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650001
★全新特装设计,口碑畅销好书强势升级。红黑配色×硬核军备风,再现硝烟战场。原书设计师绘制4米长拉页,聚焦1935—1948年相关战事。硬挺函盒保护 整版丝网印刷 外封大面积磨砂,有量有面,收藏送人都好看。
★百科全书式二战信息大串联。跨越战前、战时、战后3个阶段,介绍人力、物力、武器等50多个主题,不光有多个战役的解读,还有如装甲师和航空母舰等军队武器的发展及对比,甚至能发现一位美国飞行员空袭德国的一天。
★300多幅图表直观深入,视角多元独特。信息制图,以匠心精神呈现专业数据图。刷新数字与图表的颜值,打破军事书缺乏美感的咒语,开启战争史新写法。
★这是一本精加工可视化的速记手册,也是一座“二战数据库”。它使每位读者去深入了解英、美、苏巨大的生产能力,英吉利海峡和大西洋战场上交战双方的损失……它指引我们完整地重新解读人类历史上的这一重大事件。
★可读性强,满足多类不同读者的兴趣、知识需求,硬核又有趣。不论你是战史爱好者还是军事小白、成年读者还是青少年,都能在本书中找到干货,轻松获取兴趣点。
★战争专家心血之作,用专业和实力说话。三位研究二战领域的顶尖专家,考察节选无数国际原始资料,历时3年,整合数据皆为心血之作。中文版由多位专家审校,地图通过国家自然资源部地图局审核。
你知道吗?世界上每九个人里就有一个人走上“二战”战场?参展四国最高指挥部的内部架构是怎样的?战斗机家族的战时发展史有多久?在这场人类史上极其昂贵的战争中,哪国损失重?
本书由三位二战专家共同执笔,他们突破常规题材,考察节选了无数国际上的原始资料,将资料转换为清晰易懂的信息图,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实现了完美融合,用数据全景透视第二次世界大战。
序言
第一部分 人力、物力与战争动员
第二部分 军队与武器
第三部分 战斗与战役
第四部分 战争总结与战后的裂痕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那天算起,平均一个小时左右便有一本有关“二战”的图书面世。不过,出版物掀起的滔天巨浪,放在交战双方各类机构(军队、内阁、政府、使馆、委员会、事务所、办公室、使团、企业、智囊团……)几十年来产生的数据海洋面前简直不值一提。战争带来了死难、废墟和痛苦,更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数据。仅1940—1945 年石油工业的一个条目,相关信息的篇幅就超过了您手中这本书。战后,这座由数据堆积而成的高山,成了学者们研究那场人类浩劫各个领域问题的基础材料;而这些研究,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并被无限扩充和推进。
本书编者致力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投身这场探险之旅,就像深入取之不竭的数据矿藏的地质学家,力争将微小却有益的矿石小样带给大家。这些小样经过分割、检测和分类,便成为本书所涉及的40 多个主题的原始材料。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结果,是由众多题材精选而来的。我们搁置了这场战争的许多方面,刻意选择忽略了一些地区和一些重要的军事行动。例如,书中没有大篇幅描写亚洲、非洲和中东的战场,而妇女、工人、中立国、情报界和某些战役等问题也未得到重视。这份缺憾的清单很长,但是我们不得不忍痛割爱,以保证由三位编者筛选的数据总量在可控范围之内——本书只有一位负责处理数据的计算机工程师,他的全部工作耗时长达三年。
本书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个相互关联的方面之间的点关联起来,而在过去,这些关联点是被学者单独研究的。这本书涵盖了战争从根源到后果的60多个主题,包括武器生产、巴巴罗萨行动、美国如何夺回太平洋以及纳粹集中营系统。这本书肯定会吸引那些寻求战争概况的学者以及历史爱好者。
——亚马逊读者
在浩如烟海的二战书籍中,《二战信息图》无疑给人眼前一亮之感。该书摒弃了传统写作方式,独辟蹊径,以“图”制胜,通过大量数据支撑、考据详实、制作精美的图表,别开生面地为读者直观呈现出了“数字化”视角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端缘起、力量对比、武器装备、战场风云。
——审读专家
中国,被忽视的盟国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其影响至今仍存。然而,在优先着眼于欧洲及太平洋战场的当代西方史学家的视野中,其重要性却往往被忽视。当时,中国庞大的国土面积和人口规模是各种国际势力政治角逐的重要赌注,而持续的混乱政局正不断削弱着这个国家。在日本军国主义者眼中,中国仍然扮演着重要的国际角色,但无力采用政治或军事的手段摆脱自己的困局,而蒋介石的政权最初表现得似乎不堪一击——1931 年,它无力抵御日军对中国东北地区的进
攻,并听任日方于1932 年建立了伪满洲国的傀儡政权。
1937 年7 月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大举侵华。继1894 年之后,中日战争再度爆发。蒋介石的军队节节后退,但他本人的地位反而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得到巩固:蒋介石的嫡系和各路军阀之间暂时放下纷争,国共两党也结成了临时同盟。中国军队数量庞大,但现代化程度不高。1928—1938 年,德国曾对中国提供军事援助;1938—1940 年,中苏曾短暂结盟;美国从1941 年开始与中国并肩作战,联合组建了前往缅甸的远征军。这些军事现代化的初步努力,对蒋介石抵抗日军的进攻,起到了一定作用。日军在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开展的大屠杀,暴露了他们的凶残面目。1941 年12 月,抗日战争的性质发生转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际战场更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美国希望最大限度地牵制日军将兵力投入太平洋战场,并确保在中国建立自己的空军基地; 此外,它也希望把蒋介石政府拉进西方“民主世界”的阵营,从而抵制日本有关“黄白之战”的意识形态宣传。蒋介石对有机会成为世界“第四巨头”的前景欣喜若狂。不过,即使有美国撑腰,他在军事方面的拙劣表现,也使他永远无法稳坐在这把交椅上。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