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1328221
住宅物语
这是建筑师与居住者共同创造的住宅物语
日本人气建筑师用居住者的真实回访阐释何为个性化设计
房子,是人生的器皿;时间,让房子变成家
林中图书馆、厅中庭院、恰到好处的别致、心之归处、
住所承载着人生、连接三代人的家、第二客厅与猫同乐、
传承生活、往返两地、山丘上的白色方舟。
十座房子承载了十户人家的生活,书中除了介绍设计理念外,
作者还亲自拜访了各个住户并对他们进行了采访。通过记录每位住户的感想及生活方式、拍摄日常生活照片、附加设计理念解说及住宅俯瞰图等,展现住宅的魅力所在。
京都美学考
日本染色大师,以美学之眼探究构筑千年古都的传统设计
320张图片,典藏古都风情,走入有着千年底蕴的美学殿堂
聚焦构筑古都风情的13种空间细节,窥见自然、人文淬炼而成的京都魅力
玄关、障子、窗、引手、钉隐、栏间……存在于建筑细节的设计巧思
门、围墙、围篱、屋顶……表达自我主张、区别他人的建筑外观
路地、辻子、小径、桥……聚集人们的奇妙空间,让人不知不觉走入其中
原来,这些生活结晶才是京都俯拾皆是的千年遗产
住宅物语
本书分为十章,详细讲述了十所住宅的设计、生活故事。全书从第三人的视角出发,以参观、采访、交谈的形式书写正文内容,剖析设计师在设计房屋时的理念,以及业主对于某些设计要求背后的理由。全书以真实而亲和的语言向室内设计从业人员传递何为个性化的设计、如何满足居住者的多元需求。10个案例从房屋的外观、庭院的一草一木、家中厨房、沙发等细节进行解说,附有多幅富有生活情趣和烟火气的照片,还配有设计师亲笔绘制的俯瞰图、平面图和截面图。
京都美学考
日本染织史家吉冈幸雄,在本书中以深厚的美学素养细数存在于京都的建筑,探究建筑与美学元素的根源,记录面临消失危机的美丽日本传统风景。全书分为两个篇章,章讲述京都的住宅与生活设计,如玄关、窗、坪庭等;第二章讲述京都的街景与建筑设计,如门、塀、垣、屋顶、小径等。全书收录超过320张专业摄影照片,并附有京都美学散步地图,读者可从摄影师喜多章所拍摄的珍贵照片中,窥见留存在京都建筑中的怀旧风景与装点京都街道的日本传统设计
住宅物语
1 林中图书馆
位于大鹰之森的住宅 8
2 住所承载着人生
位于神木本町的住宅 26
3 厅中庭院
位于武藏野的住宅 46
4 恰到好处的别致
位于深泽的住宅 64
5 心之归处
位于辻堂的住宅 86
6 连接三代人的家
位于辻堂的住宅(续) 100
7 第二客厅,与猫同乐
位于吉祥寺南町的住宅 124
8 传承生活
位于梶原的住宅 144
9 往返两地
位于叶山一色及野尻湖的住宅 166
10 山丘上的白色方舟
位于山手町的住宅 198
京都美学考
住宅物语
前言
初入建筑设计行业时,每当项目完成我们都非常欣喜。将房子交给住户前,为了记录设计作品的原样,包括自己钟意的细节(各处收纳)、金属类装饰、照明等,总是会请摄影师拍摄“空房子”的照片。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光景真是令人怀念。当时,摄影主要采用胶片,费时又费力,容错率低,为了拍摄出既包含整体布局又凸显空间设计理念的照片,我们总是严格选片,从早上拍到夜晚。如今,再次思考自己当初究竟为何拼命想要用照片记录“空房子”时,我们发现,当时热衷于用照片记录尚无烟火气息、家具及日用品的房子,并非出于对房子本身的兴趣,而是因为我们对“原模原样”的建筑感兴趣。
之后,出自我们之手的建筑不断增加,我们也逐渐意识到,很难通过这些“空房子”照片让前来咨询的客户切实感受到入住后的生活实况。一番思索后,我想起自己刚进入建筑行业不久后承接的幼儿园项目,拍照时我们将孩子们也拍了进来。因为有孩子们的身影,照片显得富有生命力及张力,更能向人们传递信息。我明知道,建筑正因人们使用,在其中居住、生活才成为建筑,接着才能向他人传达它的魅力。却在无意间陷入眼中只剩建筑自身的怪圈。
近,我们很少去拍刚竣工的房子,而是等过一段时间,等房子中可以感受到烟火味时再去拍摄。当所拍照片中填满桌椅、画、照片、葱郁树木等,透过照片可感受到住户的生活实况时,才能让他人感受到房子的真正魅力。
此外,我们平时也会画素描。“从这个窗户往外看可见院中红叶,远处有一个长椅……”“在客厅放一组沙发,在餐桌上方安装吊灯……”“日光透过树叶缝隙落在沙发上,可以十分惬意地午睡……”我们在画素描时便会畅想这些场景,并将其呈现在画中。正因为素描展现了具体的生活场景,所以才能让那些不擅长观看设计图及房子模型的客户直观明了地理解房子设计,并给予设计师认可。对我们来说,开心的事莫过于交房时客户的一句“真的和素描一模一样啊”。
在撰写本书之际,我们重新思考应该如何向读者介绍自己的设计作品。本书中除了介绍设计理念外,我们还亲自拜访了各个住户并对他们进行了采访。通过记录每位住户的感想及生活方式、拍摄日常生活照片、附加设计理念解说及绘制简单易懂且涵盖诸多要素的房屋俯瞰图等展现房子的魅力之处。希望包括同行在内的各行各业的人士能够阅读本书。
本书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十个住宅、十户人家的生活及故事。希望广大读者在阅读本书后,能够试着重新审视自己习以为常的住所及生活。
八岛正年、八岛夕子
京都美学考
前言
我生于京都、长于京都,本书中所收录的,是数十年来我眼中的京都以及它给我留下的记忆。
更确切的说本书是我穿梭于京都之中,搜集的许多令我印象深刻的意匠1。
记得是20世纪九十年代,当时,我为室内设计及建筑杂志季刊《confort》(建筑资料研究社)撰写《日本颜色》以及《迎接客人的京都旧居》等稿件工作时,其主编大槻武志先生,将摄影家喜多章先生介绍给我认识。喜多章先生的一个工作习惯令我感到惊讶,他摄影时竟完全不用闪光灯或打灯,一概使用自然光与室内的光线拍摄。
某次我们在祇园准备拍摄茶屋,当时天色已晚,光线昏暗。我在一旁关切道:“还好吗?可以拍摄吗?”喜多章先生则对此淡然一笑,又继续工作起来。
他工作时动作极其敏捷迅速。现在的许多摄影师只顾着辅助灯光要如何布局安排,迟迟按不下快门,相比之下,喜多章先生的工作效率令人赞叹,成果也非常出色。经过几日的共事,我对他的敬佩之感油然而生。
有关本书主题的产生,我过去仅曾为杂志的对谈写过类似引言的文章,但在遇到喜多章先生以后,我萌生了重新整合撰稿的想法,因此向大槻武志先生提议连载。他回复道:“那就每期用八页的篇幅吧!”很快地应允了。
此后几年的时间里,我以一年四次的频率与喜多章先生一同进行京都旅拍,兴之所至,我会把他带去各式各样的地方。他的工作速度虽迅速,但不敷衍了事。有时遇到光线角度不佳或连日细雨等状况导致摄影无法顺利进行时,他会多次前往现场取景,直到效果满意为止。
如此连载十多次后,篇幅总算足够集结成册,这才成了现在您手上的这本书。
我在建筑学或现在时兴的室内设计领域,完全是个门外汉。这本书仅代表我——一个出生于染坊、与美术工艺深有渊源的探索者——穿梭行走在京都街道当中,所获得的点滴感悟。而喜多章先生精心拍摄的照片,又将这些感受出色地呈现出来。希望各位读者可以慢慢品赏这些细节。如此,便可一览古都自然与人文所孕育的美。
吉冈幸雄
住宅物语
京都美学考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