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3907172
AGI时代,人类越能延展思维的边界,越具备竞争力
AGI时代呼啸而来,面对人机协作的生存周期,重新理解大脑的个体意义具体而深远。大脑不是计算机、肌肉,而是喜鹊,这个形象的比喻揭示了“思考”的原理——延展思维决定思考力。延展思维的本质是情境认知的扩展,思考力来自在具体场景中的刻意练习。去建立延展思维的场景智慧,我们才能真/正进入人机共生的新常态。
从大脑之外获得更好的想法,把整个世界变成你思维的延伸
大脑不是一台孤立的思考机器,它的性能会受到身体、周围环境、周围的人的强烈影响,而那些更好的想法,往往得益于大脑之外的事物。在本书中,安妮·墨菲·保罗以扎实的科学成果、大量極具实践性的科学方法和生动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借助大脑之外的事物进行思考的黄金法则,比如倾听身体传达的信号,把工位“打造”成有更多绿植、更多阳光和更多个人物品的空间,和工作伙伴一起思考、辩论和运动,总之把自身以及周围的一切,都变成思维的延伸,从而获得超越性的思考能力。
更会写书、更懂学习的跨界思考者安妮·墨菲·保罗全新力作&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吴艳红领衔翻译
安妮·墨菲·保罗被业内誉为更会写书、更懂学习的跨界思考者,是享有盛誉的科学作家,曾在耶鲁大学任教,曾任《今日心理学》编辑,长期关注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的研究动向,其写作风格以科学、通俗、条理清晰著称,能让没有足够脑科学知识的读者轻松阅读并领悟本书要点。吴艳红教授任教于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她的翻译不仅准确传达了书中研究的内容与精神,更是妥当地做到了本土化,将帮助中国读者轻松获得更佳思考能力的方法。
万维钢千字长序、加更专栏推/荐,段永朝激赏捧读,吴声挚爱推/荐,罗劲、刘丕楠、粲然、大卫·伊格曼、丹尼尔·科伊尔等大咖重磅力荐
科学作家、“得到”App《精英日课》专栏作者万维钢千字长序、加更专栏推/荐,苇草智酷创始合伙人、信息社会50人论坛执行主席段永朝激赏捧读,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场景方法论提出者吴声挚爱推/荐,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市学习与认知实验室主任罗劲,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刘丕楠,作家、三五锄教育创始人粲然,斯坦福大学神经科学家、《大脑的故事》《隐藏的自我》作者大卫·伊格曼,《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像高手一样行动》作者丹尼尔·科伊尔重磅力荐!
湛庐文化出品。
股票交易员如何通过练习身体扫描、精/确描述感受等训练,大幅提升业绩?医生如何通过把自己的身体当作雷达捕捉患者无法用言语表达出的病情,达成更准确的诊断?普利策奖得主如何在一面墙上绘制错综复杂的写作大纲,从而完成厚达4000 页的历史巨著?管理者如何挣脱《乌合之众》带来的偏见,大大提升应对当今社会复杂性的能力? 事实上,更好的思考,意味着更少地使用大脑,学着把整个世界变成你思维的延伸,你将获得超越性的思考能力。
AGI时代呼啸而来,面对人机协作的生存周期,重新理解大脑的个体意义具体而深远。大脑不是计算机、肌肉,而是喜鹊,这个形象的比喻揭示了“思考”的原理——延展思维决定思考力。延展思维的本质是情境认知的扩展,思考力来自在具体场景中的刻意练习。去建立延展思维的场景智慧,我们才能真/正进入人机共生的新常态。
作者基于认知科学、心理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多方研究,为我们揭开了大幅提升思考能力的大脑秘密:借助大脑之外的事物思考。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开启这项了不起的变革:通过具身认知、情境认知和分布式认知来大幅拓展心智和思维,并基于此来逐一领会其中诸多简单而有效的实践方法,你将在这趟饱含传奇性和科学性的阅读之旅中,轻松而愉快地学会事半功倍的思考方式。
推荐序 大脑从来不是一台孤立的思考机器
万维钢
科学作家、“得到”App《精英日课》专栏作者
译者序 更好的思考,不必执着于大脑本身的能力
吴艳红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序言 最棒的想法常常诞生于大脑之外
引言 学会像喜鹊筑巢一样去思考
第一部分 动“脑”之前先动“身”
具身认知
第1章 要想做出良好的决策,需要仔细倾听身体给出的信息
- 股票交易员如何通过练习身体扫描、精准描述感受等训练,大幅提升业绩?
- 认知科学家如何通过检测游戏中玩家的皮肤电导水平,更快地摸清谁会在牌局中获胜?
- 学生如何通过把令人焦虑的考试压力认知重评为对考试的积极因素,大幅提高考试分数?
第2章 边运动边思考,决策准确率从85%提升到99%
- 医生如何通过把自己的身体当作雷达捕捉患者无法用言语表达出的病情,达成更准确的诊断?
- 诺贝尔奖得主如何通过中等强度运动进行大脑的轻度生理唤醒,不断提升思维能力以及其延续性?
- 演员如何通过将动作、手势融入台词本的身体训练,惊人地提升记忆能力?
第3章 边做手势边说话,更好地说服与记忆
- 企业创始人如何通过在推销中熟练使用“象征性手势”与“节拍手势”,更快赢得投资机会?
- 科学家如何通过卷曲手指模拟“凝血酶”,促成关于它的新发现?
- 演讲者如何通过边说话边做手势,把观众对演讲知识要点的记忆提高50%?
第二部分 将思考从“大脑”移到“思维空间”
情境认知
第4章 不是最快的路线,而是树木、鲜花、鸟鸣最多的路线
- 画家如何在从曼哈顿市中心的公寓搬到长岛绿植环绕的农舍后掀起一场绘画革命?
- 景观建筑师如何在参观了18、19世纪的苏格兰传奇庄园后,从进化视角在纽约中央公园打造出让人重回“非洲大草原”的自然景观?
- 导航软件如何通过给出绿洲最多、花园最多、湖光最美的路线而不是最快的路线,大幅提升游客的积极情绪、认知和健康水平?
第5章 在 2.4 米高的天花板下洗澡vs在 45 米高的天花板下洗澡
- 病毒学家如何在 13 世纪建成的意大利修道院闲逛时受到启发从而完成小儿麻痹症疫苗的研发?
- 大学教授如何通过设计包容性的计算机实验室,使该专业女生人数成为全美一流公立大学之最?
- 卡拉卡拉浴场如何通过让人们在45米高而非2.4米高的天花板下洗澡,从而使其思维能力获得超越性的改变?
第6章 为什么记忆冠军能记下72个词中的71个,我们只能记住29个
- 普利策奖得主如何在一面墙上绘制错综复杂的写作大纲从而完成了厚达 4000 页的历史巨著?
- 生物学家如何通过记下航海时遇到的每一个事件、每一个引人注目的景象,将内心活动投射到日志的物理空间上,从而写出《物种起源》这部旷世奇作的?
- 诺贝尔奖得主如何通过操作自制的纸板剪影发现 DNA 的双螺旋结构?
第三部分 把“他人”的智慧纳入“自己”的思维
分布式认知
第7章 “学徒”式模仿:像化学家一样写作,像物理学家一样思考
- 医学教授如何通过让学生模仿患者的病症,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逐渐减轻面对患者症状时的不适感?
- 浪漫主义诗人和艺术家如何通过角色的自我投射,创造出浮雕蚀刻这一技术发明?
- 医院如何通过模仿驾驶舱静默规则,将用药失误率降低47%?
第8章 “独”思考,不如“众”思考
- 诺贝尔奖得主如何通过让学生围绕某个知识体系进行高强度的社交互动,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敏捷而灵活?
- 心理学家如何通过把抽象的任务改编成社交性任务,从而使正确率提升65%?
- 护士如何通过在与同事的业余闲聊中掌握大量的隐性知识,从而成为出色的从业者?
第9章 相比一起看Excel报表,不如一起聚餐
- 管理者如何挣脱《乌合之众》带来的偏见,大大提升应对当今社会复杂性的能力?
- 索尼如何通过全体员工做广播体操来使后者高效地共同思考和协作,从而提升生产效率?
- 团队领导如何在讨论之初表达开放态度或保持沉默,从而得到成员更具创造性和更丰富的反馈?
结语 每个人都有能力重塑大脑
推荐序 大脑从来不是一台孤立的思考机器
万维钢
科学作家
“得到”App《精英日课》专栏作者
现代社会中的大部分人在某种意义上都已经是脑力工作者,但我们对“如何使用大脑”的认识可以说才刚刚开始。近年来脑科学研究日新月异,一方面有了像实时的脑成像扫描、脑机接口这样更好的观测工具,一方面又可以跟计算机、跟人工智能研究交叉对比,相关的资金和项目也特别多,可以说是突飞猛进,正处于黄金时代。我感觉自己已经做过大量的调研,结果一转头又发现一本好书。
这本书是科学作家安妮·墨菲·保罗的《思考如何超越思考》(The Extended Mind: The Power of Thinking Outside the Brain )。英文版书名不足以表达它的新意和价值。此书对我的第一个直接影响是,我刚读到一半,就赶紧买了个显示器。
本来我为了读电子书已经在用一个32 寸的大显示器,但这本书以强有力的证据说明屏幕越大越能提升大脑性能,我感觉需要建一面屏幕墙。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是,大脑不是一台孤立的思考机器,它的性能会受到身体、周围环境、周围的人的强烈影响。
高敏感度大脑——大脑有大脑的用法
你只要把大脑跟计算机对比一下就知道二者的差别了。计算机的特点是只要机器能运行起来,计算结果就都是一样的:它不会因为今天下雨或者偶尔发脾气就把账算错,它也不会因为你擦拭了机箱就给你一个更漂亮的输出。它是一台永远恪尽职守、发挥稳定的机器。可是,人的大脑不是这样,它存在不同状态。状态好,你能灵感爆发,以极高的效率进行创造性工作;状态不好,你连最简单的知识都记不住。艺术家和科学家早就知道应该特别注意大脑的状态,正如运动员一直都知道身体状态会极大地影响比赛发挥情况。但大多数人不太在意大脑状态,这可能是因为没有测量手段而对状态差异的感觉不明显,也可能是平时用脑功率本来就不高……
如果你的工作要求你高功率用脑,你就得对环境和心境高度敏感。
先说说为什么你需要大屏幕。按理说,大部分工作都跟文字操作有关,而当你集中精力做文字操作的时候,你盯住的只是屏幕上很小的一块地方。那大屏幕有什么意义呢?想象你正在写一份报告,为此你必须随时查阅各种数据图表。所以你的计算机屏幕上大概要开几个窗口:一个是文本编辑器、一个是网页浏览器,一个是整理出来的资料,等等。对这些窗口有两种操作方式。如果面对是一块小屏幕,你要做的是切换窗口。这很容易,直接用键盘快捷方式操作就行。你的身体、头部、眼睛都不需要怎么动,是不同的窗口在你眼前换来换去。但如果你有几台显示器,又或者有一面超大屏幕墙,就可以把所有窗口同时展现出来。你的头必须左右上下转来转去,甚至可能要走上几步,才能在各个窗口间切换。你需要物理上的移动。这似乎更麻烦,那我们何必呢?保罗在书中列举研究表明,第二种操作方式更有利于大脑发挥。
想象你面前有一块宽1 米、长2.7 米、3 150 万像素的超大屏幕。研究表明,这样的超大屏幕把被试执行“基本可视化任务”的平均速度提高了10 倍,把执行像寻找图案那种更有挑战性的任务的完成速度提高了200% ~ 300%。而且面对超大屏幕,你会有更高层次的思考,提出综合性更强的观点。
这恰恰是因为超大屏幕要求你“移动”:移动给你眼前的信息都附加了一个“空间位置”。记录空间位置是大脑的本能,是无须努力、不必占用思考资源就自动进行的操作;而让新信息和空间位置互相映射,会显著加深你对信息的印象。这就是为什么如果你一边散步一边听有声书,以后一想到书中的内容,你很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你当时在什么地方。空间位置给信息提供了方便的挂靠点,一旦你要调用什么信息,身体就会给你提供直观且毫不费力的导航。对比之下,如果用小屏幕,各种信息没有挂靠点,就只能直接映射在大脑里,不但费力,而且容易发生扭曲。
我们的大脑不习惯各种窗口在眼前换来换去,我们更倾向于用到什么东西就去它所在的地方找。这不仅是个方法,还代表了一个更深的道理:你不应该把大脑当机器用,应该把它当成一个活的、有个性的东西,顺着它的脾气用。
想更好地动脑,先主动去动身
大屏幕这个例子的反直觉之处在于,你做了更多的动作,反而减轻了大脑的认知负荷。其实很多科学用脑方法都是这样。
比如做手势。我们知道在演讲的时候做手势可以更好地表达意思,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做手势对学习知识和加深记忆也很有帮助。老师讲新概念的时候让学生用手势把那个概念“演”出来,比如模仿一个生物大分子的样子,会显著加深理解。把一个东西比划出来,那种感觉跟只是在头脑里想象一个东西,效果截然不同。生物教授让学生用手势动作模拟各种解剖学概念,测验成绩居然比只用术语教学提高了42%。
这是因为做手势不但提供了一种能勾住信息的“视觉鱼钩”,还附带手这个“身体装置”在空间所处位置的“本体感觉”——这也是一种位置感,所以新信息也可以挂在上面,从而加深记忆。专业演员很容易就能记住好几页的台词,就是因为他们会首先设计配合台词的身体动作。他们每一次演练都是让动作和台词同步。
这些会让你想到“具身认知”。是的,这本书中列举的研究也证明了身体对大脑的强烈影响。我们专栏有句话叫”不是爱情导致心跳,而是心跳导致爱情”,这本书中则引用了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一个更激进的说法,即“感到伤心是因为我们在哭泣,感到愤怒是因为我们在进行攻击,感到害怕是因为我们在颤抖”—— 而不是反过来。
那既然如此,要想更好地动脑,就得先主动动身。
其实哪怕仅仅是从坐着改成站起来,也能让你的思维敏捷很多。在一项让放射科医生检查X 光片的研究中,坐着的医生找到了85% 的异常,而站着的医生找到了99%。再考虑到久坐对身体不利,你真的应该尝试站立办公。站立能提高大脑性能,是因为人站着的时候更容易“动”起来。比如扭扭腰摆摆手,比如把重心从一条腿换到另一条腿上,像这种”低强度活动”能增强大脑对当前任务的参与度。为什么呢?因为“动一动”反而解放了大脑的认知。
对大脑来说,坐在那里不动并不是最自然的状态:人的自然状态其实是动来动去,你大脑的前额叶皮层必须不断向身体发出“不要动”的指令才能保持不动,而那些指令都在耗费认知负荷。每个孩子都在践行这一点。做小动作其实是对大脑的松绑。
再进一步,像散步这样的“中等强度运动”能让大脑更清醒,提高专注力。这可能是因为中等强度运动是一种轻度的“生理唤醒”,大脑的血液流量增加,信息传输速率提高,促进神经元再生的化学物质也得到了更多释放。如果是跑步那样的“高强度运动”,就不能用于思考需要专注力的事儿了,因为跑步时你专注不了。但有一种思维恰恰不需要专注,甚至不专注反而更好,那就是创造性思维。跑步状态能帮你放空自我,产生不容易出现的灵感。
我用站立状态工作已经好几年了。如果你旁观我工作时的样子,你看到的我绝不是老老实实地面对屏幕,我大概是时而向前时而退后,时而猛击键盘,时而双手插兜走来走去,甚至可能一惊一乍的。
大脑最喜欢的并不是极简,而是自然的情境
这也是为什么你最好有个比较独立的办公环境。现在很多公司推崇所谓的“开放式办公”,让所有人在一个大厅里,彼此都能看见。这种布局可能有利于员工之间横向交流,但肯定不利于独立思考。我们的大脑需要四周有墙壁的环境。
处在一个能看到很多人,同时还能被很多人看到的环境中,你会非常警觉,你会自动留意别人在干什么、尤其是是否正在看着你,这是巨大的认知负荷。墙壁的作用就是减轻认知负荷。要促进独立思考,你需要一间属于自己的办公室,而且这个办公室最好完全是按照你的喜好布置的。
蒂姆·哈福德(Tim Harford)在《混乱》一书中讲过一个关于办公室的研究,结论是你对办公室的布置越有自主性、越能随便摆放物品,以及越能进行各种折腾,你的工作效率就越高。保罗在书中也引用了这项研究,还特别强调了“主场优势”:如果你感到这里是你的主场,你的发挥会好得多。
脑力劳动者最好的主场就是一间私密的书房。这里的装修设计完全符合你的心意,摆放的都是你的东西,你有绝对的所有权和控制感。这个摆件也好,那幅画也好,各种纪念品,符号、艺术,全都体现了你的身份认同,不是为了向什么客人炫耀,而是为了给你自己看。
因为大脑要高效工作,就需要一个稳定的身份感。每个人都有很多个身份,但如果你是个作家,你会希望书房只提醒你自己是个作家。有人调查发现,像工程师和创意总监这样的专业人士,在工作场所放置的个人标识物中,有70% 都放在别人看不到的位置:它们被用于时刻提醒主人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
整洁不是脑力工作者的优良品质,那些在办公桌上摆放各种怪异物品的人才是善于用脑的人。
所以建筑设计不但要考虑美学,更要考虑脑神经科学。又或者说美学的本质就是脑神经科学。如果这个环境让你感到不舒服,那这里显然不利于思考。进化的历史让我们天生喜欢看绿色植物,而研究表明,在植物园中散步一个小时,能让你的工作记忆测验得分比那些在繁忙的城市街道上散步的人高出20%……
多一个屏幕也好,做几个动作也好,运动一下也好,把办公室好好布置一番也好,这些行动都要求你做点什么,可是恰恰降低了大脑的认知负荷,能让大脑变得更灵敏。这个规律很有意思,说明大脑最喜欢的并不是极简的、没有任何“干扰”的情景:大脑喜欢自然的情境。
这也说明你需要做点什么才能让大脑发挥最大的潜能。那就做吧,都是值得的。
关于“如何使用大脑”,我感觉自己已经做过大量的调研,结果一转头又发现一本好书。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是,大脑不是一台孤立的思考机器,它的性能会受到身体、周围环境、周围的人的强烈影响。书中提供了诸多提升脑力的方法,具体可以归结为两个思路,一是“减少认知负荷”,一是“提供认知抓手”。更可贵的是,这本书让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教育普及和脑力工作流行以来对大脑的各种异化,只是人类历史中很短的cha曲,我们很快就会回归更自然的用脑方式。
万维钢
科学作家
“得到”App《精英日课》专栏作者
书中提到的具身认知是过去20年里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特别聚焦于人与环境的交互性对认知的影响,这与拉马克思想的复活有关。当今神经科学逐渐接受了拉马克关于人与环境双向驯化的思想,这在表观遗传学中有充分的体现。回归身体的主张表明,思想界在经历了忽略身体(将人视作抽象的主体)、贬抑身体(将身体视为感性、欲望的容器)之后,走向了接纳身体(身体是认知塑造的界面)。书中所表达的“延展心智”,是对“大脑中/心主义”的批判和超越。
段永朝
苇草智酷创始合伙人
信息社会50人论坛执行主席
AGI时代呼啸而来,面对人机协作的生存周期,重新理解大脑的个体意义具体而深远。大脑不是计算机、肌肉,而是喜鹊,这个形象的比喻揭示了“思考”的原理 —— 延展思维决定思考力。延展思维的本质是情境认知的扩展,思考力来自在具体场景中的刻意练习。去完成超越大脑的思考革命,建立延展思维的场景智慧,我们才能真/正进入人机共生的新常态。
吴声
场景实验室创始人
场景方法论提出者
这是一本教人如何思考的书,有别于那些致力于脑功能强化,如通过认知训练提升执行功能的心理学或神经科学视角,它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认为那些身体状态和内在体验、所处情境和人际互动等大脑之外的因素可能才是我们思考的推动者。这个观点即使对从事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人来说也是新颖而有价值的,它使许多生活中的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现象得到了更加合理的解释,也为如何更好地思考和生活提供了启示。
罗劲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北京市学习与认知重/点实验室主任
思考是否只发生在大脑?答案似乎显而易见,当然是这样。可事实果真如此吗?你是否发现,演讲时有表情和手势的配合才更加流畅,思考时有头脑风暴的环境才更加敏捷?大脑还是那个大脑,是什么改变了?是脑外的环境!脑外环境影响了我们的思考。大脑并不是唯/一会思考的器官,身体与环境都会影响我们的思维,只要运用得法,我们的智慧就可以得到延展和提升。这本书通过众多实例为我们讲述了“脑外思考”的重要性,并教给我们开发“脑外思考”的方法,学习它,使用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提高思考能力,让我们的智慧不再局限于大脑,而是冲破身体束缚,像整个宇宙那样宽旷!
刘丕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在传统教育中,老师总是强调桌面整洁、坐姿端正,自己想问题,不要照猫画虎。可事实上,能让我们变得更聪明的方法却与此相反。保罗通过大量的神经科学证据和生动的故事,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激发大脑潜力的蓝图。即便只尝试其中的三分之一,你也会惊讶地看到改变的奇迹。
粲然
作家
三五锄教育创始人
当涉及身份确认时,你的大脑和你的身体、你的环境和你的文化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在这部力作中,安妮· 墨菲· 保罗讲述了关于我们是谁的更深刻的故事。
大卫· 伊格曼
斯坦福大学神经科学家
《大脑的故事》《隐藏的自我》作者
这本书有力、可行、充满智慧,它证明,当你重新思考思维如何运作时,你就打开了通往一个充满全新可能性的世界的大门。我保证书中的观点、案例研究和基于研究的方法将帮助你和你的团队以新的方式联结、创造和执行。
丹尼尔· 科伊尔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像高手一样行动》作者
第2章 边运动边思考,决策准确率从85%提升到99%
杰夫·菲德勒(Jeff Fidler)博士是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市妙佑医疗国际(Mayo Clinic)的放射科医生。他通常每天至少要看15 000 张X 光片。过去,他经常坐着完成这些工作,但如今他不会这样做了。现在,菲德勒会把要检查的X 光片投到大屏幕上,并在屏幕前的跑步机上边走边看。这就是菲德勒的“跑步机工作站”。这样工作一年后,他瘦了11 千克,而且他深感自己在检查X 光片方面做得更好了。
菲德勒与一位同事合作设计了一项研究,用于检验他的这一直觉。在他们的研究中,一部分放射科医生坐着检查X 光片,另一部分则在跑步机上以每小时1.6 千米的速度边走边检查。放射科医生在X 光片中一共找出了1 582 个可疑之处,并认为其中的459 处可能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在比较了两组医生的“检测率”后,研究人员得到了非常明确的结果:平均而言,坐着检查的放射科医生检测出了X 光片中85% 的异常,而边走边检查的医生则检测出了99% 的异常。
菲德勒的这些发现也得到了其他证据的支持。例如,在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与坐着工作相比,放射科医生在边走边工作时,更可能通过胸片识别出患者肺部的病变结节。在弗吉尼亚州的朴次茅斯,海军医学中心放射科的医生也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放射科医生使用“跑步机工作站”时,其工作速度更快,而且准确性并未降低。
另一组研究的发现可以解释这些放射科医生的实验结果。当身体处于活动状态时,视觉会变得更敏锐,对注视点外周的刺激物而言尤其如此。这种变化在非人类动物身上也存在。其进化意义可能是:视觉系统会在我们主动探索周围环境时变得更加敏锐;但当身体处于休息状态,例如坐在椅子上保持静止时,这一情况就不会出现。
上述内容说明,身体活动会影响视觉信息的加工,但这只是身体活动影响思维的一个例子。研究人员早已了解到,人们的综合身体素质支持着自身认知功能:身体更健康的人通常拥有思维更敏捷的大脑。近年来,研究人员不再局限于此,他们开始探索另一种更加令人兴奋的可能情形:身体动作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升认知能力。也就是说,当我们以某种特定方式活动身体时,思维马上就能变得更敏捷。对于这个现象,研究人员从动作强度和动作类型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之后我们会看到这一研究结果:低强度、中等强度和高强度的身体活动,会对认知产生不同的影响。在这一章的后半部分,我们将探讨不同类型的动作如何提高思维能力,这些动作包括一致性动作、新异性动作、自我参照动作和隐喻性动作等。
思维和运动之间的紧密联系是物种进化的产物。如果以大脑和身体的相对大小来计算,人脑大约是其“应有大小”的3 倍之大。化石证据表明,人脑在大约200 万年前就已经明显变大了。关于这一变化的原因,研究人员做出了一些推测,比如,我们祖先的社会互动日益复杂,抑或是他们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态环境。最近又有人提出了另一种可能的原因:“在人类的大脑体积开始增加的同时,人类的有氧运动水平似乎发生了巨变。”南加州大学生物学教授戴维·赖希伦(David Raichlen)说道:“早期的人类祖先过着一种相对定栖的类人猿的生活,后来转变为以狩猎和采集为生。显然,后者需要更多的体力活动。”
赖希伦对现存的一些狩猎—采集部落进行了大量研究。他指出,以狩猎和采集为主的生活方式对身体和认知都有一定的要求。觅食不仅需要持续而剧烈的体力活动,而且对注意力、记忆力、空间导航、运动控制以及计划和决策等执行功能提出了要求。狩猎同样对认知和身体都提出了挑战。猎物的运动方向难以预测,猎人必须找到猎物并追踪它的动向,有时甚至需要努力比猎物跑得更快,而这些恰好是人脑进化的条件。身体面对的挑战和认知复杂性共同决定了我们在智人中的特殊地位。直到今天,我们的身体活动依然和敏锐的头脑密切相关。
当然,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来说,情形已然不同,我们已不再是那个每天需要进行大量体力活动的物种了。东非的哈兹达人是赖希伦研究的狩猎—采集部落之一。哈兹达人平均每天需要进行135 分钟的中等到高强度的体力活动。然而,工业化国家的大多数人很难达到健康专家建议的每周至少150 分钟的运动量。换言之,当代狩猎—采集者所进行的中等至高强度的运动量,是一个典型美国人运动量的14 倍之多。现代人之所以缺乏运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习和工作占据了生活的主导地位,以及因此形成的习惯和观念使然,比如我们坚信人应该坐着思考。
挑战这种观念的人,反而可能会遭到嘲讽。当菲德勒把他的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放射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上时,他的一些同事对此冷嘲热讽。罗伯特·费尔德(Robert Feld)是一名来自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的放射科医生,他在给编辑的一封信中写道:“我觉得这篇论文可以被当作搞笑读物。”他认为菲德勒的研究是“对临床研究如何出错的戏剧化展示”。在费尔德看来,让医生边走动边工作“既白费工夫又浪费资源”。
学生和上班族的情况也能反映出这些态度。在学校里,孩子们平均每天有50% 的时间都是坐着的。在他们进入青春期后,久坐时长会进一步增加。职场的成年人动得更少,在工作日中,他们有2/3 以上的时间都是坐着的。我们曾经继承了哲学家克拉克所说的“蹄子上的大脑”,但在今天的教室和办公室里,“蹄子”所发出的有力踢踏声已经几乎消失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