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组合包装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29518601
《给大人们的情绪使用说明书》
你真的了解自己的情绪吗?愤怒、焦虑、寂寞、悲伤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只有看清情绪,才能沉着应对。这是一学就会的超实用负面情绪管理手册,建议随身携带。——《日本经济新闻》
性格火暴的人只是常常使用“愤怒”这种情绪的人,事实上我们不必彻底改变自己的性格,只要改变自己使用情感的方式就好了。——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成年人的情绪稳定不是沉默隐忍,而是承认自己的脆弱并从容以对。这本书真的很好,让我学会直面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强忍着难过去粉饰情绪。——读者评论
《自我养育》
我五岁就开始离家出走,但直到长大成人我才终于意识到,我真正想要的是在离家出走时有人来找我。
——威利·埃姆斯
父母只能给孩子好的建议,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但一个人性格的zui终形成掌握在他们自己的手中。
——安妮·弗兰克
当我们允许我们zui脆弱和zui强大的自我被深刻地看见和了解时,我们就培养了爱。
——布琳·布朗 《不完美的天赋》
《给大人们的情绪使用说明书》
情绪如影随形,与人们的工作生活、身心健康也都息息相关。生活中,难免碰上让人情绪不佳的事。但如果总是为此耗尽我们的能量,好运、财富与健康,恐怕也都将离我们而去。如何应对、消化并掌控情绪,是每个人都会关注到的问题。而本书正是为了满足当下人们对情绪管理的需求而创作。
本书是由日本医学博士、人际关系疗法专家水岛广子所创作的情绪管理法,带你直面7大负面情绪+17种心理困境。在本书中,作者详细地解析了愤怒、焦虑、不悦、悲伤、懊恼、寂寞、内疚这7种负面情绪,以及一些常见的情绪困境。帮助我们拆解情绪的心理运作机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管理方法,从而摆脱负面情绪的困扰,实现情绪自由,活出轻盈的人生。
《自我养育》 我们总是想要从父母、外界那里寻求认同和理解,可结果总是事与愿违。其实与其等待他们给予我们需要的肯定和确认,倒不如行动起来率先做出改变,满足内在小孩的需求,用你一直希望被爱的方式爱自己。
本书是一本关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探索的书籍,心理剖析专业,内容系统,故事可读性强,目的是帮助你学习如何爱自己,如何安抚、爱护你内心那个“受伤的小孩”,看见内在小孩的需求,挖掘不断成长的力量。
《给大人们的情绪使用说明书》
第一章 愤怒
以下几种情况,千万要注意!
STEP1 了解愤怒的作用
它释放出“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着令人不悦的偏差”的信号
STEP2 火冒三丈时的处理方法①
身体先动起来17
STEP3 火冒三丈时的处理方法②
使用亲友手册吧
STEP4 把握要点
冲人发火毫无意义
STEP5 例解“愤怒①”
善用脑海中的“自动翻译器”
STEP6 例解“愤怒②”
不让对方进入自己的私人空间
STEP7 当怒火无法压抑时
什么是“情感障碍症”?
STEP8 当别人大发雷霆时
不被对方激怒的窍门
STEP9 理解社会的义愤
正义的怒火能够改变世界吗?
STEP10 有关愤怒的误区
越吵关系越好,这是真的吗?
STEP11 注意:这种话千万不能说!
“你是个 ×× 的人”
第二章 焦虑
以下几种情况,千万要注意!
STEP1 了解焦虑的作用
信号之“目前的处境不安全”
STEP2 当过于焦虑时
通过深长匀细的呼吸来放松身心
STEP3 把握要点①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状态
STEP4 把握要点②
可化解的焦虑和不可化解的焦虑
STEP5 例解“焦虑①”
区分焦虑的内核
STEP6 例解“焦虑②”
不再执着于一定要做好
STEP7 当焦虑无法抑制时
什么是“焦虑症”(Anxiety Disorder)?
STEP8 当别人焦虑时
能做的,只有安静聆听
STEP9 有关焦虑的误区
不是所有问题有了共鸣,就可以解决的
STEP10 注意:这种态度不可取!
决然的态度
第三章 不悦
如果你有以下几种情况,千万要注意!
STEP1 了解不悦的作用
它会释放出“此时的我不是真正的我”的信号
STEP2 过度不悦
你有可能得了抑郁症
STEP3 把握要点
之所以不高兴,是因为意识不在当下
STEP4 例解“不悦①”
什么是“经前焦虑症”?
STEP5 例解“不悦②”
窍门之避免被心情不好的人打扰
STEP6 例解“不悦③”
将自己的情绪传达给别人
STEP7 例解“不悦④”
认真审视自己:我现在是不是不高兴?
STEP8 例解“不悦⑤”
没有那么多“应该”
STEP9 注意:这一点千万别忘记!
在公共场所时的不悦情绪
第四章 悲伤
在这种时候千万要注意!
STEP1 了解悲伤的作用
它释放了“我失去了某样东西”的信号
STEP2 过度悲伤时
悲伤会摧毁心灵吗?
STEP3 把握要点
治愈自己并不等于忘记对方
STEP4 例解悲伤
尽量不要按下“悲伤按钮”
STEP5 别人悲伤时
不去泼凉水,也不去盲目鼓励
STEP6 注意:这句话千万不能说!
“加油”
第五章 懊恼
这种时候千万要注意!
STEP1 了解“懊恼①”的作用
它释放出“错失某种可能”的信号
STEP2 了解“懊恼②”的作用
它释放出“我的尊严受到伤害了”的信号
STEP3 把握要点
比较会伤害一个人的自尊
STEP4 有关“懊恼②”的误区
报复会伤害到自己
STEP5 例解“懊恼①”
有期待,才会有懊恼
STEP6 例解“懊恼②”
若有人嫉妒,那就让他嫉妒吧
STEP7 注意:这种话千万不能说!
“就算你一直懊恼,也没什么用啊”
第六章 寂寞
这种时候千万要注意!
STEP1 了解寂寞的作用
它释放了“自己与外界没有了羁绊”的信号
STEP2 把握要点
什么是羁绊?
STEP3 例解“寂寞①”
有些寂寞是不可化解的
STEP4 例解“寂寞②”
与其他情绪掺杂在一起的寂寞
STEP5 注意:切勿燃尽自己!
帮助他人化解寂寞时,要量力而行
第七章 内疚
这种时候千万要注意!
STEP1 了解内疚的作用
它释放出“我没能为对方着想”的信号
STEP2 例解“内疚①”
善用脑中的“自动翻译器”
STEP3 例解“内疚②”
补救错误时要简明、干脆
第八章 这种时候,怎么办?
无论是哪种情绪,我们都没有必要害怕
案例狙击 1
无法弄清自己真正的情绪
案例狙击 2
无法停止自己的嫉妒
案例狙击 3
无法产生好的情绪
案例狙击 4
事情过后才开始生气
案例狙击 5
男朋友总是不愿意告诉我他在想什么
案例狙击 6
如何才能顿悟
案例狙击 7
无法向别人传达自己的心情
案例狙击 8
总是下意识地管着男朋友
案例狙击 9
焦虑情绪无法停止
案例狙击 10
失恋后难过得无法振作
案例狙击 11
凡事往坏的方面想
案例狙击 12
领导总爱比来比去,好讨厌
案例狙击 13
不擅长和消极的朋友接触
案例狙击 14
我是消极的人吗?
案例狙击 15
害怕认识人
案例狙击 16
无法安心享受当下
案例狙击 17
不敢去挑战
参考书目
后记
只要能正确管理情绪,我们的生活就能变得更加自由
《自我养育》 第一部分 理解亲子关系
第一章 每个人心中都有内心的孩子与内心的父母
第二章 童年经历如何影响你成年后的生活
第三章 平衡内心的力量
第二部分 培养你内心的父母
第四章 内心的父母的责任
第五章 保护内心的孩子
第六章 照顾内心的孩子
第三部分 治愈你内心的孩子
第七章 揭露童年的痛苦
第八章 别再互相责备了
第九章 接受你的父母
结语 成为你自己的父母
《给大人们的情绪使用说明书》
什么是情绪使用说明书?
看到书名时,想来不少读者朋友都会在心中升起一个大大的问号,甚至忍不住叹息:“情绪是人心理层面的东西,说什么‘使用说明书’,一点儿都不合适。人难道是机器吗?”“现在什么都要靠说明书,将来可怎么办呢?”
别慌,这本书与你们想象中的说明书不一样,请安心地看下去吧。
正如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感受到的,一些不良情绪会带来很多麻烦,而到底应该如何处理它们?很多人尝试过各种不同的方法。
有些人告诫自己不要生气,不能变得情绪化,尽可能地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
有些人则认为,正是因为自己消极地接受了这些情绪,它们才变得很糟糕,所以转换思维,试图去积极地接受。
可以说,这些都是为了避免产生不良情绪而采取的预防手段。
我想多数人都是这样,把重点放在了预防上。
那么,已经产生的不良情绪又该如何处理呢?关于这一点,出乎意料地几乎没有人谈及。而它正是我们这本情绪使用说明书想要讨论的内容。
?愤怒、焦虑、内疚……人生被各种不良情绪裹挟,过得苦不堪言。
?爱生气的领导、爱嫉妒的丈夫、爱操心的母亲……被他人的不良情绪影响,真是受罪不浅。
因自己或他人的不良情绪而感到困扰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有很多。喜悦等积极情绪能够点亮一个人的生命,与之相对,不良情绪往往会令整个人生都变得暗淡无光。很多事情会随着情绪的变化而变化!
我是一名精神科医生,主要从事人际心理治疗法(InterpersonalPsychotherapy,IPT)方面的工作。人际心理治疗法是一种以疏导情绪为主要内容的精神疗法。
人际心理治疗法帮助病人对内妥善管理情绪,对外改善人际关系,从而达到治愈心理病的目的。
通过妥善管理自我情绪可以治愈心理疾病,仅从这一点就能够看出情绪拥有的巨大能量,而且它的能量远远不止这些。
除精神科医生的工作之外,我还参加了许多志愿者活动,与各种各样的人打过交道。在此过程中,我发现在治疗心理疾病中采用的情绪管理方法对于没有患病的人群同样有效。当然,也包括我自己。
这里说的“同样有效”并不仅仅指当事人不再受不良情绪的困扰。了解情绪管理方法后,我们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就算生气了,也能及时应对,让心情重新好起来;
?就算焦虑了,也敢于迈出脚步去尝试;
?不会一直沉浸在闷闷不乐的情绪中;
?不会被情绪左右,能够冷静地判断现状;
?人际关系方面的麻烦显著减少;
?就算碰上情绪化的人,也不会伤到自己;
?消极情绪变少,能更好地体会到生活中的点滴幸福;
?不再被坏情绪笼罩,身体变得健康;
?能够清楚地了解并解决当下自己所处的困境;
?能妥善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更自由地生活。
我们用错误的方式管理情绪,就有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引发健康问题,从而陷入不幸。从这个角度来说,正确管理情绪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引领人生往美好方向发展的重要契机。
所以,不要单纯地视情绪为讨厌的东西,对其避之唯恐不及。让我们理智地、正确地面对情绪,来提高人生的质量吧。
管理情绪是有基本方法的。
说到这里,或许还是有人不能认可“使用说明书”这个说法吧。
情绪是人类特有的,怎么可能像家用电器一样,按照说明书一板一眼地执行呢……
情绪是纤细敏感的,具体到每个人身上不可能都一样……对于有以上疑虑的朋友,我希望你们也能阅读本书。
确实,情绪是人类特有的、十分私人的,不可能一言以蔽之。
然而我想说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被奉为圭臬的某些“常识”,往往并不是正确管理情绪的方法。
?火气上头了,还是要尽量忍耐;
?打是亲,骂是爱,越打越相爱;
?犯我者,我必双倍奉还,否则实在太可悲;
?不管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对人撒谎。
在这些所谓的“常识”的指导下生活,人生的质量只会不断下降。
当然,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本书也并不推荐大家要像器似的去处理情绪,只是想要强调一点:管理情绪是有基本方法的。
当了解了基本的管理方法后,我们就可以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
情绪可以说是上天赠予我们人类的宝贵“功能”,那么为什么不发挥各种情绪本来的作用,过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生呢?
我衷心地希望大家都能为了更加美好的人生,勇敢迈出第一步,而这本情绪使用说明书能为此提供些许帮助。
《自我养育》
精神导师拉姆·达斯(Ram Dass)曾经说过:“如果你认为自己有所开悟,就去和父母一起住上一周吧。”我认为把“有所开悟”换成“自我同情”,这句话也同样成立。如果你想要知道你是否爱自己,就去和父母一起住吧—不仅仅是去看望他们,而是要去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对大多数人来说,我们一生中的冲突和不幸都始于原生家庭。学会如何爱自己的家人,你就能学会如何爱自己,反之亦然。
但是与父母相处并不容易。不管你多大年纪,只要和他们待在一起,就会自动变回一个孩子,他们的孩子。如果你和父母的关系并不算融洽,那么在与他们相处的时候,过去的那些不愉快和痛苦的回忆就会涌上心头。他们很可能会像以前那样对待你。
你小时候经常受到父母的批评吗?他们很可能会继续因为同样的事情批评你。你的父母是自恋的人吗?他们很可能不会有什么改变。
除非我们改变自己,否则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永远不可能改变。
在这本书中,我希望你能够成为那个率先做出改变的人。谁对谁错并不重要。你可以爱自己,而不必等待父母或其他人来提供你所需要的爱和认可。父母永远无法成为我们希望他们成为的样子—一旦接受了这一事实,我们的内心就会变得轻松起来。这样,我们将不再依赖父母而得到被爱的感觉。让爱自己成为我们的责任,这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因为我们自己就是爱的源泉。
与西方人不同的一点是我们通常和父母住在一起,直到结婚并建立起自己的家庭。所以作为一个亚洲人,我非常感激自己有很多机会来解决与父母之间的冲突。在与父母的关系上,我走过很长的一段弯路,我曾经确信他们并不爱我。但在消除误会并与他们一起生活多年后,我对他们对我的爱有了新的认识,并找到了一种与他们建立联结的方式。或许他们没能给予我所寻求的那种爱,但我感谢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爱我。
和我的其他书一样,本书中的大部分观点都来自我的经历和观察,如果你想要读到一些技术性的、复杂的、丰富的研究成果,那它可能并不适合你。但如果你想要对自我探索与反思有更多的了解,这本书将对你很有用。
自我同情zui大的障碍之一就是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我希望这本书能为你带来解决童年冲突的能力,能够帮助你与家人和其他人好好相处。
《给大人们的情绪使用说明书》
你真的了解自己的情绪吗?愤怒、焦虑、寂寞、悲伤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只有看清情绪,才能沉着应对。这是一学就会的超实用负面情绪管理手册,建议随身携带。——《日本经济新闻》
性格火暴的人只是常常使用“愤怒”这种情绪的人,事实上我们不必彻底改变自己的性格,只要改变自己使用情感的方式就好了。——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成年人的情绪稳定不是沉默隐忍,而是承认自己的脆弱并从容以对。这本书真的很好,让我学会直面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强忍着难过去粉饰情绪。——读者评论
《自我养育》
我五岁就开始离家出走,但直到长大成人我才终于意识到,我真正想要的是在离家出走时有人来找我。
——威利·埃姆斯
父母只能给孩子好的建议,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但一个人性格的zui终形成掌握在他们自己的手中。
——安妮·弗兰克
当我们允许我们zui脆弱和zui强大的自我被深刻地看见和了解时,我们就培养了爱。
——布琳·布朗 《不完美的天赋》
《给大人们的情绪使用说明书》
了解悲伤的作用:它释放了“我失去了某样东西”的信号
悲伤情绪原本的作用是提示丧失。
我们失去了某样东西,不管这东西是人还是物,只要是对自己重要的,一旦失去,就必然会感到悲伤。
在悲伤时,我们更愿意把自己关在安全的空间里,整体是内缩的。此时,如果被人强行带到欢乐的、热闹的地方,心理上甚至会感到痛苦。
这是因为大脑正通过悲伤情绪告诉我们,此时应当安慰自己。在此提醒下,我们不愿参加对外的活动,变得内敛,认真地去面对自己已经失去了某人或某物这个事实,经历“悲伤周期”。
想要释然,必须经历“悲伤周期”在这里,首先来说明一下悲伤的几个阶段。
当失去某个重要的人或物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不愿意相信,即否认。
之后,在切实认识到自己真的失去了某人或某物时,会进入激烈的、情绪化的新阶段。
此时的主要情绪是悲伤,另外还掺杂着愤怒、后悔、焦虑、孤独等情绪。
毫无疑问,这个阶段是极其痛苦的,但是我们必须认真地去感受、去面对。比如说,小 A 失去了非常重要的朋友小 B,那么在此过程中,小 A 会反复回想自己与小 B 之间的种种过往,并重新构建自己与小 B 之间的关系。
拥抱悲伤,活好当下
待小 A 熬过上述时期后,对他来说,小 B 不再只是逝去的某个人,而会成为“曾带给我很多很多回忆的、重要的人”。有不少人正是在失去后,才意识到对方比自己想的还要重要。
通过这个阶段,悲伤的主体从逝去的过往中走出来,再次回归当下。
小 A 抱着对逝去的小 B 的思念,同时向此刻依旧活在身边的其他人敞开心扉,振作精神,努力做好当下应该做的事情。
假如不经过这样的“悲伤周期”,那么在失去后,我们会一直沉浸在对方还活着的假象中。各人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尽相同,有些是原原本本地保留遗物,宛如对方依然活在家里。
可是,这不利于我们回归现在的真实生活。每拿起一件遗物,每处理一件遗物,都会感受到痛彻心扉的悲伤,但即使这样,也一定要记住,只有真切地经历过,我们才能一步一步地再往前走。
让我们来看下四个例子。
例 1
很重要的家人去世了,留下来的人想着亡者绝对不想看到自己哭哭啼啼的,沉浸在哀伤中,更希望看见自己能精神抖擞地积极迎接新生活,故而不敢悲伤,保持和平时一样的生活状态。
这是一种完全无视“悲伤周期”的做法。很多时候,我们假装并没有人逝去,依旧精神抖擞地生活,看上去没有异常,时间久了,却发展成了抑郁症。人的身体和心灵都是不能勉强的。好不容易“丧”的概念在社会中已经形成,趁此期间,尽情悲伤是必要且重要的。
要点→“悲伤周期”是必须经历的过程,一旦省略,很有可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身心健康。
例 2
认为男儿有泪不轻弹。
女人会悲伤,男人也会悲伤,悲伤是人类普遍会有的一种情绪。在人面前大大方方哭泣的男人很帅,如果你实在过不了这关也没关系,可以找个别人看不见的地方,痛痛快快地哭一场。
要点→失去亲人后,若是没有表现出悲伤的情绪,旁人容易误会,以为这两人之间没有感情,或者干脆认为他是冷血动物,从而影响今后的人际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男性也ZUI好袒露自己的悲伤。
例 3
丈夫去世后,我很想和丈夫的亲朋好友多聊一聊他,可一提起就伤心,后来干脆不提了。
与别人分享悲伤,能够加快“悲伤周期”的进度。当然,也不排除在分享完后,比之前更加痛苦的可能。但是无论如何,它能够帮助你发现丈夫的另一面。丈夫逝去后,与他有关的人从四面八方过来,大家聚在一起,分享各自记忆中的他,通过这个行为,悲伤的功能(提示丧失,治愈自己)进一步增强。另外,大家一边看影集一边聊天,也是个不错的方法—或许有人会说“你们要难过到什么时候”,记得把这些人提前清出场。
若是没有人能够与你分享悲伤,也不要紧,可以在亲友手册上写下自己对亡者的思念。
要点→想办法更好地推进“悲伤周期”。
例 4
爱犬去了天国,我想和人倾诉此刻的心情,却怕被人说“不就是一条狗吗”而不敢开口。
“丧失宠物症候群”(Pet Loss)一直是个重要的话题。对饲主来说,宠物就像家人一样。那些没有养过宠物的人往往认为一条狗死了,是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再养一条就好了。而真正了解宠物重要性的人,则一定能理解主人在失去宠物后会有多痛苦。
宠物死亡后,主人也需要经历“悲伤周期”,否则生活永远不能前进。因此,找一个同样养宠物的人(比如经常一起遛狗的“狗友”),向他袒露自己内心的悲痛吧。
要点→假如我们爱着宠物,把它当自己的家人看待,那么在它离去后,感受到的悲伤不亚于家人逝去时的悲伤。
把握要点:治愈自己并不等于忘记对方
正如前文所述,关于悲伤情绪,ZUI要紧的就是了解“悲伤周期”的重要性。 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失去某件物品时。
悲伤不会马上消失
悲伤情绪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持续性。第一章讲到的愤怒情绪,只要我们正确地对待它,往往能快速且彻底地化解。在这一点上,悲伤与它有着极大的不同。在某些情况下,悲伤情绪甚至会伴随人的一生,只要想起来,就会心痛。
随着时间的流逝,悲伤会慢慢减弱,但是ZUI好不要指望它会完全消失。
构筑新关系的阶段
也有人认为不能停止悲伤。在他们的认识中,停止悲伤就意味着忘记逝去的人。
但是我们要知道,“悲伤周期”并非忘记对方的过程,而是重新构筑自己与对方关系的过程。
STEP
“悲伤周期”包含好几个阶段,当事人在各个阶段的感受不尽相同。
“他走了,我的人生将没有任何意义。”
“他竟然就这样抛下我走了,好过分啊!”
“为什么之前我没能对他更好一点儿呢?”
…………
在此过程中,当事人的情绪应该是很复杂的。
一个活生生在眼前的人和一个再也见不到的人,从大的方面讲,关系不会有所改变(比如爱人永远是爱人),但是许多细节上的感触已经不同了。
我认为,经历了这样的心路变化,坦率地重新构筑双方的关系,才是真正珍视对方的表现。
别人悲伤时:不去泼凉水,也不去盲目鼓励
对失去了重要家人的人来说,说什么才比较合适?似乎说什么都不合适。有过类似经历的人,我想应该不在少数。此外,也不清楚该用什么态度去对待他,就怕一不小心戳到了对方还未愈合的伤口。
这种时候,是否了解“悲伤周期”,会产生巨大的差异。
陪伴在对方身边,不让他进一步消沉对正处于“悲伤周期”的人来说,外人能够做的就是默默守护。
所谓尊重“悲伤周期”,就是不贸然地介入。
“有什么我可以做的,你随时告诉我。”这句话已经是极限了。
另外,若有人说起自己的悲伤体验,如罹患乳腺癌不得不切除乳房,那么陪伴在对方身边,不让对方进一步消沉是很重要的。
这是因为,当一个人下定决心将难言之隐和盘托出,却看到对方的脸色变得阴郁、沉重时,往往会想:啊,我不应该说出来的。
对方向我们坦承,我们只要安静地聆听就好了。一定要说什么的话,也就是“谢谢你信任我,愿意告诉我这件事”“如果有什么我可以做的,请随时告诉我”。千万不要喧宾夺主,抢了当事人的中心地位。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心存疑虑:对方那么痛苦,不陪着他一起难过,会不会太薄情?要记住,这种时候,对方需要的并非别人与自己一起消沉,而是温暖。他们需要的永远都是有人陪伴在身边,给予温暖的支持。
“没关系”这句话很危险
“我相信以你的能力,肯定可以撑过去。”对于这句自以为是的话有多大破坏力,自不必多言。虽然我们都知道,在时间的流逝中,一个人的悲伤总有一天会过去,但是对着此时正沉浸其中恨不得马上死去的人说什么“没关系”,对方只会认为你并不理解他的痛苦,或者怀疑:如果撑不过去,就是我太弱了吗?
“我知道,以你的能力总有一天可以撑过去,但无论如何,这都是让人很难受的。”这句话勉强算合格,其他超过它的都不太好。
《自我养育》试读
为什么改变父母如此困难?
很多人都希望与父母的关系能得到改善,变得更加积极。但我们常常无法实现这个目标,因为父母并不像我们一样对改善关系感兴趣。他们没有意识到有改善关系的必要,因为他们根本不相信这段亲子关系存在问题。
理想情况下,父母应该随着孩子的成长和变化调整他们的教育方式。照顾婴儿和照顾五岁的孩子完全不一样,与青少年打交道和与长大成人的子女打交道也不是一回事。但大多数父母对待成年子女和对待他们小时候的方式并无分别。他们习惯于照顾孩子的需求,对他们下指令。他们从来没有给孩子成为成年人的机会,更不用说对他们平等相待。
大多数父母都无法放下身为父母的角色。
我的母亲有时候依然会告诉我们要做什么,而不是请求我们的帮助。如果她想让我们马上完成某件事,就会不停地对我们唠叨,或者从另一个房间给我们打电话,直到达到她的目的。我的父亲也是一样。他花了很长时间才终于接受他已不能再控制我们,不能让我们按他的方式行事这一事实。
如果你有一个比你年长二三十岁的朋友,他不会告诉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当你不听他的建议时,他不会失望。虽然在生活中的确会存在一些个例,但即使如此,你也不是非得服从他们。他们没有命令你的权力,除非他们是你的顶头上司。
但父母和我们之间的关系就不一样了。我们是孩子、他们是父母这两件事都被过度强调了。我们已经从需要依赖他们的个体成长为独立的人,自然会期待与他们的关系能够从“成人-孩子向成人-成人”转型。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因为父母依然有意无意地希望我们依赖他们。
为人父母,比其他人更了解自己的孩子,这在某种程度上会给人带来一些自豪感。许多父母很难接受他们的孩子已经长大,可以自己做决定了。因为接受这一点可能意味着失去权力、控制力,以及被需要和被依赖所带来的价值感。对那些把孩子视为自己生命延伸的父母来说,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失去了一件zui重要的所有物,或者失去了对自己所珍视的一部分的控制。对生病和年老的父母来说,情况就更糟了,因为他们要被迫依赖孩子,而这实在是一件很伤自尊的事情。
大多数父母并不想换种方式来看待我们,比如把我们视作成年人,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做出改变。但事实上他们会不自觉地批评我们,控制我们的所作所为,或者主动给我们提意见,好让我们保持他们所熟悉的状态。我们如果对此做出回应,或为此指责他们,只会助长他们的自我意识,并在无形中强化了他们的控制欲望。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那些想要改变父母,或者想让父母看到自己更好一面的人。
对于这样的权力不平衡,我们也负有部分责任,因为我们继续在父母面前扮演着孩子的角色。有些人即使从其他人那里得到了很多肯定,也会继续寻求父母的认可。我还记得当我准备辞掉我的第一份会计工作时,是多么拼命地想要寻求父母的祝福和认可。我习惯了让他们替我做决定,所以当他们不支持我辞职的决定时,我感到不知所措。
或许我们的确长大了,但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多大改变。彼此的角色关系始终维持原样。在他们眼里,我们依然是小时候无法独立生存时的那个样子,依然需要像依赖他们才能生存时那样看待他们。如果你想要改善与父母的关系,那么从自己内心尝试改变要比尝试“搞定”他们容易得多。
从自己的内心开始改变
真实世界中我们与父母之间的权力不平衡,也同样发生在内心。内心的孩子和内心的父母之间的关系就像我们在童年时期与父母的关系一样。内心的父母相信他们完全控制着内心的孩子,能让内心的孩子做任何他们所希望的事;而内心的孩子感到压抑,试图通过各种小把戏来获取控制权。
你是否见过下面这样的场景呢?在超市或者百货商店购物时,一个孩子突然开始哭闹起来。孩子的父母会说:“你不跟我走的话,我可就自己走了。”然后就真的作势要走,孩子则哭得更大声,不愿离开原地。
有些情况下,孩子会停止哭闹,跟上父母离开商店;还有些时候,则是父母由于心软而放弃坚持,当然也有可能是被搞烦了,或是认为在公共场合这样很丢人,于是忘记了他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孩子。发脾气是孩子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的一种索取方式。他们知道掌控一切的是父母,自己并没有胜算,但通过拒绝合作,他们能够多少得到一些控制权。这样的控制权之争也会发生在我们的内心。有时候,我们内心的孩子拒绝合作,内心的父母则别无选择,只能屈服。
如果你能在内心做好权力平衡,就也学会了如何与父母相处。
这两种关系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利用内心两种潜隐人格之间的关系作为练习,能够帮助我们洞察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与父母相处。虽然要改善一段关系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但当我们治愈了这段关系中的一方,与父母的关系自然也会从中受益。我们会发现自己对他们的行为做出反应的时候少了,对他们、对自己有了更多的同情。
在接下来的两个部分中,大家会学到如何在内心的孩子和内心的父母之间建立起权力的平衡。我们要先降低内心的父母的权力水平,这样内心的孩子才能安全地谈论自己的需求、欲望和痛苦。这会帮助我们将内心的孩子的权力水平提升到与内心的父母对等的程度。
理解内心的孩子的需求
孩子的基本需求
如果我们一直忽视自己内心的孩子,将很难知道他们需要些什么。在接下来的章节里,我将分享一些让内心的孩子敞开心扉的方法。
但现在,让我们想想孩子们的基本需求。孩子们的基本需求是相通的。如果你还不够明确,那就想想自己的孩子,他们需要些什么呢?这能让你对自己内心的孩子的需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如果你没有孩子,想象一下有了孩子之后你想要给他什么。如果这对你来说也很困难,那就想想你小时候需要些什么。
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孩子们的基本需求:
☆ 他们想要被爱、被重视。
☆ 他们想要被看到、被听到。
☆ 他们想要做自己,希望真实的自己能够被接受。
☆ 他们想要有归属感,想要与他人建立联结。
☆ 他们想要获得安全感。
☆ 他们想要有自由,能够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或者至少表达自己想做的事。
内心的孩子也同样有上述这些需求。我们的内心的父母往往也和大部分现实世界中的父母一样,只为孩子提供食物、住所和衣服。是的,这些是保证孩子能活下去的基本生存需求,也是zui容易识别和满足的。但当内心的孩子成长到一定程度后,他们不再需要更多的金钱、获得更大的成功。他们不再需要更多的“玩具”,比如豪华汽车或者大房子。这些东西并不能给我们内心的孩子提供更多安全感。他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已经得到满足,而这些只会让我们内心的父母的自我意识越发膨胀。
他们非常需要内心的父母给予他们关心与爱。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级理论,我们在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会渴望能够满足自己对爱、对归属感和尊重的需求。但有多少次,我们在内心的孩子试图表达痛苦时,却压抑了自己的情绪?有多少次,我们忽略了自己内心的渴望,去追求社会或他人认为对我们有益的东西?
我们认为自己知道什么对内心的孩子是zui好的,但通常情况下,其实并不清楚。我们以真正的父母为榜样,是他们的表现教会我们如何成为父母。如果父母知道如何以我们希望被爱的方式来爱我们,那我们就不会在成年后依然有这么不被爱的感觉了。
内心的孩子的特殊需求
除了满足内心的孩子的基本需求,根据童年经历的不同,内心的孩子也会有一些特殊的需求。理解这些具体的需求将有助于内心的父母更好地与内心的孩子产生联结,从而知道该为孩子提供什么。父母这份“工作”不存在一份完美的岗位描述,也没有详尽的指导规范可以遵循。你必须弄清楚自己内心的孩子的具体需求,并相应地决定自己的教育方式。
下面是一些基本的例子:
被遗弃的孩子
这个内心的孩子害怕与他人分离,便总是觉得亲近的人可能会离开他、抛弃他。或许你的父亲或母亲在你小时候离开了你,也可能是一方去世了,或父母离婚了,还可能他们在你童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不在家。
这个内心的孩子有依附他人和人际关系的欲望。在结束了一段亲密关系后,他会很快找到另一段关系来填补空白。他需要内心的父母的陪伴,使他感到安全。
被忽视的孩子
这个内心的孩子感觉没有人给予他陪伴。他觉得自己不重要,觉得自己的生活中缺少了某种东西。可能父母在你小时候没有给予你足够的关注,或许他们对你冷淡是出于他们自己的原因。或许他们忙于解决自己的各种问题,没有时间关心你的感受。
从你很小的时候开始,这个内心的孩子就是被忽视的,所以与别人比起来,他常常感觉自己不受重视,他会自卑,觉得自己有缺陷。这时内心的父母需要承认内心的孩子的感受和价值,并给予他更多的关注和鼓励。
被压抑的孩子
这个内心的孩子觉得自己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没有发言权,他似乎总是要为满足别人的愿望而活。这通常是因为在你小时候,父母没有给你空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你必须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否则他们就会不高兴或者生气。
这个内心的孩子常会感到自己被迫做违背本身意愿的事情。当你内心的孩子有了没能表达的愤怒,他就会想方设法破坏你的努力。你内心的父母需要真诚地考虑他的观点,而不是马上对其予以否定。这个内心的孩子需要被倾听。
被虐待的孩子
这个内心的孩子有很多复杂的感情,包括对施虐者的恐惧和愤怒。与此同时,他还可能为受到虐待而自责,尤其是当施虐者是身边的人,比如父母。
被虐待的孩子可能会比其他类型内心的孩子更加容易自我贬低。然而,内心的父母常常会压抑住他这些痛苦的情绪。这个内心的孩子很难相信别人,其内心的父母不能让他选择麻木,而需要鼓励他表达自己的情感。内心的父母也需要和内心的孩子重建信任,这样他才能安全地与你分享他的感受。
焦虑的孩子
这个内心的孩子常常觉得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并且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这可能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你的父母可能没有给予你足够的保护,没能让你觉得安全。这个内心的孩子有着许多恐惧和担忧。你不会允许他去做任何超出常规的事情,因为他不喜欢改变。
你内心的父母不应当过度保护这个内心的孩子,而是需要安抚他的焦虑,并鼓励他在需要改变的时候迈出第一步。
内心的父母的两个重要功能
认识到内心的孩子的需求,是去爱他的第一步。
在这本书中,我们将探讨内心的父母另外两个至关重要的功能:保护和照顾内心的孩子。
在理想情况下,要让孩子健康成长,家庭中既需要一个保护者,又需要一个照顾者,这样才能很好地帮助其形成人格。不幸的是,理想情况并不常见。即使一个家庭里同时存在保护者和照顾者,通常也会有一方压过另一方。
对大多数人来说,保护者指的是父亲,照顾者指的是母亲,但情况并不永远是这样。有些母亲可能比父亲更像个保护者,也有些父亲比母亲更像个照顾者。这些角色与性别并无直接关系。你是男是女都没有关系。要培养你内心的父母,并爱你内心的孩子,你需要学习如何既当保护者,又当照顾者。这两个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但同样重要。
我们常常会更倾向于其中的一个角色。例如,一个人可能过度保护自己,却没能好好照顾自己。他们可能会用严厉的言辞和严格的纪律来控制内心的孩子的欲望和行为,防止他们犯错误,确保他们达成内心的父母所希望的目标。他们经常不认同自己内心的孩子的需求和情绪。还有些人可能会过度溺爱内心的孩子,而对他的行为完全不设限,任其放纵。
尽管角色有强弱,但我们也并不是毫无办法。过度保护与过度照顾都会伤害内心的孩子。我们需要弱化更强势一方的功能,也需要培养我们在另一方面缺失的能力。
你内心的父母的角色与你在社会上的角色是不同的。
我们需要注意一件事:不要把内心的父母的角色与你在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搞混了。有些父母会把工作角色带回家,无法将家庭角色和工作角色分开。
我有一个学生的父母要求我每周向其报告她孩子的表现,从 1 到 10 打分。这听起来是不是很像在公司里做年度评估?我的父亲在公司里是主管,在家也是。他没有意识到我们不是他的下属,我们不喜欢被他“监工”。可能在对待别人的时候,你是一个善解人意的“照顾者”,但你对自己的爱却不及对他人的一半。当我们讨论这些角色时,我们指的是你内心的父母如何对待你内心的孩子。我们讨论的是你内心的家庭,而这与你内心的父母如何与家庭之外的人互动无关。
下面是对这两个角色的简单说明。在后面的两章里,我们将更加深入地讨论每个角色。
保护功能
内心的父母的功能之一就是确保内心的孩子能够感到安全。这可能意味着:你要为内心的孩子提供指导,帮助他建立认识世界的框架;或者,你要帮助他设定界限,并且守住这个界限,好让他不会被其他人伤害;也有可能这种安全感是来自一些非常基本的生存要素,比如稳定的经济来源,拥有足够的食物和其他必需品。任何代表力量的东西,能够让内心的孩子感觉到他们有一个强大的可以依靠的东西,都是保护功能的一部分。
当你内心的父母能够成为内心的孩子的力量支柱时,内心的孩子就不会感到焦虑和恐慌,就能够有勇气去面对他害怕的人和事。
照顾功能
内心的父母的另一个功能是确保内心的孩子感到被爱,有归属感。这意味着给予你内心的孩子支持和理解,对他感同身受,承认他正在面对的困难。有时,内心的父母也会帮助内心的孩子安抚他难以处理的强烈情绪,并帮助他理解该如何处理这些情绪。
来自内心的父母的爱,会让内心的孩子感觉被接受、被理解、被看到和被听到。这能让内心的孩子感到自己是重要的,并且可以安全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被评判。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