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6033724丛书名: 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
“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语文学科的“增强版”为周周练形式,是在原普通版“一课一练”基础上的补充和提高。这套书与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完全同步,充分考虑到学生对每周学习内容进行巩固及古诗文的积累要求,针对每周学习内容编制相应练习。“增强版”不仅关注学生课内学习的检测,还关注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每周练习由学习要点、基础巩固、阅读理解、古文(诗词)积累、习作(说话写话)五部分组成。练习结合学习内容精心设计,命题科学,注重学生的知识拓展和能力提高。
课 文
第一周 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
课内衔接》 》 》 1 古诗二首/ 2 找春天
第二周 注意说话的语气
课内衔接》 》 》 3 开满鲜花的小路/ 4 邓小平爷爷植树/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读读儿童故事
第三周 读句子,想象画面
课内衔接》 》 》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6 千人糕
第四周 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内衔接》 》 》 7 一匹出色的马/语文园地二
识 字
第五周 了解形旁与字义的联系
课内衔接》 》 》 1 神州谣/ 2 传统节日
第六周 发现汉字奥秘,感受识字乐趣
课内衔接》 》 》 3 “贝”的故事/ 4 中华美食/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语文园地三
课 文
第七周 运用学过的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
课内衔接》 》 》 8 彩色的梦/ 9 枫树上的喜鹊
第八周 试着默读课文,努力做到不出声
课内衔接》 》 》 10 沙滩上的童话/ 11 我是一只小虫子/语文园地四
第九周 阶段自测一
第十周 根据课文内容,简单谈谈看法
课内衔接》 》 》 12 寓言二则/ 13 画杨桃
第十一周 读好对话的语气
课内衔接》 》 》 14. 小马过河/口语交际:图书借阅公约/语文园地五
第十二周 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
课内衔接》 》 》 15 古诗二首/ 16 雷雨
第十三周 联系生活经验,了解课文内容
课内衔接》 》 》 1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18 太空生活趣事多/语文园地六
第十四周 借助提示讲故事
课内衔接》 》 》 19 大象的耳朵/ 20 蜘蛛开店
第十五周 走进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课内衔接》 》 》 21 青蛙卖泥塘/ 22 小毛虫/语文园地七
第十六周 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
课内衔接》 》 》 23 祖先的摇篮/ 24 羿射九日
第十七周 发挥想象讲故事
课内衔接》 》 》 25 黄帝的传说/口语交际:推荐一部动画片/语文园地八
第十八周 阶段自测二
附录 参考答案
在上海,有一套助学读物,可谓是“家喻户晓”,曾有“家长不买不放心,学生不做不放心”的美誉,她的名字起初叫《一课一练》,后更名为《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大家更习惯叫她《一课一练》。《一课一练》于1993年问世,由本社自主策划、组织编写,是一套精准配套中小学课堂教学的辅导书,展现了上海基础教育的教学成果,获得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认可。她的品牌影响力从上海扩大至全国,版权输出到海外,走进了英国的中小学课堂,真正实现了文化的“走出去”。上海版《一课一练》涵盖了从小学到高中阶段的主要学科,全国版《一课一练》目前出版了小学阶段部分品种。《一课一练》曾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之一,三度获得“上海市著名商标”。她已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本丛书(上海版《一课一练》)是一套课后练习系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题目设计遵循循序渐进、从易到难的原则。配合课时或课文设计的练习,我们通常称为“普通版”;与此对应的“增强版”(在书名上作了标注),是以周或者大节为单位设计的综合练习。“增强版”总体难度高、综合性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用。华东师大出版社很早就提出“学术教辅”的理念,并从先进性、原创性、科学性、规范性、教学性、实用性六方面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做好教辅出版。这些都支撑着《一课一练》的茁壮成长。著名数学教育家、原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张奠宙教授在《一课一练》英国版出版之时曾撰文《学术教辅:一个新的起点》。他认为:“‘学术教辅(数学)’的终极目标,是要将数学学科内容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的教育形态。这种转化,要能高屋建瓴地展现数学内容的本质,恰如其分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他强调:“熟能生巧,数学是要动手做题的。基本知识要熟悉,基本技能要熟练,非有一定强度的练习不可。一课一练,就是这种优良数学教育传统的体现。”优秀的作者团队是立书之本。在《一课一练》的作者队伍中,教研专家是核心,他们对整体的内容有很好的把握,又有很强的协调编写团队的能力。来自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是编写的主力,他们熟悉教材内容,了解教学动态,掌握学生情况,关注考试变化,保证了书稿的质量。参加编写的还有一些大学教师,他们是学科教育专家,为《一课一练》更上一层楼奠定了基础。《一课一练》的品种不断拓展延伸,《一课一练》的内容始终与时俱进,《一课一练》的形态持续迭代更新,不变的是坚持学术教辅的出版理念,作者和编辑团队的工匠精神,以及服务教育的出版初心。愿在你的成长中,《一课一练》与你一路相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辅分社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