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0214698
《现代儒学》是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主编辑刊,旨在推动儒家多元传统的研究,面向现代世界阐发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家具有一种本体论地位,基于家而延展出一种蔚为大观的文明。家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扮演关键角色,是理解世界的一种根基性模式。近年来,家的问题隐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话题,昭示了中国哲学界对于自身文化传统的一种新姿态。《现代儒学》第十辑的主题为家的文化传统及其现代意义,本书正是国内相关研究的结集。
特稿
公德、私德之分与儒家传统 李明辉
家:传统与现代的交汇
亲亲:在同一与他者之间 孙向晨
“大抵心安即是家” ——阳明心学一系“家”哲学的另一面向及其现代影响 陈立胜
家天下:血缘与政权继替的功能性分析 干春松
沉默的“她”:“亲亲”话语中的个体性缝隙——揭开“家本论”中的“她者”问题 王堃
先秦儒学新诠
子思与思孟学派 蔡振丰
教化与政治:荀子对孟子性善论的批评及其影响 钮则圳
后习俗责任伦理视野中的荀子“义”论 董起帆
经典与经学
子奚不为政:从刘逢禄对《论语·为政》的诠释看孔子制作 石林林
胡安国“夏时冠周月”与“四书”升格的隐喻 李洁
“夏时冠周月”之说的提出与终结 解晓昕
海外动态
孔子哲学 倪培民 撰/张黛英 译
书评与书讯
评吾妻重二《爱敬与仪章:东亚视域中的〈朱子家礼〉》 姚永辉
朱子四书诠释研究的一部力作——读许家星《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 何玮
历史的知识:读《从经学到理学》杂记 陈耀辉
书讯
稿约与稿例
“家”是切入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孟子曾以“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为例指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的原因。王阳明认为,正是由于君子“察于人 伦”,从而意识到人之作为人而存在的根本原因,因此三代之时“天下之人熙熙皞 皞,皆相视如一家之亲”。这一辑《现代儒学》专设“家:传统与现代的交汇”栏目, 试图突破原有的论家哲学的模式,从较为新颖角度去挖掘“家的文化传统及其现代 意义”,专辑分别收录了孙向晨、陈立胜、干春松和王堃等几位教授的文章,以展现 论家哲学多元的理解路径与方式。
孙向晨教授的《亲亲:在同一与他者之间》试图从西方哲学的视角“迂回”地 看待中国文化中家的思想传统,从更普遍的意义上去理解家传统的哲学基础及其 现代意义。文章以列维纳斯哲学作为中介,一方面借助列维纳斯哲学审视与批判 西方哲学传统的特点,另一方面以“生生”与“亲亲”的角度展开对列维纳斯哲学 立场的反思。最终,作者以同一与他者的哲学论题框架确立了对作为家哲学基础 的“亲亲”之情的生存论分析,并努力为一个温暖的世界如何成为可能奠定基础。 陈立胜教授的《“大抵心安即是家”》从阳明哲学的角度展开了对近代毁家、破 家、离家思潮的内源性追溯,论述了身家之累、心安是家、友道第一、孔孟在家出家 等一系列心学传统的“家”观念。作者分析了心学“万物一体”“一体不容己”等超 越传统家观念的理论倾向,也明确指出心学传统不离传统修齐治平之“根”,“友道” 不是取代而是成全“涵化”其他“四伦”。这一观点突破了现代对于“公”与“私” 的理解,人伦的强调并不仅仅是“私”的问题,而性命之学也终不会逸出爱亲敬长 的传统。至于被现代社会所舍弃的“齐家”环节,在陈立胜教授看来最为关键,我 们所要做的是在身—家—国—天下的脉络中重建一种既能安顿个体自尊与自由又 能保障人际和谐的社会秩序。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