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特种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8623141
此书内容是书法大家沈尹默先生对晚清101位著名人物的书法成就、源流、影响逐一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对于史料丰富的晚清书家,批者有意突出了评论资料的分量,更注意揭示书家之间的师承、戚属关系。这不仅显现出沈先生对近代掌故的熟稔,重要的是,它明确昭示着先生对晚清书坛“是有繁殖”现象的深刻洞察。六册《冬暄草堂师友笺存》,101位书家,近万字的批注,足以让我们勾勒出较为系统的沈氏书学思想脉络。
张应昌 三 邓 琛 五
杨昌濬 八 王大经 九
涂宗瀛 一一 张裕钊 一三
徐树铭 一五 黄彭年 一六
吕耀斗 一七 孙人凤 一八
孙衣言 一九 俞 樾 二一
方大湜 二三 汪 镇 二五
丁 丙 二五 陈宝箴 二七
孟 沅 三五 蒋思源 三七
薛时雨 三九 王彦起 四一
孙诒经 四三 孙宝琦 四七
陈 璚 四九 沈景修 五一
张鸣珂 五五 许 增 五七
汪曾唯 五九 潘 霨 六○
王诒寿 六一 诸可权 六五
金曰修 六七 胡凤锦 六九
王鼎华 七一
谭廷献 七五 许诵鼎 七七
诸可宝 七九 孙詒让 八一
陈延益 八三 李宗庚 八六
张王熙 八七 许景澄 八九
赵 铭 九一 潘 鸿 九三
瞿廷韶 九五 张行孚 九七
施补华 一○一 陆召南 一○三
徐 鑾 一○五 程锦龢 一○七
钱振常 一○九 吴观礼 一一一
金保泰 一一三 劳乃宣 一一五
高驂麟 一一五 黄嗣东 一一五
陆元鼎 一一九 王麟书 一二一
杨葆光 一二五 吴 淦 一二七
袁 昶 一三一 陶方琦 一三三
吴承志 一三五 陶濬宣 一三七
李辅耀 一三七 樊增祥 一四一
濮子潼 一四一 杨文莹 一四五
李慈铭 一四九 王咏霓 一五一
张 预 一五三 柯逢时 一五五
周锡恩 一五七 关 棠 一五九
蔡金台 一六一 吴庆坻 一六三
余肇康 一六五 朱怀新 一六五
凌 霞 一六五 陶在宽 一六九
序一 沈长庆
先祖父沈尹默批跋民国石印本《冬暄草堂师友牋存》一函六册,当我得知2018年在泰和嘉成拍卖会以五十余万拍卖了,由此勾起对先祖父的一段往事回忆。此牋存为晚清文人陈豪的友朋书信。陈豪有二子,长子陈仲恕,次子陈叔通(解放后曾任第一届政协副主席)。陈仲恕早在清末民初即与祖父沈尹默在杭州结识。仲恕又名陈汉第,号伏庐,清季翰林,辛亥革命后,来到北京任总统府秘书、国务院秘书长等职,是杭州求是书院创办人之一。曾长期担任故宫博物院委员。同期祖父在北京大学任教,那时仲恕先生常来北大,后两人又同时寄居沪上,因此交集颇多。其父陈豪(1839-1910)是晚清杭州文人画家,字蓝洲,一作兰洲,号迈庵,又号止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同治九年(1870)优贡,以知县发湖北。光绪三年(1877)署湖湘房县。后在应城、蕲水、随州等地任职,颇有政绩,深得百姓称道,多有诗画传世。因养母乞归,浙中官员多访以时政,也与当时文人墨客多有诗书相酬。有《冬暄草堂诗钞》二卷行于世,其友朋书札后被辑为《冬暄草堂师友牋存》,此书虽影印出版,然因其为手写之迹,极不便于阅读使用,坊间多不了解。民国二十六年中华书局据陈叔通旧藏以石印出版,此时先祖父和陈氏兄弟均寓居上海,因先祖父有每晨写字作日课、下午读帖作诗的习惯,且早有系统考论历代书法的宏伟计划,在收到陈氏所赠此书后,十分高兴,精心潜阅,朱笔批跋。先祖父去世时遗稿多已散逸。此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拟将此函批跋整理出版,不啻为沈尹默书法学术研究再添砖瓦,也为广大书法爱好者、书画收藏家了解近现代书法和书法家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参考资料。
先祖父在研读历代名帖的基础上,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字帖,以彩笔加以批注和跋文,这些文字不拘一格,既是他对前人法书的真切体会和评鉴,亦是他个人书学研究的成果。可惜大多字帖都已流佚。现在仅可以找到一小部分,比如《明贤遗墨》残本、《宋拓张猛龙碑》、《郑文公碑下》、《梁闻山先生评书帖广义》、《书法雅言》、《冬暄草堂师友牋存》等都有长短不同的批跋。本牋存虽为其中之一,但是较为系统,保留完整,为其中佼佼者。在此先祖父不仅留下了近2000字的六段长跋,还用7400余字的篇幅,对晚清101位书家的书法成就、源流、影响逐一进行了细致的点评。从这些评语中可以看出,他对帖学阵营的同门既欣赏有加,肯定了他们在融合帖学、碑学方面的突出成就,同时他不受前人评骘束缚,屡屡得出与『历代定论』不同的意见。比如他认为黄彭年『师米襄阳,未得其神韵』,如山的『笔法乖张』,汪曾唯的字『于书法毫无干涉』,丁丙的字更是不值一提的『劣』。而对于孙衣言、俞樾、谭廷献等大儒巨匠,沈先生则毫不吝惜地奉上『运笔恣肆,气局广大』、『自有面貌,气质妙契』、『三百年无出其右』等美誉。
先祖父尤其注意分析书家的师承宗法,如认为陈璚『书风略近唐末五代』,而非《国朝书画家笔录》所说的『得力于圭峰碑』,认为陈延益是赵孟的信徒,而非《皇清书史》所说的『学董思白』。先祖父提倡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对于近代的敢为人先的张裕钊先生的书法更是赞誉有加,他在重庆时,跋廉卿(张裕钊号)书稿云:『结构虽时尚,而笔致迥别,精心点画,多所创获。』反观遵循守旧者斥责先祖父说『有名书法家某,嗤笑不已,谓沈某只知黄自元,不知王右军,不读古书古帖,竟以张廉卿为摩登小子』。
尹默仲孙 长庆
2021-06 竹山书房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