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5027326
科学指引城市地下空间高质量开发利用,构建未来城市发展新模型。
地下空间,作为领土、领海、领空的之外的“第四国土”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对其科学开发利用,是化解“大城市病”的重要抓手,是破解资源供需矛盾的必由之路,是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本书共分6章,涵盖了地下空间与国土空间的关系及发展历程、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地下空间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地下空间与未来城市的关系,并对如何科学把握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构建地下空间综合治理体系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多角度展示地下空间全貌,以历史眼光、政治眼光和时代眼光为未来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第01 篇 地下空间——我们的“第四国土”
城市高速发展遇到的挑战 5
地下空间就是我们的“第四国土” 19
第02 篇 前世今生——地下空间的发展历史
古代地下空间的使用 27
近代以来城市地下空间的兴起 35
第03 篇 砥砺崛起——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
由单一功能到多元发展的历程 57
地下交通主导、市政同步跟进的开发现状 61
国内主要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情况 67
方兴未艾:着眼打造“第五季”城市 69
第04 篇 破局之道——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城市现代化的
责任与使命
地下空间的独特优势 82
拓展城市空间,解决土地供需矛盾 85
赋能城市更新,化解“大城市病” 103
增强城市韧性,提升灾害防御能力 111
增汇减排,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126
绿色革命,发展地下清洁能源 142
释放新动能,驱动经济倍速发展 158
第05 篇 探索与开创——地上地下协同发展的未来城市
未来城市的探索与构想 174
未来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模式 193
第06 篇 底层逻辑——地下空间开发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 244
地下空间开发科学性和系统性的问题与对策 248
地下空间海量多源数据,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264
总体规划引领,地质调查先行,打造“透明”
城市地下空间 269
科学开发地下空间的原则 275
创新中国模式的“第四国土” 283
后记 287
地下空间是当代城市发展的战略空间,部分学者将地下空间提升至领土、领空、领海之后的“第四国土”的高度加以认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工程技术的进步,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将进入土地深度开发、设施高效融合、信息化同步展开的全面建设阶段,各国都致力
于打造功能齐全、生态良好的立体化城市。
近现代以来,西方国家首先开始探索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当前西方国家的城市地下空间使用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交通化,主要用于建设地铁、地下高速公路、地下停车场等交通设施,以缓解地面交通拥堵,提高城市运行效率。二是商业化,通过建设地下街、地下商场、地下酒店等商业服务设施,以满足城市居民的新消费需求,增强城市中心的吸引力和活力。三是市政化,地下空间被广泛用于建设共同沟、供水系统、排水系统、垃圾处理系统等市政基础设施,以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和环境质量。四是文明化,地下空间也被广泛应用于建设图书馆、展览中心、体育馆、音乐厅等文化体育教育设施,以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城市的文明形象,这种发展思路一直是我们参考借鉴的对象。当然,西方国家在地下城市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的管理问题、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这些殷鉴不远,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与地下空间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可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提供更多的空间资源和更高的空间效率,满足城市化进程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也要求在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时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风险防范,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避免重复西方现代化道路上走过的弯路。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量居世界首位,但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与国外发达国家或地区开发利用水平相比,尚存差距,需要加强对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设计、政策法规、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易荣同志的这部新著是他对城市地下空间领域长期深耕研究的总结。这部著作对近现代以来中西方地下空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保持了历史叙事的客观公正性和学术严谨性。同时,它回应时代的关切和社会的需求,以鲜明的全球视角和本土立场,审视和评价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城市地下空间与城市高质量发展关系、城市地下空间与我国“双碳”方针关系、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未来城市地下空间畅想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设性设想,是一部深入浅出的高质量学术专著,对推动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研究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杨华勇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浙江大学工学部主任
2023 年3 月28 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