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8772166
看完本书,你才知道余华不止有《活着》、《兄弟》和《许三观卖血记》!
本书收录余华极具代表性的四部中篇小说。
这里面不仅有致为阴郁、冷酷的血腥场面,更重要的是,余华让我们看到,人是如何被暴力挟持着往前走,并成为暴力的制造者和牺牲者。
这是从噩梦出发抵达梦魇的叙述,暴力和血腥在字里行间涌动。
余华用简单、细碎的语句,用极其迷恋的重复、时间、长度,让他的小说叙事,既宏大,又充满细节,既简单,又有朦朦胧胧的粘稠感,像面临死亡和血液一样,汩汩地流淌着。
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
《河边的错误》收录了余华极具代表性的四部中篇小说。
本书以一种冷静的笔调描写死亡、血腥与暴力,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性的残酷与存在的荒谬。
一个被河溪环绕的小镇上发生了骇人听闻的杀人案,警察马哲奉命去调查,不料案件陷入困境,整个小镇都被恐慌的气氛所笼罩……
——《河边的错误》
出身贫寒的柳生在昌盛之时上京赶考,在一座大宅的阁楼内邂逅小姐惠,并相约赶考后再见。数月后,落榜的柳生重回旧地,赫然发现当初的阁楼以不复存在……
——《古典爱情》
两个男人在咖啡馆里旁观了一场凶杀案,被警察收走*,数日后寄还*时错误地将两人*互换,两人因此互相通信,并在信中推理咖啡馆凶杀案的缘由,却不料导致了另一场凶杀……
——《偶然事件》
文革期间,中国某个小镇上的一个历史教师在被红卫兵带去写交代材料后消失的无影无踪,留下年轻的妻子和幼小的女儿在家里无助的等待。若干年后,妻子改嫁他人。多年之后的初春一个疯子来到了这座已经开始平静,甚至有点安逸的小镇……
——《一九八六年》
代序:命运的看法比我们更准确
河边的错误
古典爱情
偶然事件
一九八六年
命运的看法比我们更准确
(代序)
我曾经被这样的两句话所深深吸引,一句话来自美国作家艾萨克·辛格的哥哥。这位很早就开始写作,后来又被人们完全遗忘的作家这样教导他的弟弟:“看法总是要陈旧过时,而事实永远不会陈旧过时。” 第二句话出自一位古老的希腊人之口:“命运的看法比我们更准确。”
在这里,他们都否定了“看法”,而且都为此寻找到一个有力的借口:那位辛格家族的成员十分实际地强调了“事实”;古希腊人则更相信不可知的事物,指出的是“命运”。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事实”和“命运”都要比“看法”宽广得多,就像秋天一样;而“看法”又是什么?在他们眼中很可能只是一片树叶。人们总是喜欢不断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几乎成了狂妄自大的根源,于是人们真以为一叶可以见秋了,而忘记了它其实只是一个形容词。
后来,我又读到了蒙田的书,这位令人赞叹不已的作家告诉我们:“按自己的能力来判断事物的正误是愚蠢的。”他说:“为什么不想一想,我们自己的看法常常充满矛盾?多少昨天还是信条的东西,今天却成了谎言?”蒙田暗示我们:“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虚荣和好奇在作怪,“好奇心引导我们到处管闲事,虚荣心则禁止我们留下悬而未决的问题”。
四个世纪以后,很多知名人士站出来为蒙田的话作证。1943年,IBM公司的董事长托马斯·沃森胸有成竹地告诉人们:“我想,5台计算机足以满足整个世界市场。”另一位无声电影时代造就的富翁哈里·华纳,在1927年坚信:“哪一个家伙愿意听到演员发出声音?”而蒙田的同胞福煦元帅,这位法国高级军事学院院长,次世界大战协约国军总司令,对当时刚刚出现的飞机十分喜爱,他说:“飞机是一种有趣的玩具,但毫无军事价值。”
其实,从《十八岁出门远行》到《第七天》,余华的整体叙事、语言风格依然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依然是自己独特的语言和风格的延续。只要不出现审美疲劳,余华的小说依然很有魅力。就像他的中短篇小说,无论你什么时候看,都能看出不同感受,他没有跳脱时间,但他写作的深度却已经脱离时间和时代的限制。
——梁文道
暴力是余华对这个世界之本质的基本指证,它也是贯穿余华小说始终的一个主词。如《一九八六年》《现实一种》《河边的错误》《古典爱情》等作品,写的多是一种纯粹的肉体暴力,并用肉体暴力这个寓言作为精神暴力和思想暴力的一个转喻,以完成对一种内在真实的书写。
——谢有顺(著名文学评论家)
卡尔维诺说:“我们可以说,几个世纪以来,文学中有两种对立的倾向互相竞争:一种倾向致力于把语言变为一种像云朵一样,或者说得更好一点,像纤细的尘埃一样,或者说得再好一点,磁场中磁力线一样盘旋于物外的某种毫无重量的因素。另外一种倾向则致力于给予语言以沉重感、密度和事物、躯体和感受的具体性。”在《河边的错误》等一些中短篇小说中,余华确实实现了卡尔维诺所说的“把语言变成一种像云朵一样”的质感。
—朱白(著名书评人)
住在老邮政弄的幺四婆婆,在这一天下午将要过去、傍晚就要来临的时候发现自己养的一群鹅不知去向。她是准备去给鹅喂食时发现的。那关得很严实的篱笆门,此刻像是夏天的窗户一样敞开了。她心想它们准是到河边去了。于是她就锁上房门,向河边走去。走时顺手从门后拿了一根竹竿。
那是初秋时节,户外的空气流动时很欢畅,秋风吹动着街道两旁的树叶,发出“沙沙”那种下雨似的声音。落日尚未西沉,天空像火烧般通红。
幺四婆婆远远就看到了那一群鹅,鹅在清静的河面上像船一样浮来浮去,另一些鹅在河岸草丛里或卧或缓缓走动。幺四婆婆走到它们近旁时,它们毫无反应,一如刚才。本来她是准备将它们赶回去的,可这时又改变了主意。她便在它们中间站住,双手支撑着那根竹竿,像支撑着一根拐杖,她眯起眼睛如看孩子似的看起了这些白色的鹅。
看了一会儿,幺四婆婆觉得时候不早了,该将它们赶到篱笆里去了。于是她上前了几步,站在河边。嘴里“哦哦”地呼唤起来。在她的呼唤下,草丛中的鹅都纷纷一挪一挪地朝她跑来,而河里的鹅则开始慢慢地游向岸边,然
后一只一只地爬到岸上,纷纷张开翅膀抖了起来。接着有一只鹅向幺四婆婆跑了过去,于是所有的鹅都张开翅膀跑了起来。
幺四婆婆嘴里仍然“哦哦”地叫着,因为有一只鹅仍在河里。那是一只小鹅,它仿佛没有听到她的呼唤,依旧在水面上静悄悄地移动着,而且时时突然一个猛扎,扎后又没事一般继续游着,远远望去,优美无比,似乎那不是鹅,而是天空里一只飘动的风筝在河里的倒影。
幺四婆婆的呼唤尽管十分亲切,可显然已经徒劳了, 于是她开始“嘘嘘”地叫了起来,同时手里的竹竿也挥动了,聚集在她身旁的那些鹅立刻散了开去。她慢慢移动脚步,将鹅群又赶入河中。
当看到那群被赶下去的鹅已将那只调皮的小鹅围在中间后,她又“哦哦”地呼唤起来。听到了幺四婆婆的呼唤, 河里所有的鹅立刻都朝岸边游来。那情景真像是雪花纷纷朝窗口飘来似的。这时幺四婆婆感到身后有脚步走来的声音。当她感觉到声音时,那人其实已经站在她身后了,于是她回过头来张望……
他觉得前面那个人的背影有些熟悉,但一时又想不起究竟是谁。于是他就心里猜想着那人是谁而慢慢地沿着小河走。他知道这人肯定不是他熟悉的人,但这人他似乎5
又常常见到。因为在这个只有几千人的小镇里,没有不似曾相识的脸。这时他看到前面那人回头望了他一下,随即又快速地扭了回去。接着他感到那人越走越快,并且似乎跑了起来。然后他看不到那人了。
他是在这个时候看到那一群鹅的,于是他就兴致勃勃地走了过去。但是当他走到鹅中间时,不由大惊失色……
初秋时节依然是日长夜短。此刻落日已经西沉,但天色尚未灰暗。她在河边走着。
她很远就看到了那一群卧在草丛里的鹅,但她没看到往常常见到的幺四婆婆。她漫不经心地走了过去。走到近旁时那群鹅纷纷朝她奔来,有几只鹅伸着长长的脖颈,围上去像是要啄她似的,她慌忙转过身准备跑。
当她转过身去时不由发出了一声惊叫,同时呆呆地站了好一会儿,然后她没命地奔跑了起来。没跑出多远她就摔在地上,于是她惊慌地哭了起来。哭了一阵后,她才朝四周望去,四周空无一人。她就爬起来继续跑。她感到两腿发软,怎么跑也跑不快,当跑到街上时,她又摔倒了。
这时一个刚与她擦身而过的年轻人停下脚步,惊诧地望着她,她坐在地上爬不起来,只能惊恐地望着他。他犹豫了一下,然后才走上去将她扶起来。同时问:“你怎么啦?”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