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0321011丛书名: 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
本书向普通读者介绍了数字人文相关概念,同时也向数字人文学科专业人士提供了可深入研究的文学话题。
本书的特色在于将原创研究与分析案例和示例相结合,对想了解数字人文和文学研究及数字文学研究领域的各层次的学生以及学者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学习价值。
《数字人文与文学研究》是数字人文与文学批评交叉研究的最新成果,是以具体操作案例研究文学作品的著作。本书从微观视角详尽具体地阐释了如何将数字人文技术应用于文学经典作品解读,深入探讨了数字方法用于文学研究的多种方式,以及人文方法研究数字文学的路径,提供了从作者身份、空间、可视化、地图和地点、距离和历史、伦理路径等角度应用数字人文技术解读文学的具体方法。
第一章 前言·················································· 001
第二章 作者与书写 ·············································027
第三章 空间与可视化 ···········································063
第四章 地图与地点 ·············································097
第五章 距离与历史 ··············································121
结论·······················································143
参考文献························································147
译者后记························································ 185
自 序
《数字人文与文学研究》的第一版在 2022 年刚刚出版。自从出版那年开始, 如同科技领域(如果不是学术领域)一如既往的飞速发展,所有的事情都在突飞 猛进。本书中有些内容我撰写得很准确,但我也忽略了部分内容。非常感谢中国 的译者能给我机会在此浅谈几句。
为了让我自己感觉更好,我从我认为正确的几件事谈起。在过去的一年中,专门处理自然语言生成的人工智能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超乎我们的想象ChatGPT 以及诸如此类的智能技术在接下来几年里将具有革命性的计算潜能,将颠覆人们几十年来的工作方式。因此,我认为在本书中关注自然语言生成和研究这些形式是正确的决定。也就是说,智能技术的计算能力和计算广度进步之快,
以至于当你读到这本书时,很有可能我的分析已经不适用了。然而,我还是想再
次呼吁将自然语言生成机制置于情境中,运用数字人文去研究他们的社会和技术
效应。
这本书被翻译成汉语,我并不感觉十分可喜可贺,因为我意识到这本书撰写
中的不足。如果我有机会重新撰写此书,我可能会更多地强调多语种的数字人文
实践。当读者读到我将马克·布莱克洛克(Mark Blacklock)的小说《我是杰克》
(I’m Jack)与拉塞尔·赫班(赫班又译霍本)(Russell Hoban)的《瑞德里·沃克》 (Riddley Walker)比较这一部分时,他们会感谢我和译者的努力。事实情况是 我居住在英格兰,我对我居住地持有的文化偏见和茫然不知是显而易见的。在翻译中,如何阐释森德兰和肯特郡的语音差异呢?我们又如何协调当地特色与数字数字人文与文学研究人文读者的全球性呢?
例子远远不止这一个,处理多语言环境数字人文的技术和批评挑战众多。
幸运的是很多学者如奎因·多姆布罗夫斯基(Quinn Dombrowski)和亚历克
斯·吉尔(Alex Gil)长期以来号召我们慎重对待这种跨语言主义。如果世界减
少争端,更加和谐,或者国际学术交流更加繁荣,那么我们十分确定我们的研究
可以打破国际界限。
言归正传,我要表达我对这本书的中国译者的感谢。很荣幸我的作品能够受
到关注。事实上,我希望中国读者会认为这本书有趣并且值得花时间阅读。另外,
我也希望我们之间的交流是相互的。当我写下这些话时,我非常清楚我已经不记
得最后一次阅读被翻译成英语的中国学术作品是什么时候了。毫无疑问,这对我
是不利的,但是这揭示了文化交流体系中致命的问题。我们必须双向联动,将彼
此语言互译,以便同辈学者之间的交流,促进世界范围内的学术交流和学术对话。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