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0205437
1.一口气读懂世界哲学经典。本书是一部了解中外哲学的入门书,它几乎涵括中外所有经典哲学理论,将那些深奥的哲学思想通俗化、直白化,即使零哲学基础也能看得懂。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休谟、斯宾诺莎……了解了他们的人生经历与哲学思想,也就对他们的哲学著作有了相应理解。
2.与哲学大师面对面,汲取你所需要的哲学智慧。身处浮躁的世界,哲学能够帮助你看清自我与环境,不被表象所迷惑,避免被他人观点所左右。本书既有老子、孔子、孟子、墨子、董仲舒等中国先贤的哲学智慧,也有卢梭、康德、奥勒留、培根、笛卡尔等西方哲学大师的人生智慧,不管是想要了解哲学,还是积累哲学知识,抑或培养辨伪存真的逻辑思维,本书都是一本不错的哲学读物。另外,本书注释详实,以帮助作者更好理解作品。
3.每个人都需要一场哲学启蒙,提升自己的综合软实力。如果说科学为我们带来知识,哲学则为我们带来智慧。哲学无法让我们变得更富足,却能帮助我们建立完整的思想体系,让我们越活越清醒,并找到生而为人的真谛。
4.装帧精美,版式舒朗,印刷清晰,阅读起来更轻松。本书为精装珍藏版,整体设计大气而经典,排版舒朗,适合阅读、收藏、馈赠亲友等。
哲学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遇到哲学、用到哲学,只是有无察觉罢了。懂得一些哲学原理,对我们的生活会有一定益处与启迪。《365天读哲学》是一本了解中外哲学理论的入门书,它几乎包含了中外所有经典哲学理论。其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中国哲学主要包含儒家、道家、法家、佛家等根植于中国人精神与文化的重要哲学理论与思想,能够让读者了解中国哲学之精华。西方哲学主要包含古希腊罗马哲学、尼采、雅克•卢梭(《忏悔录》)、奥勒留(《沉思录》)、休谟(《人性论》)、康德……以帮助读者了解西方哲学主要理论与哲学大师的主要著作与思想。
中国哲学
阴阳五行的智慧
八卦的奥秘
周易(二则)
制礼作乐的能臣
一代智者的道德修养
必须遵循的准则
《老子》的人生哲学
老子(一则)
万世师表,以德服人
论语(二则)
孝义行天下
《大学》《中庸》里的生存智慧
大学(一则)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
仁政才是保障
孟子(一则)
平民教父的哲思
用爱拯救世界
墨子(二则)
超越贫困的人生
庖丁解牛
学富五车
白马非马,病人非人
事实胜于雄辩
五德终始说与明堂制度
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劝学(节选)
刑过不避大臣
宋人酤酒
秦汉时期的黄老之学
天亦有道
一个儒者的自白
天人三策(节选)
心在天下
淮南子(二则)
模仿大师
真理是在争论中确立的
是神创造了人,还是人创造了神
万物亦有亦无
天人之际是奇才
放浪形骸皆自然
赠秀才入军(其二)
拥有绝对自由的人
咏怀(节选)
口若悬河的郭象
藏在金丹中的长生不老术
众神的传说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佛教的发展
思想界三分天下
人生就如同一树花
神灭论(节选)
多元开放
三千性相都具足于一念之中
玄奘西行求法
“胡言乱语”得衣钵
净在修心
见性成佛
韩愈谏迎佛骨
师说(节选)
柳宗元统合儒释
小石潭记(节选)
理学的天下
先天下之忧而忧
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万物是我的朋友
二程创天理论哲学
圣人当以道心为主
朱熹诗选(两首)
宇宙是吾心,吾心是宇宙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我劝天公重抖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日知录(节选)
最完备的政治
病梅馆记(节选)
睁眼看世界
西方哲学
爱智慧的源头
智者的顿悟
和谐就是一切
灵魂应该是干燥的
论自然(节选)
万物不变都是一
巴门尼德著作(残篇)
让生活快乐起来
心是事物唯一的因
精神上的助产士
不懂哲学的人只能看到影子
最“好”的政治制度
理想国(节选)
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
人的本性在于求知
花园哲学家
是幸福主义,还是享乐主义
论快乐(节选)
芝诺悖论
帝王哲学家
沉思录(节选)
任何存在都是可怀疑的
人生的最高目的
犹太宗教的发展
基督教的开端
创世纪(节选)
天主教哲学教父
忏悔录(节选)
一段被遗忘的时代
修道运动
教皇国的真正建立者
物质也具有思考能力
信仰寻求理解
上帝存在论(节选)
伊斯兰文化及其哲学
伊斯兰教哲学的集大成者
顺应时代发展,大胆革新
上帝是完美的
神学大全(节选)
教皇制的衰落
财产是罪的结果
意大利文艺复兴
君主必须像狐狸一样狡猾
君主论(节选)
真信仰是一种愚痴
最低级的奴隶也能享有自由
知识就是力量
论说文集(节选)
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
戴面具的哲学家
哲学原理(节选)
被骂名包围的哲学家
一个人的世界可以同样精彩
政府论(节选)
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帝国的路线取道西方
信念并非合理的东西
人性论(节选)
政治上的美德
论法的精神(节选)
人生的价值由自己决定
社会契约论(节选)
诚实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最大的幸福原则
世纪的精神生活
现实的就是合理的
所谓的时间无非是一种幻觉
国家是一个理性的存在
人是能够认识客观世界的
宗教的本质(节选)
理想社会应该没有战争
为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悲观是一种有用的解毒剂
生存的痛苦与虚无(节选)
神的道路高过人的道路
以一柄铁锤进行哲学思考
尼采的白日梦
我们缺什么(节选)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一过。
——哲学家 苏格拉底
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
——哲学家 冯友兰
哲学之职分有二:一显真,二明善。科学之职分亦有二:一求真,二利用。研求真知,此哲学与科学之所同;而一则显真以明善,一则研真以利用,为两者之所异。科学供人以达到目的之途术,哲学则示人以应有何目标,而阐明生活之归趋。
——哲学家 张岱年
不懂哲学的人只能看到影子
画在沙子上的三角形可以抹去,可是,三角形的观念,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留存下来。——柏拉图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他的母亲是雅典立法者梭伦的后裔。他原姓阿里斯托克勒,因自幼身体强壮,胸宽肩阔,取了“柏拉图”一名,在希腊语中,“柏拉图”就是“宽阔”的意思。
柏拉图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起初,他打算继承家族传统而从政,但后来情况发生变化:在与斯巴达的战争中,雅典民主制失利,随即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柏拉图对现存的政体完全失望,于是开始周游意大利、西西里岛、埃及、昔勒尼等地以寻求知识,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
在40岁时,他结束旅行返回了雅典,并在雅典城外西北郊的圣城阿卡德谟创立了一所学园—阿卡德谟学园。据说,柏拉图特别重视数学,在学园门口立了块碑:“不懂几何者不准入内。”学园因此培养出了许多知识分子,其中最杰出的是亚里士多德。
作为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柏拉图的哲学体系博大精深,主要学说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部分:一是乌托邦,最早的乌托邦出现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二是理念论,用来解决各种问题的;三是灵魂不死论;四是宇宙起源论;五是他的知识观。
由此可以看出,柏拉图是从巴门尼德的学说中,汲取了永恒和万物不变的思想,后来又从赫拉克利特那里学到了世间没有什么是不变的观点。他将这两种思想合在一起,得出了自己的结论:知识来自理智,而非感官。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念论:
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
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
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形式”其实就是那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人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大自然比起鲜明的理性世界来说,是黑暗而单调的。不懂哲学的人能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外部事物。
但是另一方面,柏拉图把太阳比作正义和真理,强调人们所看到的阳光只是太阳的“形式”,而不是实质;正如真正的哲学道理、正义一样,是只可见其外在表现,而其实质是描述不出来的。
才思敏捷、研究广泛的柏拉图,在阿卡德谟学园执教40年,直至逝世。他一生著述颇丰,有《理想国》《苏格拉底的申辩》《巴门尼德》《智者》等对话体著作留于世。
最“好”的政治制度
《理想国》是柏拉图最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这篇对话由三部分组成。在第一部分中他提到一个理想国,也就是最早的乌托邦;第二部分讨论哲学家的定义,因为他认为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第三部分中主要讨论各种体制的利弊。这里他先假设出有这么一个美好的国家,然后再去讨论它身上哪些美属于正义。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描绘了乌托邦的大致轮廓。
他认为这个理想国中应该有三种人:普通公民、士兵、卫国者。卫国者的人数要比另外两种少得多,但是只有他们有政治权力。其他两种人中特别优秀的孩子可以得到提拔,卫国者中非常差的人可以被降级。
柏拉图主要讨论了卫国者这一阶级,他从教育、经济、宗教等各个方面考虑了如何才能使卫国者更好地为国家服务。无论哪个方面,他都提出了许多建议。
第一个方面便是教育。柏拉图认为教育主要是培养人的品质,既要勇敢,又要有礼。青年们被允许接触的音乐和书籍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就连给孩子讲故事也只能讲官方规定的故事。
在经济方面,柏拉图主张实行共产主义,每一名卫国者只有一处小房子和简单的食物,没有其余个人财产。人们之间没有贫富之分。这一切都是为了理想国中的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个阶级。甚至,柏拉图认为朋友之间也要实现共产主义,包括妻子、孩子。他认为男女是平等的,女孩也应该接受同样的教育,并且同样能成为优秀的卫国者,也同样可能成为优秀的战士。
神学方面,理想国中政府制造出来的神话都是为了蒙骗公民。柏拉图说过,撒谎是政府的特权。比如他们用抽签的迷信方式安排婚姻,欺骗公民。柏拉图希望有一些神话能蒙蔽欺骗所有人,包括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这些思想后来影响到了哲学,出现了万物不变和无物不变的争论。这便是柏拉图笔下正义的根源。可见,这样的国家是僵硬的,没有生气的,它会在城邦之战中取得胜利,但不会在科学和艺术上取得成就。
在理想国里,柏拉图寄托着创造者的理想。什么是“理想”呢?它不同于对吃喝方面的欲望,并且与个人以及现状没有关系。可以说,理想就是理论上的、与现状没有关系的一种愿望,而且这种愿望不是个人的,而是希望大家共有的。比如人人有饭吃,人人待人友善,等等。
每个人的想法都是存在差异的,存在差异就会产生矛盾。解决这种矛盾,轻则由个人根据感情决定;严重的则发动战争解决。科学的事情可以用事实说话,但是伦理上的事情则不可能,只能化身为最原始的争论。
柏拉图认为自己能证明国家是好的,但是有一些民主主义者认为国家是坏的,还有一些人认为,你觉得它是好的它就是好的,你觉得它是坏的它就是坏的。但是在当时,大家都相信柏拉图的观点。人们常常习惯于用统一的标准来代替真理,可惜这是错误的。
对于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认为很糟糕。他反对柏拉图将家庭取消、大家一起过集体主义生活的主张。柏拉图觉得让孩子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父母,便会像对待父母那样对待任何人,反之父母也一样。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共同的爱便是共同的忽视,对每一个人都好,其实便是对每一个人都不好。
柏拉图的理想国并不是今天人们普遍认为的只是一个幻想,它的许多规章制度是经过斯巴达验证过的。当时殖民地非常自由,柏拉图及其追随者要是想去西班牙沿海地区建立起一个理想国是完全可行的,可惜他并没有这样做,这也导致这种政治实验最终变得彻底不可能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