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7353908
全书共分6章,第一章概述“三师共管”诊疗模式的主要特点、内涵和形式,第二、第三章分别阐述“三师共管”诊疗模式下内分泌糖尿病专科医师、中医师的诊疗内容、诊疗规范,第四章阐述糖尿病“睡眠-胃肠-情志”症候群整体诊疗方法的建立与应用,第五章阐述内分泌糖尿病专科医师与中医师的协同诊疗,第六章阐述“三师共管”诊疗模式下健康管理师的相应职责等。本书贴近临床,简明实用,通俗易懂,充分呈现了糖尿病“三师共管”诊疗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适合从事糖尿病诊疗、管理等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也可作为广大糖尿病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有益读物。
导语 “三师共管”模式在分级诊疗改革中的创新与实践 / 1
第一章 糖尿病“三师共管”门诊 / 4
一、“三师共管”示范门诊概念 / 4
二、“三师共管”应用对象 / 5
三、“三师共管”基本配置 / 5
四、门诊设置与人员组成 / 8
五、参与医疗机构的资质和功能 / 9
六、“三师共管”的诊疗流程 / 10
七、“三师共管”诊疗模式的主要特点 / 11
第二章 内分泌糖尿病专科医师/ 13
一、诊疗内容 / 13
二、诊疗规范 / 13
第三章 中医师/ 22
一、诊疗内容 / 22
二、诊疗规范 / 23
第四章 健康管理师 / 44
一、资质和条件 / 44
二、诊疗内容 / 44
三、健康教育 / 45
四、血糖监测 / 46
五、饮食管理 / 49
六、运动管理 / 50
第五章 糖尿病“睡眠- 胃肠- 情志”症候群整体诊疗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 54
一、“睡眠- 胃肠- 情志”症候群的发现 / 54
二、中医疏泄理论和“睡眠- 胃肠- 情志”症候群 / 57
三、“睡眠- 胃肠- 情志”症候群合并治疗的优势 / 59
四、“睡眠- 胃肠- 情志”症候群诊疗方法的应用 / 60
第六章 中西医协同诊疗 / 67
一、中西医协同诊疗的原则 / 67
二、中西医协同诊疗的协商与决策制定 / 68
三、中西医协同诊疗专科与全科的优势互补 / 69
四、基层“三师共管”诊疗的决策支持系统及远程管理 / 70
附录1 常用降糖药物 / 74
附录2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表 / 77
附录3 药食同源中药 / 78
附录4 心身桩视频二维码 / 86
附录5 临床常用经典名方 / 87
中药煎煮及服用方法 / 129
中药代茶饮煎煮方法 / 130
参考文献 / 131
与糖尿病打交道快40 年了,这些年亲身经历了糖尿病防治事业的发展与变化。
现代医学迅猛发展,医疗技术日新月异。记得20 世纪80 年代初,我刚刚毕业,那时候糖尿病临床检测手段只有血糖、尿糖,降糖药物也只有优降糖(格列本脲)、苯乙双胍寥寥几种。而如今,我们的检测手段丰富多样,降糖药物种类众多。
医疗技术如此强大,但是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了吗?糖尿病的患病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下来了吗?
每当我们置身于一场场学术大会时,一定会被那硕果纷呈所感动。但当我们又回到临床上,面对患者时,却常常有着很多的困扰和无奈!
一些患者,离开了医院和医师,得不到持续的照护和监测,犹如“断了线的风筝”。而当患者在某一天又来到你的诊室时,他已经发生了各种并发症,甚至积重难医。一些患者,每天要服用十几种药物,有降血糖的、降血压的、调血脂的,还有治疗胃肠病的、治疗失眠的、治疗便秘的、治疗肢体麻木的……患者辗转于不同专科,分而治之,失去整体的关照。
一些患者,血糖虽然得到控制,但仍然有很多合并症和心身不适,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生命质量。
一些患者,血糖波动或居高不下,同时又出现一些严重的症状,这些症状与高血糖互为影响,恶性循环。
……
是啊!难题多多!但是糖尿病的防治策略在不断更新和进步。我们已逐渐意识到,单纯追求血糖达标并不是临床工作的全部。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只是疾病的“冰山一角”,患者的生命质量、并发症的发生率更是我们应当关注的。重视疾病固然重要,但更应重视患病的人,所谓“以患者为中心”,其真谛就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指标为中心。我们也更清楚地意识到,糖尿病是一种复杂、复合的心身疾病,绝非内分泌糖尿病专科医师单打独斗就可以获胜的,必须多学科多专业的紧密合作。
我们虽然常常把“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挂在嘴边,写在墙上,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真正做到了吗?
金风致爽。2020 年10 月,我们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普陀分院(南普陀中医院)开启了“糖尿病三师共管门诊”的探索之旅。
什么是三师?是指内分泌糖尿病专科医师、中医师和健康管理师。
什么是“三师共管”?就是由三师组成一个多专业、多学科参加的团队,围绕着患者,提供线上线下、院内院外持续的诊疗、照护服务。三师如何分工?内分泌糖尿病专科医师负责确立疾病诊断,制订专科诊疗方案;中医师负责改善症状,调理体质;健康管理师作为患者的“保姆”、医师的助手、医患之间的桥梁,负责全程照护,包括营养、运动、心理指导、健康教育,并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手机与患者建立联系。
“三师共管”诊疗模式对患者有什么好处?三师团队从血糖等指标的控制,到常见症状的缓解,再到心理、营养、运动的指导,从线下的门诊、会诊,到社区居家时的线上照护,围绕着患者,形成一个立体的、全过程的、全覆盖的照护。“三师共管”诊疗模式有哪些优势?中医与西医协同互补;线上与线下联系紧密;专科与全科一站式解决;指标控制与生命质量同步改善。
患者的感受是:中西协同一起看,指标症状都要管,提升基层上下联,线上线下不间断。“三师共管”诊疗模式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是怀胎十月,应运而生;其吸收了国内外先进的糖尿病管理模式的优点,结合我们长期实践,逐步形成的。
“三师共管”门诊与分级诊疗改革的厦门经验——慢病先行、三师共管模式是一脉相承的。
“三师共管”模式是厦门市在医疗体制改革中创造的一种有效的急慢分治、上下转诊、分流患者的分级诊疗办法;曾经被国务院医改办和卫生部作为一个典型向全国推广,曾经作为经验在全球城市改变糖尿病大会上介绍。
回首厦门糖尿病防治工作历程,曲曲折折,沟沟坎坎,一路前行。多少人为之奋斗,多少人为之奉献。1996 年年底,我从东北来到厦门,在厦门国际中医培训交流中心办起了第一个“糖友俱乐部”,利用周末假日到各个社区开展健康教育。1998 年,厦门市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研究所在厦门第一门诊部成立。2000 年,厦门市中医院设立了第一个以糖尿病命名的专科“内分泌糖尿病科及病区”。厦门市第一医院很早就在赵景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与社区的协作,是医院社区共管糖尿病的初始阶段。2005 年,我到厦门市第一医院工作,在医院支持下重点加强内分泌糖尿病学科和糖尿病研究所的建设,并将内分泌科与糖尿病科整合,在上海市卫生局和瑞金医院的支持下,柔性引进我国著名内分泌专家李小英教授担任主任。2012 年,我们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做法,结合国家医疗改革分级诊疗的要求,总结厦门的防治经验,启动三师共管糖尿病、高血压的探索之路;利用手机通信技术,建立“糖友网”“高友网”。在全市各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建立糖尿病基层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到了2015 年,我们又与家庭医师签约制度相结合,完善强化“三师共管”的模式和做法。“三师共管厦门模式”在分级诊疗、慢病管理改革中,发挥了较好作用,在全国崭露头角。厦门大医院与社区医疗中心的门诊量的比例发生了变化。大量慢性病患者回到社区就诊,接受日常管理,同时又得到大医院的延伸服务。
糖尿病防治思想与策略不断更新,优化生命质量、预防并发症成为防治主要目标,已形成共识。中医药应该在糖尿病防治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了进一步满足糖尿病患者“看好病”的需求,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创建了这一新型的以中西医协同为特征的、以患者为中心的、以人为本的“三师共管”门诊。
《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22)》中强调:鼓励中医师与全科、专科医师、健康管理师等开展团队共管。《国家糖尿病基层中医防治管理指南(2022)》明确推荐了厦门糖尿病“三师共管”诊疗模式。我们应当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持续改进,进一步完善糖尿病“三师共管”诊疗模式,造福更多的糖尿病患者。
杨叔禹
2023 年9 月10 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