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8074355
究竟何谓真正的“好茶”?这是本书探讨的核心问题。作为圈内人士和茶叶专家,作者认为,历史悠久不是好茶的标准,工业化的精细生产也不是,真正的一泡好茶,讲究的是“地道的品质”和“道地的风味”。作者态度鲜明且珍贵:尊重自然,做实在的好茶,带领大家喝真正的好茶。
中国茶的传统在哪里?传统一定是加分的吗?
正宗的西湖龙井究竟是什么滋味?武夷岩茶为何宣传蛇?
人有“人设”茶有“茶设”,花果香的“茶设”容易吗?
铁观音也有浓香、沉香、清香?喝岩茶,到底喝的是什么?
做茶的认为文化虚,研究文化的不懂茶?
…… ……
全书以“岁时四季”为经,以“茶山访茶”为纬,从雨水后的川茶蒙顶黄芽、春分的洞庭碧螺春和西湖龙井,一直讲到寒露后的桂花乌龙和安溪铁观音,以至立冬后的冻顶乌龙,访茶、制茶、品茶、评茶,作者一个个山场跑下来,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各主要茶区。除了具备一线行走的“实践性”,本书同时厘清了不少习以为常的错误观念如“明前茶一定好吗”“普洱越陈越香吗”,具有鲜明的“知识性”;作者常年浸润茶圈,解析茶生产消费的同时,对行业乱象也不乏自己的观点,有趣有料,爱深责切;文中也穿插了不少历史掌故和轶闻趣事,言必有据,谨严周到,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中华茶文化的源远流长。
岁时有茶山,四季有茶务。诸般闲茶事,人间好时节。希望借着节气为线索,通过实际的生产和相关的文献,来探讨何谓“好茶”,让喝茶这件事,能健康地、活泼泼地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序
零壹 立春
零贰 雨水
01 蒙顶黄芽:川茶的传统在哪里?
零叁 惊蛰
零肆 春分
02 洞庭碧螺春:花果香的“茶设”容易吗?
03 西湖龙井:盛名久负的尴尬
零伍 清明
04 顾渚紫笋:茶圣的眼光有多毒?
05 福建白茶:宋徽宗也不知道这个味儿
06 福建白茶:我很年轻,又如何?
零陆 谷雨
07 安徽绿茶:明前、雨前,到底哪个好?
08 六安瓜片:贾母不吃,但是皇帝爱啊
09 祁门红茶:一百年前,就属它最香
10 永春佛手:怎能怪我随波逐流
11 凤凰单丛:成也香水,败也香水
零柒 立夏
12 安溪乌龙茶:那些被迫隐姓埋名的茶树品种
13 武夷岩茶:古人怎么划分武夷茶的山场?
14 武夷岩茶:喝岩茶,到底喝的是什么?
15 正山小种:正宗的小种茶什么味道?
零捌 小满
16 玫瑰红茶:到底是熏花,还是窨花?
零玖 芒种
17 大树普洱:皇上喝的居然不是老茶?
18 东方美人:一场甜蜜的乌龙事件
19 台湾高山茶:怎么越来越像绿茶了?
壹拾 夏至
拾壹 小暑
20 蜜桃乌龙:果味茶还真是绕不开香精?
拾贰 大暑
拾叁 立秋
21 茉莉花茶:就是茶坏了,才拿去窨花?
拾肆 处暑
拾伍 白露
22 桂、皖黑茶:这些茶为什么都一个味道?
拾陆 秋分
拾柒 寒露
23 桂花乌龙:越香的花,越会骗人
24 安溪铁观音:勤劳,反而适得其反?
拾捌 霜降
拾玖 立冬
25 冻顶乌龙:困在岛内的世界名茶
廿 小雪
廿壹 大雪
廿贰 冬至
廿叁 小寒
廿肆 大寒
参考文献
茶贴士索引
后记
地大物博之中国,风土各异之山川,雨雾湿润之气候,如何生长出一杯好茶? 陈重穆一个个山场跑下来,看天观茶琢磨工艺,行思之间,有了“茶山记”。茶之历史演变至今,中国茶的“传统”,他说:刚刚开始。这种发现,知而后识,何止洞见。
——李鸿谷,《三联生活周刊》主编
从《岁时茶山记》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茶的热爱。书中虽然以各地的名茶为目,实则涉及茶史、茶叶加工及产业等诸多领域。作者以科研的态度与方法探究茶行业的发展,对现状有所反思、针砭,值得一读。
——张正竹,原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教授
作者曾经带领茶团队支援我在北大举办的“闲事与雅器”展览,在相处的过程中,他们做事的认真态度让我由衷佩服。这本书便如其人,看出作者对待茶文化的研究细致深刻,眼光独到,以二十四节气来介绍茶的文化及特性,探索茶的初衷,从人文及历史演变和生活接轨,让人收获颇丰。
——麦溥泰,收藏家、香港泰华古轩主人
许多人在讲茶的时候,往往喜欢与传统沾边。特别是从茶叶销售的角度来看,只要讲到“传统”两个字,消费者就特别买账。“传统”这两个字,它代表的不再是古板、老气,而是新的商业契机。但是,茶真的有传统吗?或者说,什么算是中国茶的“传统”呢?
现在人写诗,谈起律诗、绝句,一定推崇唐代,唐代是公认的近体诗的传统;填词,也一定推崇宋代,宋代是公认的词的传统。所谓传统,往往是后代再也无人能超越,或者至少是非常难以超越的,才有资格被称为传统。但是,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有传统呢?如果我们从历史的长河中来看茶,从诸多文献里来严谨地梳理茶史,会发现一个当代人应该正视的事实——中国茶的“传统”似乎还没有到来。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在茶叶历史的大半时期,都是绿茶一家独大。当代划分的“六大茶类”,至少到清末甚至民国才开始渐渐成形。而如今一泡好茶所带给我们的高峰体验,绝非绿茶这一单一茶类所能囊括。撇开绿茶这一历史最悠久的茶类不谈,许多制茶工艺的信史还很短。换句话说,许多茶还很年轻,未来有很多上升空间。实际上,茶叶历史的发展也是人类制茶工艺不断精进的过程。
我们看古代许多显赫一时的名茶,例如北苑贡茶、松萝茶、罗岕茶等,在当时被认为是工艺特别超前、品饮感受特别好的茶,现在在哪里呢?还有当年的味道吗?或者即使它们还有当年的味道,那样的味道放到市场上还具备足够的竞争力吗?根据我们的走访与部分工艺的恢复和试制,这些都是要打上问号的。
其次,在工艺之外,一泡好茶的天花板取决于其生长环境。过去,受限于交通水平,许多深山老林的好山场并未真正开发。像老牌名茶如四川的蒙山茶,安徽的祁门茶、松萝茶,浙江的顾渚紫笋、西湖龙井,福建的北苑贡茶、武夷茶等,其得以扬名,除了一定的山场基底与制茶工艺水平之外,都有着水陆交通便利的优势。如今,我们走访许多新兴茶区,有的近一二十年才成名,有的开发没几年,还没成名,有的甚至刚刚才开始开发。它们的制茶历史可能很短,甚至制茶工艺还有待优化,但其山场环境的水平却很高,甚至超越绝大部分传统茶区。我相信,这些新兴茶区未来的前景十分可期。当然,有些产区已经成名,如云南的刮风寨、薄荷塘一类。在云南之外,华夏大地之上,好山场还有很多,它们正在一点一点地被发掘。这些茶区所出产的茶树鲜叶,只要配合以得当的工艺,便可以撑高中国茶的天花板。在这天花板被撑高之前,我们又怎么可以轻易断言中国茶的传统已经到来了呢?
再次,还有一个容易被人忽略却十分重要的因素,它限制着茶叶历史曾经的发展,那就是国家的政策。在中国古代很长的历史时期内,茶税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收入,要拿它贴补国库、充盈军费,茶叶用来赏赐少数民族,撑起具有战略性质的茶马贸易。大航海之后也有很长的时间,政府要拿茶叶换外汇,振兴中华。因为这样的重要性,茶叶经常是官办专卖,统购统销,或至少是税收严明的。直到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形势改变,茶叶在国家财政中不再占据从前那样重要的地位,政策的管制变得相对宽松,茶叶才真正有了独立的地位。而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老百姓对于好茶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并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在这样的形势之下,部分真正高品质的茶叶开始抬头,并一点点塑造、丰富着中国茶的传统。
总而言之,我们认为,中国茶的发展还一直处在上升阶段,谁也不知道真正的高峰什么时候会到来。若是要谈起真正的“传统”,应该是高峰过去之后,人们去回顾那段无法超越的历史,才能有所总结的。即使是要对过往有所梳理,总结现有的“传统”,那也必须要在茶的品质有所保证的前提下讲才有意义。如果脱离了高品质的内核,所有回顾历史所宣称的“传统”,大多是经不起推敲的。与其说是传统,倒不如说是“古旧”“原始”,相对更贴切一些。
……得益于现代交通的发达与当代茶类的丰富,做茶成了一件一年四季都可以做的事了,并不是只局限在春、秋两季。这在古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一个人一年之内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各个茶叶主产区,特别是在农忙的时节不耽误工作,在不同的地方、不一样的海拔高度做不同的茶类,或者做窨制茶,搭配不同季节各地的特产香花、水果来窨制。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怎么可能做到呢?可如今,我们就有这样的机会,一年四季在不同的茶山上工作。也正因此,才有了这本《岁时茶山记》。
而之所以选取二十四节气的时序,是有感于人们对于自然的远离。如今我们大多住在钢筋混凝土的高楼大厦里,有空调、暖气、除湿机、加湿器等各种设备,只要我们愿意,可以一辈子双脚不沾泥土,一辈子生活在自己想要的温度湿度里。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下,传统的年节可以照过,一年十二个月也有和农历相仿佛的排序,而流行数千年的二十四节气却似乎只剩下符号了……
但是,二十四节气绝不仅仅是符号。它不是放在故纸堆里的研究,而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的生活方式。它反映了自然的律动、四季的关节,乃至天地变化之几微。它属于,也将永远属于那些不愿意远离苍穹与大地、不愿意疏离春风和秋月的活泼泼的生活。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岁时有茶山,四季有茶务。诸般闲茶事,人间好时节。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