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627131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
知名心理学家武志红作序推荐: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家庭教育中根本的东西,而在融洽的关系中不断地回应孩子,也有助于让关系更为融洽。这是一个细腻的过程,本书对此有细致而深入的论述,它可以给身为父母的人提供很多借鉴。
- 真诚解读央视纪录片《镜子》中反应的家庭教育问题:亲子冲突、情感困境、问题少年……
- 作者戈登·诺伊费尔德博士,有着40余年对孩子常见行为的研究经验,从父母与孩子的依恋关系入手,深入剖析不健康原生家庭是如何伤害孩子的,并提出原生依恋关系的6种建立方式。
- 通过这本书,父母可以看见:
1.每个人都不是孤岛,需要被看见,被连接,尤其是孩子。只有被看见,沟通才成为可能。
2.父母和孩子一旦关系出了问题,孩子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回应,内心不被看见,就很容易出现对抗和拒绝父母的行为,比如逆反、挑衅、疏离等。
- 依恋关系是一切社交关系运转的基础,忽视这一定律,会让各类关系都陷入困境。
4.比起与父母关系亲密的孩子,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孩子更容易受到情感创伤。
5.欺凌实质上是依恋缺失的恶果。
6.青春期的性,经常表达的是一种未被满足的依恋需求。
- 父母最大的责任,是充当孩子和社会之间的缓冲器。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2》
经典家教书《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系列作品第二部。
- 加拿大知名儿童发展心理学家戈登·诺伊费尔德博士 作序推荐。
- 一本专门写给6-18岁孩子的情绪健康守护指南,集中解决上学孩子的情绪、行为和学习问题:焦虑、心不在焉、攻击性强、自我封闭……
- 加拿大前总理亲自推荐:这本著作让我们对于儿童的情感需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于教育工作者、家长及同伴(实际上是对于生活中要与孩子接触的所有人)来说本书都极具阅读价值。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很多父母常说:“我的孩子我还能不了解?”但事实是,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未曾真正感受孩子的内心,看见孩子深层的渴望。
儿童行为心理学家戈登·诺伊费尔德博士,通过40余年研究发现:父母看到的是孩子逆反、攻击、欺凌等行为问题,但却并未看见行为隐藏下的内心渴求、方向迷失。内心意愿被深藏、被漠视,得不到精准回应,孩子就会迷失,也会疏远与父母的关系,而这使得父母更无从看见孩子。
如此恶性循环,孩子内心不断积累的缺失感,最终变成影响成年后的原生家庭问题。
因此,作者提出父母需要真正去看见孩子,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在积极回应和主动看见的环境中,孩子内心得到全然的满足,才能在成年时形成一个健全的自我,拥有获取幸福的能力。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2》
越来越多的父母发现,上学后的孩子情绪变得捉摸不透。遇到问题的时候,要么闷在心里,要么暴力发泄,情绪处于一种不健康的状态。然而,情绪健康对孩子尤为重要,是开发孩子潜能的关键所在,与孩子的学习、融入社会和获得幸福感的能力都密不可分。
情绪健康的本质取决于孩子的情绪感知力。孩子无法感知情绪,就感受不到人性,缺乏共情能力,就无法培养成长中必备的韧性和适应力,频繁出现攻击性和其他危险行为,上学的孩子抗拒学习,天真烂漫的年纪却心理疾病泛滥。
那么,什么是孩子情绪健康问题的解决之道呢?答案就是保护和恢复孩子的情绪感知力。
本书是一本专门写给6~18岁孩子的情绪健康守护指南。基于《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的理论,全书结合大量操作方式,帮助抚养者和教育者与孩子培养一种良好的关系,建立情感联结,为孩子提供合适的情绪空间,引领他们进行情绪表达,让孩子重获情绪感知力,恢复情绪健康和幸福感。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目录
推荐序 有回应,就有了光;无回应,即绝境 武志红
第一部分
在关系中,孩子才能被看见
第1章 关系:孩子和父母的心理脐带 002
行为问题的背后,几乎都是关系问题 004
角色缺位,导向错位 006
有利的关系一旦建立,不利的关系就不会再产生了 008
孩子不说,不代表不需要 010
第2章 依恋关系,一切社交关系的基础 013
依恋:关系中的地心引力 015
孩子需要在关系中找到方向 017
表面是背叛,内心是冲突 021
亲近和疏远:一个硬币的正反面 022
第3章 原生关系、派生关系和替代关系 028
基地外的安全保护圈:派生关系 029
情感出“外遇”,关系被替代 030
建立原生依恋关系的6种形式 032
第4章 教养,是一种权利关系 039
天生教养权威的丧失 041
关系赋予教养权利 043
一边忽视孩子,一边给孩子贴标签 045
第5章 依恋,让关系得以归位 049
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 050
支撑父母心甘情愿的原动力 053
让孩子愿意听父母说话 057
让孩子跟父母更亲近 058
让父母成为孩子的榜样 060
让父母成为孩子的引导者 061
让孩子愿意为了父母努力 063
第二部分
不被看见的孩子,自我难以健全
第6章 逆反心理 068
亲子关系减弱,逆反心理增强 070
逆反心理的双重作用 072
虚假的独立 076
示威和屈服 078
助力还是压力 080
第7章 逃避感受 084
感知不到脆弱,也是一种心理创伤 086
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孩子,失去了天生的抗压保护 087
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孩子,更容易被同伴伤害 089
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孩子,无法表达脆弱 092
同伴关系,本身就是不安全的 094
第8章 超龄儿童的“学龄前综合征” 099
外表成熟得像大人,内心幼稚得像小童 102
成熟:分裂与凝聚的协奏曲 103
人格上要独立,情感上要先依赖 107
孩子看不到父母,父母看不到孩子 112
第9章 沮丧感与攻击性 123
与父母关系越疏离,越容易产生攻击性 126
亲子关系缺失,激发了孩子的攻击性 130
第10章 欺凌问题 138
与父母关系越疏离,越容易面临欺凌问题 141
得不到安全感的孩子,很容易变成欺凌者 144
欺凌,是为了满足依恋的饥渴 146
父母的角色越缺位,孩子越容易被伤害 148
欺凌,让孩子更不被看见 151
坚硬外壳下的脆弱生物 153
第11章 扭曲的性意识 158
性,依恋饥渴的表现 161
性,逃避脆弱的方式 162
先关系,后性行为 166
第12章 成绩不佳 169
依恋关系稳固,孩子才有勇气探索未知世界 171
综合能力,不成熟孩子欠缺的特质 172
逃避了脆弱,就失去了试错的机会 174
依恋,最后的学习动力 175
打开学习大门,先赢得孩子的心 177
第13章 孩子的社交问题 179
害羞到底是不是缺陷 179
多跟孩子玩并不能提高社交能力 180
孩子更需要依恋而不是朋友 184
同伴无法消除孩子的无聊感 186
和同伴交流无法提升孩子的自尊 189
同伴不能代替兄弟姐妹 191
依恋竞争 193
第三部分
看见孩子,看见自己
第14章 让孩子归巢 200
友好地与孩子拉近关系 202
给孩子一些可以抓住的东西 206
鼓励孩子依赖 211
做孩子的航标 214
让孩子重新归巢 216
第15章 让孩子知道自己被看见 221
无条件接纳孩子的需求 222
先修复关系,再纠正行为 224
不给别人取代自己的机会 227
身体分离,心灵也要保持联系 228
培养别人无法取代的亲密感 230
不要强行亲近孩子 231
第16章 唤醒父母的教养直觉 234
父母更需要“被管教” 235
自然管教的七条原则 239
第四部分
如何在数字时代守护我们的孩子
第17章 扭曲了的数字革命 260
我们需要的是关系,而不是消息 261
孩子为什么会有空洞感 263
数字时代的依恋现象:游戏、网络欺凌和色情内容 269
第18章 拉回迷失在数字时代的孩子 272
数字时代的社交时机 275
为孩子清除数字时代的诱惑 276
先玩满足依恋,再玩电子游戏 278
先做孩子,再认清世界 281
父母是孩子和世界的缓冲器,而不是媒介 283
夺回“迷途的”孩子 285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2》
第一部分
父母—— 孩子情绪健康的守护者 001
第1章 陷入情绪困境的孩子 002
情绪问题的背后是什么 002
真实人际交往减少,孩子沟通情感的方式发生了改变 004
失去自主玩耍的机会,负面情绪释放空间被压缩 007
孩子被困在“求生模式”中 010
第2章 情绪安全感 013
情绪安全感,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014
我们可以怎么做 016
- 始终维护与孩子的关系 016
- 关怀式引导 016
- 允许孩子犯错 017
- 让孩子自由尝试 019
- 赞美不同 021
- 以身作则 021
- 明确告诉孩子,我们很爱他 024
- 为孩子营造轻松愉悦的环境 026
第3章 改变消极自我认知,带来积极情绪 028
引导孩子发现美好自我,不只靠激励 029
合理使用奖励 030
从积极的角度解读情境 031
帮助孩子用全新的方式感受自我 033
第4章 如何纠正孩子的问题行为,又在情感上不伤害他们 039
始终在情感上支持孩子 039
帮助孩子发现自己善意的一面 040
管教后,重新搭桥修复关系 045
私下纠正孩子的行为 046
第二部分
常见问题 051
第5章 焦 虑 052
焦虑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054
当下需要怎么做 058
- 将警报“正常化” 058
- 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059
- 不要特意强调孩子的问题是源于焦虑 060
- 适时推孩子一把 061
平时需要怎么做 063
- 放慢脚步 063
- 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探索机会 064
- 制订好计划、仪式和惯例 064
- 始终如一的自信和友好 065
- 疏导和缓解焦虑的实用方法 065
- 做肢体动作 066
- 别让他们的双手闲下来 067
- 搭桥,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 067
- 真我示范 070
第6章 心不在焉 072
心不在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073
- 正处在“忘我”中 073
- 爱幻想,容易分心 073
- 注意力不容易转换 074
当下需要怎么做 074
平时需要怎么做 075
第7章 爱捣乱 076
“爱捣乱”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077
- 原因一:孩子们尚不具备克制冲动的能力 077
- 原因二:情绪太过强烈,无力控制 081
- 原因三:焦虑 081
- 原因四:受到过度刺激 083
- 原因五:寻求关注 083
当下需要怎么做 085
平时需要怎么做 086
第8章 逆 反 087
逆反心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088
- 关系不够亲密 089
- 为了表达自己的意愿 090
当下需要怎么做 091
平时需要怎么做 094
- 维护关系 094
- 计划和仪式 094
- 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094
第9章 自我封闭,对一切都漠不关心 096
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097
- “我不在乎” 098
- 人的在乎能力为何如此重要 100
当下需要怎么做 100
平时需要怎么做 101
- 安全感、安全感、安全感! 101
- 关系、关系、关系! 102
第10章 专横跋扈 104
专横跋扈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104
当下需要怎么做 105
平时需要怎么做 106
第11章 攻击性强 109
攻击性行为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110
- 沮丧感转化为攻击力 110
- 情绪崩溃,成人也在所难免 112
- “挫折环岛”导航 114
- 从愤怒到悲伤的内心转变 115
- 若愤怒过后不是悲伤,而是脆弱,又该如何 116
- 越过“冲动克制”过程,转为攻击 118
当下需要怎么做 120
- 确保所有人的安全 120
- 解决孩子的攻击性问题 120
- 帮助攻击者适应“被拒绝” 121
- 发现孩子善意的一面 123
- 帮助孩子主动道歉 124
平时需要怎么做 125
- 帮助孩子找到释放攻击能量的合理方式 125
- 设置发泄空间 127
- 制订防范计划 132
- 为攻击者打造心理援助网 132
- 针对青少年的特别建议 133
帮助孩子表达沮丧感 134
第12章 欺凌他人 139
欺凌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140
当下需要怎么做 144
受欺凌者需要怎样的帮助 146
旁观者需要怎样的帮助 147
第三部分
如何守护孩子在学校的情绪健康 151
第13章 老师的引导风格对孩子情绪健康的影响 152
老师的教导方式有何重要意义 153
回避型老师 154
专制型老师 155
温暖与压力 157
第14章 如何判断老师的好坏 160
帮助孩子与老师建立信任关系 161
善于“拉近”关系的老师是好老师 162
善于发挥同伴群体领袖的作用 164
优秀的老师会非常尊重孩子 167
优秀的老师都愿意接近孩子 168
第15章 改变集体的消极自我认知 171
优秀的老师,善于打造积极的集体认知 174
与整个班级建立关系 176
把“他们”“你们”变成“我们” 177
发现孩子即将碰壁之时,快速转移其注意力 178
优秀老师会正面管教一个集体 179
第四部分
唤醒内心的情感 181
第16章 打造健康的情感共同体 182
健康的情感共同体 182
包容:真包容与假包容 184
成人对孩子道德推理水平的错误认识,有时会成为绊脚石 186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需要被“了解” 187
第17章 重拾古老的文化智慧 192
艺术的魅力 192
情绪游戏场之故事 197
情绪游戏场之戏剧 200
情绪游戏场之合唱 203
情绪游戏场之舞蹈和律动 204
即使最坚硬的心也能被打动:针对极端例子的建议 207
第18章 成长的意义 210
整合的力量:大医学工作室的故事 210
整合的力量:芬兰的经验 213
整合的力量:午餐时间的魔力 215
整合的力量: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219
茁壮成长的含义 220
特别建议 222
后 记 228
致 谢 235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推荐序
有回应,就有了光;无回应,即绝境
| 武志红 |
我发明过一个小练习,方法非常简单:安静,闭上眼睛,花5 分钟感受身体。足够放松后,想象一个婴儿在你身边,他会在哪个位置?他是什么样子?什么神情?看着他,他会和你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他,便是你内在的婴儿。
有一位女士做练习时,看见的是一个死婴,稍微碰触婴儿的身体,就能感到刺骨冰冷。我引导她进入婴儿身体进行感受,她感受到的是非常强烈的绝望和仇恨,这让她十分困惑:“我为什么会看见这么恐怖的情景?”
后来,她从母亲那里了解到,在她的婴儿期,家里很穷,爸爸经常不在家,母亲工作非常辛苦,身边也没人帮忙。母亲每天上班前,就把女儿放在床上,围一圈被褥,防止她摔下去。没有妈妈在身边,她得不到足够的照料,长时间孤独。即使哭得再用力,妈妈也不会回来,内心总是得不到回应,不被看见,她渐渐绝望了,不再哭闹,变成了一个很乖的孩子。长大后,她变成了一个看上去很好的人,处处把别人的感受放在首位,这让她拥有了很好的人缘。她从未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可是当她做了妈妈后,问题终于爆发出来,她发现自己非常恐惧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看见,就是回应
看见,就是回应;回应,就意味着自己被看见了。很多成年人在得不到期望的回应时,情绪尚且会激烈波动,更何况幼小的孩子,他们更是如此。所以,许多客体关系心理学家们都讲到一点:对幼童来说,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并且,幼童获得回应的数量和质量,将决定他未来的沟通能力。
在亲子关系中,回应,像一缕光照亮了孩子的世界,让孩子感受到了被爱、被理解、被看见。
弗洛伊德的著作《性学三论》中讲到一个故事:一个三岁男孩在一间黑屋子里大叫:“阿姨,和我说话!我害怕,这里太黑了。”阿姨回应说:“那样做有什么用?你又看不到我。”男孩回答:“没关系,有人说话就带来了光。”
没有回应,孩子就好像生活在黑暗之中,什么也看不见;有回应,就有了光,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与温暖。
写到这儿也想讲一句,如果你活到现在,虽然心中种种痛苦,但如果你知道,自己基本还是一个所谓正常人,拥有正常的心智和人际能力,那么你就需要对父母表达一点感激。因为这必然意味着,父母至少完成了以下功能——不停地回应你,让你被看见,并感觉到她的存在,从此,你和这个世界有了丰富而高质量的互动关系。由此,你会体验到,父母基本是善意且可靠的,你可以坦然地在和父母的关系中,表达各种需求和各种生命动力,并且愿意坦然承认自己是个孩子,不如父母强大。
在关系中,孩子才能被看见
当孩子能与养育者建立基本满意的关系,即使没能得到父母百分之百的回应,孩子也会感到,他的需求父母大体上是可以理解的,他是能被父母看见的。这样的孩子会获得对世界的满足感和安全感。
然而,当孩子无法和养育者建立满意的关系,即便养育者劳心劳力,孩子也全然感觉不到父母的爱,感觉不到自己在关系中被看见。这种情况下,父母的付出全是白费,由此,亲子冲突在所难免,教养也变成了世界上最难的事情。
所以,精神分析有这样一句话:关系就是一切,一切都是为了关系。回应,让关系得以变得柔和并融洽;而关系则是回应的前提。
父母们得知道,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才是根本。相比起来,培养孩子的技能,没有那么重要。特别是,不能在培养孩子技能时,和孩子构建一个非常糟糕的关系,那绝对是舍本逐末。
一个稳定而高质量的依恋关系,对一个人是极大的祝福。如果生命由此开始,那会是非常幸福的。
这件事情,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父母与孩子构建什么样的关系,这是家庭教育中最根本的东西,而在融洽的关系中不断地回应孩子,也有助于让关系更为融洽。
回应是一件需要技术含量的事,不仅要回应,而且还要及时回应。回应不及时,也影响关系的好坏。通过记录母婴互动的视频发现,婴儿常常会通过挺小肚子,来寻求妈妈的安抚。因为,在子宫里,婴儿是通过脐带与妈妈连在一起的。如果妈妈能看见这一点,及时回应孩子,孩子就会很开心。可如果妈妈忽略了这个信号,婴儿就会有所失望。如果连接多次被忽略,一些婴儿甚至会再也不做这个动作。
正如我在开头提到的那位“看见”死婴的女士,因为幼年长久处于匮乏回应的状态下,就会慢慢放弃对回应的渴望,并在极有限的回应和孤独中形成一个脆弱自我。这个脆弱自我,只有在基本孤独、偶有回应的状态下,才能保持惯性的平衡。
当她们变换身份成为父母时,亲子关系中对于回应的强大需求会瞬间穿透她的自我,唤起她对回应的强烈渴望与恐惧,几乎冲毁她的自我之壳。这样的人,通常会成为孤魂野鬼般的存在。
这样的孩子,因为从小安静顺从,长大后很容易跟外人搞好关系,但是回到家却是眉头紧皱,无法从容地面对家庭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
这是一个细腻的过程,这本书对此有很细致的论述。即使这些观点未必获得所有人的赞同,但深入地论述这个过程极为重要,它可以给为人父母者提供很多借鉴。
当孩子被看见时,父母也看见了自己
如果父母与孩子总能有精准而及时、甚至是同时的回应,那就成了最迷人的事情。
这样说,可能会让父母感觉到很有压力,但其实,精准回应并没有想的那么难。一个网友讲到她的故事:
儿子和外婆玩,我就去洗脸。他疯得很高兴,突然跑来说:
“妈妈,妈妈。”我对他说:“嗯,妈妈在洗脸。”这时我突然意识到,他是想告诉我他很高兴。我问:“你是不是很高兴啊?”他“嗯”了一下自己就跑开了。
很多哲学家表达过这一观点:你存在,所以我存在。放到这个故事中就是,妈妈回应了孩子的感受,孩子的感受在那一刻被确认了,被看见了,于是便存在了。因为妈妈在这一刻是存在的,孩子也有了存在感。
在无回应之绝境下长大的人,是安静而孤独的。他们不向别人发出声音,不求别人回应,也很难回应别人。有一位看上去很安静的女子告诉我,她一直封闭自己,不求别人关心,也不关心别人。关于童年,她最常有的记忆是,妈妈痛苦,她逗妈妈,但妈妈板着脸没做任何回应。而长大后,她也特别恐惧各种关系,尤其是和妈妈的关系,既纠结又矛盾。
准确而及时地回应别人确实重要,不过,比这一点更关键的,是我们首先要意识到:关于互动的人格特征,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生命早期形成的,它可以改变。
讲到这里,关于我们如何做父母,恐怕你已有了答案——先跟孩子搞好关系,在关系中准确而及时地回应孩子,当孩子被看见时,父母也看见了自己。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2》
推荐序
有了关系,行为才有意义。不先建立关系,任何层面的行为都只会产生冲突。因此,建立关系比采取行为重要得多。
——J. 克里希那穆提(J. Krishnamurti)
能为本书作序,我备感荣幸。本书作者之一是我的女儿,因此我的所言所语不免有偏心之嫌。然而我确信,即使抛开这份偏爱,本书也依然熠熠生辉。对此,我相信大家在读完之后一定会强烈赞同。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情绪健康是开发孩子潜能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孩子的学习能力、成长能力、获得幸福感的能力,还是融入社会的能力,都与情绪健康密不可分。而情绪健康,其本质取决于孩子能否感知自己的情绪,这其中包括那些最脆弱的情绪。因此,我们会发现,孩子的情绪健康问题,根源在于他们逐渐丧失了情绪感知力。这一点,不仅是对孩子,对所有人而言,都后患无穷。孩子无法感知情绪,就感受不到人性,无法培养韧性和适应力,不能成熟,最重要的是无法拥有共情能力。无法共情的孩子,会频繁出现攻击性和其他危险行为,上学的孩子抗拒学习、天真烂漫的年纪却心理疾病泛滥,甚至产生自杀念头。
那么,什么是孩子情绪健康问题的解决之道呢?如果问题的根源与逐渐丧失的情绪感知力有关,那么解决办法就是保护或恢复这种能力。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受到天性的保护,而情绪感知力就是庇护者之一。因此,要维护孩子的情绪健康,就要回归到人类文明的基础——让孩子拥有完整的人性,成为完整的人。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答案之一就是为孩子建立情感联结。情感联结的建立与关系密不可分。这里所说的关系是指孩子与养育者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与充满爱心的成年人建立安全的情感联结,是孩子内心世界的最佳保护罩。对6 ?18 岁的孩子来说,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度过,因此师生关系对孩子情绪健康和情绪幸福感也有很大影响。
另一方面,为孩子的情绪提供表达空间。早期的希腊哲学家坚信,情绪只有表达出来,人类文明才可实现。在雅典有一种习俗,即每一位自由出生的孩子都会去学习唱歌和弹奏竖琴,其目的不是能够表演,而是作为一种表达情绪的工具。此外,男女老少,无论来自哪个阶层,所有人都会参与戏剧表演。戏剧这种表演艺术是一种很好的情感表达方式,有利于恢复、保持人的情绪健康和提升幸福感。这些表演艺术的秘诀并不在于“演”,而在于当人们沉浸在戏剧中时,其肢体动作、配乐和戏剧情节成了情绪的表达形式。人只要加入其中,就拥有了一种天然的治愈能力。这种表演不需要观众,只是需要演员自发地去做一些动作,而不是按照剧本来演,把表演艺术变为表达艺术。
这一点,与本书的作用如出一辙。
本书的主旨就是帮助抚养者和教育者与孩子培养一种良好的关系,建立情感联结,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情绪空间,引领他们进行情绪表达,从而使他们恢复并长久保持情绪健康和幸福感。为此,作者先阐述了理论,而后介绍了大量相关操作方式。书中所有关于改善情绪健康的实践,其操作都十分简便,易于实施。无论是孩子和父母,还是学生和老师,在这些实践中都不会产生太多强求意识,只要参与其中即可。
建立良好的关系,调整好各自的位置,通过有趣的活动引领孩子表达情绪,保护他们的情绪健康和心灵,是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最后,希望你们享受阅读之趣,同时能从中找到合适的操作方式,帮助孩子成长。
戈登·诺伊费尔德博士
(著有《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家庭教育中根本的东西,而在融洽的关系中不断地回应孩子,也有助于让关系更为融洽。这是一个细腻的过程,本书对此有细致而深入的论述,它可以给身为父母的人提供很多借鉴。
—–武志红
这本书超过了很多教养书的水准,应该向你认识的每位家长赠送一本。作者戈登·诺伊费尔德博士的思维非常强大,认为孩子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跟父母的依恋关系出现问题,这本书代表我们在理解孩子这方面又前进了一步。
——《全国中学校长协会》
凭借40多年的研究和经验,诺伊费尔德博士总结出了一套内容精炼、条理清晰、令人信服的儿童发展理论。他的方法就算不能拯救我们孩子的人生,也有改变孩子人生轨迹的力量。
——《加拿大国家邮报》
这是一本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书,书中探讨了儿童成长问题的根源所在:儿童在情绪功能、身心成长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都是源于其不了解自己真正的内心感受。作者基于对人类发展规律的深入认识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法,这些方法简单明了,直白易懂。本书是父母、教育工作者以及其他儿童教育参与者的必读书目。
——加博尔·马泰(Gabor Maté)博士,《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合著作者
本书将成为你的良师益友。它会带你深入了解“问题行为”背后的根本原因,让你明白关系的力量,并教你如何保护天性。
——黛博拉·麦克纳马拉(Deborah MacNaMara)博士,《优秀的孩子这样长大》作者
汉娜·比奇和塔玛拉·诺伊费尔德·斯特杰克的这本著作让我们对于儿童的情感需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于教育工作者、家长及同伴(实际上是对于生活中要与孩子接触的所有人)来说,本书都极具阅读价值。
——保罗·马丁(Paul Martin)阁下,加拿大第21任总理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第1章 关系:孩子和父母的心理脐带
身为父母,应该看见:
- 每个人都不是孤岛,需要被看见,被连接,尤其是孩子。只有被看见,沟通才成为可能。
- 对孩子来说,一句“你们什么也不懂”有着另外一层含义:你们没有看到我在想什么,没有理解我内心的感受。
- 父母和孩子一旦关系出了问题,孩子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回应,内心不被看见,就很容易出现对抗和拒绝父母的行为。
已经晚上8 点了,12 岁的杰里米还在捧着电脑专心和朋友聊天:八卦一下班上谁喜欢谁,谁是哥们儿,谁最讨厌,班上哪个女孩的身材最好。而此时,他的作业还是一片空白,爸爸反复提醒了他好几次,他却似乎没有听到。“别烦我!”他冲爸爸吼道。“如果你在做该做的事,我当然不会来烦你。”爸爸的声音因为生气而有些颤抖。接着,两个人吵了起来,声音越来越大,最后杰里米冲爸爸大喊:“你什么也不懂!”就“砰”地关上了门。
爸爸很生气,也很伤心。他生儿子的气,但更多的是生自己的气。“我又搞砸了,都不知道怎么和他沟通。”他和妻子对杰里米都很担心。杰里米小时候很听话,跟他们也很亲密,但现在他说不上两句就会很不耐烦,只愿意和朋友说话。这样的场景每周都要上演好几次,无论杰里米还是他的父母,似乎都没办法缓解这种局面。父母觉得很无助,他们从来不愿惩罚孩子,但现在,却总想举起鞭子。然而,每次惩罚过后,迎来的却是儿子更加激烈的对抗。
上述情况,也是大多数父母所面临的现状。父母发现,小时候跟自己很亲近的孩子,长大后跟自己越来越生疏,自己与孩子之间似乎突然出现一个“第三者”,夺走了孩子的关注,取代了原本亲密的亲子之情。孩子变得与父母无法沟通,也不愿沟通,父母的苦口婆心,还没有同龄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更有吸引力。在父母看来,这种突如其来的冷落和嫌弃,有种遭遇“外遇”的感觉,伤心失落又不知所措;而对孩子来说,一句“你什么也不懂”则有着另外一层含义:你们没有看到我在想什么,没有理解我内心的感受。
每个人都不是孤岛,需要被看见,被连接,尤其是孩子。
只有被看见,沟通才成为可能。
行为问题的背后,几乎都是关系问题为什么一向亲近的孩子变得如此生疏?答案简单,但却总是被父母忽视:关系问题。父母和孩子一旦关系出了问题,孩子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回应,内心不被看见,就很容易出现对抗和拒绝父母的行为。
不管父母多么爱孩子,多有教养技巧,如果亲子关系不够牢固,教养很容易出问题。孩子不会因为父母生养了自己,就自愿服从父母的管教,不会因为父母的这重身份,就自动认可父母拥有管教的权力。想让孩子愿意接受自己的抚育,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即:孩子能感受到跟父母之间存在某种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是自己认可的。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特殊关系,一旦缺失,教养就没有了根基。
人类发展心理学家把教养的根基称为“依恋”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孩子的原生关系。孩子的依恋表现在:相信抚育者,相信他有能力照顾自己,可以与他亲近,建立某种联结。 孩子刚出生时,依恋的动力完全来自身体本能,婴儿紧紧抓住父母不放,想被父母抱着。如果严格遵循自然规律,婴儿的这种依恋会逐渐变为感情上的亲近,最终演化为心理上的亲密。相反,如果缺乏依恋关系,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内心的情感,都难以被对方认可和看见,孩子不接受父母,父母的教养也就无从谈起。
教养的秘诀不是去做什么,而是在孩子心中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这是为人父母者需要时刻谨记的。想让这个角色获得孩子的肯定,父母先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当孩子想跟父母亲近时,父母能看见孩子想亲近的欲望,及时出现,充当安抚者、引导者、榜样、老师和教练。对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家。有了家,他们才有底气去闯荡世界;有了家,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们才能有所依靠;有了家,他们才会获得灵感的源泉。世界上任何的教养技巧,都弥补不了依恋关系的缺失。
依恋关系就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心理脐带,这种关系如果不被看见,所有的爱都无法有效地传达。在孩子真正成熟独立前,只要他们需要,父母就有义务维系心理脐带。依恋关系是看见的前提,只有在依恋中,孩子才会被看见。
不过,这种关系维系起来并不简单,毕竟世界上不是只存在父母和孩子这一种关系。亲子关系不仅会受到各种干扰,还会遭到其他关系的破坏。孩子有可能会对其他人产生依恋,影响亲子关系,进而损害原生关系。可以说,之所以会出现孩子不好管、父母教不好,不是因为父母缺乏爱和教养技巧,而是父母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关系。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2》
第1章 陷入情绪困境的孩子
情绪问题的背后是什么
每天放学接孩子时,很多家长都会给孩子带上一些食物。因为大多数父母都知道,上了一天学的孩子,到下午放学时有可能会饿。另外,父母还会问问孩子一天在学校的情况,作业多不多,上一天学累不累。当然,这不仅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也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孩子的需求,否则也做不到这么“贴心”。
假设我们只看到了孩子回家后情绪烦躁、精神不振、不写作业,而没有注意他行为和情绪背后的原因的话,就会觉得孩子是故意发脾气。
但是,如果有人告诉我们,这个孩子之所以没精神,是因为早餐午餐都没吃,我们就知道该做些什么。去斥责孩子烦躁易怒或者懒惰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我们知道他只是饿了,给他东西吃才是最有可能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时,探究令人困惑的行为,就像是在学外语,让人感到迷茫很正常。所以,为了正确解读和主动满足这一需求,我们必须去了解这门语言。
同样,在家庭中,我们经常把孩子的问题定位为必须“修正”的行为问题,而不是把这些问题当作需要满足孩子情感需求的信号。我们经常问自己,“我要怎么做,孩子才不会出现这些问题”?
我们经常会教孩子共情,教孩子学会关心、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试图去改变孩子。然而,这些东西不是一教孩子就能会的——这些是植根于人们内心深处的特质。例如,我们可以教孩子如何去照顾某只小动物(比如,“你就这样喂它吃东西,给它刷牙”),但却无法教他们如何关心他人。关心是发自人们内心的一种感觉,是与生俱来或后期自我觉醒的一种品质,没有办法教给别人。我们希望孩子拥有的特质,很多都无法教给他们。但是,我们可以去了解培养这些品质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如果我们问问自己“我看到了什么”,而不是“我该怎么办”,就会自然而然地知道该做什么。只有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才能更好地做出回应。
我们不需要成为心理学家或咨询师,不用成为营养学家,就能知道某个孩子精神不振或者心情烦躁是因为没有吃饱,而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孩子一些食物。同样,一旦知道孩子的某个行为问题源自情感上的渴望或需求,我们就可以为他们提供舒适安全的情绪氛围。知道了问题的根源,就知道需要创造哪种条件才能改变现状。
想象一下,窗台上有一株奄奄一息的植物。要帮助它,你就要确认一下:它是需要多浇点水,还是少浇点水?它能晒到足够的阳光吗?你是不是几个星期没管它了?这种植物很敏感,是不是需要更合适的环境才会茁壮成长?你的脑海里会来一场头脑风暴,把能帮助它恢复健康的条件全部过一遍。你不会觉得是这棵植物本身有问题。显然,这株植物需要有更合适的环境才能生长。
同样,孩子也需要适宜的条件,才有机会茁壮成长。他们不会像植物一样掉叶子,但他们的行为和情绪会告诉我们有哪些事情不对劲——这些行为和情绪就是我们观察孩子内心世界的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们就能知道孩子哪里是正常的,哪里出了问题。
情绪安全感,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首先,孩子拥有情绪安全感,就有了心灵的港湾。
为孩子打造情绪安全感,就代表着我们之间的情感纽带, 既是孩子的避难所,也是孩子的盾牌。相比同龄人对自己的看 法,孩子会更加注重父母或老师对他们的看法。所以,只要父母或老师可以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就可以减轻他们的焦虑, 帮助他们保持积极的自我认知。 比如“即使所有人都觉得我很笨,但妈妈觉得我不笨就可以”“即使所有人觉得我学不好,但 L 老师觉得我能学好,我就肯定能学好”。这样的自我认知可以保护孩子免受其他人 伤害。只要有这种安全感,即使其他人仍旧不停地嘲笑,即使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人都看不到他们的优点,他们的心灵也不会被伤害。
虽然我们希望孩子不被取笑和嘲弄,但有很多事情并不受 我们掌控,伤害不可避免。没有人愿意有这样的经历,但若是 一个孩子能被一段充满安全感的关系保护,遇到这样的场景时 就不会被伤得那么深。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我们对他们的看法,而且会更看重我们怎样看待他们,他们只在意我们的看法。
其次,拥有情绪安全感的孩子,心灵更自由,会发现人生的更多可能性。
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的世界里,我们需要有创造力的人为 我们领路。我们的孩子要成为这样的人,就要敢于突破常规,发挥想象力,去发现,去主导,而不是一味恪守传统。自由发问,自由探索,自由尝试新事物,自由做自己,而这些都需要情绪安全感作为后盾。
拥有情绪安全感的孩子,心态更加开放,更有求知欲,而且愿意相信别人会接纳他们的真实自我。有了这样的信念,他们就不会因为与众不同而心存不安。在安全感的包裹下,他们就可以踏上发现自我、发现他人的旅程。接纳不同,允许孩子犯错,这是让孩子自由做自己的情绪条件。教孩子接纳真实的自我,接纳人生的所有一切,是孩子深度学习、发现人生更多精彩的机会。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