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5417699
1.《周易》代表着中国古代智慧,是中国文化、中式思维的起点。古今中外帝王将相、名家学者,多将《周易》视为之书,并从中受益。读懂、读透《周易》,是现代人理解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医学等各个领域底层逻辑的必经之路,也是学习现代数理化等近代科学知识的捷径。
2.《周易》的内核在于“在变中求不变”,对于锻炼变革思维、辩证思维极有帮助,帮助人们在认知思维、人际关系、工作管理中快人一步抓住问题的关键,提高决策的成功概率。
3.原文以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典藏明万历刻本《易经集注》为底本,原文2万4千余字全本收录,精编精校,为读者呈现原汁原味的全本《周易》。
4.创意排版,将孔子所著《易传》中统括卦象意义的《彖传》,解说卦象、爻象的《象传》提取出来,置于《易经》中相应的卦辞与爻辞之下,方便读者深入理解《周易》64卦、384爻的卦象与爻象。
5.全本精译,译文紧随原文,不夸大、不曲解、不啰嗦,方便读者更加快速明了《周易》本义与精髓,是了解、研习《周易》不可多得的无障碍读本。
6.字体字号庄重大气,排版舒朗,不串行、不粘连,可让读者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7.精选27件珍贵的与易学文化相关文物与名人墨宝,全方位、多角度勾勒出《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承与发展脉络。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与《山海经》《黄帝内经》并称上古三大奇书。作为一本古人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的占卜之书,其占卜之术虽不足为训,但先民对卦象、爻位的解释以及孔子所著《易传》,却蕴藏着朴素的宇宙衍化法则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读真经一部”,现代人如能读懂《周易》这本认知世界的“答案之书”,掌握事物的变化之道,必能更加从容自信地应对未来、把握人生。
本书原文以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所藏明万历刻本《易经集注》为底本,精编精校,再辅以专业古籍整理团队若水古社精译白话文,方便读者快速明了《周易》本义,掌握精髓,是了解、研习《周易》不可多得的无障碍读本。
插图内容丰富,包含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的民间占卜用具,记载《周易》的战国竹简、汉代帛书、明代纸书,以及带有易学色彩的古人生活用品,更有伏羲、周文王、孔子等易学大家的画像,李阳冰、朱熹、王阳明等人书写的《周易》墨宝,全方位、多视角地为读者勾勒出《周易》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生活中的传承与发展脉络。
第 一 卦 乾为天 / 3
第 二 卦 坤为地 / 7
第 三 卦 水雷屯 / 12
第 四 卦 山水蒙 / 16
第 五 卦 水天需 / 21
第 六 卦 天水讼 / 26
第 七 卦 地水师 / 31
第 八 卦 水地比 / 36
第 九 卦 风天小畜 / 41
第 十 卦 天泽履 / 45
第十一卦 地天泰 / 50
第十二卦 天地否 / 55
第十三卦 天火同人 / 60
第十四卦 火天大有 / 64
第十五卦 地山谦 / 68
第十六卦 雷地豫 / 72
第十七卦 泽雷随 / 77
第十八卦 山风蛊 / 81
第十九卦 地泽临 / 85
第二十卦 风地观 / 89
第二十一卦 火雷噬嗑 / 93
第二十二卦 山火贲 / 97
第二十三卦 山地剥 / 101
第二十四卦 复 / 105
第二十五卦 天雷无妄 / 109
第二十六卦 山天大畜 / 113
第二十七卦 山雷颐 / 117
第二十八卦 泽风大过 / 121
第二十九卦 坎为水 / 125
第三十卦 离为火 / 129
下经
第三十一卦 泽山咸 / 135
第三十二卦 雷风恒 / 139
第三十三卦 天山遁 / 143
第三十四卦 雷天大壮 / 147
第三十五卦 火地晋 / 151
第三十六卦 地火明夷 / 155
第三十七卦 风火家人 / 159
第三十八卦 火泽睽 / 164
第三十九卦 水山蹇 / 169
第四十卦 雷水解 / 173
第四十一卦 山泽损 / 178
第四十二卦 风雷益 / 182
第四十三卦 泽天夬 / 187
第四十四卦 天风姤 / 192
第四十五卦 泽地萃 / 196
第四十六卦 地风升 / 201
第四十七卦 泽水困 / 205
第四十八卦 水风井 / 210
第四十九卦 泽火革 / 215
第五十卦 火风鼎 / 219
第五十一卦 震为雷 / 223
第五十二卦 艮为山 / 228
第五十三卦 风山渐 / 232
第五十四卦 雷泽归妹 / 237
第五十五卦 雷火丰 / 241
第五十六卦 火山旅 / 246
第五十七卦 巽为风 / 250
第五十八卦 兑为泽 / 254
第五十九卦 风水涣 / 258
第六十卦 水泽节 / 262
第六十一卦 风泽中孚 / 266
第六十二卦 雷山小过 / 270
第六十三卦 水火既济 / 275
第六十四卦 火水未济 / 279
易传
文言传 / 285
系辞传·上 / 295
系辞传·下 / 317
说卦传 / 340
序卦传 / 352
杂卦传 / 360
前 言
《周易》也称为《易经》,是我国一部古老而深邃的传统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是儒、墨、道等诸子百家思想的总源头,历来被誉为“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
从本质上讲,《周易》是一本中国古人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的书。它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在中国古代,凡是有所作为的帝王、政治家、军事家、商贾等,无不把《周易》视为之书。因此,几千年来,《周易》一直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在各个领域对其进行研究和应用,并形成了庞大的易学研究体系。
《周易》一书由《经》和《传》两部分构成。其中,《经》的部分是我国古代先哲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进行长期观察,在“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情况下“始作”的“八卦”,从中部分反映出了宇宙万事万物的现象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思想。《传》则是对《经》进行解说,据说是出自孔子及其门人之手。《易传》共七种十篇,分别是《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系辞传》上下篇、《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自汉代起,它们又被称为“十翼”。为了方便读者更加快速深入地理解《经》,本书将《传》中统括卦象意义的《彖传》和解说卦象、爻象的《象传》,置于《经》中相应的卦辞与爻辞之下。
《周易》历经几千年的沧桑,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深深根脉,并早已和中华民族的灵魂融为一体,对道家、儒家、中医、文字、数术、民俗文化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今天,我们提倡和谐文化、与时俱进等传统理念,就是源于《周易》所强调的与时偕行的变易思想。
当然,要想读懂《周易》,首先要弄懂下面的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解决了,才算初步走进《周易》的大门!
个问题是“阴阳”。《易传·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对于《周易》,古人有“简易”“变易”和“不易”之说。那么,什么是“简易”呢?就是很简单的意思,说穿了,整部《周易》就是阴阳的变化而已,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而“变易”就是变化的意思,什么变化?还是阴阳的变化。“不易”是不变之意,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你再怎么变,仍然离不开阴阳。我们不妨来看一下阴阳、卦、爻的演变过程,这个过程是这样的:由阴阳组合而产生了八卦,由八卦两两相叠又产生了八八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中,每卦有六个爻,于是又产生了三百八十四爻。而这三百八十四爻就是整个宇宙的密码,也是天地间的奥妙所在。所以,要学《周易》,首先要弄懂阴阳这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爻”。在《周易》中,爻是组成卦的基本单位,而爻又分为阳爻(符号为“—”)和阴爻(符号为“–”)。其中阳爻用九,阴爻用六。在一个卦中,六爻从下往上数,分别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和上爻。如果初爻是阳爻,就叫初九;二爻是阳爻,就叫九二。相反,如果初爻是阴爻,就叫初六;二爻是阴爻,则叫六二。以此类推。
第三个问题是“卦”。卦由爻组成,三个阳爻组成“乾”卦,三个阴爻组成“坤”卦,然后再由阳爻和阴爻按一定的规律分别组合成“震、艮、离、坎、兑、巽”六个卦,一共是八个卦。这八个卦分别代表大自然中的八大自然物象: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震代表雷、艮代表山、离代表火、坎代表水、兑代表泽、巽代表风。然后,八卦又两两组合,进而产生了八八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则象征着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过程,而且每一卦都有着极深的含义。以前两卦(《乾》卦和《坤》卦)为例,这两卦除了象征天和地,也象征了世界初始时纯阳和纯阴的状态和性质。接着阴阳相荡,化生万物,接下来的第三卦(《屯》卦),便开始描述了万物初生时的混沌状态……到第六十三卦为《既济》卦,这一卦代表着成功与和谐,似乎世界从此可以静止了。然而,紧接着的第六十四卦,却是《未济》卦,这也是《周易》令人叹服的地方,它不管人们的主观愿望怎么想,却永远只告诉你客观的东西,这也恰如《序卦传》所说的那样:“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这句话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结束即开始!
此外,与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一样,每卦中六爻的顺序也反映出了事物的发展规律,所不同的是六爻所显示出的是细节的变化。
《周易》又分为《上经》和《下经》,其中《上经》从《乾》卦到《离》卦,共三十卦;《下经》从《咸》卦到《未济》卦,共三十四卦。而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想记住这六十四卦,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将下面的这首“上下经卦名次序歌”背下来,也就记得这六十四卦的卦名了。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本书以大白话的方式对《周易》进行全文翻译。但是,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所有的经典,所有的道理,只要能够记录下来、能够说出来的,都已经不再是原本的那个“道”了。这也恰如《易传·系辞》所说的那样:“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所以,任何一部经典,当我们刚刚读到的时候,不管它里面所蕴涵的道理多么精辟,在我们还没有去实践之前,它仍然仅仅是“谁都懂”的道理而已。虽然老子也提出了“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这样一层境界,但这样的境界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经历一个过程,那就是先去“行”
“见”“为”,也就是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的过程。
所以,要想真正读懂《周易》,除了读有字书,更要读“无字书”,这才能领悟到其中的深义与奥妙!
若水古社
二〇二二年七月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儒家创始人 孔子
不读易不可为将相。 ——唐 虞世南
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医圣 孙思邈
困 敌 之 势,不 以 战; 损 刚 益柔。 ——《三十六计·以逸待劳》
《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朕自弱龄留心经义,五十余年未尝少辍。——康熙皇帝
《周易》是一种辩证的“宇宙代数学”。——近代哲学家 冯友兰
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出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惟独中国的《易经》亘古常新。——瑞士哲学家 荣格
八卦宇宙学理与现代天文事实,互相吻合。 ——中国天文学家 刘子华
近代学者由于易理之启示获得诺贝尔奖金者已有四:德国汉森堡,其论文为《测不准原理》;丹麦之玻尔教授,其论文为《相生相克原理》,并在庆祝酒会上以太级八卦纪念章赠人; 中国杨振宁、李政道,其论文为《不对等定律》,并自称得之易经之启示。今后由此书而得奖者,当犹有其人,愿周易学者多为现代科技服务。 ——中国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张协和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