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353700
硅谷投资人、文津图书奖得主吴军博士多年教育思想的总结
曾在清华大学任教,两个女儿均就读于世界名校。他在写作畅销书《大学之路》的过程中,对美国的教育现状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近些年更深入研究了经典教育理论,《卓越》是他多年教育思想的总结,既全面又系统。
真正读懂教育的底层逻辑,面对教育乱象不迷茫
本书从教育的意义、内容、方式、节奏和道路入手,立足全球视野,理论结合案例,让你全面读懂教育规律和教育的发展趋势,让家长不焦虑、不盲从。
实用性超强,解决日常教育难题
在教育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吴军博士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经验,对当下的教育难点和热点问题都给出了实用性很强的建议,让你即学即用,让孩子不走弯路。
脱胎于数万人受益的精品课程,观点内容再升级!
得到app课程“硅谷来信3”内容中关于教育的整理集结,吴军老师重新梳理了结构,并修订升级了大部分内容,收藏或初次阅读都不容错过。
面对教育,你是否有这样的困惑:为了孩子的教育倾尽所有,甚至牺牲自己的生活;孩子牺牲快乐,花十几年时间苦读,但教育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为什么会如此?
事实上,重视教育不等于会教育。教育自有其规律,不会因为你心急或增加投入就发生改变。
本书作者吴军博士曾在清华大学任教,两个女儿均就读于世界名校。他在系统研究了教育经典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经验和对教育热点问题的思考,为家长开出了解决焦虑的良方。
在书中,他从教育的意义、内容、方式、节奏和道路等多方面入手,带领家长掌握教育的底层逻辑和发展趋势,避开教育误区,让家长不焦虑、不盲从,让孩子不走弯路。
前言
从《大学之路》到《卓越》
1教育的意义
自由: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成长:过程和结果哪个更重要
退化:如何看待教育内卷
超越:要求孩子超过自己合理吗
2教育的内容
分类:如何甄别有用的知识
差异:不同阶段的教育有何区别
潜力:课外活动有何必要性
侧重:课程难度和广度哪个更重要
3教育的方式
规范:文理工分校的德国式教育有何特点
个性:“另类学校”给我们什么启示
兼容:教育的方法如何与社会环境匹配
方法:教育的关键是什么
4教育的节奏
天性:什么是“自然教育”
节奏:如何把孩子当作孩子
认知:孩子听不懂道理,是因为笨吗
过程:孩子的思维方式是如何形成的
多元:如何开发孩子的智力
发展:终身教育有何必要性
5教育的道路
资源:如何理解教育不公平
趋势: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该如何选择
前途:文科专业和理工科专业该如何选择
平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哪个更重要
环境:如何看待“怀才不遇”
5教育的道路
资源:如何理解教育不公平
趋势: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该如何选择
前途:文科专业和理工科专业该如何选择
平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哪个更重要
环境:如何看待“怀才不遇”
6我的教育和孩子的教育
选择:不同学校的教育有何差距
交流:家长的陪伴有何意义
成本:该不该让孩子上辅导班
上进:如何看待孩子的同伴压力
补充:如何找到合适的课外活动
后记
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从《大学之路》到《卓越》
教育是一个亘古常青的话题,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人们就非常重视教育,东西方都是如此。今天,教育恐怕是中国家庭最为重视也最为头疼的问题。学生们花十几年时间接受教育,甚至为此失去了很多快乐;家长们则为了孩子的教育,动用大量或全部可支配的财富,甚至为此牺牲自己的生活,十几年乃至几十年后教育的成果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在国家和社会层面,各种进步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归为教育的结果,各种社会问题也都和上一代的教育有关。因此,怎样重视教育都不为过。不过,重视教育不等于能进行良好的教育,多投入时间和金钱也未必能取得好的教育结果。教育自有其规律,不会因为我们心急或者增加投入就发生改变。
2015 年,我的大女儿进入大学。之后,我花了些时间回顾我和她走过的不同的求学之路,总结了我在这个过程中接触到的教育工作者的建议,以及学习到的各种教育理论,写了《大学之路》一书。令我非常高兴的是,我在书中总结或者提出的一些观点,比如终身教育、通识教育、从同学那里获得教育等,已经被很多读者和家长接受。今天,很多年轻人通过各种平台接受通识教育,很多职场人也在想尽办法对自己进行终身教育。受到这种氛围的鼓舞,在过去七年里,我认真研究了古往今来有影响力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学家们关于教育的理论,也跟很多年轻人进行了交流,对教育有了更新、更深入的思考,特别是在教育的意义和目标、教育即生活、个性化教育,以及教育的节奏等方面。2020—2021 年,我把其中一些想法分享在了得到 App 的专栏“硅谷来信 3”中。2022 年春夏之际,我的小女儿完成了大学申请,从高中毕业。于是,我有了较多的时间把过去关于教育的想法总结出来,形成了《卓越》这本书。
说到教育,我们必须先搞清楚教育的目的、意义和目标。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对什么人来讲,教育的目的都应该是让人明理,让人从蒙昧状态进入文明开化的状态,从依靠自身经验谋生的状态进入利用知识开拓事业的状态。用古希腊先哲柏拉图的话讲,就是完成一种“转向”,把人的灵魂从误解、谬误和偏见引向真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需要全方位地接受通识教育,了解各种知识,锻炼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这个目的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样的。但是,不同的人应该为自己设置不同的教育目标。
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是两回事。理解了教育的目的,还需要有具体的目标。比如,对一个来自中下层家庭的孩子来说,掌握有效的、能够发挥自己专长的谋生手段应该是教育的第一个目标。在达成这个目标之后,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增加自己的影响力,实现人生价值,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可以作为第二个目标。如果一个孩子或者他的家长设置了不切实际的目标,他们就无法达到最终的教育目的,因而感到迷茫,甚至怀疑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每个人的教育目标可以非常个性化,它不仅受限于自身的条件,也和其生活环境及社会需求有关。在过去的两年里,很多人向我询问过一件事——当一个国家或者社会需要让一半年轻人被分流到职业教育的轨道上,而不是鼓励所有人都读普通大学时,作为个体应该怎么办?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人而异。但很显然,不是所有人都应该把进入普通大学作为自己的目标。
今天在谈到教育的时候,大家经常会提到“内卷”这个词,这意味着在中小学,甚至在大学,学生们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了。于是,很多家长,甚至一些老师,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让学生提前学,或者让他们在课后多学点。根据我的观察,这种做法在短期内确实有效,但效果不会持久。从长期来看,这种做法甚至是有害的。如果看看在全世界范围内亚裔学生在大学之前的表现和他们后来在科学、工程和艺术领域的贡献,你就会发现,早期的那一点点优势在进入大学后荡然无存,甚至很多人在进入高中后就后劲不足了。亚裔占了美国各顶级大学录取人数的20% 以上,但是毕业后在精英人数中的占比却没那么多。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把握好教育的节奏。
早在 18 世纪,著名思想家卢梭就提出,对不同阶段的孩子要用不同的培养方法,教授不同的内容。在《爱弥儿》一书中,卢梭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设计了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这些教育内容和今天全世界中小学的教学大纲基本一致。这并非巧合。20 世纪,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经过研究发现,人从婴儿到幼儿,再到少年和青年,心智是逐渐成熟的。他认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该教授与孩子心智发育一致的内容。如果过早教授大脑难以接受的内容,就会事倍功半。比如,在 12 岁之前,青少年虽然有简单的归纳推理能力,但演绎推理能力还没有建立起来。这时,教他们几何学,让他们做几何证明题,他们就会感到非常吃力。12 岁以后的青少年只需半个小时就能学会的几何学内容,10 岁的孩子可能要花两三个小时才能学会。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体会。高中时,我花一周时间才能搞懂的微积分内容,到大学时一天就能学会了。
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成绩,就让他们提前学一些知识,可结果呢?孩子多花了好几倍时间,积攒的一点点先发优势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别人赶上。同时,由于没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孩子的一些天赋反而会被埋没。
我一直认为,培养一个好的孩子,在智力教育方面,最重要的是保护孩子与生俱来的善和好奇心。善的意义自不必说,每个家长都希望拥有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友善的孩子,而不是一个聪明的“逆子”。一个与人为善的人,在社会上会得到很多人的帮助,最终过好一生。但是好奇心的重要性,却被很多家长忽视了。事实上,人类几乎全部的文明成就都和好奇心有关,失去了好奇心,人就变成了机器。如果一个年轻人有对世界的好奇心,他就会主动学习。反之,如果一直被逼迫着学习,他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就算按照老师和父母的意愿学习了,也是在被动学习,效果要比主动学习差很多。
在成长的每个阶段,除了需要接受智力上的教育,孩子还需要了解这个阶段应该知道的为人处世的常识。因为大脑的发育问题,7 岁前的孩子只会以自我为中心来看待世界,很难体会别人的感受,因此可能会成为我们常说的“熊孩子”。这时,简单粗暴的批评不会取得太好的效果。相反,我们需要引导他们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培养他们的同理心。7—12 岁是培养孩子同理心的关键时期,培养得好,孩子就会很懂事;培养得不好,他们将来就可能会有认知缺陷。在这个阶段,如果一味地逼着孩子去刷题、上补习班,就可能会错过对他们心智的培养。近年来,我越来越能体会到教育家约翰·杜威说的“教育即成长”这句话的意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在年龄增长的同时,完成自身全面的成长。
在孩子 18 岁之前,父母的陪伴非常重要。我有幸从两个女儿小时候一直陪伴到她们 18 岁离开家。在她们成长的过程中,我和太太都尽可能地为她们提供适合她们年龄和发育阶段的各种教育。教育使她们变得成熟,有责任感,有同理心,没有产生青春期的逆反行为。对此,我感到非常欣慰。虽然我和太太并没有逼她们考高分,更没有送她们去上补习班、参加各种竞赛,但她们最终都考上了美国顶级的私立大学——大女儿上的是麻省理工学院,小女儿上的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我希望她们能接受全方位的教育,为将来面对社会做好心理上、身体上和品德上的准备。
教育的方法是多元的,没有一定之规。但是,好的教育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使受教育者终身受益;而坏的教育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让孩子将来花一辈子的时间修复年轻时受到的创伤。在《卓越》一书中,我会从教育的意义、内容、方式、节奏和道路入手,分享我在教育问题上的思考,以及我和我的孩子所接受的教育。希望我的思考和我们成功抑或失败的经验、教训对你有所启发,也欢迎你一起来讨论教育的话题。
吴军
2023 年 8 月于硅谷
关于教育的意义,很多教育家、政治家和哲学家都有深刻的论述。其中,柏拉图的观点可能是对这个问题最好的回答。
在《理想国》一书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讲了一个洞穴寓言,并借此告诉我们教育的意义。故事是这样的:
在地下一个很长的洞穴中,有一条宽阔的道路通向洞穴之外。洞穴里住着一群被锁链固定着的囚犯,他们的脸只能朝前看到洞穴的墙壁,而不能转头或者回头看。因此,他们看不到洞穴的出口,也根本不知道有出口。在他们身后,远处是燃烧
着的篝火,在被火光照亮的墙壁上,他们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因此,他们所理解的人就是影子的样子。在这些囚犯和篝火之间,有一条路,路上车水马龙,有人在做各种活动,这些活动的影像都被篝火投射到洞穴中的墙壁上,看上去很真实。当然,路上行人的说话声,走路声以及搬运货物的声音,囚犯也都听得见。对他们来说,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因此,他们认为自己看到了世界的真相,试图从各种人事物的出场和动作中找出一系列规律,并由此预告将要发生的事情。
后来,有一名囚犯挣脱了锁链,沿着身后的道路跑出了洞穴,来到了真实的世界。他听到鸟语,闻到花香,在湖水中看到自己的样子,发现原来人不是黑色的。于是,他赶快跑回洞穴把这个情况告诉大家。当他从光亮处再次进入黑暗的洞穴,他什么都看不清,只能大声喊出自己看到的一切。但是没有人相信他,甚至有很多人嘲笑他,因为对洞穴里的人来说,他们看到的影像就是最鲜活、最真实的,这个从洞穴外回来的人说的一切反而都是幻象。
柏拉图的这个寓言和庄子井底之蛙的寓言乍一看有些相似之处,但它们其实讲的是两回事。井底之蛙看到的是真实的世界,只是因为它的活动范围很小,见识有局限性。但由于它看到过真实的世界,是有理解真实世界的能力的,因此它一旦走出那口井,就会“望洋兴叹”。但是洞穴里的囚徒们则不同,他们一直把扭曲的光影声像当作真实的世界,把自己主观错误的感官当作现实,因此即便有人告诉他们真相他们依然拒绝接受真实的世界。因此,他们哪怕接受了很多信息,但是按照错误的方式解读,得出的结论都是谬误。其中的差异,就在于有没有受过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以人工智能为例,今天大部分非专业人士对人工智能的理解都是错误的。很多人要么迷恋人工智能,要么担心被人工智能控制,他们不知道哪些问题人工智能解决不了,哪些问题人工智能可以做得更好。这并不是因为那些人不够聪明,而是因为他们缺乏相应的教育。当然,大部分人不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了解得多一点或者少一点并不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但是,有些人不懂人工智能,却试图做这方面的工作,结果就是把洞穴里看到的世界当做真实世界,当然无论如何努力都不会有结果。
再比如,在投资领域,很多人没有接受过真正的投资教育,看到的不过是一些幻象,但他们当真了,其结果也和洞穴里的人差不多。很多人靠省吃俭用攒下一年的工资,但投资时糊里糊涂亏掉同样的钱却是分分钟的事。他们中的不少人学历并不低,但他们是否接受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或者说他们是否理解了教育的意义,是要打个问号的。
那么,柏拉图是如何通过洞穴寓言解释教育的意义的呢?柏拉图认为,物质世界的各种现象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些囚徒能看到人的影子,是因为有人的存在。那些影子是黑色的,是因为洞穴是黑暗的。人到了洞穴之外,在阳光之下,一切就不再是原来那个样子了——这就如同接受过教育后,人会对世界产生新的思考。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人会把看到的影像当作真实,甚至会找出一堆看似自洽的原始理念来解释自己看到的现象。这些解释当然是不对的。柏拉图指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掌握基本的判断力,让我们能够找出现象背后真正的原因。而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接受外力的帮助,通过教育学会理智地行事。
很多人问我,做投资是否有捷径。我的建议是,如果你真的想做投资,捷径就是认认真真地学几门相关课程,或者读两三本相关教科书,而不是看几档财经节目或者看几本财经杂志。为什么这么说呢?柏拉图所说的洞穴是人体感官所能及的世界的化身,它代表了人类的处境。看财经节目和财经杂志虽然不用动脑筋,但这和坐在洞穴中看世界的影子、听周围人谈论没什么区别。走出洞穴并看见太阳的意义在于,我们的认知可以从可视的世界提升到“理念的世界”,或者说提升到只有理性才能领会到的世界。
在讲完这则寓言后,柏拉图再次借苏格拉底之口指出了哲学教育的意义。柏拉图所说的哲学是指所有学问,而非今天狭义上的哲学。他说,哲学教育是一种“转向”的技艺,它的目的是把灵魂从误解、谬误和偏见引向真理——他用洞穴的黑暗指代谬误,用洞穴外的光明指代真理。此外,哲学教育还可以让我们从片面的表象转向全面而完整的存在。这是一个人境界升华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只能通过孜孜不倦的哲学学习和实践来实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