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2722019
书名:用孩子的思维和孩子对话
用孩子的逻辑解决孩子的问题
孩子的小脑袋里和大人想的不一样,不懂孩子的思维和逻辑,就无法解决和孩子的沟通问题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作者:温全燕 著
定价:62.00元
书号:ISBN 978-7-5127-2201-9
【编辑推荐】
孩子的小脑袋里和大人想的不一样,不懂孩子的思维和逻辑,就无法解决和孩子的沟通问题
“六力”沟通法、64个真实沟通案例分析
心理学底层逻辑 对父母成长轨迹的深度探寻
帮父母走出无效、愤怒沟通的恶性循环
学会用孩子的思维和孩子对话,用孩子的逻辑解决孩子的问题
【内容简介】
在孩子的认知里,他们无法听懂父母话语里的真正含义。只有用孩子能理解的话语对他们说,他们才能真正明白。
这本《用孩子的思维和孩子对话》教会父母如何通过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让孩子在父母温柔、充满爱的语言里,获得内心的满足、收获成长的喜悦。同时也让父母借由与孩子的深度链接,重启自己的第二次新生。
全书主要由6大板块(觉察,接纳,边界,倾听,发问,表达)构成,结合作者在一线授课的大量实战案例,通过父母对自己和孩子的觉察,开启亲子温暖、有效的沟通之旅。书中有大量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案例,每一个案例都有详细解析和心理学的底层逻辑分析,更有对父母成长轨迹的深度探寻,从根本上改变父母无效、愤怒沟通的恶性循环,帮助父母学会用孩子的思维和孩子对话,用孩子的逻辑解决和孩子的沟通问题。
唯愿天下父母都可以在觉察的基础上,带着接纳和边界,重重地听,缓缓地问,轻轻地说。
【前言 / 序】
我的第一本书《不用催不用吼的时间管理课》于2021年9月首印上市,同年加印3次,也因此入选了《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1年第三季度影响力书单”。诚惶诚恐之余,我深刻地意识到,我和伙伴们历时10年在家庭教育一线摸索出的经验方法,不但具有特殊性,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它一定是契合了万千家庭的需要,才有机会与每一位读者相遇。
原以为要等很久,我才会开始第二本书的写作,直到我遇到了张盼老师。张盼老师是一位资深策划编辑,我们认识时,她正在策划一本亲子沟通方向的书,于是我和她分享了自己对亲子沟通的一些思考和想法。2021年冬日里那个暖暖的午后,我们两个一拍即合,而我也正是从那天起开始着手第二本书的写作。
是什么原因,让我把第二本书的写作计划提前了呢?这要从我所讲授的父母课程说起。父母课程初级班“亲子之道”,包含“有效沟通”和“情绪管理”两大模块。10年来,课程中发生了许许多多父母和孩子沟通的小故事,而我也特别享受记录学员成长的点点滴滴和喜悦。当我将记录的小故事分享给张盼老师,她无比开心地对我说:“是的,是的!温老师,就是这种发生在一线的小故事,这才是父母们真正需要的!”我平日里记录的小故事,恰好是张盼老师在找寻的,也正因为此,才让这本书有机会在今年和大家见面。
工作中,我每年都会接触大量的父母和孩子,我看到太多的父母被困在“父母一直说,孩子一直不听”的魔咒中。同时,我也看到大量父母带着“孩子是有问题的,我要改变孩子”的心态来到课堂,学习后他们却纷纷感叹:“原来,孩子都是好孩子,是自己沟通能力不足造成了当下的沟通困境。”
既然和孩子的沟通困境源于父母沟通能力的不足,那么提升父母的沟通能力就成了课程的首要任务。起初,我采用心理学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术,为父母提供沟通的新方法、新技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留意到这类方法和技巧对有的人好用,对有的人不好用;对于同一个人,有时好用,有时又不好用;还有的人起初用得很好,没过多久又被打回原形……
这种状态曾一度困扰我很久。我不断思考,在亲子沟通这件事上,父母到底需要一种什么样的支持?当父母得到怎样的一种支持时,他才有机会和孩子实现有效沟通?思考中,课程中发生的一个个小故事越来越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一位爸爸,他从儿子5岁起便对其实行军事化管理。儿子进入初中后,开始拒绝爸爸所有的训练。爸爸恼羞成怒,决定要好好“修理”儿子,让他走“正路”。而他和儿子的关系,也在对儿子的一次次“修理”中变得越来越僵。
在课上的内在探索环节,这位爸爸意外地发现,自己与儿子紧张的亲子关系背后,竟隐藏着自己幼年成长创伤的投射。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哥哥永远都是父母眼中最闪亮的星,自己却如同角落里那颗灰暗沉闷的石子。哥哥应征入伍后,在部队做出了骄人的成绩,这更让哥哥成为全家的骄傲。每每想到哥哥,这位爸爸就有说不出的委屈和羡慕。他一直渴望成为哥哥,而当自己竭尽全力依然无法做到时,他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了儿子身上。
看上去是这位爸爸在和儿子“斗争”,深层原因却是他常年缺少父母的看见和欣赏而造成的不够自信和没有力量。他对儿子近乎苛刻的要求,实际上源于他对自己的不认可、不接纳。在这之前,爸爸却坚定地认为是孩子有问题,是孩子懒或者叛逆,才让自己在管教孩子上如此被动。当他去面对幼年的创伤,并尝试和过往的经历和解时,他看到了真实的自己,更体会到了孩子的处境。当他有足够的能力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思维去看待他们之间“斗争”的起因,他越来越能理解儿子,和儿子的关系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还有一位妈妈,她因为苦恼女儿动不动就和自己顶嘴,就来参加课程学习。但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她回想起自己7岁时的一个场景:那天,她和小伙伴在外面玩儿,母亲让小她一岁的弟弟喊她回家吃饭。没想到,弟弟不慎跌入池塘,去世了。弟弟离开后,母亲哭喊着,一遍又一遍地指责她…
【媒体评论 / 名人推荐 / 书评书论】
孩子健全的人格发展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和未来,而父母“说对的话”才能够培养出向上生长的孩子。要达成这一目标,有赖于每一位家长的不断觉醒和成长。本书是全燕老师家庭教育工作经验的总结,是被万千家庭实证有效的亲子沟通智慧。
——张晓丽 – 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特邀心理健康顾问
每个成年人都曾经是个孩子。一个真正成熟的成年人,是可以兼容孩子思维的。每个阶段的思维方式都是我们成长的阶梯,丢掉了阶梯只会让我们失去感知周围人的能力。静心看看这本书,和孩子“好好说话”,大人更成熟,孩子好成长。
——高文斌 – 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
提问,提对问题,提对的问题,是一种智慧。父母先了解孩子的思维模式,再用孩子自己的模式和孩子沟通,便能入心、走心、开心。
——格桑泽仁 – 四川大学教授、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等节目特聘心理学家
父母沟通的能力直接决定了亲子关系的状态。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的过程是父母看见孩子、理解孩子、成就孩子的过程,更是父母借由孩子成为“更好”自己的过程。当我们打开这本书,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练习,我们会遇见更加美好的彼此。
——马泽中 –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北京燕园博思心理中心创始人
孩子发展中出现在家庭教育上的所有问题,追根溯源是我们缺失对人生和生命本身的哲学及心理上的思考。这个很硬的话题,全燕以细腻、敏锐又很韧的笔触徐徐地把它变柔、变明朗……很美、很轻囫的哲学感,又兼具操作性。
——冯耘 – 中国心融集团首席执行官、上海德瑞姆心理学院校长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