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747485
① 有诙谐故事,有思维逻辑,有完整体系,帮助每一名中学生在大语文时代拿下语文!
大语文时代,得语文者得天下。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作为高考语文热门考点,以及学生学习、理解文言文的基础,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倾向之下,重要性、难度皆日益增高。但目前市面上针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专门书籍少之又少。很多专业书籍,语言艰涩,没有针对性。作者针对这一现状,结合授课经验重新梳理和规划中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网络图谱,用通俗的语言为学生讲解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点。
② 落脚于课本难点,直击高考真题考点,在实战中打磨应试能力与应试技巧!
韩健老师根据自己数年的一线执教经验,立足于基础课本与学生打磨知识点,打造有深度又有广度,严谨又风趣的古代文化常识课堂。全书有笑点,有知识点,有考查点,用实际经验打破死记硬背,拒绝枯燥乏味。在搞懂古代文化常识知识中,不知不觉提升语文成绩。
③ 基础教材 历年真题 专业史料,三维一体,搭建立体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网
独特的组合方式,使得本书是市面上不常见的精准聚焦学生、聚焦高考的“古代文化常识宝典”,从古人的婚丧嫁娶到衣食住行,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一网打尽。
④ 资深名师一线教学经验,助力每一位中学生清晰把握考题得分点!
韩健老师拥有汉语言文学 教育双背景,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后获得硕士学位;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习与领导力专业,后获得硕士学位。曾就职于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中部,任语文教师、班主任、数字化教育实验项目负责人,是学校的教育实验项目负责人。资深语文名师经验,多年研究高考真题,清晰把握高考得分点。
本书中包括了中高考中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考点。
用两条线索,从朝堂到江湖,又从民间到庙堂,以一个书生的“升级打怪”的科举、晋升道路,详细梳理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方方面面,串联起了科举制度、官制、文人生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高考语文常考热门知识。
以诙谐幽默的语言,穿插一个个兼具考点和笑点的故事,读来不枯燥,能够使读者了解知识背后的因果关系,有判断,作对题。
本书共分为四大章节,并将知识点汇集总结成知识导图,帮助需要学习的同学们更加便捷、快速地记忆相关知识点。文中还根据考试中可能会涉及到的考点频次,梳理了相关的文化常识,高考语文到底考什么、怎么考、多重要,一目了然。文笔幽默,生动有趣,有助于读者在寓教于乐中,掌握有关中国古代文化的大量知识。
前言/ III
第一部分
皇帝老儿的标杆式生活
第一章 宗法/ 003
第二章 皇帝/ 023
第三章 宫室/ 058
第二部分
张三的苦难岁月
第四章 称谓/ 084
第五章 生死/ 099
第六章 婚姻/ 138
第七章 亲族/ 153
第八章 邻里/ 162
第九章 社会/ 175
第十章 礼节/ 227
第十一章 营生/ 271
第十二章 服役/ 281
第十五章 考举人/ 328
第十六章 成状元/ 341
第四部分
张三的仕途
第十七章 地方官制/ 361
第十八章 中央官制/ 390
第十九章 品阶勋爵/ 442
第二十章 官员考绩/ 451
第二十一章 官职变化/ 454
后记/ 475
做皇帝,是不是天下第一得意事?这是三观领域的有趣话题。历朝历代皇帝的为政得失,是历史学家们忙活的领域。我们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学习当中虽不必细究这些,但也得对皇帝及皇家生活投入大量关注。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古代社会是皇权至上,这个权力中心有力量主宰整个国家的命运走向,更重要的是,围绕着这个权力中心产生的各种礼仪规矩、生活安排,会成为整个古代社会的标杆。普通官员、平民百姓虽然不可能照搬皇帝生活中的每个细节,但皇帝生活中的某些原则、原理是辐射四方的,所以我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开篇。
以一个什么样的视角来观察皇帝和皇家的生活,最有利于我们了解这些知识呢?像个小说家一样杜撰一些事情太不靠谱;像个平民百姓一样匍匐仰视这位高高在上的天子,你就看不到其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无法对其共情……最佳的视角是把皇帝当成一个普通人,理解他有七情六欲,也有一堆不得不面对的烦心事;会经历婚丧嫁娶,也得花心思处理与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关系。自然,身处权力之巅,他日思夜想的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祖宗基业有丝毫动摇……在这一部分里,我们将皇帝称为“皇帝老儿”,用着这个称呼,他看上去就没那么高不可攀了。如果你能站在皇帝的立场上想事情,多问问枯燥知识背后的成因,思考皇帝定规矩的动机,这些知识就更容易被全面理解,很多看上去杂乱无章的知识,记起来也就容易
多了。
第一章 宗法
现代社会比较重视个人的权益和价值,比如很多年轻人结婚喜欢签婚前财产协议,古代社会更重视家庭的传承,家庭拥有多少财富,习惯以集体为单位。一说到唐朝,就是指李家的江山;一说到宋朝,就是指赵家的天下。身处其中的皇帝老儿心里也明白,皇权就是接力棒,每一任皇帝都是本家族的运动员,跑得快不快尚在其次,首要是保护好接力棒,不能弄丢了。
那关于这场接力赛的内容,咱们就先从交接环节说起。
受禅
接力棒从哪儿来呢?绝大多数选手的棒都是从自家老爹手里接来的,再不济,也是从自己的亲兄弟、亲叔伯、亲老公手里接来的,更有甚者是从自己的亲侄儿怀里抢来的。这些家族内部运作的戏码,咱们都比较熟悉。有些选手原本不在赛道上,但乱世出枭雄,他们大刀阔斧地从别家抢来接力棒,在自家赛道上开始奔跑。这种丰功伟绩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可以说是屡见不鲜。
这里又涉及古今文化的不同。古代封建社会是家天下,建立王朝的功绩在宣传上往往陷入两难的境地:大肆歌颂这位祖宗建立了自家基业吧,他当时明明就是犯上作乱,不光说起来不好听,如此宣传出去,自己的臣民不也蠢蠢欲动、纷纷效仿吗?可是闭口不提吧,人家毕竟是开国君主,是自家长辈,那不显得不贤不孝了?
所以,古代封建社会的文献在描述开国君主取得大位的时候,尤其是本朝人描述自己这一朝的开国君主时,往往是扭扭捏捏的,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夺棒的惊险过程通常被粉饰成太平友好的“受禅”,即接受禅让,就像从前尧把位子禅让给舜,舜又把位子禅让给禹,真妙!这妙处不仅在于掩盖了祖宗当初夺棒的不正当性,而且有尧、舜二位贤君作对比,更显得祖宗接过棒不是因为能打架,而是因为人品好、能力强。
这种戏码不仅在后人记载的文献当中存在,在现实中也多有上演。曹丕当年不就自己嚷嚷了好几次:“哎呀,不行不行,我怎么能做这种不忠不义的事呢?”读历史的时候,咱们了解了前因后果,见到汉献帝禅让的情节,你就会心一笑,心里是洞若观火,可是当读起文献,冷不丁来个“受禅”时,你可不能受蒙蔽、犯糊涂呀。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