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4799034
魏玛共和国仅存续了短短十二年。在风云变幻的20世纪,这是一段很容易被忽略的历史。但在这紧凑的十二年中,共和国一方面受到持续不稳定的政治局势的动摇,另一方面努力促成了德国现代化的开端,虽然这一进程甫一开始又被迫中断。汉斯·蒙森成功地以极其细致的笔触呈现了从德意志帝国末期到第三帝国初期的政治和社会事件。或许可以得出结论:对于共和国的垮台,没有任何一股政治势力是无辜的。
魏玛共和国是德国现代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它诞生于di一次世界大战失败的阴影之中,其缔造者试图从旧世界的秩序中为德意志民族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德国革命创造了德国di一部民主宪法,却未能给国家注入民主的精神。精英阶层不断追念过去,各派政党一味妥协,经济遭受重大挫折,民粹主义日益增长,使这个年轻的国家难以为继——这为纳粹党的崛起和共和国的覆灭铺平了道路。《魏玛共和国的兴亡:1918—1933》便讲述了从1918年到1933年,德国内部各派政治势力面对内忧外患,各自挣扎求存的历史。
第一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德意志帝国
第二章 德国革命
第三章 革命与和约阴影下的民主努力
第四章 来自内部的反和平运动
第五章 生死存亡中的议会制度
第六章 双重面目:内政外交的重建
第七章 议会外力量的进击
第八章 议会制的终结
第九章 纳粹党的突破
第十章 危机中的政府
第十一章 通往总统独裁的道路
第十二章 遭受政变威胁的政府
第十三章 从威权主义到法西斯专政
附录1 1919—1933年德国内阁概览
附录2 魏玛共和国主要政党概览
注释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汉斯·蒙森的作品在他去世后仍将长久流传。他出版了许多重要的书籍——《魏玛共和国的兴亡》是我的☆爱之一。
——伊恩·克肖
充满思辨、令人不安且极其睿智。汉斯·蒙森是德国当代☆重要的历史学家。他从不怯于直斥德国人的错误。
——《明镜周刊》
第一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德意志帝国
1914年8月1日,德意志帝国向沙皇俄国宣战,战火的硝烟很快席卷整个欧洲,酝酿已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但是在宣战的那一天,几乎没有人预见到,这场战争会以威廉二世的退位和德意志帝国的灭亡收场。被爱国主义激情冲昏头脑的国民肆意地释放着他们对战争的狂热,以至于人们选择性地忽略了同盟国将陷入多线作战泥潭的可能性。来自社会民主党左翼的反战人士在工人运动中突然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国内的政治矛盾在备战的紧张情绪中得到了大幅缓解,帝国宰相贝特曼·霍尔维格得以在军队的激进派中贯彻“城堡和平”政策,而在此之前,自由工会也承诺不会在国防事务上制造任何阻力。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用他那句著名的“我的眼前不再是什么政党,我所见的只有德国人民”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当时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普遍认为,德意志民族将以团结一致的方式面对不得不展开的防御性战争,这一设想是令人欣慰的,因为这或许意味着民族复兴的开始。
随着战争的进行,认为社会矛盾和政治分歧可以简单搁置的幻想消失了。所谓的“城堡和平”在实际中仅仅意味着帝国议会最初只在少数特殊情况下召开,通常是为了批准待定的战争信贷。此外,人们在补选中放下了党派竞争,而且各政党在公开场合都尽量保持低调。由此导致的后果就是,各种协会联盟与自封的民意代表展开了激烈的关于战争目的的讨论。这些讨论无视了当时同盟军有限的军事资源,提出了许多不切实际的愿望。由于禁止公开讨论,即使到了1916年秋天,当人们意识到所期待的“胜利的和平”已经愈行愈远的时候,这些被记录在无数战争目标备忘录中的、带有极端帝国主义色彩的欲望也始终无法被动摇。
对民族团结的热切呼吁并没能掩盖国家内部裂痕很长时间,而为战争打开了方便之路的威廉王朝制度也逐渐无力掩盖其长期存在的统治危机。由于当时的宪法不能确保军事力量处于统一的领导之下,因此军队势力逐渐将原本掌握政治实权的帝国官员们推离了权力中心—无论是在高层决策层面还是在地方执行层面,这也使得威廉王朝的统治危机越发严重。自《每日电讯报》丑闻事件后,威廉二世的“个人统治”名存实亡,帝国权力中心实际上处于真空期,在当时的战争条件下,这样的权力真空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都是灾难性的。尤其,基本的军事决策依然要由皇帝亲自下达,而皇帝本人却因为被排挤在帝国实权之外而无法获得必要的政治视野。帝国宰相贝特曼·霍尔维格促成了法金汉的倒台,并将最高陆军指挥部移交给保罗·冯·兴登堡和他天赋极高但野心勃勃的第一军需官埃里希·鲁登道夫,这一事实反映了帝国领导层在国内贯彻政治意图的能力严重不足。法金汉在凡尔登的大放血战略失败后,贝特曼·霍尔维格意识到,同盟国已经不可能单方面决定战争的走向了。他认为,只有得到保罗·冯·兴登堡和埃里希·鲁登道夫这两位因坦能堡战役的胜利而名声大噪的指挥官的帮助,他才能为和平协议赢得舆论的支持。与此同时,组建第三最高陆军指挥部也为放弃无限制潜艇战创造了机会。贝特曼清楚地知道,公众所强烈要求的无限制潜艇战将把美国卷入世界大战,继而确立协约国的战争优势地位。
兴登堡和鲁登道夫的任命大大提升了他们在德国的威望,他们通过最高陆军指挥部“代行皇帝职责”,这意味着将君主从政治决策的过程中完全架空。从一开始,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就以专制的方式干预帝国的内政与外交,并建立了一个不断扩张的军事独裁政权。在普鲁士的选举改革和帝国的宪法重组问题上,最高陆军指挥部站在普鲁士保守派一边,他们希望将任何改革至少推迟到战争结束。最高陆军指挥部提出全面重整军备计划,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缩减民用生产部门而实现最大限度地开发劳动力资源。出于策略上的考虑,最高陆军指挥部同意议会通过《爱国助军服务法案》,该法案在与工会进行长期谈判后于1916年12月出台。最初,鲁登道夫希望通过关闭议会以及提升税收来实施他认为必要的措施,但是帝国战争部和陆军部部长威廉·格勒纳则主张与工会达成谅解。
扶持了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上台,却没能走上和平谈判的道路,贝特曼·霍尔维格的如意算盘落空。他苦心积虑于1916年12月12日推出的《同盟国和平协议》的内容过于含糊,无法得到协约国的认真回应。和平协议被拒意味着贝特曼 · 霍尔维格作为帝国宰相的工作一败涂地,继而排除了实施无限制潜艇战的政治阻力,就连最高陆军指挥部也要求开展无限制潜艇战,因为他们期望战争借此出现决定性的转折点。在最高陆军指挥部独断专行的权力压制下,贝特曼更显得毫无抵抗力。不过他至少通过倡议改革普鲁士选举法使满目疮痍的国内政治阵线再次恢复了活力,实现了他所追求的“对角线政策”。但是他的努力仅仅促成了威廉二世在1917年4月的复活节文告中宣布将于战争结束后改革选举法,没能更进一步。
在议会化问题上,这位帝国宰相始终奉行拖延策略而不做出明确的承诺,这使得帝国议会的资产阶级政党以及社会民主党逐渐意识到:在贝特曼·霍尔维格的领导下,不可能改变帝国领导层虚与委蛇的拖延政策。马蒂亚斯·埃茨贝格尔利用有关奥匈帝国严峻军事形势的内部信息,公开对贝特曼·霍尔维格挑起论战。1917年7月6日,他在帝国议会领导委员会上发言,表达了对和平谈判的基本承诺,也借此为让工人参与到更艰巨的战争中来营造心理基础。在此基础上,帝国成立了跨党派委员会,除中央党、进步人民党和社会民主党外,民族自由党也位列该委员会中。跨党派委员会在帝国灭亡前一直发挥着议会协调工具的作用,负责向帝国政府和最高陆军指挥部表达在帝国议会取得多数派支持的提议。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