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7558432
一部简明精悍、轻松好读的通俗汉朝史。
集中展现楚汉之争、白登之围、诸吕之乱、文景之治、七国之乱、征伐匈奴,昭宣之治、王莽篡位、光武中兴,明章之治、党锢之祸、黄巾起义、汉末乱局等脍炙人口、跌宕起伏的汉朝大事件,完整展现两汉四百年风云历史。
趣谈历史,行云流水,可读性强。
汉朝分为东汉和西汉,一共存续了405年,历经29帝,创造了诸多历史记录,至今影响犹存。
自“赤帝子”刘邦通过楚汉之争建立汉朝后,汉初发生了白登之围、诸吕之乱、七国之乱等重大历史事件,好在文景之治使得国力得到了恢复,强势的汉武帝,因对匈奴的打击永载史册。两汉一波三折,在经历了王莽篡位后,也有光武中兴,更有明章之治,但经历戚宦之争、党锢之祸和黄巾起义之后,汉献帝刘协被废为“山阳公”,汉朝灭亡,留下的却是不尽回响……
引子 农民打井牵出秦始皇陵的千古谜团
一、秦崩的前夜
(一)反秦第一人:陈胜起义局中局
1. 开局:从两个传说说起
2. 谋局:弃用两牛人埋隐患
3. 败局:一群囚徒和一个车夫改写历史
(二)破秦第一人:项羽的浴火重生
1. 时机:项羽起义的前世今生
2. 转机:项梁折戟空余恨
3. 寻机:巨鹿之战成就千古英名
(三)灭秦第一人:刘邦的大器晚成
1. 生活秀:偶遇的情和迟来的爱
2. 文化秀:蛟龙、白蛇、祥云都是神的化身
3. 政治秀:我才是关中王
二、建汉的那道坎
(一)安内:楚汉争霸启示录
1. 九死一生的彭城之战
2. 楚汉议和原来是这么回事
3. 项羽自刎之生死谜 /
(二)攘外:匈奴的外交政策
1. 矛头对外,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2. 挂帅亲征,这是一个生死的较量
(三)专政:吕氏春秋覆灭记
1. 刘邦:一个多情又无情的政客人
2. 吕后:一个心如毒蝎的权术人
3. 陈平:一个铲除吕氏的掘墓人
三、治汉之术
(一)为什么是文景之治
1. 休养生息背后的那位少女
2. 外交危机上高悬的那封信笺
3. 人才辈出中隐藏的那个小人
(二)七国叛乱是怎么回事
1. 祸起一项令:削藩,削藩
2. 反就一个字:带头大哥与众小弟的生死
3. 定就一个人:谁是平反功臣
四、血腥的盛汉
(一)变革前那一道伤
1. 独尊儒术的台前幕后
2. 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病猫
3. 战还是和,这是一个问题
(二)忍无可忍,就无须再忍
1. 惊天动地的马邑之谋,被一个细节搅黄了
2. 抗击匈奴的绝代名将,有一段旷世情缘
3. 功名利禄背后的辛酸,升还是降都是命
(三)将征服进行到底
1. 无情名将:老死他乡不恋国
2. 悲情太子:小人做伴不还乡
3. 绝情美人:杀母存子空余恨
五、权力的逻辑
(一)霍光:成因一人,败因一人
1. 托孤大臣的铁腕手段
2. 最毒妇人心
3. 树倒猢狲散
(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1. 江山代有名将出
2. 远去英雄不自由
3. 昭君出塞留传奇5
六、西汉的衰败
(一)红颜祸水:一代妖后赵飞燕
1. 汉成帝的“重口味”
2. 赵氏姐妹的“温柔乡”
3. 在劫难逃的命运劫
(二)宦官擅政:王氏的起与落
1. 选秀风波,那最是一瞥的风情
2. 政坛风波,那最是人性的沉浮
3. 摔玺风波,那最是无奈的血泪
七、新朝的困局
(一)冰火两重天
1. 跳起来摘桃子
2. 跌入尘埃的刘秀 /
3. 昆阳之战谁又给了谁5
(二)人心齐,成大业
1. 权术:更始皇帝的横空出世
2. 谋略:甜言蜜语巧脱身
3. 法宝:远交近攻建根基
八、东汉的中兴
(一)治天下也是一项技术活
1. 爱情翻牌:左手阴丽华,右手郭圣通
2. 人才洗牌:挥泪斩邓奉
3. 政治底牌:法不容情的桓谭
(二)和边疆有约定
1. 马援:我死不瞑目
2. 班超:我弃笔从戎
3. 耿恭:我有孤高节
九、皇帝轮流坐
(一)国舅那些事儿
1. 该上位时就上位
2. 该出手时就出手
3. 该放权时就放权
(二)皇后那些事儿
1. 宫里宫外一场戏
2. 赶尽杀绝
3.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三)权臣那些事儿
1. 几朝天子一朝臣
2. 至暗时刻无人知
3. 窦氏集团的末日
十、汉亡的历史密码
(一)外戚是把“双刃剑”
1. 邓绥:我毁誉参半
2. 阎姬:我自掘坟墓
3. 窦妙:我身不由己
(二)没有最庸,只有更庸
1. 大臣,卿很忙
2. 皇上,朕很忙
(三)天下大势,合久必分
1. 归去,来兮
2. 东汉灭亡是怎么炼成的
3. 刘备的“蜀汉”算不算汉朝史
无情名将:老死他乡不恋国
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他执政期间,对一直骚扰汉边疆的匈奴采取了武力打压的政策,结果在这场“虽远必诛”的僵持战中, 通过卫青、霍去病两大将领的带领,把匈奴赶到边远之地去了。
汉武帝晚年,起用了新的人才——李广利。和卫青、霍去病一样, 李广利也属于“外戚军人”,他的妹妹李夫人不但长得美,而且舞跳得也好,深受汉武帝的宠爱。也正是依靠这样的“裙带关系”,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李广利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随后,汉武帝以“贰师将军” 李广利征伐西域的大宛有功,封他为海西侯,并赐食邑八千户。
相对于李广利一夜之间的发迹,一个叫李陵的小将也跃跃欲试。
李陵是谁呢?他就是“ 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广有两个儿子, 小儿子李敢被霍去病暗箭射死,没有留下一儿半子。大儿子李当户因病早死,却留下了遗腹子李陵。
汉武帝为了试探他的真实才能,命他带领八百骑兵去匈奴“侦探”。李陵以初生牛犊不怕虎之势,深入匈奴境地两千里,虽然没有和匈奴士兵面对面地交战,却带回了沿途的“地图”,这让汉武帝很高兴,于是封他做了“骑都尉”,让他带领五千精兵,在酒泉、张掖一带教射练兵,以防匈奴入侵。
也正是因为这样,“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征大宛一年后,汉武帝派李陵率兵做后援支持,以做到万无一失。结果行军到边塞时,李陵才得到消息说李广利已经回国了,他便只带领五百铁骑去沙漠迎接他们, 随后继续留守边疆一带。
汉武帝太初四年(前101),眼看议和不成的汉武帝派李广利率三万骑兵,从酒泉出关,向匈奴“复仇”。为了让李广利稳收胜果,又派李陵一项超级任务——“将辎重”,“辎”就是载衣物的车,“重”就是载武器装备,意思就是搞后勤支持任务。
李陵和他的祖父一样,自认为是将帅之才,并且在边疆摩拳擦拳了好几年,一直没有得到一展才干的机会。好不容易要对匈奴作战了, 汉武帝居然让他搞后勤工作,他当然不愿意了。
再说李广利在征伐大宛的“平庸”表现也很让他不满。他认为凭自己的才能一定能比李广利做得更好,于是他公然向汉武帝上书,请求带五千步兵单独出征匈奴。
对此,汉武帝觉得李陵不服从命令,很不高兴,就说:“你这次出征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啊。可惜我这里却没有多余的骑兵调派给你。”
李陵却拍着胸脯说:“臣用不着骑兵,只要这五千步兵就可以直捣匈奴单于的王庭。”
汉武帝觉得他很有气魄,就答应了他。同时,还派“路弩都尉” 路博德带兵做他的后勤保障接应等工作。
路博德是名老将,曾经在平定南越中立下过汗马功劳,此时自然不甘心给李陵这个后辈当后应,便上书给汉武帝,说现在正值秋高气爽,匈奴兵强马壮之际,不太适合用兵,不如等到明年再说。
多疑的汉武帝很生气,认为是李陵后悔了才要路博德写的上书, 于是当机立断,命李陵和路博德立即带兵出征。
李陵早已磨刀霍霍,接到命令后率自己训练的五千精兵出发了, 一开始很顺利,一连向北行了一个月,畅通无阻,到浚稽山(约在今阿尔泰山脉中段)后,李陵把所经过的山川地形画成了地图,并派部下陈步乐向汉武帝报告。
汉武帝很高兴,就封陈步乐为郎官。但很快,就传来了坏消息。
原来李陵的部队在随后的深入过程中,遇到了匈奴的大部队,结果李陵的五千步军被围了个严严实实。
李陵靠着超级的本领,一路突围,成功渡过了沼泽,躲过了匈奴士兵的火攻,到达山丘地区的森林里。
率军的且鞮侯单于眼看杀也杀不死汉军,烧也烧不死汉军,心中的怒气已到了极点,近十万人马对付区区几千汉军,竟然拿不下,这不单单是能力的问题了,还关系到“面子”问题。于是,且鞮侯单于命太子亲自挂帅,带骑兵做先锋来阻击汉军。
都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但穿鞋的却怕骑马的。汉军都是步兵, 哪有骑马的匈奴士兵快,眼看又要被他们追上了,李陵命士兵们入了森林里再说。到了森林里,就是骑马的怕穿鞋的了。
接下来汉军在森林里展开了游击战,结果匈奴的骑兵优势顿时变成了劣势,因为骑着马,行动不方便,反被游刃有余的汉军打得晕头转向,不知今夕是何夕。结果匈奴又有数千士兵悲催地献身了。
非但如此,李陵本着“擒贼先擒王”的原则,为了吓跑匈奴士兵的穷追围阻,还利用树木做掩护,对且鞮侯单于进行了偷袭。眼看拿这么一点汉军都没办法,恼羞成怒的且鞮侯单于站在山顶上,正在“高举高打”,只见他指东打西,指南打北,指着兔子当汉军打,正忙得不亦乐乎。
屏息,拔弓,举箭,拉弦,说时迟那时快,这饱含李陵全部力气的一箭,倾尽了他所有的力量和怨气。他果然不愧是飞将军李广的后代,箭法那自然是没得说了,力道之猛,速度之快,以雷霆之势,直奔且鞮侯单于的面门。
然而,就算是再神的神射手,在距离面前也得低头。距离太远自然会产生偏差,李陵这蓄势一箭最终因为“距离太远”,只是擦着且鞮侯单于的头皮而过,寸寸长发顿时化作落叶般片片飘落。李陵这一箭便如张飞在长坂坡那一声“狮子吼”一样,且鞮侯单于吓得魂不守舍, 只有两个字:溃逃。
逃了数十里,且鞮侯单于这才停住马,说了句掩盖失态的话:“这支汉朝的精兵,愈战愈勇,犹如神助,这般有恃无恐,这是汉朝的诱敌之计,前面定有埋伏,还是得停兵观望好些。”
士兵们却不同意单于罢兵的举动,异口同声地道:“单于亲征,数万精兵对付区区几千汉军,以石击卵,竟不能胜,传出去了,我匈奴颜面何存?”
且鞮侯单于见士兵们这样说了,知道不能再当懦夫了,只好又掉转马头追击汉军。然而,追击的结果,又被打游击战的李陵杀死数千士兵。
面对这样一支神兵,且鞮侯单于的信心彻底没了,嘴里却是这样地叹道:“罢了,罢了,得饶人处且饶人,放他们一条生路吧!”
然而,世上的事就是这样,往往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偏偏又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且鞮侯单于准备放弃时,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且鞮侯单于的想法,从而也改变了李陵的一生。
一个原本不显山不露水的叫管敢的人浮出了水面,他原本只是一个军侯,但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关键时候投降了匈奴。投降的原因不为名不为利,只为想出心中的一口恶气。
管敢是因为他的上司校尉韩延年笞责了他,为了出这口恶气,他当上了叛徒。他把汉军的真实情况向且鞮侯单于进行了汇报,归纳起来有三点。
第一,兵少。李陵的汉军只有区区五千人,逃亡过程中已伤亡过半。
第二,无援。汉军并没有在前面设埋伏,也没有后援部队。
第三,箭尽。汉军已到了强弩之末,连箭都所剩无几了。
且鞮侯单于一听脸上笑开了花,他的想法由“懦弱撤兵”变成了“豪情万丈”。接下来,心里有底的且鞮侯单于再也没有心理压力了, 发动了更为惨烈的进攻。汉军只有退的份儿了。撤至轩汗山口附近时, 距离边塞不过一百来里,只要到了边塞就是汉朝的地盘,就可以逃脱虎口了。然而,一百里的距离却成了李陵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一个永远无法到达的终点站。
此时的汉军已没有了箭,兵器也没剩下什么了,只好将大车遗弃, 取车辐作为兵器,躲进了峡谷之中。而尾随而至的匈奴人则依靠人多
势众的绝对优势,占据险要地段,投掷垒石,猛烈攻击,结果汉军死伤累累,惨不忍睹。
好不容易熬到晚上,汉军除了挨打再无反击能力了,而匈奴士兵也累了,再加上汉军已是他们的瓮中之鳖,所以双方就这样“默契” 地进入了休战状态。
夜已深,星满天,汉军营里却无人入睡。箭尽粮绝,又被匈奴士兵重重包围在山谷里,今夜如果不能找到对付匈奴的办法,或者说逃出敌人的包围圈,只怕这个小小的山谷便是他们的葬身之处了,你说他们能睡得着吗?
士兵急,李陵更急,对于他来说,豪情壮志还没有得到施展,逃出去才是硬道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于是,他独自一人提刀出营,去察看敌情,寻找敌人的突破口。
走了一圈,但见四周匈奴营帐里篝火熊熊,旌旗飘飘,人影绰绰, 想突围简直比登天还难。长吁短叹了许久,李陵才悻悻回营,对左右军吏感叹道:“我们已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被逼迫到绝境了,只要再有几十支箭,就可以脱离险境了,可是如今一支箭也没有了! 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箭这仗是没法打了。天一亮,我们就只有束手被擒的份儿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给大家一次机会,各自逃生吧,老天如果有眼,应该不会让我们全军覆没,连向天子汇报情况的人都没有吧?”
李陵接下来给士卒每人发了些干粮,以抵御饥渴,让大家分散突围,到遮虏障会合。
夜半时分,李陵含泪向将士下达了拔营逃生的命令,顿时战鼓雷动,人声鼎沸,杀声喊声马鸣声响彻山谷,李陵乘着夜色和混乱,一马当先冲向敌人,校尉韩延年紧随其后,拼死杀出了一条血路,两人冲出谷口,回过头来一看,悲哀地发现,仅有数十名壮士相随。
而此时,追在他们后面的匈奴士兵有数千铁骑之多,韩延年为了保护李陵脱险,想以血肉之躯来阻止匈奴铁骑的追击。然而,事实证明,这只不过是飞蛾扑火。李陵眼看已是四面楚歌,黯然立马,抛下手中的长剑,长叹道:“如此败军之将还有什么颜面去见陛下啊!”说完下马向匈奴士兵举起了双手。
李陵连日来和匈奴血拼到底都没有退缩过,此时低下高昂的头颅, 向匈奴称臣,原因有三:
第一,管敢的投降,极大地打击了李陵的信心。
第二,韩延年的战死,严重地摧垮了李陵的斗志。
第三,汉朝援军的久等不至,彻底断绝了李陵的信念。
李陵投降后,残余部众分散突围,只有四百余人逃归汉境,好歹没有全军覆灭,可见李陵的连夜分散的方式还是正确的。
听到李陵投降的消息,汉武帝很愤怒,就责问早先被李陵派遣回宫报喜的陈步乐。陈步乐刚升为郎中,正沉浸在喜悦之中,听说汉武帝要找他“训话”,吓得自杀了。
陈步乐自杀后,汉武帝把所有的怒火都指向了兵败投降的李陵, 派人把李陵的家给抄了,把他的家人和族人全部抓起来杀了。
李陵听说被灭族了,心死了的他从此换上了匈奴的衣服,学习说匈奴的语言,和匈奴妻子相敬如宾,死心塌地地做一个胡人,当真可悲可怜可叹。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