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614944
探究北京古都的时空定位和营建变迁,深化了北京中轴线的文化内涵和遗产价值
《千年寻脉:北京古都城市设计研究》以辽金以来的北京城演进过程为时间主线,结合城市遗址状况、考古信息和历史文献记载,借助几何分析等基本手段,照应古代天学和地学的内涵,从中宏观层面依据城址山川格局解读了北京古都的轴线确定、十字定位与山川岳镇构图、城郭设计、轴线山水形态和尺度模数等方面,微观层面论述了元大都城市布局与地貌水形关系,以及在此视角下的明清城市形态的演变问题,都城主要建筑群布局与地貌水形互动规律、相互距离设计和视域方位角设计等问题,深入分析和揭示了“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下的中国古代空间文化和超距离大地测量技术对古都空间设计的影响。
第一章 北京古都的山川定位 1
第一节 北京古都沿革与周边早期聚落 2
第二节 蓟城、辽南京、金中都 19
第三节 大元三都、明清北京 33
第四节 结论与延伸 61
第二章 辽金五京的山川定位 67
第一节 辽上京 68
第二节 辽东京、辽中京 90
第三节 辽西京 111
第四节 结论与延伸 125
第三章 辽金五京与岳镇的方位关系 127
第一节 岳镇与帝都 128
第二节 辽金五京与岳镇的方位关系 146
第三节 辽金五京的相互构图 165
第四节 结论与延伸 178
第四章 元大都中心区布局与中微观地貌特征 181
第一节 城址、南北轴线 182
第二节 中心区布局、东西轴线 191
第三节 天心十字与地貌水形的关系 214
第四节 结论与延伸 231
第五章 元大都与明清北京城的总体布局和尺度模数 233
第一节 城墙与城门的定位 234
第二节 城市尺度与地形模数 254
第三节 明清北京的景山与都城设计 264
第四节 结论与延伸 278
第六章 元大都与明清北京城主要建筑布局与设计 281
第一节 元大都 282
第二节 明清北京城 304
第三节 紫禁城 322
第四节 结论与延伸 334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337
图片来源 344
参考文献 350
致谢 356
中国古代的都城营建,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技术内涵,其中包括识天象、察地理、相水土、测日景、辨方位等对时空定位的认知和操作,是都城以及宫室选址和立基的前提。相关制度至迟在西周时已经施行,如《周礼?天官》开篇便称“惟王建国,辨方正位”。这里的“国”指国都。《吕氏春秋》将之代入确立中心的“择中观”,即以天下之中为都城,都城之中为宫城,宫城之中为宗庙。中心的空间定位之重要,竟与四维四隅构成了“九宫”和“五室”的宇宙图案,如《隋书?宇文恺传》中所称“在天成象,房心为布政之宫;在地成形,景午居正阳之位。观云告月,顺生杀之序;五室九宫,统人神之际”,把天、地、人与国都的关系做了空间图式的象征性比附。这种比附在唐代催生了“五京”之制,并影响了辽金时期的五京建制。
值得深思的是,从中国古代都城的时空定位来看,这种空间图式是否只是一种象征或比附?在古代天学、地学及堪舆之术中,我们可否找到它们与都城营建关系的真凭实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张杰教授,以其精湛的研究成果回答了这个问题。继《中国古代空间文化溯源》一书出版之后,他又与弟子合作完成了《千年寻脉——北京古都城市设计研究》的专著,将前书的概念和范式,进一步运用于北京这座千年古都的时空定位和营建变迁探究。
这本书谋篇高远,意境深邃,范式新颖,视角独特。全文聚焦古都北京的空间定位和营建格局,通过大量古代文献、实测资料和相关数据的分析比较,系统梳理了辽金元都城和明清北京的山水形势、空间肌理、景观轴线及其代际演替;以图文并茂的呈现形式,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探讨了都城基址与岳镇海渎的方位关联,与天象星宿的对位类比,以及与周边地脉水系的借势因应。不但触及了华夏“天人合一”的哲学内涵,而且拓展了古代都城营建和设计匠心的认知领域。从张杰教授这部新著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对古代空间文化和都城设计的研究是跨领域的,包括了天文、地文和人文的综合知识,涉及了古代的礼乐制度、典章器物、堪舆数术、绘画制图等诸多方面,并借用网络开放的卫星地形图和航测数据,对古代都城选址营建与测地、量天、授时的时空概念及相应数据的关系进行逐项验证,得出了中国古代空间文化并非只是附会和象征,而是具有深厚认知基础和实操经验的文化系统,直接影响了古代都城的规画与营建。
如书中认为,中国上古已凭借星辰天象确定都城方位,依据地形水系匹配都城布局,参照山川尺度确定都城体量,对应山川坐向形成都城概念轴线,等等,都来自对古代空间文化之于都城营建和设计的知识体系。正如书中所言,“围绕北京中轴线的内外、左右,存在着一个天人一体的空间结构与体系,只有从这个体系中,我们才有可能全面地认识古都中轴线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我与张杰教授是多年相知相识的学界同道,与一般城市史论著不同,我认为他的著述跳出了着重历时性演变过程的研究范式,更倾力于对共时性疑难问题的批判解析。在缜密论证的真实性追寻中,不乏大胆假设的想象性推演,我对这种学术探索精神深表仰慕和欣赏。
是为序。
常青
壬寅冬月于上海寓所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