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1758860
★学画人、学画树、学画身边的事物。
★含1800多幅速写,多达30000人速写范例,各种素描技法,供学习临摹。
★多人物、多风格、多场景速写。人物姿态多变、角度多样。素描线条清晰、流畅,刻画精准。
★45位世界著名艺术大师的101幅经典之作,展现艺术中的树之美。
★你也可以成为画树大师!学画树,先从本书凡高、莫奈等45位大师101幅经典作品临摹学习开始!
★《跟大师学画树:欣赏与临摹》作者安格斯•海兰是百项艺术奖得主,五次获得享誉全球的设计大奖“黄铅笔奖”,被《星期日独立报》誉为“英国十位平面设计师”之一。
《街头速写》
街头速写随意画,人人都是艺术家!这本书里满满都是素描速写的人物集锦,多达30000人速写范例,供你参考临摹。多人物、多风格、多场景速写。人物姿态多变、角度多样。素描线条清晰流畅,刻画精准。杰森的风格简明易上手,随性、简单、敏锐、幽默的笔触,在捕捉人物的瞬间,展现出人物真实的一面。书中有在地铁列车中沉睡的乘客,有参加马拉松比赛的选手,有信步遛狗的市民,随处可见的行人,甚至还有名人明星。另外,书中每幅素描画旁边还配有看似随意却细节丰富的文字记录,对绘画对象进行说明,使得整个画作更加生动形象。如果你观察够仔细,你可以读出身边每个人身上的故事。
《跟大师学画树:欣赏与临摹》
古往今来,树木一直是艺术家们的灵感来源。本书汇集45位世界著名艺术家的101幅名作,从艺术的角度对树木进行了赞美。从古斯塔夫•克里姆特那缀满累累果实的云状林冠到文森特•凡•高渲染的普罗旺斯柏树,从大卫•英肖精致的栗树到亨利•卢梭笔下的异国森林,从克莱尔•坎西克栩栩如生的林地到大卫•霍克尼创作的绿树成荫,展示了各位艺术家对树木的由衷热爱。其间穿插关于艺术家妙趣横生的故事,还有许多与树木相关的谚语和名句,再现了树木的独特魅力。
《街头速写》目录:
2008年街头速写范例/1
2009年街头速写范例/54
2010年街头速写范例/130
2011年街头速写范例/202
2012年街头速写范例/256
2013年街头速写范例/314
2014年街头速写范例/370
《跟大师学画树:欣赏与临摹》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梨树》 / 1
文森特·凡·高
《柏树》 / 5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
《岩石峡谷》 / 10
保罗·纳什
《我们正在创造一个新世界》 / 19
斯坦利·斯宾塞爵士
《恩格尔菲尔德的库克汉姆》 / 25
克劳德·莫奈
《伊普特河畔的杨树》 / 29
马科斯菲尔德·帕里斯
《山顶》 / 36
克莱尔·坎西克
《牧羊人的喜悦》 / 45
琼·丹纳特
《冬树》 / 57
雷内·马格利特
《探求绝对》 / 64
安妮·奥文登
《追赶太阳》 / 76
约翰·辛格·萨金特
《科孚岛的橄榄树》 / 83
乔治亚·欧姬芙
《劳伦斯家的树》 / 90
大卫·霍克尼
《好莱坞花园》 / 96
彼埃·蒙德里安
《夜:红色的树》 / 103
劳拉·奈特女爵
《圣约翰林地的春天》 / 110
哈拉尔德·索尔伯格
《光芒》 / 120
大卫·英肖
《闪电与栗树》 / 131
阿历克斯·卡茨
《湿地枫(4:30)》 / 135
艾萨克·列维坦
《春汛》 / 140
斯坦尼斯拉瓦·卡尔娄斯卡
《风景》 / 149
《街头速写》
(序)
杰森的画风简明易上手,细节引人入胜,呈现出速写的特色。本书中的图画完美地反映出纽约这座城里人们的美丽和独特。他能从匆匆而过的人们身上看到耀眼的个性,也能在公园的长椅上惬意地一坐数小时……如果我们肯停下匆匆的脚步去捕捉那些瞬间,那么我们热爱纽约的原因便会跃然脑海挥之不去了。这本书里全都是这样的瞬间,这本书就是各个瞬间的结集。
克里斯汀·韦格
自序
我在大学里曾经做过一个项目——“我想要认识你们所有人”(I Want To Know All Of You)。我把文艺学院的每个人都画了下来,然后放到安娜堡市一个画廊里,用网格形式展示出来。这个系列共有800张肖像画,每张都是用单独的米色纸完成的。对于我所认识的人,我尽量去画得同本人一样,但大多数人我确实记不住长什么样子,所以我还是自己构想了一些填充进去。每一幅肖像画都配上了学生的姓名,所以每个学生都有一张画(画得像不像就不好说了)。每张肖像画卖10美元,卖出的收入归所画的人。不过我却亏了钱,因为每卖出一张画我得付给所画的人10美元,而画廊方在付给我卖画收入之前还得对每张卖出的画抽成。
我搬到纽约不久就出了一本书,叫作《现代艺术书博物馆中的每一件艺术品》(The Every Piece Of Art In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Book)。我超爱博物馆,渴望能去博物馆里工作。所以我觉得我要想个办法证明我对这个事情是很认真的。我把游客们在博物馆里游览时能看到的每一件艺术品都画了下来(不过没去画档案室里的那些——不然的话估计到现在我都画不完)。我虽然没能进博物馆上班,但过程中我学习和了解到了很多事,关于博物馆的事,那些作品的事,空间设计的事,那些游客的事,里面工作人员的事。而后来过了7年,我又继续开始做这个项目,又学到了许多。
之后我又出了一本书,叫作《一整袋的爆米花》(An Entire Bag Of Popcorn)。我在父母家里用微波炉做了一袋爆米花,然后倒在厨房的案桌上。一开始那一大堆爆米花在我的左前方,接着我拿起一个爆米花放到我的画纸前,画完之后放到我的右前方。我真心喜欢看着左边等着画的爆米花堆慢慢变小,然后右边画完的爆米花堆慢慢变大。那些爆出爆米花的玉米粒我都画了下来,剩下那些没爆出来的,我也画了,画了装爆米花的那个袋子。这个项目我大约用了3个小时完成。
我们又去了华盛顿的斯凯科米什,乘坐“艺列车”——就是由4节布满艺术展品的老式火车车厢组成的列车,由密歇根州一个非营利组织在运作。然后我发现斯凯科米什的电话黄页就只有一张纸,正反面都有内容,还是我的朋友琳达汇编的。这太合我意了。我记得当时那张纸上一共就217个人。我就想着出一本书叫作《电话黄页里的每一个人》(Every Person In The Phone Book)。那个时候,我已经完成了文艺学院的项目,所以就开始做这个,我尽可能准确地描绘(靠脑子里的印象),尽可能把他们画完,实在没法画的就只能靠想象力了(而且这个过程我还把父母的一本旧年鉴拿来作为参考)。靠着琳达给的名单,我把所有人都画了出来,完成了这本书。
在2008年年初,我慢慢地又琢磨出一个主题,叫作“纽约城里的每个人”(Every Person In New York)。我喜欢没事就琢磨琢磨主题。一般来说我花点时间琢磨主题,灵感一出现,就直接画出来。不过,我并没有把握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才能完成这个项目。我之所以想到这个主题,是因为我很喜欢做那种能囊括很多人的项目。对于“纽约城里的每个人”这个点子,要比“美国的每个人”及“世界上的每个人”这种点子,更能让我的脑子开动起来去琢磨一下。在纽约,我可以亲自在城里四处逛逛,随便画画,但要我去逛整个世界就不现实了。我觉得自己会常常思考在纽约居住的方方面面,我也一直在尝试用各种角度去学习和融入这个城市。我知道自己想做一些跟绘画有关的事(我想找个理由多画画人物,因为我想提高自己画人像的技能),而且我觉得更新博客能让自己觉得舒服一些。从我个人来说,博客这种形式挺好的,因为我可以随着项目的进度去更新内容;其他人如果喜欢还可以关注我的进程。
这个项目已经做了7年。只要我人在纽约一天,我就会花一天时间去把这个项目所需的画作继续画下去,而现在我已经画了30000多人了。(还需继续努力。)我也希望我有所进步。(有时候我在翻看项目初期我画的那些草图时,也会觉得有些画真是不堪入目——希望这也是件好事。)
我尽量让我的画作贴近真实。我只会画那些我能亲眼看得见的人。(多数情况下。)在我看到那个人的时候(而不是盯着画纸看),这幅画就算是完成一大半了。如果他们有一些快速的动作,那么画出来的内容通常都比较简单。如果他们从一个固定姿势起身或者变动,我也没法去随意臆想别人弯起来的腿或伸出去的胳膊是个什么样子。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画里的人物多了一条腿或者胳膊——在我画的时候他们动了。不过我希望,这些特点会让画作变得更好。
给这个项目作画通常都不是计划安排出来的。有的时候我外出参加别人组织的活动,看看某个特定的人,然后就知道我想要画他了。但通常我都是随机选择绘画对象。我选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标准,也不会去刻意寻找什么特定的东西,不过现在想起来,自己倒确实有一些选人的规律:比如谁的发型很有趣;谁的倚靠姿势很有特点;小孩子跟着母亲在街上逛,做一些有趣的事;拉手风琴的人;手臂弯的弧度有特点的人;双下巴或者脖子上有几圈肉的人;那些高个子的人;《白宫风云》电视剧里的人;从面相看觉得人不错的人;睡觉、吃东西或者一心一意做事的人;让我想起别的谁的人;或者只是手上的线条讨我喜欢的人。带有这些特点(以及其他每天都会出现的新特点)的人,都会让我提起精神,一心想把他们画下来分享给他人。
我希望你们喜欢这本书。
另外也希望这本书里有你。
杰森
《跟大师学画树:欣赏与临摹》
序言
爱树的人觉得世人皆应爱树,然而大多数人并不认同。“环保狂人”这个词通常作为贬义词使用,不过客观上讲,我们种的树越多,对人类社会愈加有益。1957年上映的电影《甜姐儿》(Funny Face)中,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所饰演的角色那天真的性格在世人眼中实属怪异,因为她看重的并不是衣着的奢华,而是身边的树木。“这些树多美啊。你怎么不给树拍点照片呢?”她问道。而弗雷德·阿斯泰尔(Fred Astaire)在影片中所扮演的时尚摄影师回答道,他的工作是依赖供需关系的:“你绝对想不到市场对树的照片需求有多小。”
此言差矣。诸如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和阿历克斯·卡茨(Alex Katz)这样的艺术家,他们跟树有关的作品的知名度不比隐喻类作品低。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创作于19世纪晚期的那一系列树木的知名画作,在那一时代就已经有价无市了。即便树木本身带有强烈的田园属性,但其展现出的现代格调依旧令人惊叹。同样,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的普罗旺斯之树也是如此,在其身故之后,人们方才认识到其作品的伟大,至今经久不衰。而对于树木本身而言,其自给自足的美感无可争辩。人类要是能多向树木学习该多好,静静地产出氧气滋养世界,而不是空话大话满天飞。
—— 安格斯·海兰/肯德拉·威尔逊
媒体评论
2008年,杰森·珀兰给自己定下一个挑战任务,画下纽约城内所有的人。就像苏菲洋·斯蒂文斯梦想要给美国制作50本相册一样,都是难以完成的不可能项目,但结果无疑是一次大成功。这位艺术家及其合作伙伴目前已经画出了惊人的36000个人物,这些画作都收入了本书中,并由克里斯汀·韦格作序。翻开此书,能看到工整的素描,也有寥寥几行的说明,画中全是纽约城里排队的人、等地铁的人、名人明星等。而且如果你在这7年中去过纽约,这里面甚至可能有你!
——《纽约》杂志 New York
杰森·珀兰的画作,线条灵活连续,将曼哈顿市容风貌通过简单的静态时刻呈现出来。虽然这些瞬间可能只持续了几分钟或超过一小时,却足以让这些肖像画的印象感和质感都呈现出来。但多数情况下,珀兰先生的画作都是在几秒钟内完成的:比如一位父亲给自己执拗的孩子买热狗,又比如一位美国女演员想叫一辆出租车。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2008年,插画师杰森·珀兰开始着手绘下纽约城里每一个人,来捕捉在“哥谭镇”(纽约的别称)这个地理意义上的小城内潜藏的巨大人类诗性。这个项目实施的头7年内,珀兰共计画下了约30000人,现全部收录在本书里——尽管这本厚书的全部内容都是由黑白线条组成,但一座城市的激情和热血给其铸就了缤纷的色彩,就如同E.B.怀特在半个多世纪之前所写的:“每一分钟都会出现精彩。”于此浮现出一种诗意——或是灵光乍现,或是匆匆一瞥,一种发自内心的节奏感带领着他的画笔,将城里喧嚣的人群绘出完整的史篇。
——Brain Pickings(网站名)
通读此书,纽约人日常生活的每一刻栩栩展现,为枯燥乏味的城市生活带来一丝兴奋的火花。
——《单片眼镜》杂志 Monocle
这本400多页、涉及30000人的书,极致地展现了杰森·珀兰对城市的宽容和人性。他在博物馆里画,在地铁上画,将自己的朋友细节尽显,将名人明星抽象描绘,比如小野洋子从他的身边往下个街区走去……现在能在家里将他数年的作品尽数翻完而不用上网去看,而且可以想看多久看多久,想离多近就多近,这就是我这个夏日主要的惬意时光。说了这么多,其实我就想表达一句话:我想你会喜欢这本书的。
——《福桃》杂志 Lucky Peach
读者评论
推荐此书,这本书很有启发性,给人以力量,也给人感动,适合放在床头、书架、平衡车上,或者塑封起来放到你的仙人掌花园里,简直完美。你是否曾经在住处附近徘徊,观察周边的人,或者去博物馆里观察馆里的人,或者是到公交车上观察他们?这本书是一件美好的事物,因为它是对人类基本特性的纯粹记录和颂扬,关键在于对人的观察。这本书再怎么用力推荐都不过分,适合你,也适合你身边那些从事艺术事业的亲戚朋友。
——T. 塞尔比
我超喜欢这本书内在的概念。这些画作捕捉到了人们自然的行为,而不是舞台上的做作。我非常赞成艺术家们去捕捉人们的瞬间,反馈出绘画对象真实的一面,而不是因为对象出现其他动作刻意在之后进行主观添补。总体来说,这是一本好书,也是一部好的艺术品。
——何塞·瓦兰翠拉
杰森笔下的纽约,正是我多年以来熟知和深爱的纽约,我在此居住已经很长时间了。杰森所关注的人们,他造访过的地方,他在说明文字中显出的幽默态度,都是纽约。这本书,对于那些住在纽约、爱着纽约,或者想来体验纽约的人来说,都是一件珍贵的宝藏。真是很棒。
——thesnugglefactory(网名)
绝妙地证明了这个城市是地球上人口多样性强,文化包容性高的地方!真是太有趣了!
——souz72(网名)
向我的艺术家朋友推荐了这本书,我们一起用杰森的风格来进行速写。
——詹尼弗·玛丽亚吉
我超爱这本书,每个人物背后的故事我都在脑中想象。痴迷于其中数小时不能自拔!
——JaimeBZ(网名)
这本书太有意思了!躺在沙发上就好像能亲眼观察到纽约城里的人们一样。杰森的画完美地捕捉到了日常生活中的人们(甚至名人),跟随他们的生活足迹——漫步大街,月台等车,影院观影。每翻开一页,就如同在街头转角发现新大陆。每次我打开这本书,我都能发现一些之前未曾发现的新东西。此外,书里一些委婉的玩笑经常让我捧腹。城市的特质,在于过于喧嚣嬉闹而无法驻足审视自我,这本书却提供了一个聪慧而轻松的观察角度,我现在已经开始期待第二卷了!
——凯尔·麦克唐纳
序
杰森的画风简明易上手,细节引人入胜,呈现出速写的特色。本书中的图画完美地反映出纽约这座城里人们的美丽和独特。他能从匆匆而过的人们身上看到耀眼的个性,也能在公园的长椅上惬意地一坐数小时……如果我们肯停下匆匆的脚步去捕捉那些瞬间,那么我们热爱纽约的原因便会跃然脑海挥之不去了。这本书里全都是这样的瞬间,这本书就是各个瞬间的结集。
克里斯汀·韦格
自序
我在大学里曾经做过一个项目——“我想要认识你们所有人”(I Want To Know All Of You)。我把文艺学院的每个人都画了下来,然后放到安娜堡市一个画廊里,用网格形式展示出来。这个系列共有800张肖像画,每张都是用单独的米色纸完成的。对于我所认识的人,我尽量去画得同本人一样,但大多数人我确实记不住长什么样子,所以我还是自己构想了一些填充进去。每一幅肖像画都配上了学生的姓名,所以每个学生都有一张画(画得像不像就不好说了)。每张肖像画卖10美元,卖出的收入归所画的人。不过我却亏了钱,因为每卖出一张画我得付给所画的人10美元,而画廊方在付给我卖画收入之前还得对每张卖出的画抽成。
我搬到纽约不久就出了一本书,叫作《现代艺术书博物馆中的每一件艺术品》(The Every Piece Of Art In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Book)。我超爱博物馆,渴望能去博物馆里工作。所以我觉得我要想个办法证明我对这个事情是很认真的。我把游客们在博物馆里游览时能看到的每一件艺术品都画了下来(不过没去画档案室里的那些——不然的话估计到现在我都画不完)。我虽然没能进博物馆上班,但过程中我学习和了解到了很多事,关于博物馆的事,那些作品的事,空间设计的事,那些游客的事,里面工作人员的事。而后来过了7年,我又继续开始做这个项目,又学到了许多。
之后我又出了一本书,叫作《一整袋的爆米花》(An Entire Bag Of Popcorn)。我在父母家里用微波炉做了一袋爆米花,然后倒在厨房的案桌上。一开始那一大堆爆米花在我的左前方,接着我拿起一个爆米花放到我的画纸前,画完之后放到我的右前方。我真心喜欢看着左边等着画的爆米花堆慢慢变小,然后右边画完的爆米花堆慢慢变大。那些爆出爆米花的玉米粒我都画了下来,剩下那些没爆出来的,我也画了,画了装爆米花的那个袋子。这个项目我大约用了3个小时完成。
我们又去了华盛顿的斯凯科米什,乘坐“艺列车”——就是由4节布满艺术展品的老式火车车厢组成的列车,由密歇根州一个非营利组织在运作。然后我发现斯凯科米什的电话黄页就只有一张纸,正反面都有内容,还是我的朋友琳达汇编的。这太合我意了。我记得当时那张纸上一共就217个人。我就想着出一本书叫作《电话黄页里的每一个人》(Every Person In The Phone Book)。那个时候,我已经完成了文艺学院的项目,所以就开始做这个,我尽可能准确地描绘(靠脑子里的印象),尽可能把他们画完,实在没法画的就只能靠想象力了(而且这个过程我还把父母的一本旧年鉴拿来作为参考)。靠着琳达给的名单,我把所有人都画了出来,完成了这本书。
在2008年年初,我慢慢地又琢磨出一个主题,叫作“纽约城里的每个人”(Every Person In New York)。我喜欢没事就琢磨琢磨主题。一般来说我花点时间琢磨主题,灵感一出现,就直接画出来。不过,我并没有把握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才能完成这个项目。我之所以想到这个主题,是因为我很喜欢做那种能囊括很多人的项目。对于“纽约城里的每个人”这个点子,要比“美国的每个人”及“世界上的每个人”这种点子,更能让我的脑子开动起来去琢磨一下。在纽约,我可以亲自在城里四处逛逛,随便画画,但要我去逛整个世界就不现实了。我觉得自己会常常思考在纽约居住的方方面面,我也一直在尝试用各种角度去学习和融入这个城市。我知道自己想做一些跟绘画有关的事(我想找个理由多画画人物,因为我想提高自己画人像的技能),而且我觉得更新博客能让自己觉得舒服一些。从我个人来说,博客这种形式挺好的,因为我可以随着项目的进度去更新内容;其他人如果喜欢还可以关注我的进程。
这个项目已经做了7年。只要我人在纽约一天,我就会花一天时间去把这个项目所需的画作继续画下去,而现在我已经画了30000多人了。(还需继续努力。)我也希望我有所进步。(有时候我在翻看项目初期我画的那些草图时,也会觉得有些画真是不堪入目——希望这也是件好事。)
我尽量让我的画作贴近真实。我只会画那些我能亲眼看得见的人。(多数情况下。)在我看到那个人的时候(而不是盯着画纸看),这幅画就算是完成一大半了。如果他们有一些快速的动作,那么画出来的内容通常都比较简单。如果他们从一个固定姿势起身或者变动,我也没法去随意臆想别人弯起来的腿或伸出去的胳膊是个什么样子。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画里的人物多了一条腿或者胳膊——在我画的时候他们动了。不过我希望,这些特点会让画作变得更好。
给这个项目作画通常都不是计划安排出来的。有的时候我外出参加别人组织的活动,看看某个特定的人,然后就知道我想要画他了。但通常我都是随机选择绘画对象。我选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标准,也不会去刻意寻找什么特定的东西,不过现在想起来,自己倒确实有一些选人的规律:比如谁的发型很有趣;谁的倚靠姿势很有特点;小孩子跟着母亲在街上逛,做一些有趣的事;拉手风琴的人;手臂弯的弧度有特点的人;双下巴或者脖子上有几圈肉的人;那些高个子的人;《白宫风云》电视剧里的人;从面相看觉得人不错的人;睡觉、吃东西或者一心一意做事的人;让我想起别的谁的人;或者只是手上的线条讨我喜欢的人。带有这些特点(以及其他每天都会出现的新特点)的人,都会让我提起精神,一心想把他们画下来分享给他人。
我希望你们喜欢这本书。
另外也希望这本书里有你。
杰森
书评
有趣的素描书
派克
2008年,杰森·珀兰给自己立下了一个挑战任务,画下纽约市里的每个人。他之前完成的项目有《现代艺术书博物馆中的每一件艺术品》《一整袋的爆米花》《电话黄页里的每一个人》等。我脑中闪现出两个词:痴迷和耐心。
这本书中满满都是素描笔下的各种人物,书里的人总数超过了30000个,怪不得这本书这么厚。而且他竟然还一个个计数,太惊人了。
珀兰是一位常驻纽约的艺术家。过去的7年多时间里,他随时随地都在抽空对纽约市民进行写生。他在咖啡厅里画,在纽约公共图书馆外画,在博物馆里画,在苹果商店里画,在火车上画,网球赛场、市集、公园里也都有他作画的身影,他无处不在。
这本素描册呈现出各种各样的人,很有意思。有在地铁列车中沉睡的乘客,有参加马拉松比赛的选手,有信步遛狗的市民,随处可见的行人,甚至名人明星。书中的每一页都填满了由线条组成的人物,有的只是简单的轮廓,有的人物面部表情却淋漓尽致。画作的线条比较松散,很多图画只是一笔带过,只呈现出简单的形状。有的时候,甚至列车行进时造成的颠簸都被画笔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
总体来说,整本书的风格还是很简约的,因此这本书并不适合那些喜欢追求细节的读者,但正因如此,这本书可以很快地翻阅完。这本素描书还是挺有趣的。
杰出的艺术家,杰出的艺术作品
罗伯特·卡松
杰森·珀兰是一位才华横溢且多产的艺术家。光看这本书的标题就能明白要实现这个项目的野心和难度有多大。而这本,只是一册而已,我们也不能强迫别人一次性把800万人全部画完(不过假如说有人能做得到,估计除了珀兰也别无他人)。
这本书是素描速写的集锦,书中的绘画量让人惊诧,而人物的多样性也让人叹为观止。书中的画有详尽的人物写实,也有简单的轮廓速写(有时候连轮廓都没有),还有宏大场景的全记录。书中所绘制的名人明星不胜枚举(而且明显其中很多人还赠给珀兰签名),而普通的民众更是数不胜数了,每个人都在进行着自己的故事。书中绘制的画作超过30000幅,不过我估计,单单珀兰绘制的那幅在体育场举行的纽约大都会棒球队比赛现场的画作,包含的人物数量都不止30000个了。另外,书中大部分图画旁边还配有看似随意却细节丰富的手写文字记录,对绘画对象进行说明,有日期以及部分的背景信息,使得赏画的过程更加生动。翻阅这本书,感觉像是坐在作者身旁看着他把一个个瞬间记录下来,这种感觉很特别。书的设计优雅美观,完美地诠释了珀兰的个人风格。简单无华丽的修饰,但同时不失用心。
我个人有很多艺术类藏书,这本书却独树一格,跟其他书籍风格迥异。这本书记录的是真实人生,却区别于超现实主义,而且只能用那种迅速和富有表现力的风格才能传达出珀兰想要表达出的内涵。你不可能知道地铁F线列车上那个男子会睡多久,也无法了解塔可钟餐厅里那个女子要花多久才能吃完手里的煎饼。但书中的画作,油然而生出一种无可否认的人性以及真实感。而且你想,你到哪里还能找到一本让你觉得身临其境的书?买一本来自己感受下吧。
我这个纽约人喜欢这本书
帕萨翁
我在纽约已经生活10年了,也一直喜欢尝试各种新途径来感受这座城市。每天即便是简单地在城里散散步,跟自己擦身而过的估计都有上百人。我虽然能看到他们走过我身旁,却记不住他们身上有什么特点。这本书里,珀兰想要画下纽约城里的每一个人,而自7年之前他开始这项任务至今,已经画下了好几千人。正因这本书,我对纽约城的观察又有了新的角度。
珀兰笔下的人,有街角匆匆赶路的行人,有博物馆里的游客,也有坐在某个地方用餐的人。每张画都标有作画的时间、地点以及该人物当下动作的说明,能让你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他笔下的人物。他还画下了一些在城里偶遇的名人明星。每幅画呈现的样子,都受到他观察时长的影响。比如他画的一个在车站等待列车的人,就会显得比较急促、简单,因为他的观察时间只有几分钟,然后目标人物就有所动作了。但画得匆忙正反映出他的观察时间极短,只能匆匆一瞥,对方就上车了。也就是说,画作的简约本身就表现出纽约城里的人们总是带着一种持续运动和交流的匆忙属性,总是在从一个地方前往另一个地方的过程中。
而另一个方面,若是个坐在咖啡厅里敲着笔记本电脑的人,画中的细节就要丰富许多,因为珀兰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人物细节,所以整幅画看上去就更写实一些。同样,在街角碰到的人们,画面看起来就比较杂乱而且互相重叠,这也完美地反映出在纽约城里大街小巷川流的人们行色匆匆,疾步前行。
总体来说,用一个词形容这本书,就是酷。如果你喜欢的是那些细节感充实的图画,那么这本书确实不适合你。但如果你思维比较开放,愿意去琢磨为何花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在街角或月台观察一个人物而作下的速写画能呈现出对方的基本轮廓和匆忙感,那么这本素描画册能给你带来很多。珀兰的这本书真的让我重新思考这些定居在纽约城的人。我眼里看到这些图画,心里却在想象着这些被画下的人日常的生活画面。我想象他们曾经的故事,想象他们内心的挣扎,想象他们取得的成就,想象他们的人格本质。而现在当我伫立在纽约街头,抑或是在月台等待地铁列车,我不再用手机上网无视周围的一切,而是用心花时间去观察周围的人们。这一点,对纽约城里城外的人,对所有人都是一堂深刻的课。把手机放下,把杂志放下,去感受身边的人们。如果你观察够仔细,你可以读出身边每个人身上的故事。
那么,请打开这本书,自己再体验一次纽约城吧。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