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2040159
本书基于雅斯贝尔斯的轴心突破理论,比较儒家文明和西方文明,寻找儒家文明和西方文明(特别是西方古典哲学)之间以及先秦儒家政治思想与西方古典自由主义之间的相通性。本书有两个基本论点:第一,虽然儒家思想与西方古典思想有诸多重要不同,但它们的一些理念对于建构和维护人的内心道德秩序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第二,通过比较孟子政治思想和以洛克和康德为代表的近代西方古典自由主义,本书认为道德原则对于先秦儒家政治秩序和近代古典自由主义政治秩序的建构也同样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第一部分 中西古典哲学与信仰的比较
第一章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精髓3
一、 柏拉图的本体论和宇宙论5
二、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思想的修正8
三、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13
第二章 超验信仰与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危机15
一、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之争16
二、 基督教的兴起与实在论和唯名论的争论18
三、 哥白尼的科学革命与唯理论和经验论之争23
四、 唯理论和经验论的调和与牛顿力学的建立29
五、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兴起与现代科学的危机38
六、 结语44
第三章 近代西方自然法和自然权利的演变45
一、 阿奎那的幸福观、自由意志和自然法46
二、 西方古典自由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变化51
三、 新经院哲学对自然法和自然权利的理解58
四、 世俗性自然法61
五、 结语65
第四章 先秦儒学的轴心突破66
一、 上古时期的宗教信仰与神权政治73
二、 西周的神权政治和周公的制礼作乐76
三、 先秦儒家轴心突破与外在超越和内在超越的相结合78
四、 结语104
第五章 朱熹理学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思想之比较105
一、 朱熹理学的学术渊源107
二、 朱熹的本体论:太极、理与气的关系109
三、 朱熹的宇宙生成论110
四、 朱熹天理天性的道德内涵115
五、 朱熹论人性和动物性的区别119
六、 朱熹对人性恶的理解124
七、 朱熹对魂魄与鬼神的理解126
八、 结语130
第二部分 中西政治哲学与文明的比较
第六章 先秦儒家政治伦理与洛克自然法的比较135
一、 洛克的自然法与先秦儒家的仁爱和孝道137
二、 理性、性善论与人类的平等143
三、 洛克的自然权利和孟子的仁政146
四、 洛克和孟子有关政治合法性的观点152
五、 结语158
第七章 康德论政治与德性的关系160
一、 康德的政治哲学163
二、 康德论民主政体与德性的关系168
三、 康德论基督教的教化作用171
四、 结语179
第八章 美国现代保守主义:起源、变化和挑战181
一、 加尔文新教的兴起及其对古典自由主义的影响182
二、 加尔文主义对美国革命的影响191
三、 现代自由主义的挑战和保守主义的回应197
四、 结语206
第九章 胡适和杜威思想的异同207
一、 杜威的普遍主义科学真理观和道德观208
二、 胡适的相对主义科学真理观和道德观216
三、 结语226
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人类历史是一部逐渐进步和发展的历史,从低级社会走向高级社会,从低级文明走向高级文明。黑格尔在他的《历史哲学》中勾勒出一个文明的进化史观。他认为东方文明的特点是落后的、专制的,古希腊只有贵族们、奴隶主们是自由的,而德意志人代表着现代西方文明,强调所有人的自由与平等,崇尚个人自由与国家利益的统一,所以他们的文明是更高级文明。黑格尔的进步历史观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国魏玛共和国哲学家斯宾格勒挑战了黑格尔和马克思乐观的历史进步史观。斯宾格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的1918年出版了他的著作《西方世界的衰落》。Oswald Spengler, The Decline of the Wes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John Farrenkopf, “Spenglers Pessimism and the Tragedy of Our Age,” Theory and Society, June 1993, p.399.他的主要论点如下:第一,他认为每个文明都是一个有机体,类似于一种动植物,它们相对独立,并且相互竞争,也就是说,他不认可西方中心论,而认可文化多元论。他认为每一个文明都有自己的特性。西方文明的特性是对空间的无止境追求,他用浮士德式精神来形容西方文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及之后西方人对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的探索和控制,对天空和海洋的开发利用,都体现了这种浮士德精神。第二,他不接受黑格尔和马克思乐观的历史哲学,即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进步历史。斯宾格勒认为人类的文明是一个循环的历史,每一个文明都有自己的发展周期,都经历着产生、成长、成熟和衰落。
他认为历史上文明的衰落有三个重要特征:1.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女权主义的产生,2.金钱政治的猖獗,3.政权逐渐集中化甚至垄断化,在当时德国国内体现为集权主义和专制的产生,也就是类似于古罗马凯撒大帝的出现,国际上体现为对外的扩张(也就是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产生)。他认为西方文明已经显示出衰败的迹象。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女权主义已经兴起,那些产生西方文明的原始的乡土文化不再被尊重,甚至被批判和攻击,西方文明的国际大都市,比如伦敦、巴黎、柏林和纽约世界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已经变成主导价值。世界主义和拜金主义取代了原有的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乡土文化,西方文明内出现了争夺西方文明领导权的斗争,体现为强调个人自由的英国与强调公民责任与义务的德国之间争夺西方文明的领导权。
斯宾格勒还认为东西方文明有很显著的不同,随着西方文明的衰落,东西方文明不可避免地走向严重冲突,甚至战争。当日本崛起时,其与西方国家的冲突就是他引用的重要例证。
虽然斯宾格勒的理论有不少缺点,比如强调历史决定论和必然性而忽视人类的自主性,强调不同文明之间的绝对对立而否认不同文明之间的融合会通。他预言德国在欧战中胜出也被证明是错误的,他没有估计到美国最终代表西方文明建立全球霸权。但是斯宾格勒的其他预言却受到了现代西方学者的重视。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明显地受到斯宾格勒的很大影响。有关斯宾格勒对亨廷顿的影响,参见Robert W. Merry, “Spenglers Ominous Prophecy,” National Interest, January/February 2013, p.20.冷战之后,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认为未来的国际关系将体现为文明之间的竞争与冲突。亨廷顿强调文明的差异是不同民族之间最本质的差异,因为文明关乎着人类最基本的信仰和价值如宗教与伦理规范等,所以最难妥协和改变。
与斯宾格勒同时期的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基本接受了斯宾格勒的东西方文明差异论,但他不接受斯宾格勒的西方文明衰落论。韦伯在深入比较了基督教和儒家思想之后提出了下列著名的观点:基督教(特别是加尔文新教)是理性化的宗教,强调人与神对紧张和对立关系和上帝预选论,使得新教教徒将自己全心全意地奉献给上帝,将勤奋工作看作全心全意地奉献上帝,等待上帝审判和召唤的唯一方式,所以他们努力工作,为上帝改造世界,让世界变得更加理性和完美,这些独特的新教精神催生了现代资本主义。也就是说,新教精神是现代性产生的最重要原因。而儒家思想不能摆脱巫术的影响,没有人与神的紧张和对立关系,强调人与神在同一世界和谐同存,所以儒家思想没有催生出现代资本主义。有关韦伯的理论,见Max Weber, The Protestant Ethics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New York: Norton & Company, 2008; The Religion of China: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London: M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1951。
现代德国哲学史学家雅斯贝尔斯则从另外一个视角来回应斯宾格勒和韦伯。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和目的》一书中写道,人类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在亚洲、近东和欧洲同时提出很相似的哲学观,如中国的孔子、老子、列子,伊朗的佐拉苏斯特拉(Zarathustra),希腊的荷马、巴门尼德、柏拉图等。他们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开始强调人类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相信人类有绝对的自我意识(absoluteness of selfhood)和清晰可见的超验世界(lucidity of transcendence)。他们的宗教都拥有共同的一些重要特征:相信有一个超验的绝对者或主宰者世界,相信自我意识来自绝对者,分有着绝对者的神性(也就是灵魂不灭),并且感受到自我的有限性与绝对者的无限性之间的强烈的张力和冲突。雅斯贝尔斯认为这些中西文明的相通性和相容性表明,中西历史只是在近代才开始分道扬镳,才呈现出巨大分歧。所以他认为中西文明在未来有不少合作的潜能和空间,依靠人类的意志和智慧,中西文明有可能形成一个统一共同体,而不至于陷入无休止的文明大冲突。Karl Jaspers, The Origin and Goal of Histor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9, pp.2-4, 225-251.
这些德国哲人是在德意志民族被卷入现代化的剧变进程及其所带来的社会大动荡之中提出的这些问题,与我们只相距一两百年,与我们所处的时代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些问题不仅没有过时,而且依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现在,也会继续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未来。西方文明与儒家文明有哪些本质上的异同?现代西方文明与西方古典哲学和基督教有怎样的关系?西方古典自由主义与先秦儒家政治是否有相通性和相容性?儒家文明应该如何与西方文明对话和会通才能合作共赢?儒家文明的复兴可以从西方文明借鉴怎样的经验和教训?这些是本书探讨的主要问题。
本书基于雅斯贝尔斯的轴心突破理论,比较儒家文明和西方文明,寻找儒家思想与西方古典哲学之间、先秦儒家政治思想与西方古典自由主义之间的共通性。本书有两个基本论点:第一,虽然中西文明有诸多不同,但是先秦儒家、宋明理学与西方古典哲学都有一个很明显的超验信仰维度。就像超验信仰在西方人建构和维护道德秩序和社会秩序中的重要影响一样,超验信仰对于古代中国人特别是儒家建构和维护内心道德秩序和社会秩序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体现在周公和孔子所强调的“神圣天”对人类社会的干预,也体现在朱熹所强调的天理对人类社会的规范作用。第二,通过比较先秦儒家政治思想(特别是孟子思想)和以洛克和康德为代表的近代西方古典自由主义,认为超验信仰及其衍生出来的道德原则对于先秦儒家政治秩序和近代古典自由主义政治秩序的建构也同样起着关键作用。孟子的仁政论中所强调的天赋予君王对人民的道德责任,与洛克的神性自然法理论中强调人的自然权利有相通性;同样地,孟子所强调的人的“天生善端”和修身,与洛克和晚年康德所强调的基督教伦理对人的自由的约束以及提升人的德性以便实现人的自由也都有相通性。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