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8076632
本书是一本专业、严谨且极具现实感和可读性的社会学作品。人类学家沃利“把自己作为方法”,以真挚且感人的故事带领读者走进了她的自我民族志。她的家庭因去工业化陷入了灾难,她自己却因为个人的努力而实现了阶层跨越,这种强烈的反差,以及上溯曾祖父、祖父、父亲三代人的生活经历,为读者构建了一幅波澜壮阔且悲壮的蓝领工人家庭的生活史。
本书荣获工人阶级研究协会的CLRJ詹姆斯图书奖和维克多·特纳民族学写作奖第二名。
1980 年,14 岁的克里斯蒂娜·J. 沃利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父亲所在的芝加哥东南部的钢铁厂突然倒闭,接下来的几年里,近十万名附近的居民也将失去工作。
30 年后,沃利成为一名文化人类学家,她在《无地可依》中把人类学视角带回家,审视自己的家庭和整个美国蓝领阶层的命运,结合个人叙事和家庭照片,对“去工业化”的社会影响进行了细致的评估。通过描述家庭成员的努力奋斗和自己向上流动的故事,沃利揭示了在复杂的紧张关系之中美国工业衰退的社会景观。在其精辟的分析中,每个读者都可以了解为什么美国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为什么向上流动从集体性转向个人化,以及哪些政策错误导致了这种困境。
前 言
致 谢
芝加哥东南部地图
引 言
第一章 钢铁世界: 家族相簿里的故事
第二章 轰然倒塌: 我的父亲与芝加哥钢铁业的衰落
第三章 上 流
第四章 羁 绊
结 论 守望新生
注 释
参考文献
索 引
译后记
为缄默者记录至死方休的生存挣扎,此书兼容了最好意义上的口述史、民族志、回忆录和城市史。大量的历史档案让后工业时代的芝加哥历历在目,而作者追索主流历史失踪者的抱负又让所有的故事和讲述获得摄影机般的叙事能力。
——毛尖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教授
在细致而动情的自我民族志剖析下,沃利向我们展现出美国芝加哥东南部老钢铁厂地区由盛而衰的转型历史。这里每一座建筑、每一片土地都蕴含着一个意义,而居于其间的每一个人都有一段生命故事。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在经济从繁荣到衰退的大周期里,家庭与阶级的变迁不仅仅是关于经济生产,也关乎经济不平等如何与性别和种族交织在一起,共同创造出巨大的社会鸿沟。
——严飞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仅仅在一代人的生命历程之内,一场巨大的崩塌就轰然而至:从经济繁荣、阶层跃迁的志得意满,到工厂倒闭、产业凋敝的无所依傍。作者从自己家族的故事出发,描述了经济衰退和去工业化给普通美国人带来的“静谧的绝望”。对今天的中国读者来说,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深刻理解这一曲美国梦碎之挽歌的社会学意义,就能在多大程度上把握自己的未来。
——陆远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2011 年10 月, 成群的抗议者在纽约市华尔街附近搭帐篷示威。一石激起千层浪, 美国各地相继爆发“占领” 运动, 经济不平等扩大的现实问题成为美国公众谈论的焦点。那时我没有亲身参与运动, 而是通过在大学课堂里授课关注这些事件。那年秋天, 我开设了一门小型的讨论课, 讲授在回忆录、小说和口述历史中, 美国社会阶级的个人故事。作为背景阅读材料, 我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些报纸和学术文章,主要讨论美国近几十年来不断加剧的经济不平等现象———他们对此知之甚少, 而且常常感到惊讶。没想到短短几周后,这个看似晦涩的话题就引起了全国的关注。
当然, 包括我家人在内的许多美国人, 其实都痛苦地意识到, 这种不平等现象加剧的趋势早在几十年前就开始了。虽然纽约“占领” 运动的核心关注点是华尔街, 但在社会的另一端, 这种爆炸式不平等还与长达数十年的去工业化进程有关。换言之, 与全国各地制造业的系统性崩溃有关。正是由于失去了稳定又高薪的工业岗位, 美国向上流动的阶梯出现了断层———这一发展不仅是缘于国际竞争, 还和华尔街强调裁员以提高股价脱不了关系。最终, 许多人的美国梦都破碎了。
当我2006 年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 去工业化并不是个适时的选题。如果非要说的话, 它像是一个老掉牙的问题,更适合上世纪80 年代。尽管如此, 我还是觉得有必要讨论这一问题。作为一名老钢铁工人的女儿, 我在芝加哥市东南部长大, 我很清楚自己所在的社区以及中西部的大部分地区从来都没有走出工业衰落的阴影。我也逐渐意识到, 美国各地经济和社会鸿沟的形成与扩大, 是由去工业化导致的。
本书基于如下假设: 为了理解当代的不平等, 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去工业化问题。只有回到那个无法想象去工业化的历史时刻, 才有可能追踪事情是如何朝着不平等的方向发展的, 有什么路径是被忽略掉的, 以及这可能对美国产生怎样的长期影响。相比于抽象地考虑这些问题, 本书将讨论芝加哥东南部老钢铁厂地区的历史进程, 以及多代人讲述的家庭故事。正是基于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 我们才有可能理解这些转型意味着什么, 对受影响的地区意味着什么, 以及, 它对整个美国社会可能意味着什么。
虽然我们无法知晓美国目前对不平等的关注是否会持续下去, 但很显然, 要理解和解决这个问题, 就必须重新审视我们思考社会阶级的方式。尽管阶级在去工业化的故事中至关重要, 但人们总是迂回地谈论它。当然, 美国人历来都有一种普遍倾向, 就是淡化阶级问题。几乎所有的产业工人都认为自己属于庞大而无形的“中产阶级”。在我成长的过程中, 这种对阶级的淡化使得很多事情都难以启齿———本书中的故事也证实了这一点。然而, 在一定程度上, 是一些十分积极的因素造成了这种谈论阶级的困难: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繁荣使多数人可以合理地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在“经济大衰退” (2007—2009) 之后, 当个别人保留着向上流动机会,而其他多数人却在经济上不断受限时, 人们越来越怀疑庞大且持续扩张的中产阶级是否真的存在。如果说我们当下的经济危机催生了一种新的谈论阶级的意愿, 那这个代价也太大了。尽管如此, 我相信我们需要这种阶级语言, 不仅是为了理解美国如何一步步变得如此分裂, 更是为了思考美国未来将何去何从。虽然在一些人看来, 芝加哥东南部可能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地方, 但正是由于这种边缘化的地方所占据的有利位置, 从这一角度来观看和理解美国中心已经发生的事情, 反而可能最接近真相。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