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回到常识 一位博士的16堂小学语文课

回到常识 一位博士的16堂小学语文课

教育学博士、名师黄耀红数年磨砺新作,课堂实录+名师评课,小学语文教师案头常备书,教你轻松、诗意、高效地上好语文课!

作者:黄耀红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0月 

ISBN: 9787540794972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8.99

类别: 社会科学 新书热卖榜, 教育 SKU:658565b4f0f2240d2c5ba22c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0794972

编辑推荐

教育学博士联手一线名师,让语文课堂从教育常识出发

精选小学语文重点篇目,追寻诗意真实的课堂实录

品读客观专业的名师评课,反思教学得失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黄耀红博士的16堂小学语文教学课例,内容涉及小学语文教材的古典诗词和经典选文,它凝结了作者三十年潜心大、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研究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智慧。每个课例均包括教学实录和课例研讨。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以案说法,是语文教学目标,价值、过程及范式的典型例说,也是湖湘语文教学共同体建设的行动见证。

16个生动丰盈的语文课堂,16份别出心裁的教学设计,16次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绽放。16个脚印连在一起,就是一路旖旎风光。

回到常识,回到教育原点。黄博士的小学语文课堂,风景这边独好!

作者简介

黄耀红,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湖湘语文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著有《天地有节》《一路还乡》《吾土吾湘》《百年中小学文学教育史论》等书。

目  录

第一课 诗意兴发001

    ——《春夜喜雨》课例研究

的确,真实才是美的,真实才具有魅力。因为真实,黄老师成 了同学们的知心朋友;因为真实,黄老师的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又自然随意,课堂上师生和文本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真情对白,常常会引发阵阵惊呼与笑声。

 

第二课 学会追问013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例研究

美的语言总能激荡人的心灵乃至灵魂。教师要擅长运用语言,在你的课堂里,用那些或激情,或优美,或灵动,或奔放的语言,汇编成美妙的乐章。乐章叮当地响着,时不时地叩击学生的心扉,使学生的心田泛起涟漪,情不自禁地追随那语言而去。

 

第三课 返璞归真025

    ——《与象共舞》课例研究

为什么我们多数老师难于发现文本中那些灵动的文字,那些精 彩的语言呢?扪心问一下,语文教材中有多少篇文章是打动了自己的,我们对文章的理解有多少是“自发的”?很多时候,我们是带 着教参的理解走进课堂的,是把教参的理解当作自己的理解来教学生的,我们是站在文本之外教文本的。

 

第四课 涵泳语文039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例研究

语文教材与语文课堂是“语文”的,即是由字、词、句、篇构成的,是由听、说、读、写构成的。字词是文章的基本构成材料,是基本要素……黄老师在词语教学中,特别重视语境,体味词语所蕴含的“语文味道”。

 

第五课 点燃火种069

    ——《普罗米修斯》课例研究

教师要做课堂上的“知心者”,首先在于教师根据儿童的心理,用浅近的语言,激发他们言说的兴趣,开启他们思维的空间……一个教学的“引领者”,他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在课堂上全心投入,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在尊重中引导,在引导中尊重”。

 

第六课 人文往返083

    ——《老人与海鸥》课例研究

黄博士带着孩子们咬文嚼字,联系生活实际,用生活经验来解读文本的含义,促使孩子们深层次思考,得到体验与感悟,同时也让孩子们体验了祖国文字的魅力。

 

第七课 言而有寓095

    ——《滥竽充数》课例研究

在整个教学中,黄博士营造了一种非常宽松的氛围,这首先来自他的轻松随意的方式——他在课堂上坚决执行自己的观点——决不掌控学生,教师的作用是要托起学生!

 

第八课 文字密码109

    ——《伯牙绝弦》课例研究

黄博士从课题中的“绝”字入手,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文言,就是学习最初的文字,就是到文字的源头那里去看看”。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古今意义变化较大的词语……在自主学习中,学生理解了文字,悟出了学习古文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回到文字源头的喜悦。

 

第九课 神话之神123

    ——《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课例研究

实录中,黄博士多以提出问题的方式,步步引领,环环相扣,始终紧紧抓住识字、解字和写字,始终设法推动着学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去读、说和想,始终不忘提醒并指导学生“联系古今”“结合上下文”去思考、比较、体验和评说。

 

第十课 言语生长137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例研究

体验的成长性,决定了课堂的成长性;生命的丰富与开放,决定了课堂的丰富与开放。从经验生长出发,教学不再是拘于文本逻辑的“亦步亦趋”,而是基于生命经验的“雪球滚动”。

 

第十一课 学会质疑149

     ——《我最好的老师》课例研究

观其课,则自然平实,不事雕琢;循循善诱,引而不发。起承转合间没有刻意为之的精致工整,字字珠玑,滴水不漏;有的只是俯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对话,这种对话更多具有“聊”的色彩,在看似轻松愉悦的“聊”的背后,却是对学生思维的深层引领与推动。

 

第十二课 放飞想象181

     ——《星空下的美丽想象》课例研究

让想象有生长的空间,让想象有创造的基础,如果一堂课停留于此,那么这堂课充其量只能算一堂常规的优质课,算不得启人思索的研讨课。我以为,黄博士这堂课的最大精髓正在于他能引领着学生实现“让想象再往前走一步。

 

第十三课 开发感官195

     ——《树叶里有多少秘密》课例研究

黄博士的课堂恰恰让我们感觉:不太像老师,不太像上课。没有刻意为之的课前交流,没有华丽精美的教学导语,没有美轮美奂的课件展示,甚至也没有丝丝入扣的教学环节,在一支粉笔板书出“秘密”一词的朴素里,课拉开帷幕,与孩子们如朋友般的一段聊天之旅,也由此开启。

 

第十四课 理解生命221

     ——《生命 生命》课例研究

这是一堂丰满的课,有宽度,有厚度,有深度,有温度,春风拂人,熨帖饱满。这是一堂盈裕的课,如一幅画,优美;像一首歌,婉转;似一眼泉,活泼。这是一堂成熟的课,眼中有人,心中有爱,手中有法,课堂有节奏。

第十五课 教材重构237

     ——《月光曲》课例研究

对课文的质疑,却关乎思维力度与生命姿态。在耀红老师的开启下,孩子们一个个目光如炬,纷纷检视课文的细节、逻辑、表达等各个方面,很多地方都质疑得合情合理。

 

第十六课 诗画相生263

     ——《芙蓉楼送辛渐》课例研究

黄博士凭借个人的文学涵养,依照“文字—文学—文化”的台阶,悄无声息地给孩子播下一颗颗文学的种子,以他的文学修为与课堂艺术,为我们展现了语文的真实与精彩!

媒体评论

一个充满诗意的学者自由地涵泳语文,点燃学生审美的火种,返璞归真,与生共舞,描绘出一幅放飞想象的人文画卷。

——特级教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 程红兵

 

他(黄耀红博士)的语文课,有细腻深透的语感,有艺术化的教学手段,更有宏阔的思想视野。

                ——人民教师奖章获得者、语文名师  韩军

 

    这种自然而然的语文课堂,让孩子们的创造力得以舒张,想象力得以奔放,个人能量充分释放。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语文名师 朱爱朝 

在线试读

第一课

诗意兴发

——《春夜喜雨》课例研究

 

 

一、开启想象之门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读到某个词语、某个句子的时候,你的脑海里会忽而浮现出与这些词句相关的形象、情景和细节。比如,读到“白云”,我们会想到蓝天,想到大雁;读到“春节”,我们会想到新年礼物,想到童年往事。是的,因为联想,因为想象,我们的心灵就像长着一对隐形的翅膀,让我们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诗意天空。

在座的绝大多数同学都是十二三岁的孩子,人在这时候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联想与想象最为发达。这节课,我想先来测试一下同学们的联想力与想象力,好吗?

(板书:春雨)

同学们,看到“春雨”这个词,你们能联想到哪些和它相关的景物,哪些和它相关的场景、哪些美好的画面?看谁的联想更丰富,更优美。

有学生说由春雨想到花朵,想到绿草,想到田野;有学生想到老师的话语,想到妈妈的教诲,等等。

(教师不断启发学生说得更丰富,更具体,更美)

你看,当我们的联想与想象沉睡的时候,写在黑板上的“春雨”不过是两个平常的汉字。一旦我们唤醒了联想,唤醒了想象,我们的思想就由冬天飞到了春天。这,就是联想与想象的力量,也是思想的力量,更是语文的力量。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首唐诗,也是写春雨的。这首诗是谁写的呢?是杜甫。以前,我们学过杜甫的诗吗?谁来介绍一下?

(学生回答杜甫作品)

教师补充:杜甫是与李白齐名的唐代大诗人。他一生漂泊,活了58岁,其中,从48岁开始,在成都度过了4年。他住在风雨飘摇的草屋之中,今天的成都有“杜甫草堂”,供后人凭吊。杜甫生命中的最后两年是在长沙度过的。他于公元769年到长沙,先住在游船上,后在小西门一带租房而居,称其为“江阁”。现在湘江风光带建有“杜甫江阁”。“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妇孺皆知的《绝句》就是杜甫的作品。

二、获得欣赏的门径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这首写春雨的诗,到现在已经有1000多年了,一直为人们传诵。你们的爸爸妈妈读过,爷爷奶奶读过,爷爷的爷爷读过,奶奶的奶奶读过,祖祖辈辈都读过。杜甫离世1000多年了,可是他的诗永远不会死。因为他的这首诗,那一场唐代的春雨一直在文学的天空飘飘洒洒。这就是诗的不朽,文学的不朽,这样的诗就是经典。对于经典诗歌,我们一般用什么方法来学习呢?

我们一起明确一下学习步骤,好吗?

(板书:朗读-品味-背诵)

(一)朗读

1.指名读

我想找个同学朗读,大家听听,看他是不是把每个字音都读准了。你觉得这首诗里哪些字特别容易写错?请给出“特别提醒”。

【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归纳并板书:(潜) (润) (径) (俱)】

给“潜”找个同音字(“前”),给“润”组词(滋润),给“径”找个形近字(“经”),解释“俱”字(都,与“具”区别)。

请同学们用手指在空中将这些字写4遍,默记。

2.带读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世上所有的语言中,汉语是最富音韵性的。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在古典诗歌中,最多的是五言诗、七言诗。我们想想,为什么偏偏是五言、七言,而不是六言、八言呢?这涉及诗歌朗读的节奏问题。

对于五言诗,一般可以切分为2/3节拍,而七言诗可以切分为2/2/3(如:秦时/明月/汉时关)。有人算过,我们一口气读诗,以七言最方便,若九言,就换不过气来。下面,老师带大家读一遍诗歌。请大家特别注意诗句里的节奏美。

注意:停顿时,声断气连,有起有伏,有高有低,有开有合。

教师带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3.齐读。

(二)品味

1.整体感知

杜甫的这首诗,写的确实是“春雨”。但我有一个疑问,既然写的是“春雨”,诗的标题可不可以就叫作“春雨”呢?就是说,我把现在标题中的“夜”字与“喜”字去掉行不行?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有一个要求,就是一定要扣住诗句内容来谈。我觉得,你对这个问题理解到什么程度,足以说明你对这首诗理解到了什么程度。

学生可能提及:突出“夜”之特点的诗句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等。至于“喜”之心情,则渗透于全诗之中,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等。

同学们的自主欣赏真的非常棒,非常不错。这说明,只要找到了门径与方法,欣赏诗歌一点都不神秘。同学们都可能成为优秀的诗歌评论者。

2.传授方法

我想教大家一种欣赏诗歌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圈点法。讲这个方法之前,先讲一点点律诗的知识。我们学过绝句,也学过律诗,绝句只有四句,律诗有八句。八句构成四联。每一联,给它安个名称。首,即头;颔,即下巴,颈即脖子。

(板书: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下面我们就学着用圈点评注法进一步欣赏这首诗的妙处。

(1)先看首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你觉得要圈哪些字?

可能圈“好”,可能圈“知”,可能圈“发生”。

(板书:知-发生)

“知”是什么意思?知道,懂得,明白。从科学的角度讲,春雨沙沙沙,完全是大自然的一种现象。它会知道、它会懂得、它会明白春天的到来吗?不知道。然而,在诗人眼里,雨确实好像是一个精灵,它就是知时节,就是知道春回人间了。在这里,诗人笔下的“雨”成了适时而来、善解人意的“好雨”。这是一种拟人化的、有生命、有感知能力的雨。诗人把春雨当成了什么人?

这一句诗里的“发生”与现在讲的“发生”是一个意思吗?古汉语里多是单音词。这里的“发生”是两个词。“发”即催发,“生”即生机。其实,发生,是催发生机,也是催发生长,还是催发生命。“乃发生”的“乃”是“就”的意思。

你想想,春雨啊,它一到春天就催发生机。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让我们的思维从这间教室起飞,一起飞,飞到春天的田野、河畔、山峦,看看有多少生命的生机被春雨催发了。

(学生想象并描述诗意的情景)

(2)接下来,请同学们举一反三,圈出颔联中的关键词。你觉得哪些值得圈出来?说说你的理由。

【板书:潜(前)-润(滋润)】

其一,“潜”。如果将“随风潜入夜”写成了“随风前入夜”有没有影响?为什么?

有影响。“潜”这个字让你联想到什么动作?轻手轻脚,不声不响,神不知鬼不觉。这个“潜”字,写出了春雨的轻盈,春雨的神秘,春雨的机灵,春雨的可爱,春雨带给人意外的惊喜。一句话,它写出了春雨的奇妙与美好。

其二,“润”。这里的“润”相当于哪个词?“滋润万物”“润泽万物”。滋润是种怎样的过程啊?看得到吗?听得到吗?看不到,听不到,只有心灵才能感觉得到。想想看,我们坐在温暖的屋里,听窗外春雨沙沙,敲打着窗棂,敲打着屋顶,那时候,多少花,多少草,多少新芽,多少嫩叶,多少树,多少生命都在像吸取琼浆一样吸收着春雨,那是无可替代的、大自然馈赠的生命养料啊!就像妈妈的乳汁滋养着孩子一样,春雨滋润着整个世界。

(3)接下来的这一联,写“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有人说,这两句没有写到春雨,好像跑题了。你的意见呢?

没有跑题。在写雨云。云越多、越密、越厚说明什么?说明雨下的时间越长。我们看云多不多?请大家将“野径云俱黑”中的“俱”,“江船火独明”中的“独”圈出来,我们改动这两字,比较比较,看这样改了有没有影响?

野径云已黑,江船火皆明。

【板书:俱(已)-独(皆)】

将“云俱黑”中的“俱”改成“已”行吗?将“火独明”中的“独”改成“皆”行吗?

“俱”,是都的意思,都黑了,说明云又多又密。

“独”,反衬出夜之“黑”。到处都是黑的,船火才显得很亮。像现在,万家灯火,湘江里渔船上的灯火就不起眼了,是不是?

还有,这一联,对仗得特别好。对仗,也是中国语言里特有的修辞手法。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贴对联,那都是对仗的句子。你能举出什么对仗的诗句来吗?你发现对仗有何规律?

(4)最后一联。我们圈哪些词?

(板书:湿-重)

这两个字都用得非常好。为什么?

“湿”与“重”都写出了雨后春花的特点,湿漉漉的,沉甸甸的。“重”是个多音字,这里可以念吗,为什么?

锦官城,即成都。可见,这首诗写于杜甫定居成都时。

这两句不是实写,完全是诗人的想象,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有异曲同工之妙。

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我们假设这首诗不是写于成都,而是写于长沙望月湖。我来将诗句改一改,根据对仗的规律,你看下面如何改?

岳麓云俱黑,。

晓看红湿处,花重长沙城。

3.有感情地朗读

对比两种朗读方法。请注意老师的表情。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漠无表情)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声情并茂)

(1)有感情地自由朗读。

(2)齐读。

(3)男女生交叉读。

(4)指名表演读(一男一女上台表演读,不能带书)。

 

抢先评论了 “回到常识 一位博士的16堂小学语文课”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西南联大国文课

EUR €30.99
评分 5.00 / 5
阅读更多
缺货

如何阅读一本书

EUR €32.99
加入购物车

外国教育史 第2版

EUR €26.99
阅读更多
缺货

西南联大行思录

EUR €33.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