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20163533
本选集共分为五个篇章,分别为季候、故乡、生灵、逸趣、独语,涵盖了鲍尔吉•原野四十余年散文创作的全部主题。本着“乘美以游心”的审美初衷,鲍尔吉·原野的散文注重书写个人心灵、大地天空、自然万物;忠实于个人内心、点滴生活、人世百态。
阅读鲍尔吉•原野的散文,我们仿若走进一座“秘密花园”。这里盛放着散落到人间的星子、天使、生灵,他们虽不完美,但都是宇宙万物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他们的存在是世界丰富性、灵动性、繁复性的证明。当我们步履匆匆走出这座花园时,总是会意犹未尽、不断回头,还想再次进入。因为这里也有我们每一个人的位置,站于其位我们仿佛获得了一种魔力,能感受万物、理解万物。
导读
季候
春分
谷雨
惊蛰
立春
清明
立夏
小满
秋分
立冬
大寒
早春
四月
仲夏
故乡
古拉日松阿的歌声
胡四台的道路泥土芳香
我们为什么热爱自己的故乡?
一辈子生活在白云底下
草垛里藏着一望无际的草原
星子缀满天空
大地吹过锦缎的风
风滚草
没被见到的花朵
没有年纪的小河
蜜色黄昏
大雁幸福
流水似的走马
马群在傍晚飞翔
牛比草原更远
斯琴的狗和格日勒的狗打架
意旦扎布与布尔古德
歌唱
萨如拉
我认识的猎人日薄西山
送行的队伍
生灵
白马寺的鸽子
甘丹寺的燕子
虫子澄澈
沉默的种子
豆芽
雏菊的披肩
琥珀对松树的记忆
和梨花一起白头
矢车菊的花冠是飞鸟的空巢
像蒲公英一样远走他乡
樱桃花在枝头想念樱桃
高粱与石榴
雷击木
蜜的秘密
屋顶的夜
夜空栽满闪电的树林
夜里的花朵
雨滴耐心地穿过深秋
云的事
车站的月亮
河流日夜向两岸诀别
黄昏无下落
多快的手也抓不到阳光
草木结霜
勃隆克
白银的水罐
沉香
色彩的旋转和燃烧
……
鲍尔吉·原野,蒙古族,当代著名散文家。与歌唱家腾格尔、画家朝戈并称为中国文艺界的“草原三剑客”。从1995年的第一本散文集《善良是一棵矮树》始,至今已经创作两千余篇散文。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百花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等殊荣见证了其创作的历程和实绩。
在20世纪90年代初,鲍尔吉·原野与苇岸、钟鸣、胡晓梦、元元等人的散文创作被称为“新生代散文”,为当时枯寂已久的散文界增添了鲜明的一抹亮色。本着“乘美以游心”的审美初衷,鲍尔吉·原野的散文注重书写个人心灵、大地天空、自然万物;忠实于个人内心、点滴生活、人世百态。他曾在文章中引用罗马尼亚钢琴大师艾涅斯库的话“我用毕生的劳动和思考,才明白朴素在演奏中的伟大的意义”,而他自己的散文创作正是不断思考、追求并践行如何朴素地表达人世间的真、善、美。
作家席慕蓉曾坦言“当我第一次读到鲍尔吉·原野的作品之时,心和手都在抖,并且同时觉得满足又觉得忧伤”,“作为他的读者,我认为,我所有的触动与震撼,应该不只是因为我是蒙古人而已,还因为,我是一个人——一个怀着热切的渴望而不自知的茫然的生命,终于从鲍尔吉·原野的文字里得到引领,找到方向”。席慕蓉:《生命旷野》,《原野上的原野》,武汉出版社,2012年版,第5页。席慕蓉女士表达出了读者们的共同心声。阅读鲍尔吉·原野的散文,我们仿若走进一座“秘密花园”。这里盛放着散落到人间的星子、天使、生灵,他们虽不完美,但都是宇宙万物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他们的存在是世界丰富性、灵动性、繁复性的证明。当我们步履匆匆走出这座花园时,总是会意犹未尽、不断回头,还想再次进入。因为这里也有我们每一个人的位置,站于其位我们仿佛获得了一种魔力,能感受万物、理解万物。能看懂天空的情绪、浪花的微笑、云朵的心事、雨水的穿越、闪电的回眸……这些都吸引我们不断地反复阅读原野的散文,从中,我们将看到“现实”的千百种姿态,收获人生的千百种美好。
本选集共分为五个篇章,分别为季候、故乡、生灵、逸趣、独语,涵盖了鲍尔吉·原野四十余年散文创作的全部主题。在季候篇中,鲍尔吉·原野从四时节气中感悟自然况味,他对时令的感受细致入微到一只蚂蚁、一颗松果、一片叶子,更不用说天空、大地、清风与云朵,这组文章会使读者读后对四季有新的认知,获得一种新生的喜悦。在故乡篇中,从《古拉日松阿的歌声》这一篇开始,鲍尔吉·原野的故乡——蒙古草原在心中苏醒,作者带领我们从身与心两个维度回到故乡。在《一辈子生活在白云底下》中,他用彩云般绵软的语言描写一辈子生活在白云底下的草原人:“早上玫瑰色的云,晚上橙金色的云,雨前蓝靛色带腥味的云。他们的一生在云的目光下度过,由小到大,由大到老,最后像云彩一样消失。”在《送行的队伍》中,他以忧伤而严谨的笔调叙写出草原亲人盛装隆重送别探亲的客人,那悲伤的眼神流露出真情的宝贵。小说家马秋芬说:“原野的散文完全挣脱了作文的刻意,他把心匍匐在草原上,使素朴的景致、泥土、野草、牛羊都溢出别样的诗意。转引自舒晋瑜:《鲍尔吉·原野:为世上的美准备足够的眼泪》,《中华读书报》,2018年7月30日。”把心匍匐在草原上,是原野热爱自己故乡的姿态。他多次表达热爱故乡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本分,这原本并不值得夸耀,但偏偏就有人不理解。在生灵篇中,我们将看到广阔天地中的一花一叶、一草一木、一鸟一虫,一股烟火一支沉香,一条河流一片黄昏的别样“人生”。原野为它们赞美、祈祷、歌唱,他要用自己的声音传达出万物的语言,他要用人类的语言表达出万物存在的重要意义。在逸趣篇中,我们将看到一个热爱旅行、音乐、跑步的鲍尔吉·原野,在他品读生活乐趣的过程中,美妙的风景一寸一寸向世人敞开。跑步、音乐、旅行相互交融,建构出一幅活泼灵动的生活图景。在最后的独语篇中,让我们领略到原野犀利中透着善意、批判中透着温暖的真性情。他的幽默、节制、凝练的文风在这一组文章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作为当代华语杰出的自然散文作家、短篇散文之王,鲍尔吉·原野的散文创作首先体现出了文化的深厚性与包容性。身为蒙古族作家,蒙古自然文化和民族文化给予了他丰富的滋养,他将自己对“天”“地”“人”关系的深入思考都融入其散文创作中,倡导人类对自然万物应有的“敬畏心”。这正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失的一种自然信仰。这里之所以将这种“敬畏心”称之为一种“自然信仰”,是因为在现代意识支配下,人们常常简化、概化,甚至曲解“敬畏心”的含义。其实,我们应该在天人合一的思想语义下理解这种人对自然的天然敬畏:这是一种平等相依前提下的尊重心理,是人对大自然包容奉献给予一切的感恩心理,更是人自身的一种谦卑心理,包含着人与自然永远和谐相处的期冀。其次,鲍尔吉·原野散文的语言在挖掘汉语语言的象形力、聚合力、表意力等方面都具有其独特性。作家张晓风曾总结说:“鲍尔吉·原野是一个好的散文家,而好的散文家是敏于观察、敏于剖析且敏于文字的(这三个‘敏于’说来好像稀松平常,不过,要同时兼得,恐怕在一百个作者中也难遇其一)。”张晓风:《序》,《原野上的原野》,武汉出版社,2012年版,第4页。“敏于文字”的鲍尔吉·原野,其在汉语语言使用的广泛度、丰富性、灵活度、充盈感上都长于一般的散文创作者。我想这也是楼肇明先生曾经评价其散文“鲍尔吉·原野的一些优秀篇章,放在中国散文金字塔的塔尖上也无愧色”的重要原因。
……
鲍尔吉•原野的散文是关于爱、关于诚实、关于感动的书写,这些是时代、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它们永不褪色。读鲍尔吉•原野读得久了,你会对生活与世界拥有更多的耐心、信心,热情、深情。也会在漫步时,不经意地抬头看天上云朵散步、看林间树叶舞蹈。掩卷而思,原野就像一位憨态可掬的长者,将自己的感受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他的孩子们,语重心长,郑重其事,又温暖可人。
——韩文淑
春分分开了土和树,它们从一样的燥白的树木和泥土中分离出两种色彩。杨树的白里透出了青,玉石那种青,树身比冬季光滑。土地露出新鲜的黄颜色。雪化之后的泥土黝黑,只比煤的黑色浅一些。
春分分开了水和冰。冰冻坚牢的河面由岩石般的黑色变为乳酪白。远看像落满了雪花。河冰将化未化之际,表层漂一层气泡,这是冰层变白的缘由。这样的河很好看哎,河两岸即将返青的牛毛似的黄草中间,横置一条白冰的大河,仿佛上天单独给河面降落了一条雪。近看,结满白色气泡的河冰上面浮一层水。冰被水泡化了,至少泡酥了,变得千疮百孔。
春分分开了青草和枯草。草嘛,望过去还是一片枯黄。但感觉到黄里藏着什么东西,却说不出它是什么东西。譬如:草变厚了?(不对)。草色由冬日的白金转为褐黄(它原来在白金中就包含着褐黄)。草站起来了?(是吗?)。草向四外扩张(想象)。草地望过去仍然一片枯黄,但暗藏生机。“生机”这种东西可感受但无法描述。说一个人是一个活人并不仅仅因为他会眨眼、会走路、会咽唾沫。他脸与身上贯注一种东西,报纸叫活力、中医叫一气周流,草也如此。草的活力见诸色彩,草在草里秘密贮藏了一些绿意。此绿让草叶蓬张变厚。远处看不到,走近了,瞪着草看一分钟,就看出它在胳肢窝里、裤衩下面和脚脖子周围挂着绿。承认吧,抵赖不了啦,草在偷偷变绿,只是人类视觉迟钝,分辨不清它每天的变化。这种变化要用数学模型解析,眼睛看草,草草而已。春分时节,草由单薄枯干的白金色转为卡其色(新疆南部和巴基斯坦土屋的颜色),后来卡其色里渗入深黄,继之接近浅棕色,这时草的下半身已偷换上绿裤,尔后变为第三帝国军服的橄榄绿。绿草尖长到最高处时,新草褪去了白金色、卡其色与棕色的过时的布衫,转为嫩绿。此时,草的数量显少,但株株鲜明。每一株草手握可爱的尖戟,草尖旋转着卷成针尖,而它身下的叶子舒展。
春分分开了鸟儿和北风。吹了一个冬天的北风累得趴在冰上喘息,被南风吹走。压在石头下面的虫卵已经孵化成虫,大摇大摆地走在地面。天上的云彩改变了航向,在南风里朝北飘浮。麻雀从草丛弹向树梢,仿佛变成了蚂蚱。站在枝头的喜鹊检测树枝的弹性,大尾巴朝下压,仿佛从洋井汲水。北风解除了对天空的封锁,鸟儿排队飞过。天空有了鸟群才有春意,天空不开花,不长绿叶,鸟群才是它花园的花朵。我在蒲河大道行走,五六米前的路面如爆炸一样升起一片麻雀,它们的碎片落在路旁的松树上。我再看松树,上面没有麻雀,枝叶间挂满圆嘟嘟的松塔。我不相信麻雀一瞬间变为松塔,如能变,它们早就变了。我往松树边上走,一步步趋近,“扑”,一多半“松塔”飞上天,到其他松树上冒充松塔。每当鸟群从视野里飞过,我总觉得这是一个幻想,说不清这是鸟的幻想还是我的幻想。好像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但发生了。鸟们像树叶从眼前飘过,几秒钟离开了视域。不是一只鸟,而是七八只鸟一起飞行,它们必定去完成一件人间所没有的更有意思的事。它们排成队从人的头顶掠过,大地上的事情不值得珍惜。
春分分开了石块和虫子。昨天有一只瓢虫落在北窗台上,北方叫它花大姐。它在窗台麻纹的水泥上嗫嚅行走,甲壳比釉面还要光洁。花大姐橙色的脊背点着几个点,仿佛它是一个骰子,因为有人赌博才来到这里。赌什么呢?赌今年的雨水旺吗?赌飞过的鸟群是单数还是双数?也是昨天,南面露台护栏固定件松了,我把它取下来。这个形如铸铁的固定件竟是塑料的,它下面是一窝瓢虫。我头一回看到成窝的瓢虫,甲壳上各自的点数不一样。我没数,盖上固定件免得它们着凉。我估计它们背上的点由一点、两点、三点到五六点,是排行,便于虫妈清点。
春天于此日分开大地和天空,让绿的绿、蓝的蓝。分开河水与岸,让静的静、动的动。冰雪彻底消融,春天分开了绿叶与花朵。
谷雨的耕地仍然沉寂着,一群驮满灰尘的羊越过耕地。羊早就想来耕地里游逛,长满青苗的耕地是它的宴席。羊只是远远看着没来过。谷雨时节的田野还没播种,没青苗也没有草,虽然空旷无物但比秋天多出生机。羊把羊粪蛋拉到耕地里,去啃水渠边刚刚返青的嫩草。
春天的耕地没洗过、没涮过,但像洗过涮过叠过,平平展展、干净新鲜。跟远处的山比,耕地好像去皮的桃子的肉,一抹沙瓤的黄。谷雨的大地如盼孩子一般等待种子进入自己的怀抱。大地紧紧攥着这些小小的种子,把它攥出芽,变成绿苗生长。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