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2722088
在本书中,德雷克斯围绕亲子关系和亲子教育两方面,从父母和孩子面临的困境、有效的教育方法和错误的教育方法、特定情景下的教育、如何教育难相处的孩子等维度,并采用大量案例,分析了教育孩子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帮助父母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实现亲子关系和谐以及孩子健康成长。
1.本书会帮你直面自己在养育孩子过程中常犯的错误。
(1)唠叨或吼叫:导致孩子更叛逆,拒绝合作。
(2)溺爱:孩子会越来越懦弱,越来越骄纵。
(3)贬低或羞辱:挫伤了孩子的勇气和自信心。
(4)挑毛病:导致孩子丧失信心和动力。
(5)奖励或惩罚:无法激励孩子的自主行为。
(6)过度关爱:孩子依赖性强,很难适应生活。
(7)过度监督:使孩子缺乏独立自主性。
…… ……
2.本书会帮你重新审视自己养育孩子的方式,帮孩子积极做出改善。
1.多一些表扬和鼓励,少一些批评和责罚。
2.建立良好家庭氛围,让孩子学会遵守秩序。
3.平等对待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爱和温暖。
4.克制过度干涉,让孩子学会自主成长。
…… ……
3.在本书最后一部分,作者用大篇幅介绍了自己在儿童心理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案例及心理治疗的全过程,还用专业的角度做了详尽的分析,这些内容可以帮助父母面对和解决孩子面临的复杂而艰难的问题。
这本书是正面管教理念先驱鲁道夫·德雷克斯所著的家庭教育心理学经典作品。
本书不仅系统阐述了现代社会亲子教育中父母面临的困境,以及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常犯的错误,而且系统解读了孩子的基本人格和行为动机,为我们正确理解孩子的行为、引导孩子尊重秩序并接受社会规则,与孩子发展互动关系,提供了大量建设性的建议。
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真实的临床案例。这些案例犹如一面面镜子,可以帮助父母洞察自身问题,指导父母发现并运用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
“孩子必然不会成为天使,但我们可以成为更好的父母。”相信这本书能够给予父母更好的帮助和指引。
第1部分 心理学背景
第1章 父母面临的状况
爱
焦虑
期望
要求
两代人之间的冲突
父母的挫败感
父母是牺牲的一方
父母对教育了解多少
让教育者接受教育
妈妈的地位
爸爸的地位
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地位
第2章 孩子面临的状况
人生计划
遗传因素
社会兴趣
社交不安全感
自卑和气馁
争取优越感的斗争
道德意识
家庭星座
第2部分 教育方法
第3章 有效的方法
A.维护家庭秩序
家庭氛围
遵守家庭成员的权利与义务
规则的一致性
做出决定
自然后果
B.避免冲突
观察和反思
学会克制
灵活性
激发好奇心
赢得孩子信任
缓和局势
抽离
C.鼓励
表扬
引导和指示
彼此信任
说“可以”,而不是“必须”
坚持努力
揭示行为意图
与伙伴交往
D.家庭会议
第4章 教育孩子过程中常犯的错误
溺爱孩子
缺乏关爱
过度关爱
收回关爱
焦虑
吓唬孩子
过度监督
太过啰唆
忽视
督促
让孩子做保证
让孩子“振作起来”
惩罚
要求孩子盲目顺从
唠叨
挑毛病
轻视
严厉
羞辱孩子
体罚孩子
第5章 特定情景下的练习
角色准备
人生的初次体验
哺乳
断奶
学习走路
学习上厕所
第一次体验独立
生活在成年人的世界中
玩耍
学习穿衣服
学习说话
保持干净整洁
进食习惯
让孩子承担家务
失去特权的孩子
首次步入同龄人众多的社会环境
入学准备
短期的身体疾病
面对困境
外部环境的变化
遭遇挫折
家庭矛盾
无声的合作者
性启蒙教育
各个阶段的教育
青春期
放松束缚
第3部分 难相处的孩子
第6章 了解你的孩子
A.寻求关注的心理机制
“积极主动—建设性”措施
“模范”孩子
过度的责任心
善于言辞
“积极主动—破坏性”措施
炫耀
出格的行为
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
可怕的“熊孩子”
浮躁
“消极被动—建设性”措施
过度依赖
虚荣
“消极被动—破坏性”措施
羞怯
依赖和懒惰
注意力不集中且缺乏毅力
轻浮放纵
焦虑与恐惧
饮食问题
语言障碍
B.争夺权力
不听话
倔强
脾气暴躁
坏习惯(吮手指、挖鼻孔和咬指甲)
手淫
撒谎
磨磨蹭蹭
C.报复行为
偷东西
暴力和残酷
尿床
D.能力不足
懒惰
愚笨
能力不足
粗暴的消极
E.病理反应
神经失调
精神失常
病态人格
第7章 指导和再适应
案例分析
哭泣
恐惧
“此起彼伏” 的兄弟俩
欺凌
小霸王
可怕的“神经质”
强迫症
“智力障碍”
假装反应迟钝
结论
附录 德雷克斯给父母的50个建议
亲爱的父母朋友们:
我们经常说孩子会带给父母很多问题和麻烦,实际上,父母才是真正需要关注的人。教育孩子对每个人都是一种挑战,而做教育孩子的父母对我们来讲也是一种挑战,因为我们是精神领域的“医生”。对我而言,最严峻的考验来自前来咨询并要求我“给他们的孩子治疗”的父母。在进行咨询的过程中,我常常由于同情这些父母而陷入崩溃的境地:他们的处境非常艰难,他们遭受着巨大的折磨,为了孩子,几乎失去了尊严。这本书谨献给这些父母及他们承担的伟大工作。本书将会大量地描述我和大多数跟我一样的精神科医生的矛盾心理。很多精神科医生会有两种极端倾向:有的精神科医生怒不可遏地谴责那些溺爱孩子的妈妈,认为她们的行为并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的精神科医生认为很多父母——特别是妈妈,太过情绪化,需要针对他们进行心理治疗。要在这两种倾向之间取得平衡非常困难,如果我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忽略了这些父母的感受,我真诚地希望获得他们的谅解。我们应该知道,单独面对病人咨询的风险要比写一本指导性的书小得多。因为在进行单独咨询时,如果伤害了对方的感情,我会有所察觉并及时改正,但读者阅读本书感受到的烦恼,我很难及时知道并帮助解决。我唯一可以向你保证的是,无论如何,我都不想伤害你的感情。总之,如果你由于阅读本书而失去某些勇气,那我希望自己没有写过这本书,因为勇气一旦受挫,本书就不会对你有任何帮助。
让人难过的是,不可能让读者仅通过读书就了解作者的美好初衷。我希望为你提供一些有关教育孩子的有用信息和精神上的鼓励,因为我认为指导和教育孩子是非常艰辛且烦琐的工作,而你也十分需要此类帮助。不过,书始终是死的,能从书中获得哪些帮助,只能凭你自己的感觉和偏好。乐观的父母可以从本书中轻松地找到让他们振奋的信息,但悲观、勇气受挫的父母也可能会从本书中找到更多支持他们悲观情绪的证据——虽然这完全不是我的初衷。就像前面说过的那样,我只能恳请你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多觉察自己的情绪。
我在这里说的“你”是指为人父母者,你不仅仅是精神科医生面临的课题,也是整个社会问题最主要的根源之一。在社会群体发展的过程中,你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因为你是联结过去和未来的纽带。在人类社会发展缓慢、社会环境相对平和,特别是代与代之间的变化没有那么大的时候,父母养育孩子的工作会简单一些,因为他们完全可以从自己的父母那里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但现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了重要时刻,社会环境、思想道德及日常生活日新月异。作为父母,你的一只脚踩在过去,另一只脚踏向未来,难免会由于莫名的原因产生一种被撕裂的感觉,而且会为此感到痛苦,每天与孩子打交道时都会感到左右为难。但你也许无法意识到,你每天经历的那些琐碎的事情和痛苦,对当今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巨变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当今社会,做父母非常艰难,深深的挫败感会时刻伴随着你。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比为了让孩子获得幸福的未来更让你费心费力了,你在努力让孩子的生活更舒适、人生更顺利。然而,或许你并不知道,你常常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伤害了孩子,而且很多时候你做的事情对孩子来说不是一种引导,而是一种压制。
具体地说,就是你可能并没有意识到,我们亲身经历的某些社会和文化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种变化代表着五六千年前诞生并延续至今的文化时代已经结束,也预示着人类新时代的萌芽,我们称这个新时代为“原子时代”。诚然,原子能的发现和应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推动了新时代的发展,也推动了社会组织形式和文化格局的转变。不过,新时代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要素跟“民主”似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我们一直梦想着打造一个民主和谐的理想社会,但是这个梦想从来没有真正实现,直到现在我们才看到一丝希望。民主的基本要求是人类社会地位完全平等,如果实现了这一点,一个新社会就诞生了。
你可能会问:“这对我教育孩子有什么帮助呢?”父母之所以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麻烦,是因为他们被卷入了文化转型时期的混乱局面中,因此会遇到种种困难并感到困惑。这些困惑出现在人类社会的所有人际关系中,而不仅仅出现在亲子关系中。我们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安宁、和谐的社会环境中,但我们的努力往往以失败告终。我们笨拙地摸着石头过河,换了一种又一种办法,冲突却一个接一个地发生。国内和国际关系也非常相似。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信仰之间、劳资双方之间、两性之间、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之间,以及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冲突等,都存在类似的困惑和矛盾。你和孩子之间的问题和上面这些问题大同小异,不管是哪种关系,只要其中一方害怕失去对另一方的权力,就会出现问题,而且不管这些问题出现在哪里,都和社会中的那些错误一样让人头疼。
教育孩子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重要方式,但几乎每个人都对这项共同的生活艺术知之甚少。作为父母,你的困惑和其他父母的感受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对待孩子的正确方法和对待同伴是一样的,对待孩子的方法同样可以用来处理其他人际关系。
现在的你已经完全相信:民主是人们唯一满意的生活原则。我们都不喜欢被他人指手画脚,也不愿意被他人支配,因为这会让我们感觉自己很渺小且无足轻重。不过,作为父母,你又是怎样对待自己孩子的呢?我遇到过一些确实非常刻板的男人,他们是家里的独裁者,对自己的妻子和儿女定下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如果你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数百年前的祖辈相同,那么你只会利用惩罚或奖赏这两种手段。但是,你是否想过,在采用这些方法时,你其实已经假定自己的孩子是那种无法讲道理、无知、不可信,需要威逼利诱才能驯服他们的低等动物。然而,这种教育方式仍然被大多数父母采用。这种教育方式在过去或许还有一些效果,但现在已经失效了,因此常常会让教育遭受失败。现在,已经没有皇帝、君主、独裁者和恶霸了,这些人在过去就把自己的臣民看成无知、没有自主权的奴隶对待,他们利用严苛的制度和铁血手腕进行统治。但我们应该知道,一旦有机会,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照顾得非常好。如今,人们寻求的是民主。
本书会尽可能向你表明在家庭内部应该怎样建立民主制度,应该怎样让孩子更好地适应民主社会,同时尽可能不用强制手段和指教使孩子明白哪些问题可以自己负责。也许很多父母已经尝试过给孩子一些自由和自我表现的机会,但他们并没有从自己的父辈那里获得过给孩子精神自由的方法,再加上他们过分宠爱孩子,太过随意地给孩子自由,导致家庭内部出现无政府主义式的混乱状况。很明显,出现这种结果,说明你的策略很失败,根本原因是你忽略了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和原则。一旦发现给孩子自由和民主并没有让你解决实际问题,你就很容易回到老路上,变得独裁、严苛,并使用强制手段进行管理。在当今社会,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都在溺爱和采取高压政策之间左右摇摆,这会对孩子造成巨大的伤害。在这里,我们不能责怪父母,因为没有人教过他们应该怎样做,他们也是这种困惑和矛盾的受害者。所以,我们必须知道,父母是解决整个社会问题最关键的对象之一。作为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家、精神科医生,要尽可能为父母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否则现在的教育问题就会成为未来社会混乱的导火索。
就在近几年,精神病学才初步涉足教育领域和育儿领域。在此之前,这两个领域都被牧师、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家控制——正是他们制定了宗教规则和教学方法。精神科医生在治疗成年人的情绪障碍和个性障碍时,慢慢地意识到了这些患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他们发现,一个人在童年时期遭受的伤害和不当的待遇,是其在今后的生活中出现冲突和问题的根源。从患者那些狂乱的行为中,精神科医生意识到了心理机制产生的刺激作用,他们发现了儿童和成年人在面对外界影响时产生的反应。对精神疾病进行研究和调查后,我们了解了过去那些被认为“正确”的教育方法会对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了解了孩子们的真实感受,也了解了接受这些教育的孩子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人们很喜欢将精神科医生和疯子、精神病联系起来,这种偏见至今仍然存在。其实,现在的精神科医生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对正常孩子的心理反应进行大量观察后,精神科医生提出了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作为精神领域的研究人员,我们不谈论道德问题,也不谈论伦理或教育原则等问题,我们只研究孩子的反应及孩子出现不良行为的原因。同时,我们希望你明白我们的研究成果。也许我们还能让你了解自己的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意图,以及你为什么会对孩子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态度。
站在这个角度,请将此书看成我为你提供的一种帮助,激发你学习研究父母和孩子的相关内容。在当今社会,教育孩子堪称英雄事业,甚至是一门艺术,如果不努力就没办法掌握这门艺术。
最好在孩子出生以前就适当地阅读一些此类图书。我希望用不了多久,高中必修课里会增加这方面的课程,帮助学生理解比自己小的孩子并学会看护他们。
无论如何,此书特别献给那些已为人父母、正经受痛苦的人。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难免犯错,特别是在当今社会,想让孩子一帆风顺地长大成人更难。不过,无论你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遭受到多少挫折与折磨,也无论这些挫折与折磨让你多么悲惨,只要你愿意,就可以获得改善的机会。回想并反思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态度永远不迟,也永远不多余。要知道,孩子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天使,作为父母的你却可以做得更好。
你真诚的
医学博士 鲁道夫·德雷克斯
对孩子的成长最不利的做法是父母的溺爱。在这里,我们面临一个独特而棘手的问题。我们经常会提到“溺爱”这个词,却很少有人能指出它的确切含义。毫无疑问,大多数当代人在小时候都被父母溺爱过,即便那些反对溺爱孩子的人,也渴望得到父母的溺爱。因为只有被溺爱的孩子,才渴望继续从自己的父母那里获得溺爱。
要想给溺爱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其实并不容易。这个术语包含了父母教育孩子的许多行为和态度,也展示了父母在让孩子适应生活的过程中的错误教育方法。如果父母没有能力教导孩子承担生活中的责任,反而溺爱孩子,就无法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应该履行哪些责任。
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被溺爱的根源是用心良苦的父母不想让孩子有不愉快的经历——尤其是过度关心或喜欢孩子的那些父母,这种想法更加普遍。因此,独生子或家里最小的孩子以及那些体弱多病或由于某种原因让人同情和怜悯的孩子,例如小小年纪就失去亲人、身体有残疾,最容易被溺爱。长相漂亮可爱的孩子以及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带大的孩子,也很容易被溺爱。任何加剧父母担忧的因素,都会增加孩子被溺爱的风险,例如,父母的前一个孩子不幸去世,后来又长时间怀不上孩子,好不容易怀上了或者怀孕的过程太艰难,等等。
父母为了让孩子远离伤害,通常会违反秩序和规则,但这些秩序和规则对维持和谐的家庭生活非常重要。父母这种过度保护孩子的行为,可能在孩子刚出生时就产生了,可惜这是一个错误的开始。即便是刚出生的婴儿,也可能会受到父母的支配遵守或者对抗秩序和规则。固定的喂奶时间不仅符合孩子的生理功能,还是孩子必需的经历,可以让他们意识到遵守秩序和规则的好处。婴儿可能会抗拒这类管理:饿了就哭。(焦虑的父母常常误认为孩子之所以哭,是因为他们饿了或者身体某个部位疼。实际上,很多时候孩子这样做仅仅是为了引起父母的关注。)聪明、镇静的父母绝不会打破孩子的进食规律,除非孩子生病了,或者他们会设法调整孩子的进食习惯。这样一来,孩子很快就会发现自己无法再通过哭闹提醒父母提前给他们喂饭。几天后,孩子就会逐渐习惯按时进食的生活方式。但是,过度保护孩子的父母会急于帮助“无助”的孩子摆脱烦恼。他们不忍心看着孩子“忍饥挨饿”,尤其是在刚开始喂奶很困难、孩子的体重在几天内持续下降时。父母会说:“等孩子长大了,身体再强壮一些,就会适应规则。”(现在,儿科医生基本倾向于建议父母在宝宝饿了的时候就给他们喂奶,提出此类建议也许是基于精神病学上一个特定的概念,即“情感受挫”是导致人对社会环境适应不良的关键因素。这种观点为父母在孩子饿了的时候就给他们喂奶的认知提供了支持。毫无疑问,有的孩子自己就能够发展出规律地进食的渴望,也有很多孩子不管父母是否按照时间表给他们喂奶,都会获得让人满意的成长。严格按照时间表给孩子进食的确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妈妈会为此感到焦虑,精神紧张地盯着家里的时钟,被时间表左右,没办法自然轻松地适应这种规律。但是,如果父母在一开始就有意识地纵容孩子无序地进食,必定对孩子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如果将这种人为因素造成的不规律对孩子的影响与古人或过去数百年的情况进行对比并不合理,因为那个时候的人们还没有科学地认知必须让孩子有规律地进食这个事实。在那个时候,妈妈给孩子进食都是以孩子的需求作为判断依据,娇纵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没有现在这么大。在原始的文化体系中,严苛的规律和秩序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部分。如果现在的我们还处于这样的体系中,又或者我们像过去那样以大家庭的方式聚居在一起,很多孩子一起自由地成长,父母也没有多少时间管教他们,那么此类让孩子不规律地进食的行为也不会有多大的风险。按照现在的情形分析,此类开始于孩子人生起点的纵容——即让孩子不规律地进食的行为,和太过焦虑的父母对孩子娇纵的总体趋势不谋而合。“按需喂养”确实可以解决孩子和父母的冲突,从而产生一些相对正面的影响。但是,如果父母对孩子的食物摄入量不那么焦虑,也不那么有压力,就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亲子之间不稳定的关系和持续的对抗,并不是源自孩子的“情感受挫”,而是源自父母的焦虑和迷茫。心境平和友好的父母养育的孩子,不会抗拒按科学的进食时间表给他们进食的任何做法。一个人的幸福体验并不是建立在对模糊的“情感需求”的满足上,而是建立在没有反抗就可以接受秩序的感受中。)但是,孩子年龄越大,就越难改掉以前的坏习惯,改正孩子的任何习惯都会激起他们强烈的对抗。另外,如果由于孩子的这些坏习惯而引发健康问题,父母的担忧又会进一步增强。妈妈也许想半真半假地让孩子遵守秩序,但这样做可能会使孩子的对抗更加激烈,因为此时孩子已经掌握了主动权。尤其是随着孩子的语言能力不断提高,他们更会为自己辩解。到最后,妈妈只能放弃努力。
父母溺爱孩子的行为基本上大同小异:孩子成功地躲避了某项责任,父母为了平息事态,不得不一次次破例。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还没到吃饭时间,孩子就会由于想吃东西而哇哇大哭,此时父母就会抱起他们并轻轻安抚。孩子很喜欢被父母抱着,所以他们原本可以安静地躺着,此时也会哇哇大哭,直到父母抱起他们并轻轻安抚,他们才会停止哭闹。如果没有获得安抚,孩子就无法得到必要的休息和睡眠,而休息和睡眠又是孩子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
父母溺爱孩子的方式多种多样。孩子的成长环境就像温室一样,约束其他家庭成员的规则对他们没有任何约束力。孩子被温柔的爱保护着,不需要用任何成就证明自己。溺爱孩子会让孩子免受自己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父母过度保护孩子,会使孩子失去锻炼自己的机会,孩子也不需要承担自己错误的行为造成的后果。父母的过度焦虑,会让孩子远离任何危险或需要勇气才能面对的事情。在婴幼儿时期,孩子需要父母抱着才能入睡,长大后也不需要做很多必要的事情。孩子不用自己洗漱穿衣,也不用做作业,因为他们在各个方面都被照顾得很周到。不管合理与否,他们的要求总是能被满足,他们发现自己可以随心所欲,即便他们的有些行为会严重破坏家庭秩序。
这一切都会阻碍孩子发展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孩子长大后,我们会发现,孩子会由于必须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人的利益后而感到痛苦。与父母的期待相反,很多被父母溺爱的孩子并不幸福,甚至会很痛苦。现实就是这样,没有人可以随心所欲地活着,我们不得不努力完成令人糟心的工作。但是,其他人能应对生活中的挫折,而被溺爱的孩子缺乏这种应对能力,他们认为这是命运不公导致的。被溺爱的孩子会表现出厌世、缺乏耐心和不快乐等情绪,这说明他们很难轻松地生活。这些孩子从来就不觉得自己可以独立地应对生活中的问题,而且他们也不够自立,因此任何责任和困难都会让他们感觉难以接受。
所以,父母任何形式的溺爱都必然导致自己与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孩子越大,要承担的责任就越多。如果父母继续溺爱孩子,孩子的处境就会越来越困难。如果父母不再对孩子做出妥协,孩子就会把这种态度的转变看成父母冷漠或对自己不好的标志。他们很难理解自己忽然就失去了原本应该得到的溺爱和帮助。当孩子的要求无法得到满足,或者父母要求他们独立完成事情时,他们就会畏缩不前。同样地,父母对孩子的表现也非常不满意,十分恼火,甚至还会火上浇油,逼孩子去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这反而加剧了双方之间的冲突。这些父母会由于自己错误的教育方式导致的后果去惩罚孩子。结果,严苛和溺爱、希望和失望交织在一起,这种状态可能会贯穿于教育孩子的整个过程中。
上面这些情形可能是溺爱孩子的极端表现。尽管我们很难避免溺爱孩子,但是,即便溺爱的程度比较轻,对孩子也不利。尤其是对独生子女或家里最小的孩子,溺爱在所难免。我们没办法细致地发现孩子所有违反规则的细微表现和不合理的要求,以及孩子为了获得更多的宠爱耍的那些小花招。然而,很不幸,我们可能从来没有用心考虑过溺爱孩子是否会损害自己与孩子间的关系,或者我们可能觉得不值得花时间改正孩子的类似行为,例如,孩子要求父母给予他们特别的关注,央求父母替他们做事情,逃避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或者扰乱整个家庭的秩序,等等。其实,我们都喜欢溺爱孩子。我们在孩子身上花费了太多的精力,给了他们过多的保护,即便是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也会给他们提供帮助。正是这种放纵的爱,让父母忽视了家庭秩序的重要性。父母对孩子的担忧导致自己过度保护孩子,父母的优越感也促使自己担负了原本不该由自己承担的责任。虽然能理解这些父母的行为,也很同情他们,但他们也不得不为自己犯的错误付出巨大的代价。当不愉快的后果越来越无法忽视时,他们就不得不努力纠正这种亲子关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