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4619957
1.“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京味文学”的开山鼻祖老舍先生典范散文选集,语言幽默赤诚,字里行间尽是“百味生活”。
2.送给大忙人的人生导向,看文学大师怎么处理读书、择业、婚姻爱情、搬家旅行等各种大小事以及对生命和世事的感悟。
3.中国老舍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史宁先生选编指导、倾情作序。
4.巴金、冰心、季羡林、王朔、汪曾祺等多位文学作家大加赞赏!
5.选篇既有《朗读者》濮存昕朗读的宗月大师,《榜样阅读》金晨朗读《忙》、樊登朗读《谈读书》又有当下热点话题。
6.文画交映,书中收录齐白石、陈师曾等画家名作,赏心悦目。
7.随书附赠老舍书法作品书签;购买一套书籍,即可获得著名美术家陈师曾所绘《北京风俗》图册拉页!
8.裸脊锁线、流线型竖腰封,清新舒爽又典雅,开本轻巧方便携带。
《忙而有时,不亦乐乎》共分四辑:“热爱可慰岁月忙”“写作人的锦囊妙计”“偶然也来吐个槽”“且以笔墨寄相思”,精选《文艺与木匠》《乍看舞剑忙提笔》《景物的描写》《大众文艺怎样写》《当幽默变成油抹》《考而不死是为神》《何容何许人也》《我的母亲》等经典篇目。
老舍以一颗豁达开阔的心,分享自己对于文艺、古典书籍等内容的个人见解,总结创作技法与感想、以风趣笔触评论生活、记录亲友的其人其事等,展现了其才情、幽默、智慧以及对生命和世事的感悟。
热爱可慰岁月忙
002 谈读书
005 忙
008 文艺与木匠
011 怎样读小说
015 储蓄思想
018 写与读
026 大智若愚
028 古为今用
034 乍看舞剑忙提笔
036 选择与鉴别——怎样阅读文艺书籍
写作人的锦囊妙计
042 我怎样写短篇小说
051 论创作(节选)
056 景物的描写
066 事实的运用
072 言语与风格
080 略谈人物描写
082 大众文艺怎样写
097 越短越难
102 勤有功
108 文章别怕改
110 别怕动笔
偶然也来吐槽下
116 当幽默变成油抹
121 科学救命
124 自传难写
127 新年的二重性格
129 新年醉话
132 特大的新年
134 观画记
139 大发议论
145 考而不死是为神
147 小病
150 神的游戏
154 《牛天赐传》广告
156 避暑
159 写字
162 暑避
164 有钱好
168 不旅行记
且以笔墨寄相思
174 哭白涤洲
178 何容何许人也
184 无题(因为没有故事)
187 怀友
190 宗月大师
195 向王礼锡先生遗像致敬
197 敬悼许地山先生
206 悼赵玉三司机师
209 我的母亲
216 给茅盾兄祝寿
219 白石夫子千古(节选)
222 悼念罗常培先生
226 悼于非闇画师
229 梅兰芳同志千古
每一个作家都是独特的,在文学史上留下浓淡相间的印记。人们对老舍特征的描述往往集中在三个词语上:市民、京味和幽默。这三个词语基本上概括了老舍的文学世界的三个方面的特质:市民是其作品所书写叙述的主要对象,京味是作家的语言特色,幽默则是老舍作品的整体风格。这三个方面恰恰体现了老舍作品的独特魅力,也是老舍之所以是老舍的关键。
任何一个作家写作风格的形成或多或少都与其出身和成长环境有关。在此,我们简单地对老舍的人生做一番回溯,重新审视一下作家的生命历程。老舍于1899年2月3日,时清光绪二十四年(农历戊戌年)的十二月二十三日,出生于北京一户普通旗人家庭,隶属于满洲正红旗。父亲是一名皇城护军的基层士兵,每月俸禄是三两银子加春秋两季各一袋(另说为一石)大米。当时全家五口人(老舍父母共育三女二子,老舍出生时他的两个姐姐已出嫁)。老舍一岁半时,发生了庚子国变,其父在与八国联军的战斗中牺牲,全家生计陷入困顿。此后全靠母亲为人缝补浆洗衣物艰难度日。由此可以看出,老舍出身于城市贫民家庭。这种身份已使老舍与大多数中国现代作家的成长环境有了巨大差异。因此,老舍的视角和关注点自然而然地会集中在市民阶层身上。他对市民的熟悉使他在书写时可以得心应手地、游刃有余地展现他们的悲欢离合与喜怒哀乐,因而老舍也自然成为市民阶层的代言人。
语言也是老舍文学的标志之一,他被人们誉为语言大师。他将北京话提炼和升华之后当作文学语言书写,获得了极大成功,开一代风气之先。这种成就仍然和他的出生环境有很大关系。作为北京人,老舍在语言文字的掌握和使用上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清代,满族人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将北京话进行了艺术化的加工,使得北京话这种地域性语言得到了极大的升华。到清代末期,就日常生活来说,满族人擅长京腔口语的表达,已为世间所认识。晚清,面目一新的、京腔京韵的北京官话基本定型,它自身的规范、自身的魅力都得到了各地的关注与承认,再加上从雍正年间开始朝廷内外将它作为国语正音来推行,其显著地位和重要作用便愈益体现出来。北京旗族通力“模塑”的北京话及其表达,是日后走向创作之路的老舍生下来便得以享有的一笔财富。在现代文学发展之初,大部分作家来自长江以南,老舍因出生于北京而熟练运用白话的能力天然地成为他的优势,因而能在文坛上大放异彩。
至于老舍的幽默文风,一是来自北京满族人骨子里天然擅长插科打诨的诙谐,二是异域的生活环境激发了老舍特有的幽默天赋。满族人的幽默和长期以来在京城居于统治地位有关。在承平年代,他们不再关注武功骑射反而热衷于消遣寻乐。长此以往,他们从刚强达观变成了散淡诙谐,他们乐观风趣,玩世不恭,却又乐于自嘲,这种特有的幽默也被老舍所继承。“幽默”一词是从外国传入中国的,老舍的幽默也有异域因素。在老舍赴英伦执教期间,生活环境激发了他特有的天赋;再加上老舍欣赏狄更斯式的讽刺,这成了他的另一种幽默来源。老舍真正的过人之处,正是幽默,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会开玩笑”。擅长什么,显摆什么,这本是人之常情,到了异国他乡,在孤独寂寞的刺激压迫下必然会膨胀放大,玩幽默于是成为老舍排遣乡愁的方式、维持精神平衡的重要砝码。
本书共分四辑。老舍以一颗豁达开阔的心,分享自己对于文艺、古典书籍等内容的见解,总结创作技法与感想,以风趣的笔触评论生活、记录亲友的事迹等,展现出了其才情、幽默、智慧以及对生命和世事的感悟。尽管选文的主题不同,但是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了老舍特有的亲切与轻松,有如一位老友在和你面对面饮茶聊天,毫无障碍、毫无隔阂,只要看上一眼便已被他深深折服。或许这正是老舍文学的巨大魅力所在。
——中国老舍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老舍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
——巴金
他的写作精力是惊人的。他又会利用他的时间。他在朋友谈话、社会活动和栽花、养猫之间,不断地完成着他的杰作。他的为人,更是和他的作品一样,爽朗、幽默、质朴、热情。
——冰心
他的语言生动幽默,是地道的北京话,间或也夹上一点山东俗语。他没有许多作家那种忸怩作态让人读了感到浑身难受的非常别扭的文体,一种新鲜活泼的力量跳动在字里行间。
——季羡林
老舍的作品有时给人感觉软,绕半天圈子不切题,正是有些失之厚道,舍不得,对北京小市民太热爱。他也没法儿不这样,那些人没一个外人,都是亲戚里道街里街坊的。
——王朔
老舍小说中的深度、激情和幽默都是世界性的、超越国界的。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
我有个很大的毛病:读书不求甚解。
从前看过的书,十之八九都不记得;我每每归过于记忆力不强,其实是因为阅读时马马虎虎,自然随看随忘。这叫我吃了亏——光翻动了书页,而没吸收到应得的营养,好似把好食品用凉水冲下去,没有细细咀嚼。因此,有人问我读过某部好书没有,我虽读过,也不敢点头,怕人家追问下去,无辞以答。这是个毛病,应当矫正!丢脸倒是小事,白费了时光实在可惜!
矫正之法有二:一曰随读随作笔记。这不仅大有助于记忆,而且是自己考试自己,看看到底有何心得。我曾这么办过,确有好处。不管自己的了解正确与否,意见成熟与否,反正写过笔记必得到较深的印象。及至日子长了,读书多了,再翻翻旧笔记看一看,就能发现昔非而今是,看法不同,有了进步。可惜,我没有坚持下去,所以有许多读过的著作都忘得一干二净。既然忘掉,当然说不上什么心得与收获,浪费了时间!
第二个办法是:读了一本文艺作品,或同一作家的几本作品,好找些有关于这些作品的研究、评论等著述来读。也应读一读这个作家的传记。这实在有好处。这会使我们把文艺作品和文艺理论结合起来,把作品与作家结合起来,引起研究兴趣,尽管我们并不想作专家。有了这点兴趣,用不着说,会使我们对那些作品与那个作家得到更深刻的了解,吸取更多的营养。孤立地读一本作品,我们多半是凭个人的喜恶去评断,自己所喜则捧入云霄,自己所恶则弃如粪土。事实上,这未必正确。及至读了有关这本作品的一些著述,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错误。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采取人云亦云的态度,不便自作主张。不是的。这是说,我们看了别人的意见,会重新去想一想。这么再想一想便大有好处。至少它会使我们不完全凭感情去判断,减少了偏见。去掉偏见,我们才能够吸取营养,扔掉糟粕——个人感情上所喜爱的那些未必不正是糟粕。
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极喜读英国大小说家狄更斯的作品,爱不释手。我初习写作,也有些效仿他。他的伟大究竟在哪里?我不知道。我只学来些耍字眼儿、故意逗笑等等“窍门”,扬扬得意。后来,读了些狄更斯研究之类的著作,我才晓得原来我所摹拟的正是那个大作家的短处。他之所以不朽并不在乎他会故意逗笑——假若他能够控制自己,减少些绕着弯子逗笑儿,他会更伟大!特别使我高兴的是近几年来看到些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点写成的评论。这些评论是以科学的分析方法把狄更斯和别的名家安放在文学史中合适的地位,既说明他们的所以伟大,也指出他们的局限与缺点。他们仍然是些了不起的巨人,但不再是完美无缺的神像。这使我不再迷信,多么好啊!是的,有关于大作家的著作有很多,我们读不过来,其中某些旧作读了也不见得有好处。读那些新的吧。
真的,假若(还暂以狄更斯为例)我们选读了他的两三本代表作,又去读一本或两本他的传记,又去读几篇近年来发表的对他的评论,我们对于他一定会得到些正确的了解,从而取精去粕地吸收营养。这样,我们的学习便比较深入、细致,逐渐丰富我们的文学修养。这当然需要时间,可是细嚼烂咽总比囫囵吞枣强得多。
此外,我想因地制宜,各处都成立几个人的读书小组,约定时间举行座谈,交换意见,必有好处。我们必须多读书,可是工作又很忙,不易博览群书。假若有读书小组呢,就可以各将所得,告诉别人;或同读一书,各抒己见;或一人读《红楼梦》,另一人读《曹雪芹传》,另一人读《红楼梦研究》,而后座谈,献宝取经。我想这该是个不错的方法,何妨试试呢。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