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441398
定格历史,收藏记忆,开创读图时代,观照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和发展。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旧事重温”“私人相簿”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本辑《老照片》中记录了北京正阳门的历史变迁;刊登了华西协合大学蓝天鹤先生珍藏的私人相簿中的多幅老照片;再现了1931年武汉水灾的真实场景,忍不住“长太息以掩涕,哀民生之多艰兮”……
刘 鹏 沧桑正阳门
彭 雄 蓝天鹤先生的私人相册
王家栋 诗梦绕藤花——家父王君华的艺涯与交谊
张聿温 别舒琪
徐义亨 战争年月的童年
许大昕 1931年:武汉水灾掠影
赵晓林 韩复榘焦土抗战剪影
魏春洋 近代烟台社会名流李载之
庞守义 采访台湾艺人凌峰札记
秦苏云 王氏家族——凡人琐事杂忆之三
李东川 父亲的抉择
姜 水 平凡的母亲
何少布 我们家的全家福
谷京城 岳母参加了援藏医疗队
李鸿捷 李子义家族与东吴大学
刘仁波 我与老解放牌货车
孙家骐 拍摄深挖洞的往事
刘 东 安徽采石矶名胜旧影
冯克力 来自阿尔伯·肯恩的启迪
封 面 两宫回銮经过正阳门瓮城(刘鹏)
封 二 山东淄博煤矿主与日本军商代表的合影(云志艺术馆)
封 三 民国时期大学师生的合影(彭雄)
来自阿尔伯·肯恩的启迪
冯克力
《老照片》里刊布过的图文,不知什么时候就会不经意地触动人们的某根神经,而被重温。
这不,近日山东电视台因为要拍摄一集“泰山的国际传播与影响”的专题片,意外地留意到了25年前刊登在《老照片》里由法国摄影师拍摄的几张泰山老照片,并进而关注到主导了该项影像采集活动的阿尔伯·肯恩先生——一百多年前,法国的那位不乏传奇的金融家。
1996年,《老照片》尚在出版筹备中,我从好友、时任岱庙博物馆馆长的刘慧先生处获悉,他们正受法国阿尔伯·肯恩博物馆之邀,在协助解读、整理其馆藏的一宗拍摄于20世纪初年的泰山老照片。于是,经刘慧先生热心引荐,我们辗转联系上了法国的这家博物馆。接下来,其丰富的馆藏在很大程度上纾解了《老照片》草创之初的燃眉之急。因其馆藏中还有不少早期的彩色照片(彩色玻璃反转片照相术1904年由法国的吕米埃兄弟发明,几年以后就为阿尔伯·肯恩的摄影团队所采用),一段时间里,《老照片》的封二、封三和中插,几乎都被肯恩博物馆提供的彩色照片所占据。这些最早出现的中国彩色照片,直令《老照片》的读者们眼界大开。
然而,在这过程中,更深刻地影响和触动我们的,还是阿尔伯·肯恩先生的非凡事业和他高瞻远瞩的人文诉求。出身于牲畜买卖之家的肯恩,经不懈努力靠自学进修成为法国金融界巨子后,预感到伴随着全球工业化的浪潮世界各国文化的多样性正在不可避免地变迁和消失,遂斥资创办了一个基金会,资助精心挑选的大学毕业生们去周游世界,从人种、民俗、风物、建筑以及宗教等不同角度采集各种文明的遗存。肯恩告诫他们“在众多的和迅速变化的事实面前,要绝对留神慎用太草率的词句”,应“睁开自己的双眼”去观察,去体悟。他把这一浩繁的工程,定义为“建立地球档案”的努力。后来,积年所得的这8万多张照片和15万米长的纪录影片,以其极富人类学眼光的采集,成为了法国上塞纳河省阿尔伯·肯恩博物馆的镇馆之藏,并造福后人。
谈到自己所追求的理念,阿尔伯·肯恩说道:“人的尊严并不属于任何集团或个人,人的尊严是整个社会所关注的,把一群人的制度加于另一群人,事实已指出其缺陷和不足,是不安全和不公平的。”正是他的这番宣示与表白,让我们隐约理解了其百多年前矢志于影像采集的深意所在。
回头想想,当年创办中的《老照片》得与阿尔伯·肯恩不期而遇,实在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幸运。
“共和国60年60本书”入选评语这样评价《老照片》:
“十余年来,不断出版的《老照片》以朴素而温情的独特方式定格历史,使我们得以在过去朦胧的霞光中,重新认识和反思切身的社会生活。”
著名艺术家、作家陈丹青则说:
《老照片》“已成为全体国民的私人照相簿,人人都会在其中找到既属于亲属、又属于国家的记忆。这是一份持续遗失而遭贬值的记忆,《老照片》使之不断扩展、传递,默默增值,有如找回了家族的遗物。它因此超越了摄影,如它征集的文字,超越文章,是人在目睹照片之际的喃喃自语,是当一切皆尽消陨,濒于失忆,于是有迟到的告白。”
著名历史学者傅国涌在“为《老照片》一百辑”所写的《收集照片便是收集世界》中说道:
“穿过岁月幸存下来的老照片,远不仅仅是满足人的怀旧的需要,更多的是人的尊严与权利被重新肯定,由此可以体悟《老照片》不是茶余饭后的闲话,而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在正视人的命运,是以记忆反抗遗忘之举。”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