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3208682
展读全书,给人最大的感受是新人耳目,有新的思路,新的问题,新的看法,也有新的话语系统。与同类的著作相比较,作者的这种努力,可以说是为儒学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本书根据北宋政治变革的庆历更新、熙宁变法、元祐更化三阶段,将北宋儒学的主流思潮与之对应,即范仲淹、孙复、石介及李觏等人为先导的庆历学术,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学派学术,以及分别以苏氏父子和程氏兄弟为中坚的元祐学术。在此基础上,进而把北宋儒学复兴的实质内涵归结为多元政治哲学的批判与重建,在理论创新与方法创新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不仅摆脱了意识形态的狭窄视野,建立了“大儒学”的概念,而且凸现了儒学的丰富内涵,促使学界对儒学的认识由内容单薄的心性之学或道德形上学转而关注其所固有的文化历史功能。
【目录】:
绪论 政治变革中的北宋儒学复兴
第一章 庆历学术与庆历新政
第一节 庆历学术新气象
第二节 师古与用今的理论思考
第三节 庆历新政的启示及影响
第二章 王安石“由是而之焉”的政治哲学
第一节 “祖宗不足法”的变革主张
第二节 “由是而之焉”的运思理路
第三节 天道之义涵
第三章 王雱“任理而不任情”的政治哲学
第一节 新学派中的《老》《庄》之学
第二节 “穷理”的本体论哲学
第三节 “尽性”的精神哲学
第四节 “任理而不任情”的政治哲学
附录一 陆希声的《道德真经传》
附录二 陈景元的道家学术
第四章 张载“理一而分殊”的政治哲学
第一节 “名教可乐”问题
第二节 以《易》《庄》相发明的本体论哲学
第三节 以礼为核心的政治思想
第五章 程颢程颐“体用一源”的政治哲学
第一节 警告危机 呼吁改革
第二节 对熙宁新法的批评
第三节 政治改良的“大中之道”
第四节 孔颜所乐何事
第五节 对佛道教的批判和吸收
第六节 体用一源 显微无间
第六章 苏轼苏辙“推阐理势”的政治哲学
第一节 苏轼苏辙的人格
第二节 蜀学之驳杂与一以贯之
第三节 蜀学的思想逻辑
第四节 蜀学与儒道思想
第五节 苏轼《东坡易传》的政治哲学
第六节 苏辙《老子新解》的政治哲学
征引文献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