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3205421
宋末元初名儒金履祥注释《四书》名作,别开生面,辨伪勘误,摆脱众说,独出异见,传承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体现南宋末年的理学研究面貌,在训诂、义理上均独树一帜。在经学研究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参考价值。此书对研究北山四先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大学疏义 论语集注考证 孟子集注考证》内容需与《四书章句集注》配合阅读,是对《大学》《论语》《孟子》这四书中三书的词义训诂、文章义理之说明。金履祥研究《中庸》之著作,业已失传,这三部书作为金氏《四书》之学的沧海遗珠,弥足珍贵。在继承程、朱之学的基础上,注释精炼扼要,多有独到的发挥。
宋金仁山先生大學疏義
論語集注考證卷之一前
序説
論語集注考證卷之一
學而
爲政
論語集注考證卷之二
八佾
里仁
論語集注考證卷之三
公冶長
雍也
論語集注考證卷之四
述而
泰伯
論語集注考證卷之五
子罕
鄉黨
論語集注考證卷之六
先進
顏淵
論語集注考證卷之七
子路
憲問
論語集注考證卷之八
衛靈公
季氏
論語集注考證卷之九
陽貨
微子
論語集注考證卷之十
子張
堯曰
孟子集注考證卷之一前
序説
孟子集注考證卷之一
梁惠王上梁惠王下
孟子集注考證卷之二
公孫丑上公孫丑下
孟子集注考證卷之三滕文公上
滕文公下
孟子集注考證卷之四離婁上
離婁下
孟子集注考證卷之五萬章上
萬章下
孟子集注考證卷之六告子上
告子下
孟子集注考證卷之七盡心上
盡心下
金履祥乃宋元之際金華儒學北山四先生之一。朱子之學通過黃榦傳何基,再傳王柏、金履祥、許謙,是爲朱子嫡脉。全祖望云:「勉齋之傳,得金華而益昌。説者謂北山絶似和靖,魯齋絶似上蔡,而金文安公尤爲明體達用之儒,浙學之中興也。」(《宋元學案》卷八十二《北山四先生學案》)
金履祥理學思想宗朱,爲學則以朱爲主而雜有浙東學術之氣味,「凡天文、地形、禮樂、田乘、兵謀、陰陽、律曆之書,靡不畢究」(《宋元學案》卷八十二《北山四先生學案》),其著述亦夥,於《尚書》《禮記》等經皆有註解,於史編有《通鑒前編》,於集則選有《濂洛風雅》。
金履祥關於《四書》之作,包括《大學疏義》《中庸表註》《論語集註考證》《孟子集註考證》,然《中庸表註》早佚,其他三種今存。其今存之本,最早者皆爲雍正間金律刻《率祖堂叢書》本;其後清廷編《四庫全書》、胡鳳丹編刻《金華叢書》,所據皆金律刻本。
本編即爲金履祥《宋金仁山先生大學疏義》《論語集註考證》《孟子集註考證》三書之整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