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线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1720485丛书名: 建筑大师思想·设计译丛
本书可供建筑师和建筑学专业学生,以及对建筑设计理论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
前言(Guidemap) 难波和彦
Ⅰ 日常性的美学/1
1.1 读:米歇尔·德赛都《日常生活实践》/2
建筑物语 西岛光辅+枥内秋彦/2
回溯技术的起源 难波和彦/12
1.2 读:雷姆·库哈斯《S,M,L,XL+》/20
“+20年”从推测到确信 小林惠吾/20
Program———调查———理论化———设计的连锁 难波和彦/32
1.3 读:埃德蒙·伯克《论崇高与美的概念起源的哲学探究》/48
由“崇高”所带给现代的 远藤政树+佐佐木崇/48
美学的深度难波和彦/58
Ⅱ 无意识的构造/73
2.1 读:多木浩二《可以生活的家》/74
正确的误读法 服部一晃/74
功能主义2.0 《可以生活的家》中的可能性之核心 难波和彦/87
2.2 读:伯纳德·鲁道夫斯基《令人惊异的工匠》/100
从乡土角度对建筑进行思考 岩元真明+川岛范久/100
自然与作为的设计论 难波和彦/114
2.3 读:詹姆斯·吉布森《生态学的视觉论》/126
知觉的多样性与对立性 冈崎启佑+光岛裕介/126
以生态学式建筑论为目标 难波和彦/136
Ⅲ 自生的秩序和规划/149
3.1 读: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150
大城市的教母岩元真明/150
自生式设计的可能性 难波和彦/160
3.2 读:曼费雷多·塔夫里《球与迷宫》/170
被设置下的难解规划=计划要如何解读 龙光寺真人/170
被压抑的现代主义的回归 难波和彦/180
3.3 读:伊里亚·普里戈金、I.斯唐热《从混沌到秩序》/196
Noisy的规划学 中川纯+田中涉/196
决定论式的chaos教给我们的 难波和彦/205
Ⅳ 历史的底流/217
4.1 读:矶崎新《建筑中的“日本性”》/218
建筑中“国家性”的前景 千种成显+梅冈恒治/218
“日本性”的解构 难波和彦/232
4.2 读:瓦尔特·本雅明《单向街》/247
“钢结构”与“室内”的辩证法 岩元真明/247
历史的效用 难波和彦/259
4.3 读:安德烈·勒鲁瓦古昂《姿态与语言》/272
从欠缺处产生的新节奏 杉村浩一郎+佐藤大介/272
向着建筑的原型难波和彦/284
附录 难波研究室必读书30册 难波和彦/301
后记(结论) 难波和彦/323
执笔者介绍/329
编著者简历/333
难波和彦
本书是LATs(LibraryforArchitecturalTheories)读书会的活动记录。LATs读书会是以东京大学建筑学院难波研究室的成员和难波和彦+界工作室的成员为中心组织开展的,也有一些外部有志人士参与的开放读书会。LATs读书会旨在从理论、历史的视角出发,围绕与现代建筑相关的论题和状况进行再思考,活动始于2010年6月,现在仍断断续续地持续着。
现代主义的建筑、都市理论目前处于一种和现实产生分裂,失去说服力的状况。在后现代主义登场四十年后的今天,甚至可以说,对现代主义理论的怀疑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认识。从1990年以后兴起的诸多事件来看,全球化的加速、IT技术革命、金融资本主义的席卷、中东和亚洲等非西欧文化圈的急速成长等,都使得现代主义理论和现实之间的分裂进一步扩大。在当代,一方面存在着城市规划不可能之说,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极个人化的情况也在逐渐被纳入到建筑设计中心性命题的讨论之中。
但若将现代主义理论的缺陷直接理解为“近代化=Modernization”的失败,则是过于简单、武断的判断。作为对近代建筑提出“异议申诉”而出现的后现代主义,的确具有冲击现代主义理论弱点的一面,其建筑层面上的表现也在一段时间里作为流行而被消费。反过来也可以这样说,后现代主义在表现上的空间,是直到现在我们依然在“近代化=Modernization”影响下的一种反向证明。在一些新兴国家,近代化到现在也依然是具有现实性的问题。直到现在我们也没有能够逃脱“近代化=Modernization”的潮流,其实问题在于现代主义的建筑、都市理论太过于纯粹和抽象,这是LATs读书会成员的一种时代认识。
基于以上认识,LATs读书会认为有必要涉及的命题以一系列关键词的形式列举了出来: “日常性” “复杂性”“具体性”“历史性”“无名性”“无意识”,并基于此对近代之后的著作进行精细的阅读,对在现代主义运动影响下舍象了的“近代”,试图探索可以对其进行捕捉的、深入而细致的另一种(alternative)视角。提高对“近代”认识的分辨率,或许可以成为面向未来发展的起点。这也是对建筑理论实践的可能性进行验证的一次尝试。
从大的方向来看,对建筑的认识方式存在着两种立场。一种是设计建造的立场;另一种是使用的立场。前者是对建筑进行构想设计的建筑家和施工的建设公司的立场,后者是对建筑进行使用的使用者,或者说生活者的立场。当然,建筑家在设计建筑时必然会考虑使用方式;从使用者的立场上来说,为了物尽其用地使用建筑,也有必要了解其是基于什么意图而被设计出来的。所以,很难将两者的立场进行明确的区分。但这种二分式的立场十分有助于理解对建筑认识方式上的不同。
对建筑的理解还有另一种对照式的二分观点。一种是将建筑作为立体的造型,或者说作为空间来认识的视角;另一种是将建筑作为功能性的存在,也就是作为生活场所来认识的视角。前者是将建筑作为一种艺术作品,后者是将建筑作为实用的、具有社会属性的存在。一般也可以说前者是艺术,后者是设计(design)。从前者的视角出发,建筑家被看作艺术家,从后者的视角出发,建筑家被看作设计师(designer)。话虽如此,然而建筑必然同时具有这两个侧面的。放眼现实中的建筑,并不能对两者进行那么明确的分类。
以下介绍的四个主题,是由上述两组二分的观点两两组合而成,也就是建筑家和使用者的立场、艺术和设计的视角这四个概念的两两组合。在本书中,LATs读书会试图达到的目的,就是在各种对比中,对建筑的认识方式以及视角可以从前到后(即从建筑家到使用者,从艺术到设计)地移动。LATs读书会认为,这种视角的移动恰恰是
当前的建筑、都市理论中最为需要的。
Ⅰ 日常性的美学
LATs读书会的第一个主题———日常性的美学,将前述对建筑认识的第一组二分观点进行了逆转,主张“使用的立场”同时也是一种和通常含义有所不同的“设计建造的立场”。
《日常生活实践》阐明即便是在使用制造品的行为中,也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具有创造性的想法。并通过这样的想法转换,尝试对“生产和消费”这一传统二元论进行
了解构。进而主张,技术的存在不只是为了制造产品,也有为了使用而存在的技术。
《S,M,L,XL+》对于作为建筑设计或城市规划前提条件的当代社会的状况和城市的文脉(context),从多个不同的视角进行了精细的调查和分析。虽然所采取的调查与分析和以往的大体相同,但其目的是进行特别的设计或城市文脉的转换。对此,本书对适应当前全球化时代背景和城市文脉的,具有匿名性和批判性特征的建筑设计以及城市规划的应有方式进行了探索。
《论崇高与美的概念起源的哲学探究》认为引发美或崇高之感情的要因,不只包括由自然现象或人工物具有的特性所引发的刺激,也包括接受这些刺激的人的积极作用。从这里可以引申并明确的是,对于设计制作者来说所必要的,不是施加给使用者的单方面作用,反而更需要重视对使用者自发作用的诱发和引导。
通过以上这些观点可以明确的是,创造(creation)是一种非日常的特别的行为,同时也试图将其自身渗透到每天重复的日常行为之中。
Ⅱ 无意识的构造
LATs读书会的第二个主题是在“使用的立场”或者说设计的“功能性”中所蕴藏的无意识的作用。“使用”这件事的本质是“习惯”。所谓习惯,就是使用行为经过一定时间的不断反复,达到即使不去一一注意到使用方法也可以顺畅地完成行为的状态,行为已经常规化、流程化,如同身体的一部分一样无意识化了。
《可以生活的家》对人们在传统民房或随处可见的普通住宅中的居住生活,在历经时间之后酝酿出独特气氛的样貌,从多个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分析。在这里可以明确的是,根据建筑家有意识的设计而形成的“制作出的家”中,欠缺了可以形成“生活中的家”的多样化条件。著者对这些条件能否给建筑家设计方法以反馈也是抱怀疑态度的。
《令人惊异的工匠》对散布在全球的乡土建筑进行探寻,并对近代以前自然生成式的、独特的建筑进行了收集。这些建筑一眼看过去像是自然生长出的产物,但实际并非如此,它们是由既是建造者同时也是使用者的无名的优秀工匠们完成的,并随着时间的推进,由人们不断接受、继承,不断被改良而形成的人工物。
《生态学的视觉论》试图探究的是,在地球重力作用下进化至今的生物遗传因子当中,历经了长时间的编排迭代而形成的生态学回路。在这些回路中,最为重要的能力
是视觉上的定常回路,即affordance。它是人类作为一种生物,在和环境长期相互作用下,身体化、无意识化了的一种空间图式。作为生物的人类正是顺应着这种图式在无意识中对外界进行理解和把握。所以说,使设计顺应affordance,是提高设计功能性的一个重要条件。
Ⅲ 自生的秩序和规划
LATs读书会的第三个主题着眼于“设计建造的立场”和“使用的立场”相互作用下而产生的巨系统的可能性。当代日本已经不再像现代主义时期那样可以对城市或街道进行大一统规划,不再是自上而下的时代。虽然还会制定类似于大方向引导的方针,但这些方针的制定也要根据多方不同的意见,在形成民主合意的基础上,以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是通过回顾纽约市中心地区在居民的努力下以安全舒适的城市为目标进行城市再生的过程,对高密度的紧凑城市的条件进行了经验上的、实证
上的论述。虽然是在20世纪60年代那自上而下规划的时代所写就的批判式的内容,但即使是放在已经被新自由主义思想所浸透的当代,也是一部具有重新阅读之价值的经
典著作。
《球与迷宫》介绍了建筑家在痴迷于自上而下规划的现代主义时期各种各样的试行错误。对我们而言,则需要一方面学习现代主义建筑家的视角和思考,一方面思考从
和他们相反的自下而上的路径构筑起能够将其实现的方法。
《从混沌到秩序》介绍了物理学领域从初次证明了时间不可逆性的17世纪一直到现在的历史发展过程。时间的不可逆性,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而在物理学领域却是直到最近才能够被证明。这是因为像社会或城市这种具备复杂性的存在,是模型化的方程式所无法解析的。
Ⅳ 历史的底流
LATs读书会的第四个主题,超越了立场和视角的差异,将视线投向了存在于历史底流中的“不变”。历史中的确充溢着千变万化的各种事件,但需要思考的是,在那
些纷杂表象下是否存在着不变的、持续着的底流呢?也许可以这么说,历史,是由不停转换变化着的事件和基本上不变的宇宙间的法则(这实际上也是缓慢变化的)之间扩
展开来的多层构造所构成的。
《建筑中的“日本性”》阐释的是矶崎新关于“日本性”的独特视角。据矶崎新所述, “日本性”不仅仅存在于具体的表现中,更是存在于面向表现时的态度之中。这
种理念,是接受“外”来的文化思想并使其脱胎换骨,内化于自身的日本人所特有的态度。延续这一思路,也许我们会想到一个逆说式的结论,对全球信息最为敏感的矶崎
新本人不就是“日本性”的一个典型吗?
从《复制技术时代的艺术作品》到《单向街》 等瓦尔特·本雅明的一系列著作,对19世纪的前现代时期的艺术和城市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记录。需要提醒大家的一点是,柯布西耶和本雅明基本上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人。19世纪时发展出了许多推动近代建筑的技术,柯布西耶所做的是尝试如何将最先进的技术应用到城市中,本雅明则是关注了新技术带给人们在感性上的缓慢变化。那么接下来,对表层和深层的变化进行捕捉并将两者结合,就是我们被赋予的课题与任务。
《姿态与语言》阐述了在人类产生以来的伟大历史中,“技术=姿态”与“文化=语言”两者携手发展至今的自然史的历程。近代以后的技术与文化看起来是各自独立发
展的,但回溯人类史就可以明了两者之间的紧密关系,那么在历史上同这两者近距离碰撞的近代建筑,是不是也可
以重新考虑其可能性呢?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