 82
第二节 上扬子地区PTB界线的区域对比 85
一、PTB界线的区域对比 85
二、两类PTB界线区域对比的地质意义 89
第五章 上扬子地区P—T之交重大地质事件 90
第一节 火山喷发事件 90
一、沉凝灰岩地质特征 91
二、沉凝灰岩地球化学特征 98
三、火山喷发年代 113
四、火山喷发旋回 116
第二节 海底热液喷流-沉积事件 124
一、海底硅质热液喷流-沉积事件 125
二、海底白云质热液喷流-沉积事件 140
第三节 P—T之交海平面下降事件 152
一、上扬子地区P—T之交海平面下降表现形式 153
二、上扬子地区P—T之交海平面下降序次 154
第四节 生物灭绝事件 159
一、P—T之交生物灭绝事件基本特征 159
二、生物灭绝过程和演化特征 159
第五节 地球化学事件 166
一、常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166
二、Fe、P、Cu和Zn营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172
三、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175
第六章 上扬子地区P—T之交地质事件相互关系与生物大灭绝事件原因探索 185
第一节 P—T之交重大地质事件相互关系 185
一、板块构造运动与火山喷发事件的关系 186
二、海底热液喷流-沉积事件与火山喷发事件的关系 186
三、海平面下降事件与火山喷发事件的关系 187
四、生物大灭绝事件与火山喷发事件的关系 189
五、地球化学事件与火山喷发事件的关系 190
第二节 生物大灭绝事件原因探索 193
参考文献 195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