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8076489
与古为徒,重新认识晚清一代大儒;意与古会,品味传统教育闪光片段
★晚清名臣、一代鸿儒凭借给孩子的上百封书信破壁,让你感受一个有温度、可触摸的父亲
他辅导孩子的学业尽心尽力,督促考核学习进展,帮助孩子诗文、书法等课业不断进步。
他平易近人,不摆父亲大人的架子,注意方式方法,教导孩子时循序渐进、娓娓道来。
他懂得因材施教,理解孩子淡泊宁静的志向,接受孩子乐天知命的心态。
即使是150 多年后的今天,他的做法仍然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
★权威版本原文 通畅易读译文 简明扼要简评,从古籍发掘新知,让传统教育精华为中国父母所用
在权威原文和通畅译文的加持下,对信中人物、典故等予以简明扼要的注释。秉承着从古籍发掘新知的初衷,从书信中提炼曾国藩教育思想的闪光点,给当下父母以教育启迪的简洁评析,力求在解决一般读者阅读学习困难的同时,还能帮助读者对原作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更深入的思考。
★全方位阅读服务,让读书更轻松,收获更丰富
我们将提供全书配套音频、曾国藩家族关系谱、曾国藩生平对照年表、曾国藩教子书单等全方位阅读服务,助力父母轻松阅读,读有所得!
在曾国藩众多成就中,他的教育思想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他一对儿子皆成大器,曾氏后人在各行各业卓有成就者有几百位之多。《曾国藩家训》是后人择选的曾国藩教子书信集,这些书信集中体现了曾国藩的教育思想。
在书信中,曾国藩“举先世耕读之训,教训其家”,内容涵盖修身、齐家、治学、经世各个方面。曾国藩教子目标上追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方法上讲求言传身教,理念上看重学以致用。一直以来,《曾国藩家训》受到广泛关注,被奉为教子宝典,其中传递出的观点和做法对当代父母教育子女都有很强的借鉴指导意义。
本书以《曾国藩家训》给两个儿子的117封书信为底本进行了翻译,用更适合广大父母阅读的语言,结合当下生活实际书写简评,启发读者思考,让传统教育精华为中国父母所用。
前 言
- 不要立志做大官,而要立志做大事
- 读书无非看读写作,做人谨记敬恕二字
- 虚心涵泳,切己体察
- 作诗要讲声调,克家须雪三耻
- 治经、作赋、写字各有其道,乐育诸弟彼此并进
- 学天文弥补缺憾,失手足痛心疾首
- 抚慰亲人,勘校求真
- 治学先读《文选》,写字妙用中锋
- 家族休戚一体,盼你青胜于蓝
- 写字作文宜仿古人间架,风霜磨炼成就健骨卓识
- 学书作文唯有善思苦练
- 读书在精不在多,治学取法先贤路径
- 作文讲求词藻,摘抄乃提升捷径
- 养得胸怀博大,方有更大长进
- 今古《尚书》之辨,记性悟性之别
- 学书须窥欧、虞、颜、柳四人门径
- 治学最须刨根问底,写字还要深思悟道
- 父母老境侵寻,颇思儿女婚事
- 早起、有恒、持重,立身三大要务
- 治家八事缺一不可,训诂声调不可偏废
- 举止留心一“重”字,行文留心一“圆”字
- 作文写字力求珠圆玉润,为人处世但求心无愧悔
- 刻刻留心除“轻”字之弊,戒骄戒逸唯努力读书
- 举止要重,发言要讱
- 不宜轻易服药,最应饭后步走
- 文章雄奇靠行气
- 治家勿为托辞所蒙蔽,治学须从短处下功夫
前 言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晚清时期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于嘉庆十六年(1811 年)出生在湖南湘乡一个普通耕读家庭,道光十八年(1838 年)中进士,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等职。后奉旨筹组湘军,经过多年鏖战,平定太平天国,因功加太子太保衔、封一等勇毅侯。后又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同治十一年(1872 年),卒于两江总督任上,清廷辍朝三日,追赠太傅,谥号“文正”。在其身后,其门生编校出版了鸿篇巨制《曾文正公全集》。
以世俗的眼光来看,曾国藩一生是极其成功的。他“自拔于流俗,“正直、廉洁、忠诚诸德,皆足为后人模范”,“可称完全之真君子而为清代第一流人物” ;他平定太平天国,开创洋务运动先河,推动幼童出洋留学,号称“中兴第一名臣”;他学贯古今、治学严谨,精于音韵、训诂、考据之学,诗歌、古文、书法俱佳,独领一时风骚,堪称一代儒家宗师。也正因此,后人用“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概括他的一生。1917年 8 月,毛泽东在给语言学家黎锦熙的信中也写道,“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在曾国藩“三不朽”的成就中,他的教育思想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他两个儿子皆成大器,曾纪泽是著名外交家,曾纪鸿是著名数学家。曾氏家族后人在各行各业卓有成就者有几百位之多。曾国藩子孙的成就,当然有时代机遇的因素,也离不开他们自身的努力,但不容忽视的一个原因是,他们都深受曾国藩教育思想的熏陶。
曾国藩生前并未专门写作家训,承载他教育思想的,主要是他写给儿子的几百封书信。这些书信很早就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曾文正公全集》刊刻后不久,长沙传忠书局即择选曾国藩 121 封教子书信刊印于世,此即《曾文正公家训》。这些书信“举先世耕读之训,教诫其家”a,内容涵盖修身、齐家、治学、经世各个方面,是他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
尽管时空流转,但是仔细品读《曾文正公家训》,我们仍然会感叹于先贤的智慧。与古为徒,对比自身,我们仍然会自惭形秽。
曾国藩教子,目标上追求孩子的全面发展。他看重孩子德业的进步,对“孝友”“敬恕”“有恒”“持重”“崇俭”等要求几乎逢信必讲。他辅导孩子的学业尽心尽力,悉心引导孩子探求知识本源,讲解知识内涵,督促考核学习进展,帮助孩子诗文、书法等课业不断进步。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还非常看重孩子身体素质的提高,常常分享饭后步走、多食鲜蔬等养生之道。可以说,早在 150 多年前的晚清,他就已经开始提倡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
曾国藩教子,理念上尤其看重学以致用。他勉励孩子知荣辱、懂进退,把人生目标落实到“有恒”“有常”的努力上,并数十年如一日地躬行实践。他指导孩子把所学所得应用到学习生活之中,放手让他们代行家长之责,帮办主帅公务,给他们实践锻炼的机会。他劝勉孩子时刻不忘“困知勉行”的祖训,时刻牢记知行合一的信念。
曾国藩教子,方法上特别讲求言传身教。他勤勉一生,读书、写作、书法等常年不辍,批阅公文、衣食起居极少假手于人,凡事亲力亲为,注重以身垂范。他平易近人,不摆父亲大人的架子,教导孩子时注意方式方法,循序渐进,娓娓道来。他注意换位思考,懂得因材施教,不把意志强加于人,理解孩子淡泊宁静的志向,接受孩子乐天知命的心态。即使是 150 多年后的今天,他的做法仍然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
先贤令人敬佩,好书值得分享。鉴于此,我们摘编了《曾文正公家训》 中的 117 封信,复核、校正了过往版本中的疏漏,翻译了白话译文供读者参阅,撰写了简评用以启发读者思考。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帮所有爱书人提升自身学养,能为天下父母教育孩子提供指引和启示。
本书以光绪己卯年(1879 年)传忠书局刊刻的《曾文正公家训》为底本(收信人为他人的 4 封书信未选录),以 1999 年岳麓书社《曾国藩家训》等书校补。译注过程中,对于原文中出现的人物,为便于读者了解彼此间关系,一般在原文下予以简注。人物在后文再次出现时,一般不再重复作注。对于原文中出现的地名,因对理解内容影响不大,为提高阅读流畅性,一般不予作注。对于原文中的引文,一般在原文下予以简注。译注过程中,笔者反复查考资料,力求译文精确、行文流畅、易于理解,但是囿于学力之限,相信仍难免疏漏。不当之处,尚祈读者指正。
毕 磊
辛丑年仲春于北京
梁启超盛赞曾国藩:
“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中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烁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吾以为曾文正公今而犹壮年,中国必由其手获救。”
1917年8月,毛泽东在给语言学家黎锦熙的信中也写道,“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容闳:“故其身虽逝,而名闻千古。其才大而谦,气宏而凝,而为清代第一流人物,亦称旧教之特产人物。”
1.不要立志做大官,而要立志做大事
| 原文 |
字谕纪鸿儿:
家中人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
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吾父吾叔,皆黎明即起,尔之所知也。
凡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吾有志学为圣贤,少时欠居敬工夫,至今犹不免偶有戏言戏动。尔宜举止端庄,言不妄发,则入德之基也。
咸丰六年九月二十九夜
时在江西抚州门外
| 译文 |
写给我儿纪鸿 :
家中到军营来的人,大多称赞你举止大方,这令我稍感欣慰。人们大多希望子孙可以做大官,我却不愿意你做什么大官,只愿你做一个读圣贤之书、明是非之理的君子。勤劳俭朴、自我约束,能够惯习劳苦,可以身处安乐,也可以安守穷困,这才是君子。我投身官场二十年,不敢沾染一点官宦习气。饮食起居,一直坚守过去清寒朴素之时的家风。非常俭朴可以,稍微丰余也可以,太过丰盈我就不敢了。
大凡官宦家庭,由俭朴到奢靡容易,再从奢靡回到俭朴就难了。你还很年幼,一定不要贪恋奢华,一定不要习惯懒惰。无论家业大小、身处士农工商哪个阶层,保持勤苦俭约,家族就没有不兴旺的;如果骄奢倦怠,家族就没有不衰败的。你要记得,读书写字不可有一日中断。早晨要早起读书,千万不要丢掉祖辈们世代相传的优良家风。我父亲和叔父,都是黎明时分就起床读书,你是知道的。
人一生的富贵功名,命中皆有定数。一半靠自己进取,一半听由天命。只有学做圣贤这件事,全靠自己做主,与命运无关。我立志学做圣贤,但小时候缺少居身敬肃的修养,结果到现在还不免有戏谑的言语和举止。你一定要注意举止端庄,不乱言语,这是修德立身的基础。
咸丰六年九月二十九日夜
写于江西抚州城门外
| 简评 |
中国的父母,对待孩子总是或多或少有些“学而优则仕”的期望。曾国藩位极人臣,教育孩子却始终抱持“不愿为大官,但愿为君子”的期盼,注意把教育的目标从升官发财回归到立德立身,注重将教育的方法从说教转变为身教。从先贤身上,为人父母者可以多些自省,多些借鉴。
2.读书无非看读写作,做人谨记敬恕二字
| 原文 |
字谕纪泽儿:
余此次出门,略载日记,即将日记封每次家信中。闻林文忠家书,即系如此办法。
尔在省,仅至丁、左两家,余不轻出,足慰远怀。
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看者,如尔去年看《史记》、《汉书》、韩文、《近思录》,今年看《周易折中》之类是也。读者,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诸经,《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譬之富家居积,看书则在外贸易,获利三倍者也;读书则在家慎守,不轻花费者也。譬之兵家战争,看书则攻城略地,开拓土宇者也;读书则深沟坚垒,得地能守者也。看书如子夏之“日知所亡”相近,读书与“无忘所能”相近,二者不可偏废。
至于写字,真行篆隶,尔颇好之,切不可间断一日。既要求好,又要求快。余生平因作字迟钝,吃亏不少。尔须力求敏捷,每日能作楷书一万则几矣。
至于作诸文,亦宜在二三十岁立定规模;过三十后,则长进极难。作四书文,作试帖诗,作律赋,作古今体诗,作古文,作骈体文,数者不可不一一讲求,一一试为之。少年不可怕丑,须有“狂者进取”之趣,过时不试为之,则后此弥不肯为矣。
至于作人之道,圣贤千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仲弓问仁”一章,言敬恕最为亲切。自此以外,如立则见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为泰而不骄;正其衣冠,俨然人望而畏,斯为威而不猛。是皆言敬之最好下手者。孔言欲立立人,欲达达人;孟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c。是皆言恕之最好下手者。尔心境明白,于恕字或易著功,敬字则宜勉强行之。此立德之基,不可不谨。
科场在即,亦宜保养身体。余在外平安,不多及。
再,此次日记,已封入澄侯叔函中寄至家矣。余自十二至湖口,十九夜五更开船晋江西省,二十一申刻即至章门。余不多及,
又示。
咸丰八年七月二十一日
舟次樵舍下,去江西省城八十里
| 译文 |
写给我儿纪泽:
我这一次出远门,简略地记了日记。我把日记封在每次的家信里一并寄回。听说林则徐的家书就是这样的。
你在省城,只去了丁、左两家,其余时间不轻易外出,这让出门在外的我非常欣慰。
读书的方法,每日看书、朗读、写字、作文四者缺一不可。所谓看书,就像你去年看《史记》《汉书》《昌黎先生集》《近思录》,今年看《周易折中》之类的书一样。所谓朗读,就像读“四书”、《诗经》、《尚书》、《易经》、《左传》这些经书,《昭明文选》,李白、杜甫、韩愈、苏轼的诗,韩愈、欧阳修、曾巩、王安石的古文一样,不大声朗读就不能体会它们的文辞雄伟,不细细吟咏就不能体会其中的深远韵味。这就好比富贵之家积累财富,看书如同在外进行贸易,能获三倍收益;朗读则如同在家谨慎守成,不轻易花费。又好比兵家打仗,看书如同攻城略地、开疆拓土;朗读则如同据守深沟坚壕,固守已得疆土。看书的作用,类似子夏所说的“日知所亡”;朗读的作用,类似子夏所说的“无忘所能”。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至于写字,你很喜欢楷书、行书、篆书、隶书,一定不要有一日间断,既要追求写得好,也要追求写得快。我这一生因为写字速度慢,着实吃了不少亏。你一定要尽力追求敏捷,每天写一万字楷书就差不多了。
至于写作各类文体的文章,也应当在二三十岁时基本定型。年过三十以后,再想长进就很困难了。四书文、试帖诗、律赋、古今体诗、古文、骈体文,这些文体无不需要一一探究学习,你不妨逐一尝试。人年少的时候不怕出丑,要有“狂者进取”的精神。在这个时候不试着去做,以后就更加不肯做了。
至于做人的道理,圣贤纵有千言万语,大 抵 不 外 乎“敬”“恕”这两个字。《论语》中“仲弓问仁”这一章,阐述“敬”“恕”的道理最为切近实际,你不妨再读一读。除此之外,如“立则见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为泰而不骄;正其衣冠,俨然人望而畏,斯为威而不猛”,这些话都是践行“敬”这一点时最好的实践方法。孔子说“欲立立人,欲达达人”,孟子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这些话都是践行“恕”这一点时最好的实践方法。你的心地阳光单纯,“恕”字或许比较容易做到,而“敬”字则应该更加勉力践行。这些都是立德的根本,不能不谨慎对待。
马上就要进行科举考试了,你要注意保养身体。我在外一切平安,不必挂念。不多说了。
还有,此次日记已经封入给澄侯叔的信函寄回家了。我于十二日至湖口,十九日夜五更开船进入江西,二十一日申刻就能到南昌了。多的不说了,又示。
咸丰八年七月二十一日
军舟停靠樵舍古镇,距离江西省城八十里
| 简评 |
“教子”二字落到实践上,无非是“教子读书”和“教子做人”两样。先教方法再讲内容,多举实例少念书本,“教子读书”就可以事半功倍。强调敬人敬己,追求成己达人,“教子做人”就可以方正有为。此外,再加上父母持之以恒的督促,一定可以引导孩子有样学样,见贤思齐。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