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0202658
1.一口气读完世界文学经典。该书内容涵盖古今,贯通中西,可谓是一部读文学的经典文存,分为诗词佳作、散文精粹、小说名作、戏剧经典四大部分,收录作品皆为流传极广、脍炙人口的文学名作,且范围极广,时间跨度大,风格多样。不管是休闲消遣,还是想要了解文学经典,培养文学修养,抑或陶冶心灵,本书都是不错的选择。
2.名家、名作、翔实注释 解题,实现无障碍阅读。本书所选作品皆是中外文学经典,有《老子》《诗经》、唐诗宋词这些耳熟能详的中国文学精粹,也有《瓦尔登湖》《神曲》《小王子》这些人所熟知的外国文学名著。所选作者皆为文学大咖,如梁晓声、季羡林、林语堂、朱自强、王国维、丰子恺……
3.装帧精美,版式舒朗,印刷清晰,阅读起来更轻松。本书为精装珍藏版,整体设计经典大气,排版舒朗,适合阅读、收藏、馈赠亲友等。
4.不容错过的365天读经典系列:本系列包含《365天读历史》《365天读哲学》《365天读文学》等,编委会成员参考大量文献,以严谨、严格的态度解读历史、文学、哲学,力求为读者呈上一场丰富而精彩的文化盛宴,让读者领略真实的历史、美好的文学、启迪心灵的哲学,以获得对生活有益的智慧与思考。
中外文学璀璨如星海,经典著作更是数不胜数,就算是人之一生,也很难将世上所有好书看完读尽。而每一部好的文学作品都有其精华之处,被无数读者认可、传阅、思考。《365天读文学》精心挑选中外经典文学之精华部分,不仅可以感受不同文学作品的魅力与思想,还可以提高文化修养。该书内容分为四大块: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涉及操守、修养、勤学、交友、爱情、亲情等众多方面,所选作品皆是中外流传于世的优秀文化。每天读一篇,让生活多一点文学与诗意,让人生多一点启迪与感悟。
散文
老子(节选)
逍遥游(节选)
庖丁解牛
论语(节选)
孟子(节选)
大学(节选)
《墨子》二则
《中庸》一则
《礼记》二则
《礼记》大同篇
《荀子》三则
劝学(节选)
《孙子兵法》二则
《淮南子》二则
菜根谭(节选)
引婴投江
刻舟求剑
谏逐客书(节选)
宋人酤酒
郑人买履
宫之奇谏假道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
过秦论(节选)
项羽本纪(节选)
报任安书(节选)
淮阴侯列传(节选)
《后汉书》四则
前出师表(节选)
诫子书
《三国志》三则
文赋(节选)
陈情表(节选)
桃花源记(节选)
归去来兮辞(节选)
五柳先生传
兰亭集序(节选)
《文心雕龙》三则
《颜氏家训》二则
滕王阁序(节选)
谏太宗十思疏(节选)
杂说(节选)
师说(节选)
小石潭记
陋室铭
阿房宫赋(节选)
《贞观政要》一则
岳阳楼记(节选)
前赤壁赋
石钟山记(节选)
六国论(节选)
游褒禅山记(节选)
读孟尝君传
爱莲说
资治通鉴(节选)
醉翁亭记
伶官传序(节选)
梦溪笔谈(节选)
《小窗幽记》六则
幽梦影(节选)
《围炉夜话》三则
卖柑者言
项脊轩记(节选)
黄生借书说
登泰山记(节选)
病梅馆记
曾国藩家书(节选)
《人间词话》三则
《人间词话》一则
少年中国说(节选)
湖心泛月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秋夜
影的告别
春
匆匆
荷塘月色(节选)
背影(节选)
故乡的野菜
故都的秋(节选)
人生的乐趣
父亲的玳瑁
龙山梦痕序
山阴道上
与妻书
海燕
谈生命(节选)
翡冷翠山居闲话(节选)
哭摩(节选)
洪水与猛兽
可爱的中国(节选)
青年与人生
送女婿赴美留学赠言
有不为斋解
谈吃
母亲养蜗牛
打橘子
落花生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一)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二)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三)
夏虫之什(节选)
途中
艺术家之功夫
书房的窗子(节选)
神曲(节选)
瓦尔登湖(节选)
我的信念(节选)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
致教会的一封信(节选)
宽容(节选)
美德书(节选)
贝多芬的遗嘱(节选)
诗辞
关雎
击鼓
黍离
风雨
子矜
鹿鸣
采薇
橘颂
渔父
接舆歌
白头吟
有所思
上邪
长歌行
行行重行行
赠秀才入军(其二)
短歌行
短歌行
胡笳十八拍(其一)
挽歌(其一)
归园田居(其一)
杂诗(其一)
拟咏怀
西洲曲
终南别业
少年行(其一)
滕王阁诗
二十四诗品(节选)
行路难(其一)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菩萨蛮
代悲白头翁
春江花月夜
人日寄杜二拾遗
古从军行
赠卫八处士
新安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梦李白(其二)
枫桥夜泊
雁门太守行
放言五首(其三)
对酒五首(其三)
离思五首(其四)
西塞山怀古
贫女
望江南二首
天道
菩萨蛮
临江仙
定风波
雨霖铃
苏幕遮
蝶恋花
浪淘沙近
玉楼春
满江红
水龙吟
贺新郎
临江仙
观书有感
过零丁洋
论诗三十首(其四)
天净沙•秋
沉醉东风
观书
桃花庵歌
临江仙
竹石
己亥杂诗(其一)
临江仙
狱中题壁
满江红
送别
蝶恋花
自题小像
惯于长夜过春时
题三义塔
沁园春•雪
卜算子•咏梅
繁星(节选)
春水(节选)
死水
红烛
囚歌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
再别康桥
雨巷
放歌(节选)
酒神狄俄尼索斯之歌
良心(节选)
真理
愿望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神圣死亡的低语
啊,我的船长!(节选)
当你年老时
开始
园丁集(节选)
沙与沫(节选)
论爱(节选)
礼物
小说
祝福(节选)
边城(节选)
边城(节选)
月下小景(节选)
呼兰河传(节选)
城南旧事(节选)
为奴隶的母亲(节选)
差不多先生传
我这一辈子(节选)
小时了了
陈太丘与友期
管宁割席
老人与海(节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节选)
小王子(节选)
格列佛游记(节选)
鲁滨孙漂流记(节选)
简•爱(节选)
(节选)
爱的教育(节选)
戏剧
茶馆(节选)
哈姆雷特(节选)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
文学就是把生活中不敢做、做不到的事情在作品里面做到了。
——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莫言
文学来源于现实,虽然主人公看起来都是虚构的人物,但他们都是现实的艺术折射,阅读文学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体验,让我们知道人生的多样性,当我们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那些被称为经典的文学,可以教会我们在类似的情境里该如何抉择。文学经典之所以是经典,除了讲述的动人故事,倡导的崇高价值,展现的高超艺术外,作品里还蕴含着更多能够超越时间的价值和智慧。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 罗翔
文学是干吗用的呢?就是给我们提气,当你特别沮丧的时候,它给你提气,当你已经美好时,它再给你送上一朵鲜花。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中国诗词大会》嘉宾评委 康震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作家 三毛
母亲养蜗牛
梁晓声
母亲是住惯了大杂院的。
大杂院自有大杂院的温馨。邻里处得好,仿佛一个大家庭。故母亲初住在北京我这里时,被寂寞所囿的情形简直令我感到凄楚。单位只有一幢宿舍楼,大部分职工是中青年,当然不是母亲聊天的对象。由于年龄、经历、所关注事物之不同,除了工作方面的话题,甚至也不是我的聊天对象。我是早已习惯了寂寞的人,视清静为一天的好运气,一种特殊享受。而且我也早已习惯了自己和自己诉说,习惯了心灵的独白。那最佳方式便是写作。稿债多多,默默地落笔自语,成了我无法改变的生活定律了。
我们住的这幢楼,大多数日子,几乎是一幢空楼。白天是,晚上仿佛也是。人们在更多的时候不属于家,而属于摄制组。于是母亲几乎便是一位被“软禁”的老人了……
为了排遣母亲的寂寞,我向北影借了一只鹦鹉。就是电影《红楼梦》中黛玉养在“潇湘馆”的那一只。一个时期内,它成了母亲的伴友,常与母亲对望着,听母亲诉说不休。偶尔发一声叫,或嘎唔一阵,似乎就是“对话”了。但它有“工作”,是“明星”,不久又被“请”去拍电影了。母亲便又陷入寂寞和孤独的苦闷之中……
幸而住在我们楼上的人家“雪中送炭”,赠予母亲几只小蜗牛。并传授饲养方法,交代注意事项。那几个小东西,只有小指甲的一半儿那么大,呈粉红色,半透明,隐约可见内中居住着不轻易外出的胎儿似的小生命。其壳看上去极薄极脆,似乎不小心用指头一碰,便会碎了。
母亲非常喜欢它们,视若宝贝,将它们安置在一个漂亮的装过茶叶的铁盒儿里,还预先垫了潮湿的细沙。有了那么几个小生命,母亲似乎又有了需精心照料和养育的儿女了。七十多岁的老太太,仿佛又变成一位责任感很强的年轻的母亲。她要经常将那小铁盒儿放在窗台上,盒盖儿敞开一半,使那些小东西能够晒晒太阳。并且,要很久很久地守着,看着,怕它们爬到盒子外边,爬丢了。就好比一位母亲守在床边儿,看着婴儿在床上爬,满面洋溢母爱,一步不敢离开。唯恐一转身之际,婴儿会摔在地下似的。连雨天,母亲担心那些小生命着凉,就将茶叶盒儿放在温水中,使沙子能被温水焐暖些。它们爱吃的是白菜心儿、苦瓜、冬瓜之类,母亲便将这些蔬菜最好的部分,细细剁了,撒在盒儿内。一次不能撒多。多了,它们吃不完,腐烂在盒儿内,则必会影响“环境卫生”,有损它们健康。它们是些很胆怯的小生命,盒子微微一动,立即缩回壳里。它们又是些天生的“居士”,更多的时候,足不出“户”,深钻在沙子里,如同专执一念打算成仙得道之人,早已将红尘看破,排除一切凡间滋扰,“猫”在深山古洞内苦苦修行。它们又是那么的羞涩,宛如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名门闺秀。正应了那句话,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偶尔潜出“闺阁”,总是缓移“莲步”,像提防好色之徒,攀墙缘树偷窥芳容玉貌似的。觉得安全,则便与它们的“总角之好”在小小的“后花园”比肩而行。或一对对,隐于一隅,用细微微的触角互相爱抚、表达亲昵……
母亲日渐一日地对它们有了特殊的感情。那种感情,是与小生命的一种无言的心灵之倾诉和心灵之交流。而那些甘于寂寞,与世无争、与同类无争的小生命,也向母亲奉献了愉悦的观赏的乐趣。有时,我为了讨母亲的欢心,常停止写作,与母亲共同观赏……
八岁的儿子也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开始经常捧着那漂亮的小蜗牛们的“城堡”观赏。那一种观赏的眼神儿,闪烁着希望之光。都是希望之光,但与母亲观赏时的眼神儿,有着质的区别……
“奶奶,它们怎么还不长大啊?”
“快了,不是已经长大一些了吗?”
“奶奶,它们能长多大呀?”
“能长到你的拳头那么大呢!”
“奶奶,你吃过蜗牛吗?”
“吃?……”
“我们同学就吃过,说可好吃了!”
“哦……兴许吧……”
“奶奶,我也要吃蜗牛!我要吃辣味儿蜗牛!我还要喝蜗牛汤!我同学的妈妈说,可有营养了!小孩儿常喝蜗牛汤聪明……”
“这……”
“奶奶,你答应我嘛!”
“它们现在还小哇……”
“我有耐性等它们长大了再吃它们。不,我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以后再吃它们。这样我不就永远可以吃下去了吗?奶奶你说是不是?……”
母亲愕然。
我阻止他:“不许你存这份念头!不许你再跟奶奶说这种话!难道缺你肉吃了吗?馋鬼,你是一头食肉动物哇?”
儿子眨巴眨巴眼睛,受了天大委屈似的,一副要哭的模样,母亲便哄:“好,好,等它们长大了,奶奶一定做了给你吃。”
我说:“不能什么事儿都依他!由我替奶奶保护它们,看谁敢再提要吃它们!”
儿子理直气壮地说:“吃猪肉、羊肉、牛肉可以,吃鸡肉可以,吃烤鸭可以,为什么吃蜗牛就不行?”
我晓之以理:“我们吃的是肉……”
儿子说:“我想吃的也是蜗牛肉呀,我说吃它们的壳了吗?”
我说:“你得明白,人自己养的东西,是舍不得弄死了吃的。这个道理,是尊重生命的道理……”
儿子顶撞我:“你骗小孩儿!你尊重生命了吗?上次别人送给你的蚕茧儿,活着的,还在动呢,你就给用油炸了!奶奶不吃,妈妈不吃,我也不吃,全被你一个人吃了!我看你吃得可香呢!……”
我无言以对。从此,儿子似乎更认为,首先在理论上,有极其充分的、天经地义的、无可辩驳的吃蜗牛的根据了……从此,母亲观看那些小生命的时候,儿子肯定也凑过去观看……先是,儿子问它们为什么还没长大,而母亲肯定地回答——它们分明已经长大了……
后来是,儿子确定地说,它们分明已经长大了。不是长大了些,而是长大了许多,而母亲总是摇头——根本就没长……
然而,不管母亲怎么想,怎么说,也不管儿子怎么想,怎么说,那些小小的生命,的的确确是天天长大着。在母亲的精心饲养下,长得很迅速。壳儿开始变黑了,变硬了。不再是些仿佛不经意地用指头轻轻一碰就易破碎的小东西了,它们的头和它们的柔软的身躯,从它们背着的“房屋”内探出时,也有形有状了,憨态可掬,很有妙趣了。它们的触角,也变粗变长了,俩俩一对儿,在盒之一隅卿卿我我,“耳鬓厮磨”之际,更显得情意缱绻,斯文百种了……
那漂亮的茶叶盒儿,对它们来说未免显得小了。
于是母亲将它们移入另一个盒子里,一个装过饼干的更漂亮的盒子。
“奶奶,它们就是长大了吧?”
“嗯,就是长大了呢……”
“奶奶,它们再长大一倍,就该吃它们了吧?”
“不行。得长到和你拳头一般儿大。你不是说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之后再吃它们吗?”
“奶奶,我不想等到那时候,我只吃一次,尝尝什么味儿就行了……”
母亲默不作答。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