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3209566
《考工记》上承我国古代春秋时期青铜文化之遗绪,下开战国时期手工业技术之先河,在历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我们若想打开先秦科技文明的门户,进而把握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来龙去脉,《考工记》是一本相当合适的“指南”。
《考工记导读》便是对这一“指南”的“导读”,又是《考工记》研究成果的检阅。除“引论”和“附录”外,正文包括七章。第一章“初探篇”,对“考工记”的主要内容作了简单介绍。第二、三章是“价值篇”,作者参诸百家,结合自己的研究心得,详细地分析了《考工记》各项内容的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第四章“源流篇”,探讨了《考工记》的成书年代,以及从古到今对其的研究。第五章“国外篇”,梳理了国外的研究成果。第六章“方法篇”,就研读《考工记》的各种传统和新的方法作了简要的介绍和指导。第七“注译篇”收录了经过点校的《考工记》全文,并附以简明扼要的注释和新的《考工记》现代译文。“附录一”是“新考工记图”目录,附录二是“《考工记》研究论著简目(1900-2021)”。
读考工记导读 王锦光序
自序
引论
第一章 初探篇
第一节 《考工记》上卷简介
第二节 《考工记》下卷简介
第二章 价值篇(上)
第一节 木车设计制造技术之总汇
第二节 炉火纯青的青铜冶铸技术
第三节 登峰造极的铜兵与庐器
第四节 制弓矢和射箭术的高度总结
第五节 防护装备的代表——皮甲
第六节 钟鼓之乐
第七节 形形色色的礼玉
第八节 侯与射侯
第九节 施色工艺
第十节 设计和工艺美学
第三章 价值篇(下)
第十一节 建筑制度与技术
第十二节 井田水利工程
第十三节 陶瓷
第十四节 生物地理分布
第十五节 动物分类
第十六节 实用数学
第十七节 二十八宿与四象
第十八节 手工业生产管理经验
第十九节 贵和尚中、天人合一的价值观
第四章 源流篇
引言
第一节 写作地点与年代
第二节 今本《考工记》的由来
第三节 历史上的研究
第四节 近现代的研究
第五章 国外篇
第一节 《考工记》的东传和西渐
第二节 国外的“金有六齐”研究
第三节 近现代日本的《考工记》研究
第四节 西方汉学界的《考工记》研究
第五节 科技史界的《考工记》研究
第六节 《考工记》的外译
第六章 方法篇
引言
第一节 过语言文字关
第二节 《考工记》注释导读
第三节 文献参照与文物印证
第四节 新法研究举隅
第七章 注译篇
第一节 《考工记》卷上
第二节 《考工记》卷下
附录一 新考工记图目录
附录二 《考工记》研究论著简目(1900-2021)
一、《考工记》研究专著简明目录
二、《考工记》研究文章简明目录
后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