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8094245
本书是作者承担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项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理基础研究” (2020WKZX003)的结项成果。本书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为指导, 运用概念分析法、价值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理基础进行研究,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价值依据和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本书是华中科技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项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理基础研究” 的结项成果。本书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为指导, 运用概念分析法、价值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理基础进行研究,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价值依据和实践路径。
导论(1)
一、研究缘起(1)
二、研究现状概览(4)
三、基于法治主义进路开展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6)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8)
五、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9)
第一章 国家统一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2)
一、国家统一的法律之维(12)
二、维护国家统一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9)
三、以“一国两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国家统一(34)
四、完善《反分裂国家法》,依法打击分裂国家行为(44)
五、本章小结(51)
第二章 民族和谐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2)
一、民族和谐的理论渊源(52)
二、中华民族和谐是近现代中国人的殷切期盼——以规范性文件为分析范例(58)
三、实现中华民族共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诉求(63)
四、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促进中华民族和谐(68)
五、本章小结(80)
第三章 文化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82)
一、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理论诠释(83)
二、中华文化的基本形态与主要特征(89)
三、增进中华文化认同是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重要内容(97)
四、增进中华文化认同的基本路径(103)
五、本章小结(109)
第四章 共享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11)
一、从共享发展到各民族共享发展(111)
二、各民族共享发展的法律政策保障(119)
三、各民族共享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发展不平衡(129)
四、各民族共享发展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134)
五、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以夯实各民族共享发展的根基(138)
六、本章小结(151)
第五章 良法善治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52)
一、良法善治是法治观念新时代中国的创新发展(153)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良法善治为基石(164)
三、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良法善治的宪法依据(174)
四、明确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良法善治的具体路径(182)
五、本章小结(196)
结语(198)
参考文献(200)
后记(206)
后 记 本书是作者承担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项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理基础研究” (项目编号:2020WKZX003)的结项成果。各章写作分工如下:第一章初稿由何士青、古莹莹撰写,第二章初稿由王镱、陈江珊撰写,第三章初稿由刘雪、齐楚燕撰写,第四章初稿由何士青、李萌撰写,第五章初稿由何士青、曹依依撰写。此外,何士青负责全书的提纲拟定和修改完善,以及导论、各章小结和结语的写作等工作。 本书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运用概念分析法、价值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理基础进行研究,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价值依据和实践路径。本书只是作者的一得之见,由于水平和时间有限,内容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借鉴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在此对这些研究成果的作者致以深深的谢意。感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提供的课题研究经费,感谢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提供的出版资助,感谢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钱坤、张馨芳、殷茵老师为本书出版付出的辛勤劳动。
评论
还没有评论。