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669551丛书名: YH0123456789
◎早一点懂得中国智慧,人生就不会如此艰难!
南怀瑾讲中国智慧系列第二辑:修心篇《人生随处是心安》 健康篇《身体是个小宇宙》。南怀瑾嫡孙暨法定继承人独家授权,南怀瑾文教基金会官方认证,纪念南师逝世十一周年特别推出。
◎这一次重读南怀瑾,让你彻底爱上中国文化。
南师学贯百家,融汇中西,一生著作近百本,总字数约千万,内容无不广博而宏大。本系列化繁为简,主题明确,每本书只专门解决一个现代人的核心大问题,在千万字原稿基础上汇编出十余万字精华文章,打磨一年,既保留南师博学通达、生动幽默的原汁原味,又更加好读实用。
◎第二辑修心篇 健康篇,化解困扰无数当代人的身心痛苦。
☆《人生随处是心安》,摆脱内斗内耗,换个自在的活法。
十九世纪威胁人类的是肺病,二十世纪威胁人类的是癌症,二十一世纪威胁人类的一定是精神疾病。
☆《身体是个小宇宙》,重建身体健康,不要再疲于奔命。
我们的身体每分钟都在变化,跟宇宙天地同一个规律,这就是天人合一。
没有真正的大智慧,再怎么迎卷而上,也卷不出你想要的生活!
提炼南师90年修心经验,助你修炼从容强大内心,不再自我消耗!
南怀瑾先生认为:十九世纪威胁人类的是肺病,二十世纪威胁人类的是癌症,二十一世纪威胁人类的一定会是精神疾病!物质文明虽进步,带来许多生活的方便,却并没有为人类带来幸福,只是带来更多心灵上的痛苦,这种痛苦又导致心理变态、精神分裂而至于现在已开始增加的精神疾病。
◎五大单元,摆脱内斗内耗,换个自在的活法
第一章·心是什么
要成事,先修心。要修心,先知道什么是心。
第二章·凡人的心病
心病难医,面对悭贪、嗔恨、愚痴、傲慢、疑惑、嫉妒,如何是好?
第三章·谁能不动心
古圣先贤一样是人,他们为何能走出烦恼?
第四章·自在的活法
每天内卷内耗,如何修炼强大内心,才能幸福自在?
第五章·修心之境
真正的大智慧,是无论环境如何恶劣,也不会走上绝路。
◎即学即会的修心锦囊,心中有困难,这里找答案
☆谈内耗
我们的生命本来很长,为什么凋谢得像秋天的落叶那么快?就是因为自己内斗而造成的生命消耗,等消耗得差不多,人也老了。
☆谈自卑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觉得自己了不起,即使绝对自卑的人,也觉得自己了不起。自卑的人都非常傲慢,为什么傲慢?因为他把自我看得很重要,很在乎自己,但是又比不上人家。
☆谈专一
心外求法是外道,有学问有思想的人,能言善辩,头头是道,叫他拿身心来证明,却一无所能,因为他的思想念头静不下来,不能专一,不能定。
☆如何打开智慧
如果我们修养到心境离开感情的困扰,心中不被喜怒哀乐爱恶欲某一小点所困住,而非常旷达而逍遥,那时智慧就开了,这才真叫作大聪明。
☆烦恼痛苦从何而来?
我们所有的痛苦烦恼在哪里?就在于我们往往知道是无法挽回的,但硬是想要把它拉回来。所谓后悔,就是已经过去了的,非把它抓回来。
☆不动心不是无情
所谓不动心,就是对一切外境都非常清楚,对应该如何应对也非常灵敏,但是内心不会随外境被情绪所控制,这就是庄子的“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但是要注意,不动心并不是无情,而是不受一般私情、情绪困扰,心境安详,理智清明。
修心,无论是在传统文化中,还是在南怀瑾先生的学问体系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主题。同时,修心也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话题。在传统文化中,它可以是孔子的克己复礼,孟子的浩然
之气,也可以是庄子的乘物游心,老子的专气致柔,还可以是佛教的菩提;以日常情境来讲,小到自我情绪的管理、待人接物的态度,大到人生信仰、文化归属,也都可以涵盖在“修心”之中。
南师曾预言:“十九世纪威胁人类的是肺病,二十世纪威胁人类的是癌症,我想二十一世纪一定会是精神病。物质文明虽进步,给人类带来许多生活的方便,并没有为人类带来幸福,只是带给人类更多心灵上的痛苦。这种痛苦的结果,将来又导致心理变态、精神分裂而至于现在已开始增加的精神病。”
如果再联系到当下迅速流行又不断更迭的一些词语,如正念、心流、自控力、断舍离、钝感力、松弛感,以及内卷、躺平、致郁、精神内耗……,我们就会明白,“修心”已然是当代人最迫切需要应对的课题。其实,这些流行词语所隐含的问题、概念、方法,也并不新鲜,几乎都可以在传统文化中找到对应。
《修心之路》意在为读者呈现南师以知行合一方式探索、验证的传统修心路径。第一章“心是什么”,首先点出无论做人做事还是学佛修道,身心修养都是根本,再从身心关系、心意识概念、人心与道心等维度阐明传统心性之学内圣外王的特色。第二章“凡人的心病”,梳理人们最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弱点。第三章“圣人也烦恼”,以古代圣贤在修心之路上遇到的难题说明修心过程中的关键节点。第四章“自在的活法”,侧重探讨普通人在世俗生活中如何修心,展示修心的基础方法和初阶成效。第五章“修心之境”的“修心”是“已修之心”,展示修心可以达到的至高境界。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