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29632267丛书名: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用书
《中公版·2024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专用辅导书:公共科目一本通(新大纲版)》根据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2023年新大纲及历年真题精心编写而成。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紧跟新大纲考情变化。本书严格按照2023年新大纲编写,如基本知识删减“经济、法律”,新增“时事政治”;岗位能力新增“基础计算”“流程图”等题型。
2.版块设置多样。本书每章设置“考情解读”,明确考查重点和趋势,以及2023年新大纲的变动情况;正文设置“试题演练”“例题精讲”点明考查形式、夯实基础,设置“知识拓展”“规律总结”扩充知识储备量、总结解题技巧。同时本书正文以下划线形式标注关键语句,直观展现重点内容。
3.本书配有图书辅学精讲课,可扫描封底二维码领取。
《中公版·2024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专业辅导教材:公共科目历年真题详解》内含9套真题试卷,其中包含2023年考试真题。
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1.每套试卷皆为骑马钉独立装订成册,字迹清晰,排版科学,且附有答题卡,实战演练效果佳。
2.每套试卷附有“答案速览”与“答案精讲”,既方便考生快速核对答案,也方便考生具体了解每道试题的详细解析。
3.本书还配有图书辅学精讲课58课时,可扫描封底二维码领取。
《中公版·2024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专用辅导书:公共科目高分通关题库(新大纲版)》根据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2023年新大纲及历年真题精心编写而成。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紧跟新大纲考情变化。本书严格按照2023年新大纲编写,如基本知识删减“经济、法律”,新增“时事政治”;岗位能力新增“基础计算”“流程图”等题型。
2.题本册与解析册分开装订,且题本册各专项后放置有答案速查版块,方便考生快速核对答案及试题解析,实现高效刷题。
3.本书精选1660道优质模拟试题,试题难度与真题契合,且解析详尽,助力考生提升做答能力。
《中公版·2024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专用辅导书:公共科目一本通(新大纲版)》根据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2023年新大纲及历年真题精心编写
本书严格依据2023年新大纲,分为基本知识、岗位能力2册。具体内容按照篇、章、节的形式编排。上册基本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文与社会、国防和军队、时事政治4篇内容;下册岗位能力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4篇内容。
《中公版·2024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专业辅导教材:公共科目历年真题详解》内含2014—2023年9套真题试卷(2017年停考,无真题)。
每套试题共110题,包括第一部分 基本知识和第二部分 岗位能力,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系列单项选择题。
每道试题都附有详细解析,为考生答疑解惑,同时也能使考生更好地把握考点内容。
《中公版·2024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专用辅导书:公共科目高分通关题库(新大纲版)》依据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2023年新大纲及历年真题精心编写而成。
本书分为题本和解析两册,按照篇、章、专项的形式编排,总题量1660道,其中基本知识660题,岗位能力1000题。按照2023年新大纲,基本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文与社会、国防和军队、时事政治4篇;岗位能力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4篇。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系列单项选择题,囊括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考查范围,助力考生提升试题做答能力。
目录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理论
考情解读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导论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三节科学社会主义
第二章毛泽东思想
第一节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节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四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
第二节邓小平理论
第三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四节科学发展观
第四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
第一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
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主要内容
第三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篇人文与社会
考情解读
第一章中国历史
第一节中国古代史
第二节中国近现代史
第二章文化常识
第一节文化概述
第二节中华文化
第三节外域文化
第三章思想道德
第一节人生观
第二节理想信念
第三节中国精神
第四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五节道德规范
第四章法治知识
第一节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第二节全面依法治国
第三节法治素养
第四节宪法及宪法权威
第五节与国防和军队相关的法律法规
第五章科学技术
第一节当代科学技术发展
第二节科学技术与社会
第三节军事高科技
第三篇国防和军队
考情解读
第一章国情国力
第二章中国国防
第三章人民军队
第四篇时事政治
考情解读
第一章党的二十大报告(要点)
第二章重要会议、文件及讲话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
第二次全体会议(要点)
第二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第三节《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要点)
第四节《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
方案》(要点)
第五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
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
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要点)
第六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
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讲话
(要点)
第五篇言语理解与表达
考情解读
第一章选词填空
第一节语境分析
第二节词语辨析
第二章阅读理解
第一节细节判断题
第二节主旨观点题
第三节标题填入题
第四节结语推断题
第五节词句理解题
第六节语句衔接题
第七节语句排序题
第八节标点符号使用题
第九节诗词理解题
第十节文言文基础
第十一节其他题型
第三章语句表达
第一节病句辨析题
第二节歧义辨析题
第六篇数量关系
考情解读
第一章数字推理
第一节题型概述
第二节常见考点
第二章基础计算
第一节直接计算
第二节规则计算
第三节方程计算
第四节等差数列
第三章数学运用
第一节集合问题
第二节函数问题
第三节工程问题
第四节行程问题
第五节排列组合问题
第六节概率问题
第七节几何问题
第七篇判断推理
考情解读
第一章逻辑判断
第一节直言命题
第二节三段论
第三节复言命题
第四节朴素逻辑
第五节加强型与削弱型
第六节前提、解释、评价、结论型
第二章图形推理
第一节平面图形
第二节立体图形
第三章类比推理
第一节逻辑关系
第二节言语关系
第三节经验常识
第四章定义判断
第五章事件排序
第八篇资料分析
考情解读
第一章统计基础知识及分析方法
第一节增长
第二节比重
第三节平均数
第四节倍数与翻番
第五节多公式结合
第二章常见材料类型及策略
第一节文字类材料
第二节图形类材料
第三节混合类材料
|公共科目一本通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理论|
1
★第一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公共科目考试中是必考内容,考查频率很高,主要以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本篇各章内容在2018—2023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公共科目考试中的具体考查题量和高频考点如下表所示:
章年份考查题量高频考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018年12道
2019年9道
2020年10道
2021年5道
2022年10道
2023年9道唯物辩证法(5道)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4道)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6道)
价值规律(6道)
毛泽东思想
2018年1道
2019年1道
2020年2道
2021年4道
2022年4道
2023年0道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和地位(2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018年2道
2019年2道
2020年1道
2021年1道
2022年0道
2023年1道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2道)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18年7道
2019年9道
2020年14道
2021年7道
2022年4道
2023年5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23道)
本篇知识在考试中通常以理解与识记相结合的方法考查,整体难度不大,考生应准确理解记忆知识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部分有时会结合名言、古语等形式考查,因此,除记忆理论知识外,考生也要有意识地总结归纳常见名言、古语、诗句所体现的哲学原理,并要多刷题,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运用。
【特别说明】2023年新大纲新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章内容进行了重新梳理,细化了知识点,并提出全面贯彻二十大精神。可以看出,新大纲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理解尤为看重。考生要加强对这些新变动内容的识记。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导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二)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
资本主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和基础。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在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逐步走向自觉,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自身的斗争经验,形成科学的革命理论,以指导自身的解放斗争。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
(1)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2)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①德国古典哲学:其中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经过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
③英法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上半叶以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1848年2月发表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和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中译本问世,译者为陈望道。
三、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主要包括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人民性、实践性和发展性集中地体现为革命性,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
四、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包括:
(1)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2)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旗帜。马克思主义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是引领当代中国实践的行动指南。
(3)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绪论
(一)哲学的含义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其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
(三)两大哲学派别
1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
唯物主义可分为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具体内容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
现代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属性
2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物质。
唯心主义可分为两种基本形态,即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的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具体内容
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人的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存在于人的精神之中
客观唯心主义主张脱离物质世界,并在人之外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单选)康德说“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这一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认为自然规律是人的理性的产物
B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理性是一种绝对精神
C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可以认识和改变自然界
D不可知论观点,认为人的认识只能触及表面
【答案】A。解析: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人的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存在于人的精神之中。“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意思是人的理性主宰着整个自然界,为自然界划分秩序,规定自然界的发展。这一观点强调人的精神是第一性的,自然规律是人的理性的产物,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故本题选A。
二、唯物论
(一)物质的概念及存在方式
1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物质的存在方式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变化的哲学范畴。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变动的。
世界上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运动的主体。
②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的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稳定的。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二)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但不是意识的源泉。仅有人脑不能产生意识。
(三)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如下图所示:
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还需要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①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通过实践,并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规律
规律是指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具有客观性是指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只能认识、掌握和利用规律,而不能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
(四)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把自然界的物质性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统一起来,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整个世界,除了运动着的物质及物质属性,什么都不存在。
(单选)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我们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有效地减轻地震带来的情况,这表明()。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活动可以独立于物质之外
C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D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答案】D。解析:A项,题干并未涉及物质决定意识。A项说法不符合题意,不选。
B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意识活动不能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B项说法错误,不选。
C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C项说法错误,不选。
D项,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人类目前无法控制,但人类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地震带来的危害,强调人们可以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D项说法正确,当选。
故本题选D。
三、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观察、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而形而上学,则是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去观察、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
是否认为矛盾是客观事物“自己运动”和“自己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