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8163031
《了凡四训》与《曾国藩家书》并称“一书一训”,曾得曾国藩、胡适、稻盛和夫极力推崇。作者看重《了凡四训》中“命自我立,福自我求”“心作良田耕不尽,善为至宝用无穷”等优秀传统文化,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重新整理、出版此书,从个人、家庭、社会的角度劝导人们向真、向善,知命、改命。书中讲述了愚者认命,庸者拼命,智者改命的智慧学,以达到帮助读者积极向善,找寻幸福,成就自我的目的。
本书为李新异老师对《了凡四训》的译解。《了凡四训》是明朝的袁了凡先生写给儿子的四封家书,主题思想就是告诉人们,命运不但是可以改变的,还是可以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上的。作者结合了凡先生的生平和家书内容对《了凡四训》重新整理,通过解读《了凡四训》,
帮助国人了解中国古人对命运的探索和研究,进而在人心、工作、生活与传统文化之间架设新的桥梁,使得人的心灵真正臻于美好,使得社会更加和谐。
- 立命之学
何不读书
准确的预测
栖霞山中
行善才能彻底改变命运
反观内省,自我检讨
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第一次发愿行善事报答祖先
短命与长寿、贫穷与富贵没有分别
身、口、意合一
改名“袁了凡”
命运开始改变
第二次发愿行善事求生子
第三次发愿行善事求中进士
善在不同的境界有不同的体现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
- 改过之法
至诚合天,福之将至
改过者第一要发羞耻心
一念定乾坤
改过应发大勇猛心,说到做到
以慈悲心对待众生
如何忍辱
过有千端,惟心所造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小人远君子,拒闻正信
- 积善之方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救人如救己
杨自惩为吏
不可滥杀无辜
持续的善心
出至诚心
维护他人名节
善必有报
公正的刑部官员
赤诚之心
支立之父行善
如何分辨真善与假善
怎样分辨端直
行善不为私
何为是非
对恶行不可放纵
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布施不在钱多少
为善在于心
为善而心不著善
念念均有记载
从最难处着手行动
十种善行之与人为善
十种善行之爱敬存心
十种善行之劝人为善
十种善行之救人危急
十种善行之兴建大利
十种善行之舍财作福
十种善行之觉悟真理
十种善行之敬重尊长
十种善行之爱惜物命
- 谦德之效
满招损,谦受益
结语
第一篇 立命之学
何不读书
原文
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后余在慈云寺,遇一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余敬礼之。语余曰:“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进学,何不读书?”
余告以故,并叩老者姓氏里居。
曰:“吾姓孔,云南人也。得邵子皇极数正传,数该传汝。”
我童年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要我放弃考取功名的想法,改学医术,她说:“学医可以赚钱养活自己,也可以救济别人。把一门手艺学好并且扬名立万,也是你父亲的夙愿。”
后来我在慈云寺碰到了一位老人,相貌魁梧,长须飘逸,看起来仙风道骨。我就很恭敬地向他行礼问安。这位老人对我说:“你是官场中人,明年去参加考试,就可以考取秀才,为何不读书呢?”
我就把母亲叫我放弃考科举而学医的原因告诉他,并且请问老人的姓名,是哪里人,家住何处。
老人回答我说:“我姓孔,是云南人,我得到宋朝邵康节先生所精通的《皇极数正传》的真传。照注定的命数来讲,我应该把《皇极数正数》传给你。”
邵康节是宋朝最著名的易学应用大师邵雍的字号,其生于公元1011年,卒于1077年,跟宋朝宰相王安石是同时代的杰出人物。邵康节一生著述甚丰,主要著作有《皇极经世》《梅花易数》等。其在易学应用中主张“以一心观万心,一身观万身,一物观万物,一世观万世。” 他发展的预测方法以声音、方位、时间、动静、地理、天时、人事、动植物等自然界或者人类社会中一切可以感知的事物的不同表象,作为天人合一信息传输的媒介,从而观察出天、地、人之间事物发展的必然联系。其著述的《皇极数正传》,在《四库全书》里有完整记载,据说能推算出个人、国家、世界的运程。
原文
余引之归,告母。
母曰:“善待之。”
试其数,纤悉皆验。余遂起读书之念,谋之表兄沈称,言:“郁海谷先生,在沈友夫家开馆,我送汝寄学甚便。”
余遂礼郁为师。
因此,我就领了这位孔先生到我家,并将他所说的情形告诉了母亲。
母亲要我好好招待他。
孔先生既然这么精通命数的道理,我们就试着请他替我推算一下,看他所说的究竟准不准确。
结果,孔先生所推算的,就算是很小的事情,都非常准确,使我跟母亲感到非常惊讶!
既然孔先生推算我明年就可以考取功名,我就又动了读书的念头。就找我的表哥沈称商量,表哥说:“我的好朋友郁海谷先生在沈友夫家里开学馆,收学生读书。我可以送你去他那里寄宿读书,非常方便。”
于是我便拜了郁海谷先生为师。
准确的预测
原文
孔为余起数:县考童生,当十四名;府考七十一名,提学考第九名。明年赴考,三处名数皆合。复为卜终身休咎,言:某年考第几名,某年当补廪,某年当贡,贡后某年,当选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即宜告归。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当终于正寝,惜无子。余备录而谨记之。
孔先生替我起皇极数,推算我命里的运程。
他说:“你明年去考秀才,县考应该考第十四名,府考应该考第七十一名,提学考第九名。”
到了第二年,三次考试,我考的名次都和孔先生所推算的完全相符。
于是我又请孔先生替我推算终身的吉凶祸福。
他说:“某一年考取第几名,某一年应当补廪生(廪生:秀才中的一个级别),某一年应当做贡生(贡生:秀才中最高的级别),等到贡生出贡后,在某一年,应当选为四川省的一个县长,在任三年半后,便该辞职回家乡。到了五十三岁那年八月十四日的丑时,就应该寿终正寝,可惜你命中无子。”
这些话我都一一地记录下来,并牢记在心。
原文
自此以后,凡遇考校,其名数先后,皆不出孔公所悬定者。独算余食廪米九十一石五斗当出贡;及食米七十余石,屠宗师即批准补贡,余窃疑之。后果为署印杨公所驳,直至丁卯年,殷秋溟宗师见余场中备卷,叹曰:“五策,即五篇奏议也,岂可使博洽淹贯之儒,老于窗下乎!”遂依县申文准贡,连前食米计之,实九十一石五斗也。余因此益信进退有命,迟速有时,澹然无求矣。
从此以后,凡是碰到科举考试,所考名次先后,都与孔先生所预测的结果完全一致。唯独算我做廪生时,要领到九十一石五斗的时候才能出贡。哪里知道我吃到七十一石米的时候,学台屠宗师(学台: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厅长)就批准我补了贡生。我私下就怀疑孔先生所推算的有些不灵了。
后来出贡之事果然被另外一位代理的学台杨宗师驳回。直到丁卯年(公元1927年),殷秋溟宗师看见我在考场中的“试卷备份”,替我可惜,并且感叹道:“这个考生写的这五篇策论文,竟写得如同呈给皇帝的奏折一样有条不紊。像这样有大学问的读书人,我们怎么可以让他埋没到老呢?”
于是,他就吩咐县官到他那里替我办理申请手续,补了我的贡生。加上之前所吃的七十一石,补足后恰好总计是九十一石五斗。
经过一番反复波折,最后还是符合了孔先生的预测。我就更相信一个人在功名上的成功与失败,都是命中注定的。而走运的迟或早,都是定数。正因如此,我也就把一切功名利禄都看淡了,不去过分追求。
传统文化中,算命等术数方法的应用,实际上给人讲了一个宿命的问题。知其性,立其命,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这个“命”跟宿命论的“命”还是有区别的。宿命论主要讲定数,人被命运所拘。而孔子讲“五十而知天命”,这里既讲了宿命论的“命”,更道出天道使命的安排不可违背,“知天命”也是讲性命。
五行金、木、水、火、土各有不同的特性,因为其性不同,所以其命运状态也不同,其改变命运的方式与状态也不同。按照五行命理来讲,人大致可以分为强、弱、均衡三种,每种又分为强、弱、均衡三种,一共是九种状态。可以说不知其五行强弱之性,就不知其命,由此可知,人与人之间立命的状态其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中国传统术数告诉人们:人出生后受到出生的年、月、日、时这四个时间转盘中五行相生相克运行的影响,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环境中将会出现一些预定的事情,人的一生就像拍好的电影一样在播放。
要改变人一生的命运只有两种方法:一是行善积德,注重道德修养;另外一种是不断行恶,这种行恶包括了行为与思想两个方面,最终会导致人的一生朝坏的方向急剧发展。《了凡四训》在后面不断强调了这个观点。
其实这种宿命论对于社会而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很大,很容易使人的思想变得消极,助长人的私心,使人不愿意为社会、为大众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很容易让人为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找到借口。宿命论的基点并不好,局限性很大,因而儒、释、道三家思想,其实都是主张冲破宿命论观点的。
本篇所讲述的如何“立命”,其实就是从宿命到如何改变命运的观念转化。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就是告诉人们怎样知性、立命,由修身、齐家到如何改变命运,到止于至善的觉行圆满。所以《了凡四训》通篇讲了很多佛家思想,但仔细品读,就会明白贯穿全书始终的其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精神,来源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经》《孝经》《道德经》等。
当一个人对于自身能力与客观事实的认知不充分,在各种指引下发展过后,往往容易把“命运”当作是必然的,感叹“这就是命”。而当他开始觉悟与清醒的时候,在心理层面上,潜意识的引导也在发生改变,他个人的所谓的定数也开始被打破,他的生命轨迹也就变得不同了,从而改变了他的命运。
世间小道多有给人算卦、算命、看风水、画符、念咒等术数。其实这些东西本身并非源出于小道,但为什么说它是小道呢?就是因为很多人只是利用这些术数行骗取钱财之实,达到其为私、为己的目的,非但没有让人明其背后的真源大义,也没有以达到引人向善和改变命运的目的,对未来的解读反而让人陷入了或悲观、或狂喜或偏执的状态当中,对自身和社会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所以说它是小道。
而这些术数从根源上讲,其实也是出自以《易经》为首的中华优秀传统经典,易学有象、数、义、理四德之分,其中核心的指导思想便是“天人合一”,而术数的手段也是为了探究人与世间万物和天道自然的联系而存在的,这才是行大道。
栖霞山中
原文
贡入燕都,留京一年,终日静坐,不阅文字。己巳归,游南雍,未入监,先访云谷会禅师于栖霞山中,对坐一室,凡三昼夜不瞑目。
我由于当选了“贡生”而得以进入京城,并在京城住了一年。一天到晚,独自静坐不动,也不去过多地阅读与思考,保持内心的清净。
到了己巳年(公元1569年),在去南京的国家大学以前,我先到栖霞山去拜见云谷禅师,他是一位得道的高僧。
我同禅师一起坐在一间禅房里,不眠不寐地坐了三天三夜。
“燕都”指京城,“南雍”指南京。“监”是指当时的国家大学太子监。“云谷”是大师的号,他的法名叫作“法会”,所以当地人称他“会禅师”,这是对他的尊称。云谷禅师是当时佛门的一代高僧。
原文
云谷问曰:“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只为妄念相缠耳。汝坐三日,不见起一妄念,何也?”
云谷禅师就问我:“一个凡人之所以不能够成为圣人,是因为妄念、妄想太多,心中不断地想来想去,定不下来。而你能与我一起静坐三天,我却不曾看见你起一个妄念,这是什么缘故呢?”
其实,袁了凡具有极高的悟性,因为知道了宿命中一切都有安排,平时就注意不胡思乱想,保持内心的清净。因此才能做到在静坐中不动一念,这般定力于修行悟道而言是极好的天资。宿命论积极一面的体现就是使人不起妄念,不作非分之想,不胡思乱想。《大学》里讲:“知止而后有定。” 因为能够知晓怎么停止自己的妄念,所以人马上就能够定下来,这也是一个规律。
不动一点妄念,不但一个普通人难以做到,即便是一个修行很多年的人要做到都非常难。“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师所译的《成唯识论》中提出“转八识以成四智”,又讲道:“诸烦恼生,必由痴故。” 说明人就是要完全察觉到自己的思想、习气与观念对其行为的影响,并且能够放下以上一切,放空自己,才能“转识成智”,而袁了凡做到了不被后天观念与思想影响自己的内心,就是“不修道已在道中”的体现。
原文
余曰:“吾为孔先生算定,荣辱生死,皆有定数,即要妄想,亦无可妄想。”
云谷笑曰:“我待汝是豪杰,原来只是凡夫。”
我说:“我的命被孔先生算定了,何时生,何时死,何时飞黄腾达,何时失意,都有个定数,没有办法改变。就是要胡思乱想得到什么好处,也是白想,所以就干脆什么都不想,心里也就没有什么妄念了。”
云谷禅师笑道:“我本来认为你是一个了不得的豪杰,哪里知道,你原来只是一个庸庸碌碌的凡夫俗子。”
禅师看到袁了凡能达到这种很了不起的状态,但禅师也同时看到袁了凡仅仅满足于知命而已,仅仅是因知命而绝妄念而已,并没有去领悟人生的真谛,并没有去修身立命,跳出五行与三界对生命的羁绊。
所以禅师为了激励袁了凡,就故意用凡夫懒汉做比较,说他们也能做到无欲无求,也是一种知天命的状态,与你有什么不同呢?从而启发袁了凡去学佛、修行、向善。按照袁了凡当时的状态看,是一种无欲无求、无贪念妄想的状态。而普通凡夫是达不到三天不倒、眼睛不闭、心静常恒的状态的。
现在,学习传统文化的人越来越多,但真正做到知天命从而放下妄念的人却很少,能达到三天不动一个妄念的人几乎没有,因为世俗的习气对人的影响太大,《论语》里也讲道:“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原文
问其故,曰:“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汝二十年来,被他算定,不曾转动一毫,岂非是凡夫。”
我听了之后不明白云谷禅师为什么这样说,便问他此话何解。
云谷禅师说道:“一个平常人,很难做到没有胡思乱想的念头。既然有这样一颗一刻不停的妄心在,那就必然会被阴阳气数束缚了。既被阴阳气数束缚,怎么可能没有定数呢?虽说定数一定有,但是只有平常人才会被这种定数所束缚住。若是一个极善的人,命运之定数就束缚不住他了。而极恶的人,命运之定数也束缚不住他。”
“你二十年来的命都被孔先生算定了,不曾把命运之定数改变一分一毫,你难道不是凡夫吗?”
云谷禅师先从极善的角度来引导袁了凡。因为极善的人,他的心地非常善良,又做了很多极善的事,做大善事的力量,就可以帮助他改变后天的命运,将贫苦短命变成富贵长寿。而极恶的人,尽管他本来命中注定要享福,但是他经常做大恶事,这大恶事的力量,就可以使福变成祸,把富贵长寿变为贫贱短命。修行就是从正面和积极的角度引导生命去改变命运,而善举也是不拘于大小之分的,而且不同境界对善的理解也完全不一样,正如古语“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所言。而修行的真正目的就是到最后跳出善恶,达到觉行圆满、智慧圆满。《了凡四训》后面两篇就在描述这种不局限自我境界的状态。
如我在前言中所说的,真正影响人命运的两种因素就是善与恶。从中国传统文化的阴阳思想来看,善恶正是一体的两面。
善与道德能形成人的福报,从而能把人不好的因素转化成好的因素,体现的既得利益也是好的;恶与损人利己能形成人的恶报,从而把好的因素转化成不好的因素,体现的既得利益也是不好的。因果由此循环!
善行所形成的果报包括一切在人间的幸福、快乐、高兴、高官厚禄、多子多福、儿女孝顺、夫妻和睦、工作顺利、生意发达、称心如意等;传统文化讲的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都是正能量的体现。
恶行所形成的果报包括一切在人间的痛苦、辛苦、忧愁、疾病、残缺、家庭不睦、儿女不孝、事事不顺、夫妻离婚、工作劳苦、生活艰难等。我们讲的负能量,形成负面潜意识的能量导致了人所得到的所有恶报。
《成唯识论》亦提到:“有情众生,由四根本烦恼,轮回生死,不能出离。” 传统旧观念认为,人的命运就是依据其生生世世的善与恶而安排来生的果报,善恶的种子与习气、观念如果不放下、不改正,会导致生生世世的轮回。什么时候改变,就什么时候去掉,从而结束这个因果的轮回。
而这种观念也有积极的一面,善恶之间的转化正是给人一个不断行善、维护社会道德的好机会。一个人如果希望获得好的生活与果报,就应该努力去维护社会好的道德与风气。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反复讲到的一个道理:“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有很多人问我关于法家的“人性本恶论”如何解释,我认为法家“人性本恶论”与西方的“原罪论”是异曲同工,其根本目的依然是维护、提升人类道德准线。法家从律法上对人性恶的行为作出裁决处罚,从而维护道德与公平,但也会陷入治行不治心的误区。因为法家思想是“法不诛心”的,只管行为,不管思想。要避免复蹈前辙,就必须加以教化,恩威并施,让人明白法是底线,其上还有道德。《圣经》中的“原罪论”思想是以敦促人行善、传播爱来远离邪恶为目的的,不是为了倡导人性之恶,而恰恰是为了维护人类道德的准线。
从更广的角度来说,袁了凡开始修行也是注定的事情。在他二十年的命运中,走的完全是人的正常运程,被定数所束缚,他也因此对算定的命运产生执着心,无奈于这种命运的安排。而当他见到云谷禅师之前,命运其实已经开始改变了,云谷禅师在那时恰好起到“破茧化蝶”的作用。
原文
余问曰:“然则数可逃乎?”
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诗书所称,的为明训。我教典中说:‘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夫妄语乃释迦大戒,诸佛菩萨,岂诳语欺人?”
我问云谷禅师道:“照您说来,命数是可以跳脱出来的吗?”
禅师说:“命运当然是可以由自己去创造的,幸福也可以由自己追求得到。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如果是造恶,就自然折福损寿。自己不断修善,一心替别人、替集体、替社会着想,就自然能得到幸福。诗书中所说的积德行善,都是非常好的教育人、培养人的方法。
“佛经里说:‘一个人如果想潜心修行,这种行为本身就具有极大的福分。那么当他想转变成求富贵时,就能得到富贵,想转变成求儿女时就能得到儿女,想转变成求长寿时就能得到长寿。’
“只要努力行善、处处为他人着想,命运就一定会发生改变。说谎是佛家的大戒,所以这绝对不是我乱说假话、欺骗人的。”
《金刚经》是佛教的三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中提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其中世尊更有偈言道:“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指出外求就是走邪路。佛法是反对任何形式的外求的,认为人的一切问题都是人的执念而造成的,心有执念,就是人被后天观念所影响,迷失了先天本性。众生由于在千百亿劫的轮回中,形成了很多的观念与恶习,人的外求之心很难转变,所以佛菩萨通过一些外在手段引导人走入学佛修行之路,也是一种方便,但最终必须要放弃一切外求之心。
富贵、儿女、长寿都是人在人世间最执着的东西,“福分”其实就是行善修德得来的“正能量”(姑且用本词指代)。如理如法的求,其实就是把人修行得到的能量的一部分转化成了美好的愿望。由于这种能量是其吃苦、行善、积德修来的,所以希望能转化成人想要在世间求得的东西。一个人若没有这个能量,也是证悟不了佛果的。
行善才能彻底改变命运
原文
余进曰:“孟子言:‘求则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义可以力求;功名富贵,如何求得?”
我听了以后,心里还是不明白,又进一步问道:“孟子曾说:‘凡是你想要去做到的事情,就一定可以做得到。’这是说我心里认为可以做得到的事情,能力所及的事情。若不是我可以做得到的事情,不是我能决定得了的事情,怎么能一定求得到呢?譬如说行仁义道德,那是我能够决定得了的事情。我立志要做一个有仁义道德的人,自然我就会努力成为一个有仁义道德的人。但是,功名富贵不是我想得就能得到的,需要外在条件成熟,别人肯帮助我,我才可以得到。倘若别人不肯帮助我,我就没法得到。那么,我要怎样才可以求到功名富贵呢?”
原文
云谷曰:“孟子之言不错,汝自错解耳。汝不见六祖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云谷禅师说:“孟子的话不错,但是你的理解错了。六祖慧能说:‘各种福田,都在每个人的心里面;只要向内心里去寻找,没有感受不到的。’而人过分追求功名与富贵时,会变得贪得无厌、不择手段、损人利己,甚至泯灭良心。那一定会把命里本来应有的福分加速消耗、转化掉,同时也会把人思想中仅有的仁义道德观念完全摧毁掉,那岂不是内外双失吗?所以,乱求、贪得无厌是毫无益处的。”
其实一切修行的方法,均是要向自己的内心去求、去找。向自己的内心去求就是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观念,不断反省自己言行的对与错。眼睛不去看别人的问题,时刻观察自己的内心与思想善恶,由内心发出想要修行,想要向善的愿望。正如佛家所讲的“佛在心中”,儒家所讲的“反求诸己”,就是这个道理。
人的眼睛始终是向外看的,所以依世俗的习惯,眼睛里看到的都是别人的问题。凡夫俗子一定认为自己是最善良、最好的人,一切问题都是别人不好。人的眼睛向外,眼睛与心又是完全对应联系在一起,所以人的心、人的思想也均是习惯性地向外看与观察。人能把别人的问题观察得细致入微,却始终看不到自己的问题,更不愿意在问题与矛盾中反观、内视自己内心的变化。修行就是要不断反观、反省自己的内心,检讨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所以心外无法,也没有福田可寻。
我们会看到一个人的命运总是遵循这样一个循环的模式:“心生念,念造命,命制运,运成人,人主事,事牵心。”在这个循环模式中,最关键的就是人内心的第一念,也相当于我们常常提到的“初心”。这一念也就影响了一个人后面的命运。有人想要行善,其言行也渐渐向善;有人说要修行,他会发勇猛心,努力修成。而在修行的过程中,动一丝外求之心,便有可能走向歧途。一念之差,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让循环又回到了事事缠绕、牵扯人心的“事牵心”这一环。比如有人想求富贵,但富贵一定是与其起心动念及所作所为有密切的因果关系的。
一个人如果能真正做到始终向自己内心去寻找问题,那就不只是想要在思想中做个仁义道德的人了。因为人的行为是由思想所主导的,思想中认定做个有仁义道德的人是好事情,就一定能够做到。除此之外,身外的功名富贵,也会伴随而来,所以叫做内外双得。
换句话说,把主导思想真正放在修身养性以及行善之上,那一切幸福、金钱等,也会随之而来。所以,一个人若不能检讨反省自己,而只是盲目地到处去追求功名富贵,能不能得到呢?自己毫无把握。这就符合了孟子所说“求之有道,得之有命” 这句话了。所以,可以通过求神拜佛得到的东西,是因为你命中有,你无需求神拜佛也能得到。命中没有,你也是求不到的。
中国人常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传统观念中更有因果报应这一说法,如《三世因果经》中佛说因果偈云:“富贵皆由命,前世各修因;有人受持者,世世富禄深。”但《了凡四训》所讲的内容,就是要告诉人们,在命运注定的情况下,怎样通过行善积德、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原文
因问:“孔公算汝终身若何?”
余以实告。
云谷禅师接着问我说:“孔先生算你终身的命运如何?”
我就把孔先生算我某年考得怎么样、某年当什么官、什么时候死,都详详细细地告诉了
(宋)邵雍.皇极经世[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冯映云.《中华文化经典读本》之九《论语》[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
冯映云.中华文化经典读本之七《大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
(唐)玄奘译.成唯识论校释——中国佛教典籍选刊[M].北京:中华书局,1998.
(唐)玄奘译.成唯识论[M].北京:中华书局,1998.
赖永海.金刚经·心经(佛教十三经)[M].陈秋平,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
赖永海.金刚经·心经(佛教十三经)[M].陈秋平,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