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2814902
本书从方法论关键词、节点问题新探、研究个案举隅三个方面呈现作者对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基本议题的多年思考,涉及历史学如何求真、中国近代转型怎样考察,中国近代思想文化演进的脉络等问题。
导论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问题”与“答案”/1
方法论关键词
第一讲 历史学“求真”问题刍议/17
第二讲 中国历史学知识体系的“内外圆融”/30
第三讲 “大历史”里的中国近代史/39
第四讲 “知常”与“察变”——考察中国近代史的基本方式/54
节点问题新探
第五讲 谈1911 年“延长线”上的辛亥革命/67
第六讲 谈五四运动研究的推进/89
第七讲 由“外”观“中” —— 谈1920 年代初的时代语境/98
第八讲 智识与情感 —— 谈1920 年代革命思想文化研究的脉络/121
研究个案举隅
第九讲 谈陈独秀与“万恶孝为首”谣言/143
第十讲 谈钱穆与胡适的初见/178
附 本讲相关的胡适的两次演讲/193
自 序
本书是我这些年给本科生、研究生上课形成的一部分讲稿的结集。在高校任职,百人以上的专业大课和为不同专业学生开设公共课对教师都是巨大的挑战,当然同时也是很好的锻炼机会。2007 年甫毕业留校,系里就安排我上中国通史里的“中国近代史”专业基础课。第一次进教室,见到下面黑压压百来号人,遂深刻地体会到“两股战战”是什么滋味。幸好讲台够高,能挡住腿部,脸上则勉强维持,尽量不动声色,但从同学眼中看去,这老师的神情一定是蛮奇怪的——假装淡定。
转眼十多年过去,“两股战战”已成为过去,但心里的忐忑却是有增无减。在高校讲课当然紧密联系于教师的学术研究(若不是一个好的研究者,基本难以成为好的高校教师),但又不等同于教师直接做学术报告。对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培养而言,我们迎头碰上的难题就是如何评估学生的历史知识基础,尤其是本科生的历史知识基础,这是教师需要训练的一种能力,用规范的语言说叫课前要“掌握学情”。
幸运的是我就职于华东师范大学,在师范大学的传统里深入、频繁地与中学往来还是很重要的任务。曾几何时,我的老师辈,像王令愉、郑寅达等教授还直接在中学兼过课,深受学生欢迎。由此,本科阶段听王老师讲法国大革命史、郑老师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感受是“既亲切又陌生”。这种既有熟悉感,又带来新知的听课体验无疑来自他们对初入史学园地之人学情的充分了解。
到我这一辈,传统尚不算完全丢失,华东师大二附中周靖、复旦附中李峻等中学优秀教师常给我机会到中学调研、交流,遂对新进本科生的情况多少有些了解,讲课也就尚能兼顾普及与提高。从提高的那部分说它当然来自自己的研究,但又不是直接照搬,这就涉及下一个难题——研究的“写出来”与“讲出来”。
这个难题的感知源自与杨国强先生的聊天。前辈先生常爱以“聊天”来传递学问,形式不拘,效果却极好。可惜现在的大学,即使是硕博士课程,也要学生评教,要按时上课,按时下课,强调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