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353144
《研究的方法》
照着这本书做一遍,论文选题有了!第一稿也有了!
“中国好书”获奖作家万维钢作序
清华、北大、斯坦福、普林斯顿等
国内外名校教授联袂推荐
学生、教师、研究者强烈推荐拿下
做研究最难的,不是回答问题,而是提出问题。找到属于自己、又对他人重要的研究项目,既是研究的开始,也是贯穿全程的核心动力。《研究的方法》以易懂的语言和鲜活的例子,展示了“做研究”的操作路径:
- 如何确定真问题?
你的问题是否在结尾处标有问号?
你的问题是否使用了过于宽泛、通用、不精确或概括性的形容词和副词?
你的问题是否使用了集体性名词,比如“亚洲人”“学生”或“女性”?
你的问题是否包含“影响”“改变”或者“受到影响”“回应”这样的动词?
- 如何把资料变成可行的项目?
你可以获得哪些原始资料?
如何挖掘出资料的全部潜在价值?
如何透过该资料呈现的表象,找到更具原创性的观点?
如何梳理庞杂的资料,用来支持自己的选题?
你可以获得多少资源?
根据你个人的工作习惯、资源限制和截止日期,应该如何设计你的项目?
- 轻松写出第一稿
你有没有完成这些任务:在餐巾纸上涂写、在社交媒体上发帖、使用音频记录?
你是否拥有这些内容:电子笔记、手写笔记、下划线、高亮标记、旁注?
内容随意,语法不够严谨,到处是空白页面和没有根据的推测,该怎么办?
如何对不同类型的文本进行合并、排序、分区?
- 你是否曾经面临以下这些情境?
- 同学都开始做调研了,我还不知道该写什么。
- 好不容易想出个选题,导师却说不行,让重选。
- 开题报告写到第三稿,又被导师驳回了。
- 看了几百篇文献,很吃力地写出一篇论文,但最后也不知道自己写了什么,写的有什么意义。
……
很多书都在告诉你该如何做研究,却通常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我到底该研究什么?
这本《研究的方法》解决了每位研究者都要面临的两个挑战:我该如何找到一个真正的问题——一个与我切身相关、真正重要的问题?在找到它之后,我又该如何设计我的研究项目,也就是我的选题,让它对我、对全世界都有意义?
本书将通过一系列简单巧妙的练习和真实的研究案例,用轻松通俗的语言,带你以正确的方式找到一个有价值的研究项目。它不像一本书,而更像一本工作手册。你只需要按照手册里的指南一步步操作,当所有步骤全都完成的那一刻,你会发现,你不光找到了一个合适的项目,还在不经意间拥有了论文的第一稿。
推荐序 做研究和做研究者 001
导读 1
以自我为中心的研究:一份宣言 5
以自我为中心的研究是最好的研究 7
如何使用本书 10
先向内探索,后向外扩展 15
试试看:就在这里写,现在就写 17
上篇 成为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研究者 20
第一章 关于问题 25
话题不是问题 27
试试看:搜索自己 36
试试看:让“无聊”成为你的指引 45
试试看:从小处着眼 50
智囊团:开始构建你的研究网络 56
你有问题了 58
第二章 从问题到难题 59
不要急于确定问题(否则你会错过你的难题) 62
对你的问题进行压力测试 64
试试看:对你的问题进行诊断测试 66
试试看:使用原始资料来“调教”你的问题 73
试试看:让你的假设浮出水面 84
试试看:识别串联你问题的难题 91
智囊团:请人帮助寻找原始资料 94
你有一个难题 95
第三章 设计一个可行的项目 97
原始资料及其使用方法(或阅读麦片盒的
50种方法) 99
试试看:把你的原始资料当作一个麦片盒 108
试试看:想象你的原始资料 112
连点成线:从资料到论点 119
资料无法为自己辩护 124
试试看:用你的资料连点成线(用铅笔) 130
评估你的研究资源 134
试试看:决策矩阵 137
智囊团:你的决策矩阵完整吗? 141
两种备选方案 142
情境1:相同的难题,不同的案例 142
情境2:同样的话题,不同的项目 14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47
试试看:“不劳而获”(撰写正式的研究提案) 152
智囊团:将你的提案分享给值得信任的导师
(他们知道这只是一份初稿) 162
你做好启动项目的准备了 163
下篇 超越自我 164
第四章 如何找到你的难题集Q 171
找到与你有相同难题的研究者 173
试试看:改动一个变量 178
试试看:前后章游戏 190
试试看:绘制你的集Q图谱(搜索你的二手资料) 197
为你的集Q而重写 202
试试看:查找并替换所有“内部语言” 207
智囊团:我的外行版本是否简单易懂? 212
欢迎来到你的集Q 213
第五章 如何畅游于你的领域 215
发掘领域中的难题 220
读懂你领域中的难题:重新构想“文献综述” 221
试试看:创建你自己的“难题书店”
(也就是将你的领域组织成不同的难题集Q) 226
试试看:改动他们的变量 233
试试看:为你的领域而重写 240
智囊团:在你的领域里寻找智囊团 245
欢迎来到你的领域 246
第六章 如何开始 247
别担心,一切都是写作 251
试试看:创建“第0稿” 256
厘清你的初衷:创建第一稿 260
试试看:从0到1 263
不完美,才美 268
智囊团:和自己对谈 270
欢迎来到以自我为中心的研究 272
研究之旅的下一站在哪里? 273
试试看:寻找新难题,开启新项目 276
试试看:帮助别人 280
致谢 285
延伸阅读 286
推荐序
做研究和做研究者
万维钢
你想不想做个“研究者”?你不一定非得在学术界,现在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搞研究,研究能力是一种很稀缺的能力。但我说的也不是把研究仅仅作为一项技能或者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而是把“研究者”作为你的一个身份认同。
研究者是现代社会最酷的身份之一,因为你要探索未知,你要生产知识。当人们发生争论的时候,他们会重点参考你的结论。你的名字可能会跟一个新发现一起被人记住。这不比在某个小单位拥有一点小权力、吃过很多美食、去过很多地方旅游高级多了吗?
我是从读书开蒙那时候起就打定主意做个研究者,但我是当上研究者之后才学会了做研究。酷的职业就是这样,它自带入门吸引力,然后需要你不断修行才能真正掌握其中的门道,正如你只有先成为足球运动员才能学会踢球。
那到底怎么做研究呢?
你手里这本《研究的方法》,就是写给新手的指南。对中国读者来说,这本书的一个有意思之处是两位作者都是专门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海外汉学家:墨磊宁是斯坦福大学历史学教授和古根海姆研究员,雷勤风是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教授。
如你所能想见,这本书说的不是自然科学研究的技术——这里没讲怎么设计实验、推导公式、使用统计方法那些,也没怎么谈论科学方法。此书最初的目标读者是墨磊宁和雷勤风在大学带的学生,他们是未来的人文学科研究者。但是正如两位作者所说,书中“各种观点和各项练习,都可以应用在商业、新闻、艺术、设计、工程、社区建设和创业等各个领域”,可以说是一套通用的攻略。
而在我看来,此书最大的价值还不是它讲出了研究者的成长路线图,而是描绘了一套自内而外的心法。这套心法将决定你研究水平的高度和研究成果的分量,所以对理工科的研究者也很有帮助。
做研究也是一场修行,你得有悟性才行。
你最需要领悟的一个东西,在这本书里叫“难题(problem)”。这个概念在中国学术圈有个更别致的说法,叫“问题意识”。
以我之见,只有抓住问题意识,你做研究才算是开悟了。
墨磊宁和雷勤风这本书最值得赞赏的地方,就是它强调要自内而外,从追问自己的内心出发,去做真正的难题。它的核心指导思想叫作“以自我为中心的研究(Self-Centered Research)”。
前方的路线图大约可以分为五步:话题 → 问题 → 难题 → 项目 → 入圈。
其实这是一套心法而不只是技法。抓住了心法,技法都只不过是细节问题。你可以自己从书中学习技法,我这里重点讲讲心法。
一切的出发点,我以为,可以用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写在他的自传开头的一段话概括:
在我的生命中,有三种简单而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探求,以及对人类苦难难以忍受的怜?悯。
这是智识分子的三个驱动,也是我们做研究的动力。这是赤子之心。
因为你渴望爱和被爱,你就要成为一个可爱的人,所以你要提升自己。而做研究,恰恰就是扩大自身内核、一边自我发现一边自我实现的好办法。
因为你天生就有好奇心,所以你自动就想要寻求知识。这里有个谜题,大家都不知道答案,这就是你的挑战和召唤。
而人文学者做研究要想做出高水平来,要想抓住问题意识,那就必须有第三个驱动,对人类苦难难以忍受的怜悯。我们为什么非得研究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这些?因为世界上有人在受苦。这个世界不应该就这样了,我们得研究怎么改变它。
你看这跟中国张载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一个意思。这些话听起来有点中二,等你成了真正的研究者之后你应该很不好意思谈论这些,但恰恰是这个赤子之心才能让你做出好研究来。
第一步是“话题(topic)”。话题是设定的研究领域。
想象你是个穿越小说的主角,话题就是你的开场环境设定。你出于一个可能非常偶然的原因穿越到这里,看看周围的人和事都觉得挺新鲜,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不喜欢,但你打算在这里生活一段时间。
比如你上了一门讲信息学的课,你要做个跟信息学有关的研究,这就是话题。话题是个非常宽泛的东西,信息学包罗万象,你该做哪一点研究呢?
这时候先不要急于确定研究项目,也就是你的选题。你都不知道这里是怎么回事儿,怎么做研究?墨磊宁和雷勤风的一个警告是不要陷入“缩小范围陷阱”,也就是不要随便选择一个小话题就开干。
你要做的不是缩小范围,而是四处探索。
第二步是“问题(question)”。提问题是你探索的方式。
比如你的话题是“二战”后盟军对德国战犯的纽伦堡审判,为了充分了解这个话题,你需要问很多很多问题 ——
哪些国家参与了审判?这些国家派谁作为代表出席?这些代表是如何选出来的?他们在审判期间各自的角色是什么?有人拒绝参加吗?谁是评审?
这些问题大多你随便搜索一下就有答案,这些不是研究对象。这是你对知识的探求。这是主角在充分解锁新地图。你问得越多,了解就越多,你就更有可能问出高明的问题来。
问了一大堆问题之后,主角意识到眼前有个大麻烦:自家的家业屡屡受到一个强大对手的打击,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主角决心为家族做点事。
这就引出了第三步,“难题(problem)”。
这是全书最不容易理解的一步。
二流研究者写论文和经费申请报告都会例行公事地谈论一番他那个研究项目的“重大意义”。其实你非要说的话,什么项目都可以有重大意义。刚果民主共和国发行邮票的历史也有重大意义,可你感兴趣吗?
难题很可能不是你真正的研究对象,而是你为什么要选那个对象。难题是刺激你孜孜不倦地在这个领域思考的那个东西。
穿越主角被人打压的感觉很不好受。为什么对手的实力那么强,你家的实力那么弱呢?像这样让你不想都不行、百爪挠心的问题,就是你研究的出发点。
咱们中国学者把它称为“问题意识”。这个词最初来自法语“problématique”,中国学者用得比美国人和法国人都顺溜。问题意识的字面含义是一系列问题的集合,研究者用它的意思则是,是什么,让你非得做这些研究的?
华东师范大学的萧延中教授,2018年给研究生开了一门课叫《如何写好一篇学术论文》,其中重点讲了问题意识。他说:
我们所说的“问题意识”通常是在骨子里关涉全局性的某种深度焦虑和切肤感悟。
萧延中举了几个例子:
- “韦伯问题”:为什么资本主义最早发生在欧洲,而不是其他一些地方?
- “钱学森问题”:1949年以后中国为什么罕有培养出国际一流的顶尖人才?
- 林毓生先生说自己一生的研究都是基于这个问题意识:自由主义为什么在中国没能扎下根来?
这些是无数学者穷尽一生想要回答的问题。你要问一个真懂行的人,可能会把他给问哭的。
问题意识往往都比较大,不适合作为一篇论文的选题。但你的研究项目一定要是某个问题意识的一部分,它才有生命力。
比如你是研究明史的,你的一个选题是“晚明工商业到底有没有资本主义萌芽”,这就非常有意思,因为它明显跟韦伯问题有关系。如果你能证明晚明有资本主义萌芽,那也许资本主义发生在欧洲就只不过是个偶然事件;如果你发现晚明虽然工商业挺发达,但是不能叫资本主义萌芽,那就说明中国跟欧洲可能有一些系统性的差异。像这样的论文发表出来,大家肯定都感兴趣。
对比之下,萧延中讲了一则趣闻,说有个历史系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是“洪秀全究竟有没有胡子”,这似乎就是个没有问题意识的无聊问题。
墨磊宁和雷勤风说“难题”是分散的小问题背后,藏着的一个驱动你研究的深层动力——其实也就是问题意识。
有了问题意识,你的研究才有了根,你才是个立得住的人。
.
这段话的一个流行的翻译版本把 love 译成了“爱情”,结合上下文可知,那是一个错误的译法。
.
萧延中:《什么是“问题意识”?如何培养“问题意识”?》,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1644.html,2023年9月4日访问。
来自国内外各领域研究者的推荐
研究者是孤独的旅行者,内心惶惑,不知道朝哪里迈出第一步,《研究的方法》此时是路书,提供最初也最宝贵的建议。研究者是孩童,靠好奇和乐趣行事,《研究的方法》就是那几条必要的安全护栏。研究者也可能是国王,唯我独尊,独断专行,《研究的方法》此时会成为称手的权杖,把决策意志转换为清晰响亮的命令,将命令推行到思考领地的尽头和各个角落。
——贾行家 作家,《文化参考》主理人
本书开篇便直击痛点:“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其实是开始之前的那个部分。”这是来自二十余年教学经验的肺腑之言。比起按部就班地讲授研究步骤,更难以言传却又至关重要的问题是:研究从何开始,如何启动?两位作者没有输出什么万能模板,反倒化身循循善诱的“陪练员”,引导读者去伪存真,回归自我,释放创造力的无限可能。实用方法与研究哲学,原创性研究与更自由的灵魂,竟能如此完美合一。
——李静 当代文学研究者,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做研究最难的,不是回答问题,而是提出问题。找到属于自己、又对他人重要的题目,既是研究的开始,也是贯穿全程的核心动力。《研究的方法》以易懂的语言和鲜活的例子,展示了“找题目”的操作路径:找题目时要不断“搜索自己”,追问自己为何对想研究的事感兴趣;也要不断“调教”直觉,让题目能写下去,能与同行开展对话,能为别人提供新知。无论是对论文选题阶段茫然的研究生,还是对指导研究生时挠头的导师来说,这都是一本bd书。具有经验的研究者,乃至任何从事研究性工作的人,也可从中获得新的启发。
——刘晗 清华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圣贤素来告诫知识人,人之患好为人师。即便是师生,为师也很少从方法论入手。往好上说是谦逊,是教学相长;往不好上说,就是不愿将金针度与人,只教知识,不谈方法。因而中国知识人代代相传,即便获得了很大成就,也很少有方法上的自觉。这本斯坦福教授与不列颠哥伦比亚教授合著的《研究的方法》不像中国老师那样含蓄,而是直奔主题,告诉读者如何选择题目,如何确定问题,如何搜集资料,如何确立自己将要攻克的难点,如何优美表达,如何超越自己、超越前贤。
——马勇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学术研究自然离不开方法。许多方法来自自悟,不是干枯的教条。倘若体味到了悟的甘苦,也就明白了方法的内蕴。这本书主张“成为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研究者”,回到主体世界里建立问题意识,有诸多良好的建议。看看别人如何面对难题,并拓展出思想的新径,对于我们摆脱惯性思维,不无益处。
——孙郁 北京鲁迅博物馆原馆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原院长、教授
对于研究者来说,方法只是一种工具,而不能成为主义甚至信仰。好的方法不能以速成为目标,人文社科的研究如要追求快和省,就会牺牲好,也无法成就长期主义的多。让本书在众多方法教义中独树一帜的是,作者没有用虚假疗效来洗脑,而是直面学术研究过程中的痛和乐。全书写到最后一章,才进入“如何开始”——整本书带领读者走过研究过程的山重水复,领略学术道路的柳暗花明,打开写论文这个规定动作之前的漫长学术季节。在当前绩效为王的考核文化中,“以自我为中心”,是对下一代学者最诚恳的劝诫。读完本书后,我们会懂得,好的学术极难,但也极值得,在我们完成研究的同时,研究也在成就我们。
——田雷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雅理出版主理人
这本书的出版真是太及时了,或者说如果能再早几年出版就更好了。因为它确实是做研究的人,尤其是在读的大学生、研究生和博士生们的刚需。过去市面上的同类书籍大多是讲“研究的写法”,而这本书是系统地把“怎么从0开始做研究的心法”掰开揉碎给你看。从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到“调教”出一组好问题,再到挖掘出问题背后的“难题”,最终获得理想的“研究项目”(也就是好选题),层层递进,既讲原理又给方法,为老师和学生们做研究、写论文提供了极富启发且切实可行的研究路径,强烈推荐。
——王立铭 深圳湾实验室资深研究员
既讲实操方法论又讲态度大局观,教方法更注重视野,把“如何确定研究问题”讲透彻了也讲落地了,并进一步指导你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所处的领域。本书不仅适用于研究生,也能对申请项目基金、申报研究项目等应用场景有所助益,是高校学生、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及相关工作从业者方便实用的bd指南。
——邢姝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师
本书采取了一种“傻瓜”式的自我记录方法,帮助你找到对自己和他人都重要的研究项目。我相信,还在被选题困扰或者研究热情正在消失殆尽的任何阶段的研究者,都会发现这本书很有帮助,因为我也在(且将持续)经历这一过程。
——徐军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在读博士
看完这本书非常震惊,完全超乎我的意料。本以为是讲开启科学研究课题之后的内容,没想到是回到最开端,如何寻找一个让自己最感兴趣、最激动人心也对社会最有意义的研究项目。这真是一个特别让人震动的课题:有多少好答案,在等待一个好问题。这本书适合所有在中国一路求学考试成长起来的孩子们,以及培养孩子的老师们。希望每个研究者都了解书里的真知灼见:永远追求内心最深的所思所感,通过研究自己内心的难题来寻找自己。愿所有人“今日方知我是我”。
——徐瑞丹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助理研究员
正为留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发愁的时候,我收到了《研究的方法》试读本。刚开始不知道是谁寄的,我还想,难道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吗?怎么会有人知道我有这个需求?看完以后,觉得这本书简直就是及时雨啊,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留学生,想要做研究、写论文的,赶紧都去读一下吧。
——阎俊霖 广西大学对外汉语专业专任教师
这本书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研究指南,两位作者合力搭建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研究模式,对今日以外在标准为导向的中国学界有补偏救弊的意义。对初入门者而言,这本书能帮你逐步克服对写作的恐惧,把学术研究变为自我探寻的冒险之旅。成熟的学者或许也能从中找回因过于老练的研究技巧而丢失的那份初心。当我们从“做什么”“怎么做”的功利之途,退回到“为何要做”的起点上,会更认同作者所说的:学术研究的激情不应依赖外在的肯定,而源于找到那个让你心跳加速、让你迷惑不安、和你生命体验相呼应的难题,进而把它发展为更多人关心的研究项目。
——袁一丹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对于创造性的研究工作,自主动机要比他主动机更有效,因为世界更需要一个以你为中心的解释。本书为研究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选题和写作方法:先向内探索,成为以自我为中心的研究者;再向外拓展,超越自我。读来受益匪浅。
——赵亮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特聘副研究员
关于研究“如何开始”,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书之一。大多数讲研究方法的书籍都跳过了这一步。我迫不及待地想在指导和教学中使用它。
——Claire Ma 宾夕法尼亚大学政治学在读博士
这是一本超级有用的书,对各个层次的人都很有帮助。书中讨论了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项目,包括如何开始写作,如何对你的研究问题进行测试。阅读它是一个非常愉快的过程。
——Ian Johnson 普利策奖得主,作家、记者
非常适合用来教学的一本书——这个秋季学期我就会安排下去。
——Jeffrey Wasserstrom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校长教授
这是很多学者和学生都需要进行更多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
——Robert Campbell 卡普顿大学香农商学院
这是一本我们期盼已久的著作:如果你即将开始一个新的研究项目,却始终无法确定研究的主题,那么对你来说,这就是一份实用、有益,并且令你安心的指南。墨磊宁和雷勤风用清晰、幽默和共情的语言,一步步引导你,让你明白你感兴趣的是什么,为什么,以及如何解决你所定义的那个难题。《研究的方法》一书既可以用来指导以研究为中心的相关课程,也可以帮助普通读者找到内心深处的自我。
——Sarah Maza 美国西北大学教授
成绩优异的学生——那些接受指导或进行独立研究的学生,写本科论文的学生,申请知名奖学金和奖项的学生,以及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学生——之所以成绩优异,往往是因为他们善于服从指示和取悦他人。但是,仅仅按照指示去做能够产生变革性的研究吗?要成为有所成就的学者,学生需要真正的好奇心和相关的研究技能,以及对难题的全身心投入。只有找到内心深处真正的难题,才有可能做出令人信服的研究。
《研究的方法》就像一本工作手册,两位作者将引导读者通过一系列练习,找到一个有意义的研究项目。对于学生和他们的老师,这本书具有同样的价值。它不是一本浏览一遍就会放回书架的书,而是需要你持续反思并记录你一路上的发现。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将学会批判性地评估你的兴趣,明智地区分话题和问题,动态地理解资源,有效地利用网络,敏锐地联系你的领域,并最终慷慨地分享你对这个过程的理解。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书:它们将揭开所有值得追求的研究背后激烈的智力活动和反复的实践。
——Steven E. Gump 普林斯顿大学奖学金申请辅导办公室副主任
试试看
改动一个变量
—
目标:区分一个难题与关于该难题的一个案例。找出一个研究问题的哪些要素是“不可或缺”的,并利用它们找到你试图解决的那个潜在难题。这样,你将能够更好地识别出与你拥有同一难题的其他研究。
有没有一种办法,就算不能让“意外发现”必须发生,也至少可以让它尽早发生?
答案是肯定的。
这个练习会让你学会区分你关注的难题与关于该难题的案例。案例可以有许多个。一旦掌握了辨别的方法,你就能更好地在其他人的研究中识别出你的难题。尤其是那些属于你的难题集Q却不属于你的领域的人,他们的案例和你的难题有关,但看上去却可能毫无关联。
先尽可能具体地写下你的研究问题吧,无论它们目前是什么形式。每个问题都要尽可能多地包含以下这些变量:
- 时间
- 地点
- 主体/主题
- 对象
- 假设
下面是一个示例:
黑豹党是如何在20世纪70年代对北美的流行文化产生影响的,如果有的话?它的影响或无影响向我们传递了关于那个时代的流行文化的什么讯息?
总体上,这是一个具体的问题(尽管我们前面提过,它使用的“影响”一词会对人造成诱导),因为它包含了上述所有变量:
- 时间:20世纪70年代
- 地点:北美
- 主体/主题:黑豹党
- 对象:(北美的)流行文化
-
假设:该主体在特定时期内对该对象产生了多种文
化影响,其中哪一种是最主要的?
然而,是什么样的难题激发了这个问题,以及研究者可以从什么样的难题集Q中获益,这些都不明朗。你可以想象提出问题的人是一个社区活动积极分子、一位比较文学理论家,或者一名研究媒体的学者。其中潜在的“难题”可能更多地涉及媒体或种族问题,也可能更多地涉及“流行”与“高雅”的文化艺术之间的区别。基于难题的不同,各种研究Q体都可能被划定为难题集Q。
我们的策略是从这个问题的结构入手,有序地改变它的组成要素,一次改动一个变量。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必须密切观察自己对于每一个组合产生的思想和情绪上的反应,判断我们对该难题的兴趣和关注度是否有所增强、减弱,还是保持不变。
让我们先从地点变量开始改动。
黑豹党是如何在20世纪70年代对南美的流行文化产生影响的,如果有的话?它的影响或无影响向我们传递了关于那个时代的流行文化的什么讯息?
当这个变量发生改动时,你内心是否有任何波动?如果换成下面这句呢?
黑豹党是如何在20世纪70年代对欧洲的流行文化产生影响的,如果有的话?它的影响或无影响向我们传递了关于那个时代的流行文化的什么讯息?
这一次情况如何?如果是下面这句呢?
黑豹党是如何在20世纪70年代对苏联的流行文化产生影响的,如果有的话?它的影响或无影响向我们传递了关于那个时代的流行文化的什么讯息?
这个变量发生改动时,你的内心有什么变化?你对于这个问题的兴奋感是增加还是减少了?也许保持在同样的水平线上?于是有了下面这个最为重要的问题:为什么?为什么黑豹党在(比如说)北美的历史对你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而同样的问题换成苏联、欧洲或南美洲,则变得不那么吸引人了?这是否暗示了你对黑豹党的关注没有对北美的关注那么强烈?如果是这样,有没有可能你真正的那个问题还没有被问出来?你的问题是否缺少什么——需要被补充到你的问题中,使它更忠实地呈现出你真正的关注点?(请记住,针对以上问题的所有答案都提供了非常有用的“自我反思记录”,可以用来引导你的研究。)
现在让我们把地点变量改回原来的那个,然后改变对象变量:
黑豹党是如何在20世纪70年代对北美的女性运动产生影响的,如果有的话?它的影响或无影响向我们传递了关于那个时代的流行文化的什么讯息?
有任何变化吗?换成下面这句怎么样?
黑豹党是如何在20世纪70年代对北美的电影制造业产生影响的,如果有的话?它的影响或无影响向我们传递了关于那个时代的流行文化的什么讯息?
这一次情况如何?再换成这一句呢?
黑豹党是如何在20世纪70年代对北美 针对枪支管控的态度产生影响的,如果有的话?它的影响或无影响向我们传递了关于那个时代的流行文化的什么讯息?
每当你改动一个变量时(请确保一次只改动一个),你要做的都和之前一样,就是问问自己:这样的改动是更好了还是更差了?还是无变化?原因是什么?
显然,你在做替换时需要用上一点常识。如果你问黑豹党对20世纪50年代北美流行文化的影响,那将毫无意义,因为黑豹党成立于1966年。每一次替换都会生成一个新的问题,这个问题必须是有意义的、合理的。请跳过那些听起来很古怪或者根本站不住脚的问题:有些变量就是无法被替换的。不过,如果你发现自己对于20世纪50年代黑人政治运动在北美的影响确实很感兴趣,那也许你的研究问题不应该聚焦于黑豹党,而应该聚焦于它的某一个“前辈”。
每当你改动了一个变量时,请向自己提出下列这些问题:
- 我对它的关注度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
- 我有没有失去或得到什么东西?
- 如果非要我猜的话,为什么会发生变化(或没有发生变化)?
- 我写出的问题做到尽可能忠实且全面了吗?这个句子完整吗,是否缺少某个变量?
在每一个“被改动的变量”旁边做一些笔记,捕捉你内心的变化。写得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详细。无论怎样,要确保记下了每一个变量发生改动时你的关注度的变化。
和之前一样,千万不要自欺欺人。变量改动后,无论你是发觉自己根本不在意,还是感觉失去了什么,都不要在不关心的时候假装关心。如果你感兴趣的是西班牙性别不平等现象的历史,而不是加拿大,那就让自己的研究瞄准相应的目标。
另一种情况是,你也许对西班牙和加拿大的性别不平等现象都感兴趣,甚至感到兴奋,这意味着你的难题很可能并不是由地理位置决定的。如果是这样,那你就有许多案例可以选择。
假设你原本的问题是二战后西雅图的儿童虐待史,当你把变量“儿童虐待”改成“老人虐待”后,你的兴趣消失了。是我出问题了吗?我是没有同理心的人吗?不是。在这件事上,诚实可能会令你不太舒服,甚至难过。但是,你需要向自己承认(也向你的智囊团承认),作为人类和世界公民,你关注老人虐待事件,但是作为一个正在寻找难题的研究者,你并不关注。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那个在生活中困扰你的难题往往是特定的,而且非常具体——这很正常。把这个自我反思记录写下来,再换一个新的变量。
相反,如果你发现自己对儿童虐待和老人虐待的历史同样感兴趣,那么这就是一条重要线索。你的主要关注点并不是人生的哪个阶段(童年、老年等),而是那些被普遍判定为“弱势的”人口或社Q。
为了测试这种可能性,我们鼓励你想出一些新的变量,要么把它们插入你修改过的问句中,和之前的放在一起,要么把之前的某句直接替换掉。如果“人生阶段”这个变量(童年、老年等)被证明是无关的,那就试试把它改为其他变量,比如“生活状况”或“安全等级”:弱势的、安稳的、非弱势的。
对于体格健全的中年人,也就是一个国家中的强势Q体,你是否有着对儿童/老人虐待史同等的兴趣?如果不是,那么这似乎证明了所谓的“弱势Q体”不但只是让你“感兴趣”,而且应该位于你的难题的核心位置。换句话说,这个词必须出现在你提的每一个问题当中,才能让你心满意足、兴趣盎然。
在你改动现有变量或增加新变量,做了一系列的组合测试之后,你可以对这个过程做一次盘点,将所有变量划分为下述两个类别。和以往一样,必须写下来。
- 可协商或可替换的变量。改动这些变量并不影响你对问题的兴趣度。对你来说,涉及地理位置、时间或主体的变量也许是可协商的。
- 不可协商的变量。这些变量一经改动,即便(表面上)话题保持不变,也会导致你研究兴趣的消失。它们必须留在句子中。
现在来到了生成自我反思记录的关键阶段,这整个练习就是为了帮助你到达这个自我反思的重要时刻。向你自己问出下列问题,并把答案写下来:
- 当我面对这张可协商变量vs不可协商变量的清单时,我能否推测出我的难题是什么?
- 为什么某些变量的改动让我无动于衷,而另一些的改动却让我害怕?
- 当不止一个“不可协商变量”被留下时,它们之中的哪一个起到了主导作用?
- 到底哪一个是难题?哪一个是关于难题的案例?换句话说,X是Y的案例,还是Y是X的案例?
- 我起初提出的那个问题是否捕捉到了我的难题,还是说它仅仅是关于我的难题的一个案例?
- 如果是后者,是否有办法让我重新表述这个问题,让它在像之前一样具体的前提下,更能阐明我想研究的核心议题?
这不是一个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任务,所以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也许通过这个练习你还是不能立刻找到自己的难题。不必勉强自己的大脑做出这个意义重大的发现。但是,这个练习可以让你对第二章所做的“从问题到难题”这一工作有更明晰的认识。
关键是要让你自己养成评估变量的习惯,了解哪些变量对你的研究问题有最重大的意义。一旦有了这个习惯,你的大脑就会在潜意识中帮助你做出判断。在你初次完成这个练习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你的大脑都会持续自行地做类似的变量替换,在你刷牙的时候,在你上班或上学的途中,甚至在你睡觉的时候。你的发现也会比从前来得更迅速、更清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